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放棄的智慧

  46歲的她選擇了做一名心理學研究生。四年的艱苦學習終於換得了來之不易的心理學博士學位。但就在此時她卻義無反顧地決定放棄心理學博士的文憑。

  周遭的朋友對她的這個決定頗為不解,紛紛勸她再考慮一下。她隻是淡定地笑笑說“因為我不能去考外語,寫論文!我擔心一個幾十萬字的心理學博士論文寫下來,我可能就忘記了該如何寫小說了……我想,生命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如此的寶貴(此時的她已經51歲),而我又是如此的熱愛寫作!到底值不值得拿出半年的時間,專門去攻讀外語,隻為了應對那個所謂的博士考試?回答當然是否定的!”

  她清醒地認識到“生命並不是沒有盡頭,無休止的延伸下去的。在這有限的生命裏,我們首先要學會的就是珍惜,珍惜我們的每一分鍾,珍惜我們每一個選擇的機會。然後便是為我們有限的生命確立一個意義,一種終極的價值觀!”

  她,就是著名作家畢淑敏。

  王蒙在《我的人生哲學》一書中這樣說過:“一個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一定要放棄許多誘惑……才能有所為。”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辯證法則,也是為人的一種精神和品格。

  這些是為大眾、為大業、為大理、為大節,而放棄相比之下的小事、小業、小理、小節的行為,是值得人們肯定和效仿的。但也有人所思、所想、所做、所為,正與此相反。他們或為蠅頭小利,或為一己之利,或為一時快意,意氣用事,或為眼前瑣事,雜務纏身。這便因小失大,為眼前而失去了長遠和將來。

  名言:

  True w i sdom is to know w hatis bestw orth know ing,and to do w hati sbestworth doing。

  ——D oris H um phrey

  真正的智慧在於知道最值得知道的和做最值得做的。

  ——漢弗萊

  名人剪影:

  畢淑敏:1952年出生於新疆。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曾獲當代文學獎、北京文學獎、台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第17屆《聯報》文學獎等30餘種獎項。

  成功指南針:

  曇花放棄了白天的絢爛,卻換來了黑暗中怒放的幽香;落葉放棄了寶貴的生命,卻帶來了新一年的期盼。世間萬物處處存在著放棄與獲得,人也亦然。三毛放棄了安逸的生活,卻獲得了傳奇的一生;陶淵明放棄了世俗的官場,卻換來了悠閑自在的田園生活;畢淑敏放棄了來之不易的博士學位,卻換得了文學界裏驕人的成就。

  放棄與獲得仿若一對連體嬰,二者總是結伴而行。當我們正在為自己的擁有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或許我們也正在失去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當我們嚐試放棄的時候,也許命運使我們又重新獲得著什麽,其實人的生命就是在放棄與獲得中不斷地循環與升華。

  放棄,並不意味著永遠的失去,或許隻有當我們真正學會放棄的時候,才會有另一種獲得!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