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臨戰前夜的羅馬尼亞戰區(雙方視野所見……)

  1.目標羅馬尼亞:斯大林巴爾幹戰略的開端

  事實上,早在1944年5月,駐紮羅馬尼亞前線的蘇聯第2、3烏克蘭方麵軍就接受了發起進攻戰役的任務。斯大林的目標不僅是要打跑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奪取羅馬尼亞(同時再次把比薩拉比亞並入蘇聯)以剝奪希特勒的石油來源。還要借此打開通向整個巴爾幹的大門,衝向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為此,斯大林還必須提防他的“好朋友”丘吉爾,特別是此人提出的所謂“巴爾幹”戰略。俄國人擔心,如果這一戰略付諸實行,美英軍隊可能會大規模介入巴爾幹戰局,從而獲得對當地政治的主導權。斯大林當然不打算和“盟國”一道分享羅馬尼亞這道“大餐”。雖然蘇英之間在1944年5月5日曾達成協議,規定將羅馬尼亞劃入蘇聯勢力範圍,而把希臘交給英國。但這種黑幕約定畢竟上不得台麵,要反悔似乎也不難,況且如一個美國記者所言:“巴爾幹地區是一塊磁鐵,不論你怎樣擺動羅盤,英國戰略的指針都始終指向這裏。”甚至土耳其與德國翻臉一事,也令俄國人頗為猜疑,認為“西方朋友”可能利用土耳其軍隊奪取巴爾幹。但這種猜測對俄國人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拿來嚇唬對土耳其心懷恐懼的巴爾幹人民。相對而言,至少在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恢複了東正教信仰並顯露出“泛斯拉夫”主義苗頭的俄國要受歡迎得多。

  總之,如果不能早日把羅馬尼亞拿到手中,斯大林是不會安心的。在斯大林的棋盤上,早就開始布局這個國家的未來政治,而首要工作就是武裝一支聽命於蘇聯的羅馬尼亞軍隊。由於蘇聯戰俘營裏有的是羅馬尼亞人,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1943年秋季,蘇聯開始著手建立羅馬尼亞俘虜部隊——誌願軍第1步兵師,也被稱為“杜多爾·弗拉季米列斯庫”師。該師大約有9500人,裝備98門火炮和160門迫擊炮,110挺重機槍和500挺輕機槍。1944年5月7日,“杜多弗拉季米列斯庫”師被調到揚波爾以北,編入烏克蘭第2方麵軍。和同期建立的波蘭部隊一樣,俄國人對他們的指望並不主要是軍事用途,而更多是政治需要。

  但到了1944年夏初,羅馬尼亞戰役卻沒有開始。因為根據斯大林的新戰略,紅軍的首要任務是在白俄羅斯吃掉中央集團軍群並擊潰其友鄰(北方與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完成這一任務後,蘇聯將在整個東線獲得全麵優勢。隨後發動羅馬尼亞戰役也會好打一些。

  為了滿足“首要任務”的需求,就要先從羅馬尼亞前線抽調大量部隊(包括2個集團軍和2個坦克集團軍,具體番號參見下列附錄),當地紅軍的實力自然被大大削弱了。不過,在4—8月間,羅馬尼亞蘇軍也獲得了大量補充裝備。兩個方麵軍共計得到:

  87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6223門火炮迫擊炮、13142挺輕重機槍、116000支自動槍、28萬支步槍和卡賓槍。為了在羅馬尼亞附近的黑海作戰,還特別強化了紅海軍黑海艦隊。為此從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調來6艘大型獵潛艦、20艘小型獵潛艦、10艘潛艇和12艘魚雷艇。另外,考慮到將要挺進到多瑙河流域,蘇聯還在1944年4月重建了多瑙河區艦隊。由戈爾什科夫海軍少將指揮。

  1944年8月初,斯大林感覺時機成熟了。8月2日23時,蘇聯大本營向烏克蘭第2、3方麵軍發出聯合訓令,交待任務如下:在雅西—基什尼奧夫—賓傑裏地區殲滅德國南烏克蘭集團軍群主力,隨後向羅馬尼亞內地推進。預定戰役發起日期為8月20日。

