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宣
艾文宣,男,四川廣安縣太平鄉人,1913年出生。畢業於四川大學文學係。193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期間在《新華日報》工作。1945年受組織調派到嶽池羅渡鎮尚用中學擔任文史教員。1948年參加嶽武起義,捐出全部家產。起義失敗後,他由渝返家,被特務跟蹤,於8月26日被捕,關押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在獄中,他向難友們傳播馬列主義,講曆史故事,鼓舞難友們堅定革命意誌,堅信黨的事業一定能勝利。每逢難友生日或就義之時他就編贈對聯,歌頌難友的鬥爭事跡,是獄中“鐵窗詩社”成員。1949年11月27日在大屠殺中殉難,時年三十六歲。
文物:
W01273艾文宣烈士讀過的《學習生活》1943年第四卷第二期
W01274艾文宣烈士讀過的《國訊》第二八二·三期
W01275艾文宣烈士讀過的《現代文藝》雜誌第三卷第四期
W01514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時事類編特刊》
W01515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通俗文化》第三卷第一號
W01516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汗血周刊》第五卷第一期
W01517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文學月報》
W01518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學習生活》
W01519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讀書月報》
W01520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抗戰文藝》
W01521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文藝雜誌》
W01522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文藝陣地》
W01523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國訊》
W01524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西洋近世史》全一冊
W01525艾文宣烈士讀過的書
檔案:
A208艾文宣的檔案
PB00868艾文宣烈士
圖書:
《華鎣魂——永不泯滅的忠魂》中共廣安縣委黨史辦公室編內刊1988年7月《〈華鎣怒濤〉——華鎣英烈簡介——艾文宣》中共廣安縣委黨史辦公室編內刊1991年6月艾仲倫艾仲倫,男,重慶綦江人,1918年出生。18歲那年父親過世,他便輟學經商,肩負起家庭的生活重擔。抗戰時期,他為生活所迫,流落到重慶,在某兵工廠當工人。不久便被廠方解雇,又回到綦江縣老家,在鎮上開設了一個名叫“合豐百貨商號”的小店,以經營綢緞百貨謀生。1947年,艾仲倫參加了反抗征糧、征稅的鬥爭。他的商店成了群眾在這次鬥爭的秘密聚會點,引起了敵人的懷疑,對他進行監視。後因艾仲倫槍殺了監視他的特務而被捕,關押在江北的憲兵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在獄中與“新世界大飯店”董事長劉潔泉關係較好。1949年初,在友人的大力營救下,艾仲倫被保釋出獄。劉潔泉立即聘他為“新世界大飯店”經理……兼管複興大樓、中央大樓、海棠別墅等處業務。同年7月,他參加了新民主主義解放社,利用經理身份為掩護,擔負輸送、安置人員和傳遞秘密文件、搜集情報的任務。“九·二”火災後,“新民主主義解放社”被特務破壞,主要領導成員均遭逮捕。10月,艾仲倫在綦江再次被捕,先後關押於石灰市、羅漢寺,最後轉。
押到“新世界”看守所。在獄中為了粉碎特務企圖拖死、餓死“政治犯”的陰謀……主動出麵,在看守的押解下,到各處借糧,解決難友們的生活問題。1949年11月29日殉難於歌樂山下鬆林坡刑場,時年三十一歲。
檔案:
A209艾仲倫的檔案
圖書:
