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華
像是一位運籌帷幄的指揮官。國際述評專欄在《新華日報》上出現後,受到了讀者的歡迎。其中部分述評,在1943年經編輯出版過兩本小冊子,一本是《形勢比人還強》,一本是《向著寬闊光明的地方》。1945年的國際述評也出版過一冊單行本《從戰爭到和平》。1983年,經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整理編輯,重慶出版社出版了《喬冠華國際述評集》共六十七篇,約四十三萬字。他精通日文。
德文、英文,對中外文學、歐洲古典音樂、哲學均有研究;他對彭斯、雪萊、歌德的詩,背誦如流。當年《新華日報》夜班編輯室氣氛活躍,在廖沬沙主持夜班編輯的一段時間,一間十六七平方米的屋子擠著七八個人,喬冠華是座上常客之一,還有胡繩、戈寶權、許滌新等。每晚他們除談論時事交換看法以外,天南地北,無所不談,被譽為報館的幾位“才子”。建國後,喬冠華曆任外交部政策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局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副部長、部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顧問等職。
00230 R喬冠華
02338 R 1945年9月16日,毛澤東在紅岩接見三個美國士兵。從左至右分別為:
錢之光、羅青、愛德華·貝爾、毛澤東、龔澎、霍華德·海曼、喬冠華、劉昂。
埃德爾曼·傑克(毛前者)
02343 R 1945年9月16日,毛澤東(中)與霍華德·海曼(右)龔澎(左)
喬冠華(後)在紅岩留影。
02349 R 1945年10月11日,毛澤東在九龍坡機場與前來送行的人交談。左起:
章伯鈞、喬冠華、張瀾(背影)毛澤東。
02350 R 1945年10月11日,毛澤東在九龍坡機場與前來送行的人交談。左起:
毛澤東、張瀾(背向)喬冠華、章伯鈞。
04993 R周恩來的助手龔澎和喬冠華於1943年11月在重慶結婚。
06763 R喬冠華
圖書:
《喬冠華在香港》茆貴鳴《名人傳記》1996.433頁
《早年喬冠華》茆貴鳴《黨史文匯》2004.5
《文章天下事文章千古事——喬冠華和他的〈國際述評〉》史複《紅岩春秋》1989.2
《〈喬冠華國際述評選〉前言》喬冠華《新聞研究資料》總1948頁
《我所知道的喬冠華和章含之——給章含之補遺》查現彭、吳霜《傳記文學》1995.69頁
《喬冠華與龔澎——我的引路人》張彥《百年潮》2001.635頁
《故友二人行——懷念龔澎並憶喬冠華》張穎《百年潮》2004.5,2004.6
《外交才子:喬冠華》吳妙發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我與喬冠華》章含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
《喬冠華國際述評集》喬冠華重慶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
邱南章
邱南章,原名邱文喜,男,1911年生於江西萬安。1927年參加革命,即南方暴動……西安事變後,從紅軍大學調出來,到堯縣辦事處當處長。後來在一兵團司令部機要科當科員。1939年七、八月間到重慶,主要任務是保衛首長的安全。曾任辦事處交通運輸科科長、總務科科長,中共代表團交際科科長。1941年回延安,曾隨359旅南下。1946年從中原軍區調回重慶。解放後,是北京軍區司令部後勤部部長。
檔案:
R67邱南章的檔案
05486-1-2 W邱南章的名片(中、英文)
c01266 R 1999年5月20日,宋平等老同誌返紅岩。圖為邱南章夫婦在紅岩。
c01267 R 1999年5月20日,宋平等老同誌返紅岩。圖為邱南章在紅岩回憶當年的情況。
c01296 R邱南章在紅岩禮堂簽名
c01353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簽名。
c01358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
c01360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右一)黃友凡在曾家岩50號。
c01361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與工作人員交談。
c01369 R 1999年5月21日,邱南章夫婦在曾家岩50號與工作人員親切交談。
c01374 R 1999年5月21日,原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市、局領導陪同。
c02068 R邱南章(左)與某人親切交談
c02069 R賀國強、包敘定、王雲龍、邢元敏向邱南章敬酒。
c02108 R邱南章(左)到會
c02597 R邱南章等老同誌在曾家岩50號
c02622 R邱南章在曾家岩50號
c02682 R邱南章在紅岩貴賓廳簽到
