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流行這樣一句話:“汪精衛談和,馮玉祥談抗日,蔣介石抗日與和都談。”馮玉祥還組織“抗日盟軍”,自任總司令,不顧蔣介石幹擾,率幾十萬人之眾開赴前線與日作戰,後被蔣介石分化瓦解了。在曆史上馮玉祥反過蔣,也擁過蔣,1928年 2月 28日在鄭州,馮蔣結拜兄弟,換帖拜把,蔣給馮大哥的帖子是:“安危共扶,甘苦共嚐,海枯石爛,生死不渝。”
這是雙方需要,一旦翻了臉,蔣派大軍迫馮下野。抗戰初期,蔣為了團結力量,又請馮出任戰區長官,馮感到架空而請辭。蔣為了安撫他,請他當“軍委會副委員長”,還設副委員長辦公廳。到了重慶,沒有“辦公廳”了, “長”字也取消了,隻是個“馮委員”。
馮棄武從文,又當上了全國抗戰文協的理事。自泰山閉門讀書後,他能寫詩,能題字,還能刻金石,人稱“大兵詩人”。很多地方可以看到他題寫的“還我河山”或“抗戰到底”。在重慶一次由宋慶齡主持的為傷兵之友社募捐會上,安排影後的胡蝶看相、棋王表演“盲棋”、馮玉祥賣字。事後馮與棋王謝俠遜合作,在陪都附近的各縣、市進行“抗日募捐獻金”活動。募有多少缺乏統計。據 1944年 9月的一次計算,從捐獻開始,以黃金計價,捐獻達黃金 2000餘兩,其中除救濟文化界 200餘萬法幣外,其餘全數交蔣介石了。馮在日記中寫道:“這都是真正的民血,送去的錢如何使用,我是一點都不知道。”
馮玉祥的一些老部下陸續投蔣,在重慶如馮的高幹之一熊斌還在軍委會當過辦公廳主任兼任新聞檢查局局長。當過馮財政部長的薛篤弼跑到蔣介石那裏當衛生部長,鹿鍾麟由馮推薦任兵役部長,秦德純出任次長。有的既不得罪蔣,又不願出賣馮。如重慶“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以後還兼任國立國術體育師範學校校長,他還有一個“國民參政員”的頭銜,每次參政會他的提案是武術救國。曾在馮部當過騎兵旅長,原在馮身邊當交際處長的張樹聲,在西北地區就是洪門大龍頭,後來拜青幫祖師朱瑞的衣冠塚,成為“大”字班的頭人,當時全國沒有幾個“大”字班,杜月笙“悟”字班,矮兩輩算孫子輩了。
抗戰前,張樹聲以國術館副館長身份在南京搞青幫,公開設香堂,廣收門徒,並把西北軍團長以上師長、軍長收了近百人,所以張建青幫的目的被人認為是為馮團結西北軍舊部,保存力量。張到重慶,以上清寺“天一招待所”和七星崗“天津菜館”設香堂收徒。其中有西北軍舊部,其他是下江籍工商老板為多,這些老板是想依靠“師傅”保護,還有一些本地人和各種目的不同的人拜張之門。國民黨在抗戰前對幫會不斷提出取締和禁止。但是幫會的發展仍是我行我素。抗戰時期有賴幫會安定社會,故對它們的活動比較放鬆,張樹聲的青幫因而公開地發展。
馮對張的幫會很重視,確實為他聚集了一批西北軍老舊部。但他發覺這個幫會複雜,決定搞一個政治核心團體“利他社”,由張樹聲在他幫會中挑選了幾個文化水平高一點的、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政治上絕對擁馮的,作為籌備人員。招收社員的原則是商店、企業要經理、主任一級,武官要校級,文官要科級以上,這樣就與張樹聲的青幫拉開了距離。
開始是以“利他聚餐會”形式出現,發起人有陶行知、李公樸、盧緒章、孟憲章、馬侶賢、方與儼、鄧雲鶴、陶曉光、臧其吉、劉國軍、陸紹雲、顏耀秋、馮子源、陳峰高、陳祖光、黃次成、餘紹、許士騏、劉漢孥、查濟民、顧誌忠、羅遠炎、黃涼塵、樊陶齋、毛吟�等。