《〈黨沒有忘記他們——紅岩英烈〉(下)——為創建新世界而鬥爭》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紅岩英烈編寫組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白深富白深富,男,重慶璧山人,1917年出生。中央大學肄業。193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年,為對付國民黨頑固派策劃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白深富奉組織命令回鄉開展地下工作。“皖南事變”後,他先後在合江中學,廣安載英中學,璧山璧南中學,重慶南岸適存高商,巴縣輔仁中學等校,以教員身份為掩護,按照黨的“隱蔽”方針和“三化”、“三勤”原則,以學校為陣地,繼續戰鬥在國統區。
1945年7月,白深富就任璧山教育科長,以此為掩護,把公開的合法活動和黨的秘密工作結合起來,廣泛開展統戰工作,組織、宣傳教育群眾,先後組建了“群力社”、“新璧社”、“璧民社”三個黨的外圍組織。1948年4月被捕,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是獄中“鐵窗詩社”成員。1949年11月27日殉難於渣滓洞監獄,時年三十二歲。
文物:
W00611白深富烈士遺稿《讀詩經劄記》
W00612白深富的習作《後論導師製度》
W00613白深富的作文《救國不忘讀書論》
W00614白深富的遺稿《閱帷錄》
W00615白深富遺稿《縣概況調查項目》
W01287白深富烈士被捕前穿的毛背心
W01360白深富烈士遺信
W01497白深富在讀大學時送給白深寧的書《政治經濟學講話》
W01498白深富在讀大學時送給白深寧的書《新哲學體係講話》
檔案:
A284白深富的檔案
PB01172白深富烈士
PB01173白深富遺詩《花》,作書簽用
PB02835白深富寫給好友彭權的親筆信
圖書:
《〈璧山黨史資料匯編〉——白深富》中共璧山縣委黨史辦公室編內刊1988年12月《〈璧山縣文史資料選集〉(第三輯)——璧嶺青鬆歌樂英魂》鄭鬥內刊1990年2月《璧山黨史資料匯編——中共重慶市璧山特支建立的前前後後》文靜波口述內刊1988年12月《璧山黨史資料匯編——鄧平同誌談白深富烈士》何開元整理內刊1988年12月《璧山黨史資料匯編——白深富》中共璧山縣委黨史辦公室編內刊1988年12月《〈紅岩精神永放光芒——紅岩英雄譜〉——白深富》中華兒女編輯部中華兒女雜誌社1997年3月蔡夢慰。
蔡夢慰,曾用名蔡德明、蔡琨,男,四川遂寧人,1922年出生。民盟盟員。1937年考入北碚兼善中學,1939年9月轉回遂寧縣中學,後考入成都大同中學。1941年考入郵政儲金匯業局,受短期訓練後,冬季赴蘭州郵政儲金匯業局工作,後來又調成都儲金匯業局。1943年回到遂寧,在川陝公路遂寧段工作。1944年到潼南縣潼光中學任教,1945年到成都“遂寧旅蓉同鄉會”任幹事,在此他認識了四川民盟組織的宣傳委員吳漢家,經吳漢家介紹,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5年夏,蔡夢慰和幾個同鄉的進步青年,創辦了“遂寧書報供應社”。1946年任成都《工商導報》記者,“成都現代書報社”書店經理。1947年初到重慶後接管“重慶民聯書店”,將其改名為“現代書店”。現代書店被查封後,蔡夢慰又辦起了重慶文城出版社。1948年5月蔡夢慰被捕,重慶行轅二處處長徐遠舉認為他很有寫作才能,多次勸降,希望他能為己所用,但遭到蔡夢慰的嚴詞拒絕。獄中,他用竹簽蘸棉灰作墨汁寫下長達250行的《黑牢詩篇》。1949年11月27日殉難於重慶歌樂山下鬆林坡刑場,時年二十七歲。
文物:
W00600蔡夢慰獄中遺詩《黑牢詩篇》
檔案:
A273蔡夢慰的檔案
PB01145-PB01146蔡夢慰烈士
PB01147-PB01152蔡夢慰《黑牢詩篇》之一至之六
PB01153蔡夢慰《黑牢詩篇》第五章中的一段
PB01154蔡夢慰遺作
PB01155蔡夢慰遺作《悼屈原》
PB01156蔡夢慰遺作《獻給母親》
PB01157蔡夢慰遺作《悼許建業、李大榮》
圖書:
《英烈頌》(第一集)——蔡夢慰烈士傳略鄧又萍重慶出版社1982年《紅岩精神永放光芒——紅岩英雄譜》——蔡夢慰中華兒女編輯部中華兒女雜誌社1997年3月《歌樂山作證——患難情深》劉德彬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年12月曹文翰曹文翰,男,四川武勝人,1916年出生。中共黨員。曹文翰七歲入學,小學畢業後,考入武勝中學,初中畢業後回家務農,第二年在巍峰寺保民校任教,不久被選為新場鄉的鄉隊附,任職一年多,又被選為保長。1946年春節期間,曹文翰的侄兒曹誌固返家,向他宣傳馬列主義和共產黨的方針政策,講述國內外形勢和共產黨必勝的真理,曹文翰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於1947年初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8年2月,中共新場特支成立,由曹文翰擔任特支書記。曹文翰以保長身份為掩護,積極發動農民,開展“三抗”鬥爭。1948年嶽武裝起義時,擔任華鎣山遊擊縱隊第八支隊二大隊大隊長。1948年8月被捕。1949年11月27日犧牲於渣滓洞監獄……時年三十三歲。
