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航天英雄的成功模式

  “太空一往返,中華五千年”。中華民族是最早產生飛天夢想的偉大民族,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家喻戶曉;敦煌壁畫上的飛天藝術形象美妙絕倫;中國明代的萬戶,在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用火箭進行升空飛行試驗,第一個為人類探索太空飛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003年10月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即將升入太空,可是“中國航空第一人”將選擇誰呢?曆史選擇了楊利偉。

  楊利偉,1965年6月出生,正團級幹部中校,遼寧省綏中縣人,38歲的他正處在航天員的最佳年齡段。父母都是教師出身,教子嚴格而得法。他小學畢業後考入本縣重點中學尖子班,曾多次參加全縣中學數學競賽並獲獎。良好的家庭啟蒙教育、紮實的中小學基礎教育,為楊利偉後來的學習成才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楊利偉似乎一開始就具備“當第一”的超常素質,但這絕不是天生的。從尖子飛行員到航天員的非凡經曆,造就了他的可貴品質:既有堅韌不拔的頑強意誌,又有精細嚴謹的良好習慣。他談到航天員訓練時,經常用到一個詞叫做“走程序”。這是他在當飛行員時就養成的習慣,每次飛行訓練前都要在腦子裏先把程序走一遍。他每個飛行課目都能第一個放單飛,奧秘就在這裏。在航天員訓練中,他做得更細了,每次在腦子裏“走程序”可以做到不漏一個動作,不錯一個程序。他宿舍牆上貼滿飛船艙內的各種電門、儀表的圖標,整天看啊,記啊,弄得很熟很熟。每次訓練結束後,他還要把操作程序在腦子裏“複走”一遍,自己先檢查有沒有錯漏的地方,然後再去聽教員講評。經常是這樣的情況,教員拿著考評證錄先問他“你這次做得怎麽樣?”:他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這次沒有差錯!”教員對他笑了“你的訓練沒得說。”:

  這就是英雄背後的故事,這就是英雄的成功模式。

  名言:

  Ifyou do notlike t o waste you alllife in t he w orld,then you m uststudyin yourage。

  ——M。G orky

  如果你不想虛度年華,那麽就得終身學習。

  ——高爾基

  名人剪影:

  楊利偉:1965年6月21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中國共產黨黨員。楊利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舉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3年11月7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楊利偉“航天英雄”榮譽稱號。

  成功指南針:

  有的人在蝸牛角上打架,有的人攜手在太空漫步。坐井觀天的爭鬥隻有一個結果,就是故步自封。當你轉換一個視角再看問題時,你有可能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功模式,多看成功人士的傳記,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標。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