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中國殖民地文學的材料基礎和方法前提——淪陷區史料學現狀及有待加強的方麵
張泉這裏使用的殖民地是一個中性詞。
狹義的殖民地,特指移民並定居於非本土的某處。廣義的殖民地,泛指喪失民族國家主權的國家和地區。
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之後,封閉的中國封建王朝被強行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係,國家主權部分喪失,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部分地區失去行政權,成為殖民地。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東西方列強錯綜複雜的國際博弈中,日本成為現代中國最大的殖民者。大片中國領土被日本軍隊控製,主要包括台灣、東北、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以張家口為中心的“蒙疆”、以南京為中心的“華中”(現稱華東)以及武漢、廣州、海南島、南昌、福州、香港、上海、長沙等,時間從1年到50年不等。在上述廣闊的淪陷區域內,日本建立了三種不同的殖民體製:設立日本帝國總督府的台灣模式;建立“獨立”國家“滿洲國”的東北模式;炮製以中國合法政府麵貌出現的關內偽政權模式。
以中國現代文學30年而論,淪陷麵積加上淪陷時間,淪陷區文學在其中占有相當的份額。由於曆史的原因,淪陷區文學長期被排除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之外。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文學觀念的轉換和新材料的發現,中國現代文學史在不斷被“重寫”。觀念和材料常常是互動的。觀念更新,有助於發現問題。在從史料入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孕育新的觀念。新時期以來淪陷區文學史料發掘與研究方麵的係列成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可以說,近十餘年來,改變現代文學總體畫麵的重大材料因素之一,是淪陷區文學的介入。不過,盡管新版文學史大多增加了淪陷區內容,從而展現出與以往的文學曆史地圖不同的當下畫幅,但目前還遠沒有均衡展現出當時的文學生態。
為此,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仍是史料。
本文在概述淪陷區文學史料工作現狀的基礎上,結合由於史料問題而造成的觀念和觀點上的模糊或失誤,證明加強淪陷區文學史料發掘與研究的意義,並對於如何進一步進行相關史料工作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