每次聚餐都邀請一些知名愛國民主人士蒞臨講演,計先後有陶行知、郭沫若、鄧初民、屈武、王芸生、劉王立明等。內容主要是宣講抗日形勢和抗戰必勝的道理等。馮對“利他聚餐會”非常重視,每會演講某一專題,內容都有針對性的,堅信抗戰必勝。他的演講談古論今,旁征博引,雄辯鏗鏘,有的放矢,幽默詼諧,深受大家歡迎。他經常說:人不隻是光為自己而活著,要為社會做些好事,有利於國家和人民,才不愧做一輩子人,也才有點人生的意義。所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鼓勵社員們樹立和他精神。
以後,不斷有新成員參加,因此正式組成“利他社”,馮為永久會長。下設理事長,由張樹聲的大弟子、重慶義林醫院院長李義銘擔任,副理事長有陳錫章、馮子源、楊亞西、李躍光等。
黃次鹹是重慶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自從參加了“利他社”後十分積極,還提供辦公室,此後馮即以大梁子青年會為吸收新社員的地方。雖然沒有擺香堂,其他與青幫形式一樣,入社除介紹人外要填表,然後跪拜、宣誓忠於馮先生,贄見禮比入張樹聲的青幫要高,並要用紅紙包好,寫好門生帖子,才算完成拜門手續。
來參拜的人,肯交一筆高的贄金,都是有個人的目的。有一個門人,得到馮支持在江北縣當上鄉長。有的被抓進警察局因馮的關係而獲保釋,有的利用馮的名片四處招搖集資辦公司。馮對這些學生門徒很愛護,作為自己新生力量,但反被門徒利用了。
中、軍統通過各種渠道打進“利他社”。社員霍濟光是“中統”“黨網”組長;理事之一任百鵬是三青團分團長,當過江北縣的區長,後又當上市參議員,還兼重慶警備部稽查處專員、中統黨網、憲兵特高級聯絡員,還當《農工日報》社長。還有軍統渝特區組長張克東,奉軍統之命打入“利他社”,對馮與“利他社”的活動,不斷向軍統報告,現重慶檔案館還可查閱到張所寫的監視報告。這一類的監視報告,如雪片一般送到侍從室,因此為蔣介石所不容。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在蔣的示意下,勸馮出國走走。馮本人也想出國看一看,因此向蔣寫了一個報告,很快就由國民政府明令發表:“派馮委員玉祥赴美考察水利事宜。”9月 2日,馮在上海乘船赴美國。在美國馮還是十分關注國內形勢。蔣大舉進攻人民解放區,同時鎮壓國統區愛國民主運動,馮十分反感,於 1947年 5月在華人集中的美國舊金山華文報紙《世界日報》上發表《告全國同胞書》,公開與蔣介石決裂,反對蔣介石利用美援打內戰,列舉蔣介石一係列罪狀。
10月 10日國民黨國慶節,馮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反對蔣打內戰,呼籲實現和平民主。次月在美紐約組織“中國和平民主聯盟”,聯合在美進步人士,擴大反蔣力量,並發表《我為什麽與蔣介石決裂》一書。這等等活動,引起南京政府不滿。同年 12月 6日正式通知勒令馮回國。並吊銷護照。馮通過蘇聯大使館幫助於 7月 3日離美,計劃經蘇聯返回解放區,不幸油輪起火,焚於火中。“壯誌未成身先死”,骨灰運回國,安葬於馮生前喜歡的泰山上。
全國解放後,馮夫人李德全通知大家說:“現在解放了,在毛主席領導下,馮先生生前的願望已實現了。我們大家就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工作,擁護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新中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