  德國人終於也聞到了火藥桶爆發前的氣味。逐漸明朗的形勢表明: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處境正變得越加危險。為了得出擺脫困境的方法,因為鼻竇炎而無法入睡的希特勒徹夜與古德裏安、約德爾等人商討對策。據說希特勒還秘密授權弗裏斯納:一旦遭遇紅軍進攻,就實施撤退。事實上,弗裏斯納的確製定了一個代號為“熊”的撤退計劃。但其最終批準權依然握在希特勒手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撤退方案最早是安東奈斯庫提出的,希特勒卻對這位“盟友”留了一手。當然,在公開場合,德國將軍們依然在強調“德羅友誼”,還作出要“誓死抵抗”的高姿態。8月18日,弗裏斯納就向麾下全體德羅高級軍官發出號召書:俄國人即將在南線發起大規模進攻,德羅兩軍務必精誠團結,死守陣地。

  至7月初,從羅馬尼亞前線抽調的紅軍部隊:

  烏克蘭第2方麵軍: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第2坦克集團軍——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近衛第5集團軍——烏克蘭第1方麵軍;

  烏克蘭第3方麵軍:近衛第8集團軍——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左翼。

  2.實力盤點:蘇維埃紅軍VS德國武裝部隊+羅馬尼亞王軍

  戰役前夕,駐紮羅馬尼亞前線的蘇軍,名義上由鐵木辛哥元帥統一協調。包括2個重兵集團:烏克蘭第2方麵軍(司令馬利諾夫斯基大將)和烏克蘭第3方麵軍(司令托爾布欣大將)。但真正掌控戰局的是斯大林本人和紅軍總參謀部,早已失寵的鐵木辛哥隻是負責“監督執行”。與蘇軍對峙的弗裏斯納麾下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也由2個重兵集群組成。每個集群各包括1個德國集團軍和1個羅馬尼亞集團軍。

  為了奪取羅馬尼亞,紅軍共集中了131.42萬人的龐大兵力(包括2萬海軍人員),裝備火炮迫擊炮1.6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874輛、作戰飛機(含海軍航空兵)2200架(其中一線1759架)。所謂的羅馬尼亞“誌願步兵”第1師也將參戰。提供給部隊的物資保障相當充分。總計儲備了1.5到6.6個基數的炮彈和迫擊炮彈,7.4到9個基數的航空燃料和柴油,2.7個基數的汽車用汽油。

  1944年6月29日—8月19日

  從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抽調的部隊:第40裝甲軍軍部

  第3、14、17、23、24裝甲師,“大日耳曼”師,黨衛軍“骷髏”裝甲師;

  第17、304步兵師,第97殲擊師,第4山地師;

  第236強擊火炮旅,第3火箭炮旅。

  當蘇軍戰力提高的同時,德軍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卻變得越來越弱。為了挽救在白俄羅斯和波蘭的敗局,希特勒在整個夏季不停地從羅馬尼亞抽出兵力。總計調走了1個軍部、11個師(含7個裝甲及裝甲步兵師)和2個旅。導致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作戰序列不斷萎縮。到7月15日,隻剩下23個德國師(21個師和“A”、“F”軍群)和23個羅馬尼亞師。又過了一個月(8月15日),序列上的番號倒是有所增加:共有48個師和4個旅。除去將要調走的第97殲擊師,還剩47個師和4個旅。構成如下:

  26個德國師(包括2個裝甲師,1個裝甲步兵師,1個野戰訓練師);20個羅馬尼亞師(含1個裝甲師)和4個山地旅;另有一個斯洛伐克師。

  有意思的是,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雖然失去了大量兵團,但總員額卻依然不少。據西頓的說法,德羅聯軍總兵力超過80萬人,包括36萬德軍。格蘭茨給出的數據略有不同,為50萬德軍加405000名羅軍。羅馬尼亞資料的數據更為詳細:在前線地區,德軍有427121人,羅軍有402538人。總計829659人。這還不包括羅馬尼亞內地的部隊。

