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承1938年在武漢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不能簡單理解為統一戰線政治話語下的文人集團,也不是現代文學史歸理的一種文學社團流派,她作為文學與文化整合的社群組織,更為貼近其戰時文藝環境的原生態。首先,“文協”的社群組織統一與分散呈現了戰時文學可能的特殊生存方式。其次,“文協”堅持團結、民主的聚合原則,為新文學群體生存探索了基本組織模式,也找到了戰時聯係作家的最佳路徑。再次,《抗戰文藝》承載“文協”引領抗戰文藝運動的重任,同時,麵向大眾的積極實踐,探尋文學在非常態下的功能價值新取向新的生長點。最後,“文協”作為特殊文學社群形態,拓展了我們考察抗戰文學的文化視閾,也給我們重新認知20世紀後半葉中國文學有許多重要啟示:一,“文協”發生發展的全過程,表麵是一個團體伴隨著八年抗戰風雨聚散興衰的過程,實際上它對整個抗戰文藝運動的導引,創造性地將個體作家團結於抗戰文藝的旗幟下,使得抗戰文學成為有了極大文化包容性精神特質的文學。二,“文協”組織的中心任務是文藝麵向大眾,這也是抗戰文學的基本思想觀念。“文協”通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作家,將作家推向民間、前線,使得文學源於民間、前線,又回到民間、前線。在這樣的循環中完成了一個嶄新的抗戰文學再造。這中間大眾、民間、前線與文學的關係被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三,“文協”會刊的《抗戰文藝》,它是抗戰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也是整個抗戰文藝的縮影。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