檔案:
A194曹文翰的檔案
PB02783曹文翰烈士
圖書:
《〈英烈頌〉(武勝黨史研究叢書第四輯)——“平凡”的勇士》鄧大學劉萬實蔣榮廷內刊1988年8月曹仲溫曹仲溫,男,河南羅山人,1914年出生。1926年考入中州大學(現河南大學)附中。1939年,曹仲溫到重慶的河南省農民銀行重慶分行當副經理。在重慶工作期間,他以筆名“黑丁”,在《重慶新民晚報》上發表文章,揭露國民黨政府官吏的貪汙腐化。1949年5月來到瀘州,1946年6月曹仲溫與顧雪莊、張中等人成立了“新民主主義解放社”,會上通過了以擁護中國共產黨,實現黨的新民主主義綱領為宗旨,為配合解放軍解放西南而進行宣傳、統戰活動的章程。曹仲溫擔任“新民主主義解放社。”
的副書記。1949年9月在重慶被捕,關押於新世界看守所,同年11月29日殉難於歌樂山下鬆林坡,時年三十五歲。
檔案:
A195曹仲溫的檔案
圖書:
《〈黨沒有忘記他們——紅岩英烈〉(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而獻身》
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紅岩英烈編寫組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車耀先
車耀先,男,四川大邑縣人,1894年出生。中共黨員。早年投身川軍,曾任團長等職,親身經曆了軍閥混戰,痛憤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後脫離軍隊開辦“努力餐廳”作掩護,從事進步社會活動。192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川西特委軍委委員。1934年他先後主辦了“注音符號傳習班”,給學生講解時事,灌輸抗日救國思想,啟發有誌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成立“注音符號促進會”,團結成都四十幾個社會團體,發起組織成都各界救亡聯合會。1937年創辦了《大聲》周刊,堅持宣傳“對內和平,對外抗戰”的主張,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為宣傳中心,引導眾多有誌青年投身於拯救國家民族的事業,成為成都抗日救亡運動領導人。車耀先在1940年3月國民黨製造的成都“搶米事件”中被捕,先後關押於重慶望龍門、貴州息烽、重慶渣滓洞等監獄。1946年8月與羅世文同時殉難於重慶歌樂山下鬆林坡“戴公祠”,時年五十二歲。
文物:
W00653車耀先讀過的《藝術作品之真實性》
W00654車耀先讀過的《宗教哲學社會主義》
W00655-W00657車耀先讀過的《列寧選集》第三卷第七卷第十二卷
W00658車耀先讀過的《語絲》第五冊
W00659車耀先讀過的《中蘇文化》雜誌
W00660車耀先讀過的《資本論》
W00661車耀先讀過的《語絲》合訂本
W00662車耀先讀過的《讀書偶譯》
W00663車耀先讀過的《成都各軍救國聯合會成立大會報告書》
W00664車耀先讀過的《戰時鄉村問題》
W00665車耀先讀過的《讀書生活》四卷五期
W00666車耀先讀過的《文字源流考》
W00667車耀先讀過的《文字學初步》
W00668車耀先讀過的《中國文字學貫解》
W00669車耀先讀過的《字音正偽》
W00670車耀先讀過的《中國文字學講義》
W00671車耀先讀過的《音學辨微》
W00672車耀先讀過的《文字來源及變遷》
W00673車耀先親筆抄寫的《聲韻集成》
W00674-W00680車耀先主辦的刊物《大聲》增刊7期增刊2期增刊3期增刊5期增刊第12期停刊號39期
W00681車耀先為袁尚家屬起草的控訴書
W00682車耀先研究的《法律學附本》
W00683車耀先編寫的《注音符號講義“中篇”》
W00684車耀先編的《成都注音符號分韻讀本》
W00685車耀先編的《成都注音老少通千字通課第一冊》
W00686-W00690車耀先主辦的《大聲》報刊複二號複四號複五號複七號複九號,新年特大號。
W00691車耀先名片上記有“明日應辦事件。”
W00692車耀先烈士在獄中寫的自傳之一
W00693-W00698車耀先主辦的《大聲》報刊第一卷第11號第12號第1卷第1期第1卷第2期第1卷第3期第4期
W00699車耀先編的《注音符號講義》
W00700-W00701車耀先主辦的《大聲》報刊第7號第12號W00702車耀先給女兒車崇英的信W00703-W00708車耀先日記W00709車耀先主辦的《大聲周刊》合訂本W00710車耀先主辦的刊物《圖存》
W00711車耀先讀過的《羅亭》
W00712-W00713車耀先主辦的《大聲》刊物(停刊號)刊物(複三十四號)
W00714車耀先主辦的刊物《圖存》