  南烏克蘭集團軍群能夠維持這麽龐大的規模,靠的是戰前的大量補充。和東線其他戰區相比,弗裏斯納手下的德國野戰師兵力相當充足。如第79步兵師,擁有1萬多人;第15步兵師更是擁兵近13000人。到7月份,不少步兵團的人數恢複到了兩千多。加上德國人把非戰鬥和運輸之類的工作都丟給所謂“誌願人員”承擔,因此戰鬥兵員額非常充足。

  為了維持這回光返照般的“盛極一時”,整個軍團不得不接受大量不合格的補充兵。包括超齡服役者和各種從後勤部門拖來的二三流兵員。新來的菜鳥軍官也無經驗可言。把這些人填進部隊後,步兵隊伍中有經驗的老兵比重下降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各步兵師的裝備也談不上很好。運輸工具中汽車隻有400輛,所以必須用大量農用馬車來彌補運力的不足,為此又需要維持6000匹馬的規模。為了加強火力,除了德製火炮和迫擊炮外,也充分利用了繳獲的俄國貨。這些戰利品的性能倒也不錯,缺點是沒有足夠的彈藥和牽引車。

  不管怎麽說,弗裏斯納的步兵至少數量還是夠用的,他最缺少的是坦克和飛機。在7月11日,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還擁有854輛戰車(424輛坦克、390輛強擊火炮和40輛強擊榴炮)。隨後又減少了近一半。至8月隻剩下479輛。包括155輛坦克、294輛強擊火炮和30輛強擊榴炮。即使這麽少的戰車,也不是全部掌握在德軍手中。一個很滑稽的事情是,弗裏斯納手裏最強的裝甲兵團,居然不是德國部隊,而是羅馬尼亞第1裝甲師。德羅聯軍裝甲部隊的大致構成如下:

  德國第13裝甲師:40輛坦克

  德國第20裝甲師:1輛坦克

  德軍配屬的強擊火炮:280輛

  羅馬尼亞第1裝甲師:70輛戰車

  (含48輛四號H和12輛強擊火炮)

  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空防主要由德斯洛赫的第4航空隊負責。戰前,該航空隊使用在這裏的飛行部隊主要屬於第1航空軍。擁有飛機318架。包括43架轟炸機,57架攻擊機和72架戰鬥機。再加上羅馬尼亞空軍,軸心國在這一地區的飛機總數大概有700架,包括300架戰鬥機。德國空軍在羅馬尼亞還擁有第5、15高炮師。其中,第5高射炮師負責保衛普洛耶什蒂油田。其編成內除了76個德國連外,另外配屬了46個羅馬尼亞連;第15高炮師擁有73個炮連。

  綜合上述德方統計資料,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實力大致為:80萬—90萬兵員;479輛戰車;700架飛機。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蘇聯的估計,德羅軍兵力為90萬人,裝備坦克強擊火炮404輛和7600門火炮迫擊炮,配備飛機810架。比較來看,除了飛機數量稍多一些,火炮迫擊炮沒有對應資料外,其他數據居然和西方資料完全一致,甚至有所低估。這種情況還比較少見。

  把蘇德兩軍的實力綜合對比一下,大概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在前線地區,蘇軍人力超過德羅軍50%;戰車幾乎是4倍;飛機是3倍。

  但這隻是前線地區的兵力對比。事實上,在軸心國陣營裏,除了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80萬—90萬人外,羅馬尼亞內地還另外駐紮了873985人的部隊(羅軍674471人;德軍199514人)。加上這些部隊,則軸心國總兵力將達到170萬人。與之相比,蘇軍在人力上就沒有優勢可言了。

  但事情卻沒那麽簡單:雖然在前線(也就是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內部),德羅兩軍兵力相差不大。但在內地,雙方實力對比卻相當懸殊。羅軍後方兵力多達7個軍總計28個師(一說為9個野戰師和21個訓練師),總人數為674471人;德軍卻隻有199514人。羅軍人數幾乎是德軍的4倍。而且後方羅軍擁有大量陸軍野戰兵團;相比之下,德軍多數都是空軍或陸軍後勤,隻有負責油田空防的第5高射炮師可以勉強用於地麵戰鬥。這就出現兩種可能:如果羅馬尼亞人真心和德軍同舟共濟,87萬後方兵力當然可以充作預備隊;可羅馬尼亞人要是打算造反,也可以用後方的絕對優勢來壓服德軍。

