[韓國]樸敬玉
一、前言
本篇報告的課題是辛亥革命以後,日本帝國勢力積極幹涉的水田開發問題為中心來分析近代中國東北地區的農業開發的高潮之中,由於日本勢力的擴張,而產生的漢人與朝鮮移民關係的轉換。
中國東北地區是優質大米的一大生產基地,東北地區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水稻生產經驗,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寒地水田技術。追潮其曆史我們可以知道,東北地區的水稻生產是與19世紀末開始陸續遷入東北的朝鮮移民,漢人地主和日本的政策深深地纏繞在一起的。19世紀後半葉在一部分地區,朝鮮移民試驗性地種起水稻來。此後,20世紀初水田耕作技術正式紮根在東北地區。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米價的暴漲,能夠得到高收益的水田耕作,引起了很多漢人地主的關注,東北的地方政府也積極地促進了地方的水田開發。此時,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所麵臨到的人口的急劇增長和缺乏糧食的問題成為日本政府要去解決的課題。因此,為了探索日本人在關東州和滿鐵附屬開發水田的可能性,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研究,支援了對東北地區的農業投資。
作為史料的是1910-1930年,日本的調查研究資料“滿蒙調查書”(1917年)“滿州の水田”(1926年),中國遼寧省檔案館和延邊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略稱)檔案館的資料等。
二、曆史背景
從清朝末期到民國期間,在中國東北地區掀起了農業開發的熱潮。日俄戰爭之後,由於日本人與朝鮮移民的增加,以大米為主食的食文化傳播到東北地區。大米需求的增加和生產大米的利益受到了認可。從民國初期開始,東北的地方政府也開始重視並獎勵水田開發。
1910年8月22日,日本迫使朝鮮簽訂“韓日合並條約”之後,對朝鮮的殖民政策與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所得權益連接在一起,並且為了解決國內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糧食問題,關注起東北地區的水田開發,進行了大量的調查。1921年5月,日本的赤塚奉天總領事編寫的“在滿朝鮮人問題”這一報告書,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的水田開發是為了強化對朝鮮人的統治和構築戰爭體製的重要事業。
三、“九一八”事變之前,圍繞水田開發的漢人與朝鮮人的關係
清末民國期間,朝鮮移民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移住生活,跟水田耕作有密切的聯係。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米價的暴漲,得到高收益的水田耕作,引起了很多漢人地主的關注。開發初期,耕種的種子幾乎用朝鮮半島的稻種,並且是粗放型經營。開發較早的南滿地區,1910年代後半,有很多漢人已經參與了水稻生產。
在中國東北,日本加快侵略的步伐,特別是1915年的“南滿東蒙條約”和1925年的“三矢協定”締結後,地方政府強化了對朝鮮移民的取締,相繼發生了朝鮮人壓迫事件。1931年7月在吉林省長春縣挖掘水道所發生的“萬寶山事件”是由於日本的民族離間政策,朝鮮移民和漢人的對立達到最惡狀態的事件。但是,從他們的佃耕契約的成立過程,可以看出對朝鮮移民的諸多限製措施,實際上並沒有嚴格實施。當時,有很多地主想讓朝鮮移民把耕地開發成水田並讓他們租佃。但是,政府的取締非常嚴厲,因此跟政府官員有密切關係的稻田公司締結了契約關係。
總之,隨著日本的勢力擴張,朝鮮移民與漢人之間的矛盾顯得突出,但有很多的地主為了確保高收益,雖然有政府的取締,也給朝鮮移民佃耕。
四、偽滿時期,農村社會裏漢人與朝鮮移民的關係
偽滿初期,關東軍從政治上、軍事上的理由采取了以日本人為中心的移民政策,對朝鮮移民采取了消極的政策。可是,朝鮮總督府為了解決農村的剩餘勞動人口,主張了積極的朝鮮移民政策。建立朝鮮人安全農村時所必要的土地是由關東軍、大使館的保護下,滿鮮勸業株式會社“商租”或“收購”了偽滿政府的公用土地或漢人地主的土地。這些土地名義上是“商租”或“收購”,但實際上是強製性掠奪。因此,中日戰爭結束後,屢次發生了中國人襲擊朝鮮人“開拓村”的事件。對很多漢人來看,朝鮮人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尖兵,掠奪農地並折磨自己的“敵人”。
1930年代的北滿地區大部分的水田是由朝鮮移民耕作的。但是,因為耕種旱田和水田的勞動需求的時期不同,距離比較近的漢人部落和朝鮮移民部落之間存在著勞動力互相依存的關係。農活的月別費力在分配上所呈現出的差異,給與主要從事水田耕作的朝鮮農民和從事旱田耕作的漢人農民,在勞動力的關係上,提供了互相依存的可能性。也可以說這種關係,促進了此後很多漢人參與水田耕作的過程,並在農業技術的傳播上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在東北地區,特別是開發時期較晚的北滿地區的水田開發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廣大漢人參與水田耕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因。
五、結語
本報告闡明了,近代中國東北地區農業開發的高潮時期,由於日本勢力的擴張,漢人與朝鮮農民的關係怎樣發生變化的問題。
1992年,居住在中國的朝鮮族人口達192萬人。從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中葉的朝鮮移民成為當代朝鮮族的母體。朝鮮移民的90%左右是農民,因此分析當時農村社會裏跟漢人的關係是解明朝鮮人移住過程時的重要線索。並且,近代日本帝國主義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和對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擴張重疊在一起,所以,主要從山東、河北等華北地區移到東北的漢人與朝鮮移民的關係呈現出複雜的民族關係。
在東北地區的抗日運動當中,很多朝鮮移民跟漢人一起,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滿朝鮮人的抗日鬥爭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但也有紙張的限製,這些問題想用另外草稿來論述。本文的分析雖然還不夠完整,但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發。
抗日戰爭時期民間航空運輸的意義
[日本]萩原充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期間,由於國民政府的指揮中心在中國的內地,為了抗戰,大量的物資需要運輸,而中國的民間航空運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時,由於緬甸通往中國內地的公路在建設之中,在其他陸地運輸被中斷的情況下,從國外飛越喜馬拉雅山的空中航線,起了中國空中生命線的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有中國航空公司、歐亞航空公司(1943年以後,改名為中央航空公司)、中蘇航空公司三家。中國航空公司是與美國合資的企業,經營權在中國,運輸設備和人員在美國,戰爭開始以後,總公司遷移到重慶。歐亞航空公司是1931年由中國與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合並而成。中蘇航空公司是為了中國與蘇聯之間的運輸方便,於1939年11月,與蘇聯航空公司聯合成立。
這三家航空公司的航線分為國內航線和印度航線。國內航線主要是新疆至內地。印度航線又分通常航線與委托航線。通常航線就是普通航線;委托航線是美國軍隊與中國方麵的合同契約航線,航空公司按飛行的次數、消耗的燃料取得報酬。
抗戰時期的民間航空公司,為中國的抗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特別是在印度航線上,在運輸各種軍需品、物質、士兵、工業材料等方麵起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