W00715車耀先主辦的《大聲》增刊四期
W00716車耀先主辦的《抗日先鋒》第2期
W00717車耀先寫的《我是什麽人》
W00719車耀先讀過的《反杜林論》
W00720車耀先讀過的《列寧家書集》
W00721車耀先讀過的《中共對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W00722-W00723車耀先日記
W00725車耀先讀過的《列寧選集》第八集
W00726車耀先主辦的《大聲》報刊6、8號
W00728車耀先讀過的《中共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W01227車耀先親筆題詞
W01253車耀先為袁尚家屬寫的控訴書
檔案:
A293車耀先的檔案
圖書:
《車耀先傳》楊家潤重慶出版社1990年3月
《〈英烈小傳〉(第一集)——車耀先》甘肅師範大學政治係中共黨史教研室甘肅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四川黨史人物傳〉(第二卷)——車耀先》沈寄蹤鍾永玉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4年6月《〈息烽英烈〉(息烽黨史叢書第二輯)——願以我血獻後土換得神州永太平——記車耀先烈士》沈寄蹤鍾永玉(內刊)1987年5月《車耀先紀念文集》《車耀先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內部發行2002年3月《〈錦江忠魂〉——車耀先與“努力餐”》萬文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英烈頌〉(第一集)——願以我血獻後土》沈寄蹤鍾永玉重慶出版社1982年《〈紅岩精神永放光芒——紅岩英雄譜〉——車耀先》中華兒女編輯部中華兒女雜誌社1997年3月《〈紅岩精神永放光芒——紅岩英雄譜〉——車耀先的故事》楊益言中華兒女雜誌社1997年3月《〈中共黨史事件人物錄〉——車耀先》本書編寫組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英烈們的囑托〉——揮淚吊親人——緬懷父親車耀先烈士》車毅英群眾出版社1999年5月《〈誌士與煉獄〉——羅世文、車耀先的人生之路》楊順仁重慶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陳柏林陳柏林,男,四川蒼溪人,1930年出生。中共黨員。14歲時考入蒼溪縣高等小學……後升入閬中皋颺中學。1946年因家庭貧困輟學回家,經人介紹到閬中植華商號當店員。
不久植華商號解散,陳柏林到重慶南泉草堂國學專科學校學習,後經人介紹到重慶新群圖書公司當營業員。新群圖書公司是郭沫若、朱蘊山、鄧初民等人創辦的……是民盟、民革及中共地下黨組織活動的聯絡點。陳柏林利用營業員身份,出售進步書刊,秘密發行《挺進報》。1947年陳柏林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新群圖書公司更名為“現代書局”,陳柏林和從前一樣出售進步書刊,秘密發行《挺進報》。12月現代書局被查封,陳柏林在黨組織的支持下,辦起了重慶文城出版社,繼續出版發行《挺進報》和革命書籍。1948年4月因《挺進報》事件在重慶被捕,關押在渣滓洞監獄。1949年11月27日在大屠殺中犧牲,時年十九歲。
檔案:
A81陳柏林的檔案
PB00296陳柏林烈士
圖書:
《〈誌士與煉獄〉——陳柏林泄漏“天機”》楊順仁重慶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陳邦文陳邦文,男,重慶墊江人,1908年出生。中共黨員。1929年到梁、墊、忠三縣聯防當兵。1937年與朋友合夥買下文昌宮附近店鋪,表麵是經商,實則是從事地下革命活動。1947年在後備隊當隊長時認識了陳以文、朱麟、藍蒂裕等同誌,建立了工作關係。經過黨的培養教育,陳邦文深刻認識到: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隻有幹革命才有出路,隻有打倒地主階級,人民才能翻身。於是下定決心跟共產黨走,以隊長的特殊身份掩護地下黨活動。194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軍隊工作,以普順九保和周加六保為根據地,在複興、沙坪發展組織,使墊江城的交通聯絡通暢,北與梁平大坪寨,東與忠縣黃欣、金華興隆,西與大竹山後地區溝通,這樣既鞏固陣地,又可進攻,為川東武裝暴動作準備,並利用人熟地熟的優越條件,積極開展工作,為武裝暴動積蓄力量。1948年11月在墊江被捕,1949年11月27日犧牲於重慶渣滓洞監獄,時年四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