  不過,這些不確定因素未必列入了俄國人的考慮範圍。他們所擔心的是,即使在前線地區,紅軍的兵力優勢也不夠明顯。至少和同期的其他進攻戰役相比,這一優勢還不具備壓倒性。造成這種狀況的首要因素,當然在於斯大林將主要資源都用在了白俄羅斯和北烏克蘭。留給羅馬尼亞前線的人力物力不僅有限,連質量都要遜色得多。以至於當地紅軍隊伍裏充斥了30多萬不久前才從烏克蘭城鄉搜刮來的新兵。對這些人的戰鬥力當然無法寄予太高的期望,這令紅軍實力又打了很大折扣。蘇聯總參謀部因此意識到,要贏得這次勝利,絕非單純揮舞“大棒”那麽簡單,還需要一個精心計劃的戰役方案。

  下麵,就讓我們跟著昔日戰役策劃者的思路,再次審視一番1944年夏季的東線羅馬尼亞戰區。

  南烏克蘭集團軍群作戰序列和兵力分布

  (1944年8月15日)

  直屬:

  第153野戰訓練師,第10裝甲步兵師,第1斯洛伐克師,第97殲擊師(運走)

  杜米特雷斯庫集群

  直屬:

  羅第2軍,德第72軍,羅第8、9步兵師,德第304步兵師

  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14000名德軍和75000名羅軍

  羅第3軍(羅第2、15步兵師、羅第110步兵旅)

  第29軍(第9步兵師,羅第21步兵師,羅第9山地師)

  第6集團軍:212000名德軍和25000名羅軍

  直屬:第13裝甲師

  第30軍(第15、302、257、306步兵師)

  第52軍(第161、294、320、384步兵師)

  第44軍(第62、258、282、385步兵師)

  第7軍(第106、370步兵師,羅第14步兵師)

  沃勒爾集群

  直屬:

  第20裝甲師,羅第1“大羅馬尼亞”裝甲師,羅第8步兵師

  第8集團軍:擁有43000名德軍,112000名羅軍

  第4軍/“米特集群”(第79、376步兵師,羅第11步兵師)

  羅第4軍(羅第5騎兵師,羅第9山地師,羅第21步兵師)

  羅第4集團軍:擁有43000名德軍,88000名羅軍

  基爾希納集群/第57裝甲軍(羅第1、13步兵師,第46步兵師)

  羅第6軍(羅第5步兵師,羅第101山地旅,第76步兵師)

  羅第5軍(羅第1近衛師,羅第4步兵師)

  羅第1軍(羅第6、20步兵師)

  羅第7軍(羅第103、104山地旅)

  第17軍(第3山地師,第8殲擊師,羅邊防軍)

  3.羅馬尼亞戰區與蘇聯的進攻計劃

  (1)特別章節:羅馬尼亞戰區概況

  (根據蘇德雙方的官方戰史地圖和資料綜合):

  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扼守的羅馬尼亞戰區,戰線長約650公裏。地貌特點是:兩端分別是大山和大海,中間又被兩條大河隔開。具體情況如下:

  戰線起自喀爾巴阡山東部(羅匈邊境附近,北鄰為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第1匈牙利集團軍),在大山的低坡上,駐防著德國第8集團軍(沃勒爾將軍指揮);順著逐漸低緩的山勢,戰線向東進入平坦地區,然後被兩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大河“穿牆而過”。第一條是錫雷特河,從帕什卡尼附近穿越戰線,一直流到福克沙尼附近,從這裏可以通向羅馬尼亞後方的開闊地帶;第二條是普魯特河,從雅西以北穿越戰線,流至加拉茨匯入多瑙河。由於這一地區多山(兩河間前線的後方是維亞丘陵),因此兩河走廊對蘇德雙方來說都至關重要。為了確保走廊安全,在兩河之間部署了羅第4集團軍(拉科維特紮將軍指揮)。