c02700 R邱南章等老同誌與市領導在《千秋紅岩》展廳
c02701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c02710 R南方局老同誌邱南章給同行的人員講述當年的情況
c02713 R邱南章等在曾家岩50號
c02733-c02827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艱苦奮鬥工作第一——憶抗戰時期周副主席對青年的言傳身教》邱南章《青年史研究》1981.7
饒國模
饒國模,女,1895年生於四川大足縣一個書香之家,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饒國梁的胞妹。1912年,考入成都益州女子師範學校。1915年畢業並與同學劉國華結婚。此後到川東任小學教員。1922年,隨夫攜子到重慶,因不願在家當官太太而創辦三友實業社,成為重慶著名的女實業家。1930年,買下重慶郊區紅岩嘴300餘畝荒穀坡地,創辦花果蔬菜農場,取名“大有”。辛勤經營,成績斐然。1939年……饒國模欣然延納八路軍重慶辦事處(中共中央南方局秘密設於內)遷入自己的農場,並給予多方麵的幫助和支持,使南方局和辦事處得以立足紅岩,堅持鬥爭……在此期間,饒國模與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南方局領導過從甚密。1945年8月至10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期間亦下榻紅岩……並設宴感謝饒國模對中共的支持。1948年,饒國模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她將紅岩大有農場等房地產無償捐贈給國家。先後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和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國婦聯執委,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60年病逝於北京,現葬於紅岩。
文物:
HW00048饒國模的仿景泰藍銅花瓶
檔案:
R468饒國模的檔案
Z0349《高風亮節浩氣長存》——劉聖化憶念媽媽饒國模1982年4月24日館藏Z0350《四川婦女》雜誌上介紹饒國模詩手稿1946年複印件Z0351饒國模詩詞手稿《除夕夜送友人》、《和柳亞子韻》複製件Z0352饒國模在南方各地參觀後寫給全國政協的遊曆紀實1959年複製件Z0353原南方局秘書龍潛悼饒國模詩手稿1960年館藏Z0383“皖南事變”後饒國模作詩悼念新四軍遇難將士館藏。
00883 Y紅岩嘴“大有農場”主人饒國模住宅,該房建於1935年,這是樓房的後門00884 Y紅岩嘴“大有農場”主人饒國模住宅01575 R董必武、何蓮芝與饒國模等在北京董必武處留影。
01943 R原辦事處的同誌於解放初在總理住處歡迎饒國模
03182 T崐雲1943年6月作和饒國模詩
03184 T白水讚饒國模及大有農場
04883-04884 R饒國模
048850570905745-057460576505767-0576905779 R饒國模在紅岩04886 R 1950年饒國模在北京中南海和鄧穎超等南方局、辦事處部分同誌。
04887 R饒國模、饒友瑚、劉聖化在紅岩。
05004 R饒國模與何蓮芝等在頤和園養雲軒
05714 R學生時代的饒友瑚在姑母饒國模曾家岩住所。圖中蹲下的為饒友瑚,後排左為饒國模,右為饒國模的兒子劉聖化。
05759 R饒國模在紅岩,1947年春,在農場桃樹前留影。
05766 R饒國模
05770 R饒國模的標照
05771 T饒國模的住宅
05774 R青年時期的饒國模
05776 R抗戰初期的饒國模
05777 R 20世紀20年代的饒國模(右)與李光岱在一起
05778 R辦事處撤走後,饒國模將房屋辦成紅岩小學。圖為饒國模在“紅岩小學”門匾下留影。
05780 R初為人母的饒國模(左二)與母親(中坐者)和女兒(左三)及姨。
0578105783 R饒國模
05782 R饒國模在紅岩
05784 R 1950年,饒國模與其子劉聖化、女兒夏靜、外孫夏丹霞在紅岩。
05786 R饒國模與外孫女等晚輩在紅岩
05787 R饒國模和孫輩們在紅岩
05788 R饒國模(右一)與親屬們在農場樹叢中
05793 R 1959年5月,饒國模拜謁南京中山陵後留影。
05796 R 1957年,饒國模參觀天津橡膠廠後留影。
05797 R 1956年,饒國模與長子劉泓、女兒夏靜遊覽北京頤和園。
05798 R 1959年饒國模在秦嶺車站留影
05799 R 1959年,饒國模在南方某地參觀時留影。
05802 H饒國模的後代及親屬們在紅岩掃墓
05804 Y饒國模墓
05805-05806 R 1960年6月14日,饒國模在北京逝世。
05807-05808 H饒國模委員的靈堂