  上述地區,構成了羅馬尼亞防線的“西段”。這段戰線以喀爾巴阡山東部為左翼,以“兩河(雅西)地區”為右翼。駐守於此的德第8集團軍和羅第4集團軍,統歸德第8集團軍司令沃勒爾指揮,因此被稱為“沃勒爾集群”。對這位沃勒爾,老讀者應該不會陌生。此人是曼施坦因的親信,被後者稱讚為“謹慎而勇敢”的人。自第8集團軍重建以來,沃勒爾就開始掌管其指揮權。但此後整整一年,他和他的集團軍卻多災多難!被俄國人一路窮追猛打,還在切爾卡瑟被逮住狠咬了一口!真是曆經磨難,但也算積累了豐富的抗擊打經驗。

  “沃勒爾集群”的一大特點是:德國兵隻有86000人,羅馬尼亞人卻有20萬之多。為了有效控製住集群,沃勒爾費了不少心思,辦法就是盡量“摻沙子”,把德羅軍混和配置在前線。出於對前述地形的考慮,在喀爾巴阡山東部和“兩河(雅西)”這兩個防禦基點中,“謹慎”的沃勒爾當然更重視後者。雖然名義上德第8集團軍負責防禦左翼,但實際上其主要兵力——德國第4軍和羅馬尼亞第4軍,也被部署在右翼的雅西地區。當時,德軍多數戰線隻修築了3道防禦地帶,雅西方向卻有4道。

  繼續向東越過普魯特河,進入羅馬尼亞戰線的“東段”。這裏的防線有相當一段沿德涅斯特河展開,順著一條自北向南的弧線匯入黑海。但這條河岸防線並不完整,特別是在基茨坎(季拉斯波爾以南)地段,滲透過來的俄國人建立了一個很大的右岸橋頭堡(150平方公裏)。值得一提的是,德羅軍的作戰分界線正好對著這個橋頭堡。橋頭堡以西,是德國第6集團軍的防區,以東則是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前者保衛著比薩拉比亞首府基什尼奧夫;後者扼守德涅斯特河下遊直到黑海一線,以掩護前者的右翼。

  駐守“東段”的羅第3集團軍和德第6集團軍,名義上由羅第3集團軍司令杜米特雷斯庫統一指揮,稱為“杜米特雷斯庫集群”。集群總兵力為:德軍226000名,羅軍10萬名。德軍比羅軍多一倍以上,而且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德第6集團軍編成內(實際上,整個集團軍群的大部分德國師也配屬給了第6集團軍)。換而言之,真正掌握集群主力的並非羅馬尼亞人,而是德第6集團軍司令弗雷特爾·皮科。唯一的機動預備隊——第13裝甲師也握在皮科手中。這位皮科過去長期擔任第30軍軍長,7月底才從安吉利斯手中接過第6集團軍的指揮權。從塞瓦斯托波爾到列寧格勒,又從頓河一路撤退,最後逃出俄國,來到羅馬尼亞,皮科也算飽經風霜的東線中堅老將。

  盡管皮科經驗豐富,而且指揮著擁兵近24萬人的龐大集團軍,規模可以和當年的老第6集團軍媲美,但他的處境卻也和覆滅於斯大林格勒的老第6集團軍一樣險惡!把“西段”、“東段”連成一體來看,不難發現,德軍的兵力分布相當不平衡!整個戰線上,60%的陣地都掌握在德國師團手中。這些師的絕大部分被放在戰線中段:包括皮科的整個德第6集團軍,以及緊貼其兩側的德第4軍和第29軍,總計17個德國師,不少於25萬人(不計羅軍)。其中的16個師,又被部署在普魯特河以東。而在這個龐大集團的兩側,擔負掩護的卻大都是戰鬥力較弱的羅馬尼亞部隊。不難想象,一旦俄國人從普魯特河以西衝殺過來,奪取渡口並突入後方走廊,皮科的集團軍就會被困死在河東。如果德軍擁有強大預備隊,或許還能阻擋一時,為皮科爭取到撤退的時間。問題是,預備隊雖然有11個師,但保持一定戰力的德國師隻有4個,其中機動師僅2個,而最強的第13裝甲師也隻有40輛坦克。紅軍的裝甲洪流真要洶湧而來,這點兵力根本是杯水車薪。