05811-1-05811-2 Ww毛澤東主席親自簽發的任命饒國模為西南軍政委員會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的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書05812-05813 Ww饒國模當選四川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證書05814-1-05814-3 Ww饒國模當選重慶第一屆至第三屆人民代表的證書05815 Ww饒國模的生平05895 R饒國模。
06109 R饒國模參觀北京故宮
06110 R青年時期的饒國模
06111 R饒國模與丈夫劉文章
0610806112-06114 R饒國模的單照
06116-06118 R饒國模與外孫女等孫輩在紅岩
06121 R子女們在饒國模的遺體前
06454 R饒國模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某公園(右前小孩為夏丹夏)
06455 R饒國模與孫輩在一起
06456 R饒國模(抱小孩者)與親屬在紅岩(前麵小孩為夏丹夏)
06457 R饒國模(前右)20世紀50年代參觀遊覽某地
06458 R饒國模(前排右一)在紅岩
06459 R饒國模(右一)與友人在一起
06460 R饒國模(右一)與全國政協婦聯同仁在一起
06461 R鄧穎超(右二)饒國模(右三)夏靜(右四)鍾赤兵(右一)
20世紀50年代攝於北京。
06462-06463 R饒國模(前)時間、地點不詳)
06464 R饒國模(中坐者)20世紀50年代在南方參觀途中
06465 R饒國模20世紀50年代與女兒夏靜攝於北京頤和園
06468 R饒國模(右一)時間、地點不詳)
06469 R饒國模(前)時間、地點不詳)
06470 R饒國模(左一)時間、地點、與何人不詳)
06471 R饒國模(左一)時間、地點、與何人不詳)
06472 R饒國模與女兒夏靜攝於北京頤和園(或北海公園)
06997 Ww 1950年,饒國模為捐獻紅岩大有農場房產給中共中央西南局的錦旗。
07184 Y饒國模舊居
圖書:
《紅岩村女主人:饒國模和她的兒女們》李約漢、徐元蒂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榮高棠榮高棠,原名榮千祥,男,河北省霸縣人,1912年5月生。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外語係。1933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清華大學團支部書記、北平西郊區團工委書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遵照黨組織的安排,擔任“北平學生移動劇團”黨支部書記,前往抗戰前線進行戰地巡回演出……1938年8月,到達延安,進入中央馬列學院學習。1939年在重慶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曾先後擔任中共川東特委委員、青委書記、宣傳部部長兼南方局青委委員。
後又調往成都,任中共川康特委書記。1941年6月,調入重慶八路軍辦事處,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組織部秘書。1946年後,先後任軍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麵行政處副處長、處長,中共華北局城工委委員,中央團校第一任教育長。解放後,任團中央秘書長、書記處書記。籌備召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建立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第一個領導機構,並出任副主席兼秘書長,成為我國第一代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建設者。1952年,榮高棠率領新中國第一個中國體育代表團前往芬蘭赫爾辛基,在奧運會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紅旗。1983年,為表彰其在中國傳播奧林匹克理想和推動奧林匹克運動所作的貢獻,國際奧委會授予他奧林匹克銀質勳章,使他成為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榮高棠是黨的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委會委員。2006年11月15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檔案:
R13榮高棠的檔案
0356609896 R 1982年,榮高棠在紅岩禮堂聯歡會上和紀念館的徐慧一起表演歌劇《兄妹開荒》。
04047 R 1981年10月20日,榮高棠(中)在重慶體委陪同下來館參觀。
04048 R 1981年10月20日,榮高棠在紅岩。
09804 R榮高棠穿上演劇服裝後留影
03342 B報照:王梓木和榮高棠關於整風的文章
c00120 R榮高棠(右)在曾家岩50號
c01029 R榮高棠等老同誌在《千秋紅岩》展廳
c01986 R肖澤寬(右)和榮高棠在匯報會上
c01995 R榮高棠(執筆者)在重慶市匯報會上
c02044 R榮高棠在匯報會簽到
c02051 R榮高棠向宋平敬酒
c02052 R宋平(右)與榮高棠在席間交談
c02058 R榮高棠代表老同誌敬酒
c02081 R榮高棠在席上
c02083 R重慶市領導向榮高棠敬酒
c02099 R陳成(左)與榮高棠親切交談
c02105 R右起:榮高棠、宋平在大廳內。
c02106 R市委領導在飯店門口與榮高棠話別
c02113 R邢元敏(右)與榮高棠話別,左為文化局局長王洪華。
c02115 R榮高棠(右)到會
c02631 R榮高棠等老同誌在《千秋紅岩》展廳
c02701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c02709 R榮高棠等老同誌與市領導在《千秋紅岩》展廳
c02733-c02734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c02758 R榮高棠等老同誌在市領導陪同下進入新館大廳
c02772 R榮高棠等老同誌在《千秋紅岩》展廳
c02827 R左起:金衝及、榮高棠、宋平、賀國強、邱南章在《千秋紅岩》開展儀式上。
c02861 R左起:宋平、賀國強、榮高棠、劉誌忠在紅岩公園模型前。
c02929 R榮高棠(右)與林曦在曾家岩50號
c02931 R榮高棠(左)與我館劉立群在曾家岩50號
c02957 R榮高棠在曾家岩50號
c02968 R左起:宋平、賀國強、榮高棠、劉誌忠在紅岩公園模型前。
c02975 R榮高棠(左)與王洪華在紅岩貴賓廳
c02981 R榮高棠(左)與隨行人員在曾家岩50號
c05011 R榮高棠(左)童小鵬(右)等在聚會上。
c05013 R榮高棠(中)等在聚會上簽字。
c05017 H采訪榮高棠
c05018 H榮高棠
圖書:
《榮高棠演出〈兄妹開荒〉》石曼《紅岩春秋》2007.1
《悼榮老》陳金《紅岩春秋》2007.1
《假話製造所》手凡《紅岩春秋》1999年第2期
《榮高棠談南方局的有關情況》《黨史通訊》1985.146頁
任德金
任德金,男。1939年到新華日報館工作,先做勤務員,後當報丁。1943年任報丁組長。1947年3月隨同報館撤退到延安,隨即過黃河入山西三交進中央城工部青年班學習,同年6月入黨。1948年入川幹隊南下,曾任陝南安康區區委副書記。1949年參加西南服務團到重慶,曆任西南組織部幹事,501電廠組織委員、黨支部副書記,西南電力11工程公司天津第一工程隊副隊長,水電部西安基建局宜賓工區主任、黨總支書記,37工程處黨委書記,貴陽電廠副廠長、貴州省水電廳電力工程局第二水電工程處主任,貴州電業局第一安裝工程處主任、貴州省電業局政治部主任,貴陽供電局黨委書記,四川省電力調度所主任,西南電業管理局調度所黨委書記。1989年6月23日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蘇曼
蘇曼,原名蘇裕源,曾用名黃維、裴濟、亞宋,男,1914年7月生於廣西梧州蒼梧縣多賢鄉(今夏郢鎮)鳳凰村。1930年蘇曼在蒼梧縣立中學畢業後,考進廣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攻讀化學工程科,1935年夏肄業。蘇曼與同鄉羅文坤等一批熱血青年組織了一個曙光社讀書會。共同的理想,熾熱的愛國熱忱,把蘇曼與羅文坤的心緊緊相連。1935年春他倆在廣州結為伉儷。1935年6月,蘇曼與羅文坤先後去日本,就讀於日本東京大學攻讀政法專業。蘇曼積極參加各種進步文化活動,加入了作為團結教育留日進步學生和培養革命幹部的黨的外圍組織——中華留日同學文化座談會,並成為該會的骨幹。1936年春,蘇曼被吸收為左翼世界語聯盟的成員。同年暑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8年3月蘇曼與羅文坤入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39年1月,蘇曼夫婦奉派回廣東粵北工作。蘇曼在廣東省委組織部,擔任省委黨的幹部訓練班主任。1940年8月,蘇曼與羅文坤等奉調從廣東粵北回到廣西桂林,蘇曼負責籌建中共廣西省工委工作。同年10月,中共中央建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12月,南方工作委員會從福建調錢興到廣西,重建廣西省工委。省工委成立後,錢興任書記,蘇曼任副書記。1941年9月,蘇曼與羅文坤等到桂林逸仙中學當教師,以此作掩護。1942年7月9日,蘇曼在桂林逸仙中學被捕。1942年7月12日晚,蘇曼與羅文坤和張海萍在蘇曼的寢室並排自縊,蘇曼時年僅28歲。
06774 R蘇曼烈士
01747 R蘇曼的標照
06775 Ww蘇曼、羅文坤、張海萍烈士碑誌。
沈安娜
沈安娜,女,1915年出生。共產黨員。1935年1月,沈安娜離開上海到杭州。此前……她曾專修速記,在國民黨浙江省政府裏麵找到了一份機要速記員的工作。憑著每分鍾200字的記錄速度和一手好字,得到了當時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驊的信任。不久,一個叫華明之的小夥子也依照地下黨組織的指示,來到了杭州,在浙贛鐵路局謀了份差事,就近協助和指導沈安娜的工作。1935年秋,他們結為夫妻。1937年沈安娜夫婦隨浙江省政府機關輾轉西撤,與上海的黨組織失去了聯係……到1938年後,沈安娜辭去浙江省政府的工作,去武漢尋找黨組織。在武漢偶遇華明之的入黨介紹人魯自誠,在他的引見下,沈安娜走進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見到了周恩來、董必武。在周恩來、董必武的指揮下,沈安娜利用曾是朱家驊“老部下”的關係,進入國民黨中央黨部,繼續為黨做情報工作。而此時,朱家驊已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朱還解決了沈安娜的國民黨員身份,並作了介紹人……1938年8月,沈安娜夫婦離開武漢來到重慶,在市區機房街70號八路軍辦事處報到。不久,國民黨中央黨部就通知沈安娜,“特別入黨”的黨證已經批下,安排她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的機要處當機要速記。深得機要處上上下下信任和器重的沈安娜,還擔任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等重要會議的速記。以後,沈安娜在國民黨中央黨、政、軍、特的高層會議上擔任速記,凡是蔣介石主持的會議,沈安娜便是速記的不二人選。沈安娜獲得的重要情報源源不斷,由丈夫華明之送出,直抵周恩來等南方局領導的手中。1942年,沈安娜和華明之的直接領導徐仲航被捕,與組織的聯係中斷。沈安娜和華明之決定保持冷靜,相信黨組織一定會來聯係。1945年10月的一天,吳克堅代表南方局來渝接關係,和組織失散三年的沈安娜與華明之喜極而泣。解放戰爭時期,沈安娜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搜集了大量的軍事戰略情報,從未暴露。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的地下情報工作才宣告結束。新中國成立後,沈安娜和丈夫進入國家安全部工作直至離休。
文物:
HW00246沈安娜的黑色公文包
檔案:
R126沈安娜的檔案
02718-02719 W沈安娜用過的墨盒
02720-02721 W沈安娜用過的水盂
03021 W沈安娜抗戰時期在重慶打入國民黨內部時用過的公文包00363 R 1935年,20歲的沈安娜留影。
00364 R 1938年沈安娜攝於重慶
00365 R沈安娜1946年在南京國民黨機關留影
00366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38年冬在重慶南岸。
00367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46年在重慶。
00368 R沈安娜、華明之與女兒華克放1941年攝於重慶。
00369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1945年在重慶。女兒克放5歲、於慶新4歲。
00370 R沈安娜、華明之與鄧穎超(中)
00371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與鄧穎超(1938年攝)
00372 R沈安娜與鄧穎超(1979年12月27日攝於中南海西花廳)
00373 R李冠華(後)沈安娜(左)鄧穎超(右)1979年攝於中南海西花廳。
00374 R沈安娜(右一)何以瑞(左一)鄧國鈞(後中)梁漢蓮(前中)1950年攝於北京頤和園。
00375 R沈安娜、華明之夫婦與盧競如(前左)1984年於北京。
01941 R沈安娜夫婦遁詞鄧穎超
01942 R鄧穎超與沈安娜
03549 R童小鵬、紫菲、華明之、沈安娜參觀紅岩村周恩來的辦公室,並在此留影。
09461 R沈安娜2001年攝於北京
09464 R沈安娜、華明之和華母抱著8個月的長子華慶來,1937年春攝於杭州。
09465 R沈安娜、華明之與盧競如(中)1984年攝於北京。
09466 R沈安娜、華明之1946年攝於南京。
09471 R 1997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開“紀念中央特科成立七十周年座談會”。
09472 R 1996年沈安娜、華明之在雲南省國家安全廳幹部大會上作題為“胸懷革命理想,戰鬥在敵人心髒”的報告。
09474 R慶祝建黨80周年,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赴嘉興慰問演出現場……節目主持人倪萍采訪沈安娜(200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