  但德國將軍們似乎並不怎麽擔心。他們大概認為,盡管皮科的兩側多數地段由羅馬尼亞人把守,但一些關鍵陣地還是掌握在德軍手中。如前所述,沃勒爾已把德第4軍(2個德國師和1個羅馬尼亞師)部署在雅西陣地,以掩護皮科的左側;在皮科的右側,為了防備基茨坎橋頭堡裏的俄國人暗算,也部署了德第29軍(1個德國師和2個羅馬尼亞師)。而且從距離上看,德軍撤退到普魯特河上的渡口(胡希地區),隻需要走60—80公裏,蘇軍卻要走100公裏。這樣看來,隻要及時發覺俄國人的意圖,或者在前線和中間陣地稍微多頂一段時間,擺脫合圍似乎並不困難。

  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兵力布署

  (西—東走向):

  “沃勒爾集群”(西段陣地)

  預備隊:德第20裝甲師,羅第1裝甲師,羅第18山地師,羅第8步兵師

  (喀爾巴阡山東部)

  德第17軍(德第3山地師,第8殲擊師,羅第3、6邊防團)

  羅第7軍(羅第103、104山地旅)

  羅第1軍(羅第6、20步兵師)

  德第57裝甲軍(羅第1、13步兵師,德第46步兵師)

  (錫雷特河—普魯特河)

  羅第5軍(羅第1近衛步兵師,羅第4步兵師)

  羅第6軍(羅第5步兵師,德第76步兵師,羅第101山地旅)

  羅第4軍(羅第5騎兵師,羅第3、7步兵師,第102山地旅)

  德第4軍(德第79、376步兵師,羅第11步兵師)

  “杜米特雷斯庫集群”(東段陣地)

  預備隊:(杜米特雷斯庫掌握)羅第2軍(羅第9步兵師),羅第1騎兵師,德第304步兵師

  (德第6集團軍掌握)第13裝甲師

  (普魯特河—基什尼奧夫—德涅斯特河)

  德國第6集團軍

  德第7軍(德第106、370步兵師,羅第14步兵師)

  德第44軍(德第62、258、282、385步兵師)

  德第52軍(德第161、294、320、384步兵師)

  德第30軍(第15、302、257、306步兵師)

  (德涅斯特河下遊—黑海)

  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

  德第29軍(德第9步兵師,羅第21步兵師,羅第4山地師)

  羅第3軍(羅第2、15步兵師,羅第110步兵旅)

  集團軍群預備隊:第10裝甲步兵師,第153野戰訓練師,第1斯洛伐克師

  (2)蘇軍的進攻計劃

  紅軍的部署和對峙情況:

  在“西段”,展開了實力最強大的烏克蘭第2方麵軍(馬利諾夫斯基指揮)。擁兵771200人,坦克自行火炮1283輛。編成包括:

  46個步兵師,7個空降師,3個騎兵師,3個坦克軍,2個機械化軍,1個獨立坦克旅,1個自行火炮旅,2個築壘地域。

  方麵軍自西向東展開5個集團軍:

  第40集團軍(日馬琴科),第7近衛集團軍(舒米洛夫),第27集團軍(特羅菲緬科),第52集團軍(科羅捷耶夫),第4近衛集團軍(加拉寧)。機動軍團:克拉夫欽科的第6坦克集團軍,騎兵機械化集群(第5近衛騎兵軍,第23坦克軍),第53集團軍。

  其中,除第4近衛集團軍(對峙德第6集團軍)外,其他4個集團軍都位於德羅“沃勒爾集群”當麵。

  在“東段”,部署了托爾布欣的烏克蘭第3方麵軍。其兵力相對較弱。隻有523000人。托爾布欣掌握的坦克自行火炮不到馬利諾夫斯基的一半,僅591輛。方麵軍編成包括:

  34個步兵師,1個空降師,2個機械化軍,1個獨立坦克旅,1個摩托化步兵旅,1個築壘地域。

  方麵軍全部兵力都部署在德羅“杜米特雷斯庫集群”當麵。自西向東展開態勢為:

  第5突擊集團軍(別爾紮林),第57集團軍(加根),第37集團軍(沙羅欣),第46集團軍(什列明)。機動部隊包括第7機械化軍和第4近衛機械化軍。

  盡管困難重重,紅軍卻不想放棄打殲滅戰的機會。首選目標,當然就是盤踞戰線中央的德第6集團軍!如何運用優勢有限的兵力兵器,在複雜地形上取得勝利,成為俄國人製定戰役計劃的關鍵。

  首先,必須選定合適的重點戰區。最後確定為德羅防線的“西段”,在其當麵展開了兵力和坦克最多的烏克蘭第2方麵軍主力;然後是具體突破口。總的來說,“西段”的左翼受到喀爾巴阡山脈的保護,難以迂回,而且距離也過遠,所以基本不考慮。這樣一來,俄國人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西段”右翼的雅西。對這個地段的重要性,前麵已經作過詳細介紹,而且對紅軍坦克機械化集團來說,雅西一帶地形也相對平坦開闊,便於展開,自然成為首選的主攻方向。

  但在戰區內,也存在不利於進攻的地形因素。一旦突破雅西防線,將有一片山地和丘陵。其中馬雷山是德軍第三道防線所在。此外,整個戰區還遍布河流。除了大家已知的普魯特河和錫雷特河,還有較小的伯爾拉德河(西段)和科吉利尼克河(東段)。如前所述,普魯特河和錫雷特河間的走廊固然有利於紅軍南下攻擊。但另一方麵,如果德軍搶先一步撤過兩條大河,也可以利用河岸建立起新防線。那些山地和小河則可以用來遲滯蘇軍的推進。果真如此的話,紅軍花費大量時間、人力和物力組織起來的大規模攻勢,很可能一無所獲。

  說到底,這又回到老問題上:無論是蘇軍還是德軍,誰能先對手一步奪取普魯特渡口,誰就勝利在握!速度成為勝負的關鍵。如大家所知,蘇軍的行進距離要比德軍長20—40公裏,除非他們高速推進,否則不可能先敵一步。紅軍參謀部經計算證明,要達到目的,每晝夜進攻速度就不能低於25公裏。最後的計劃規定,步兵推進速度必須保持在20—25公裏,快速部隊更要達到30—35公裏!

  作為一場戰役而非賽跑,保持高速的前提並非是單純比拚“腳力”,更取決於進攻威力!隻有用強大的兵力火力以最快速度掃清“絆腳石”,才能實現高速推進,否則將陷入緩慢而艱苦的陣地戰。在俄國人的思維裏,進攻威力取決於每公裏戰線上擺放的大炮數量。根據馬利諾夫斯基的方案,烏克蘭第2方麵軍的突破地段將縮小到22公裏,這樣就可以在每1000米正麵擺上220門76毫米口徑或更大火炮!斯大林卻認為這太保守了。但他也拿不出更多大炮,隻好把突破地段縮小為16公裏,使火炮密度增大到240門。根據各方麵的情報,斯大林早就洞悉了羅馬尼亞人的動搖情緒。但他相信,隻有用毀滅性炮火把羅軍打慘打痛,才能一舉摧毀他們最後殘存的戰鬥意誌,促使其早日投降並和德國人翻臉。

  要吃掉德國第6集團軍,光靠西北麵的烏克蘭第2方麵軍一支鐵鉗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從東南麵伸出另一支鐵鉗。這就需要借助於托爾布欣的烏克蘭第3方麵軍。和馬利諾夫斯基相比,托爾布欣的實力較弱,特別是缺少坦克,而且還受阻於德涅斯特河。隻有基茨坎登陸場算得上是有利條件。托爾布欣對基茨坎非常重視。鑒於該登陸場與胡希渡口之間沒有什麽天然屏障,托爾布欣主張就從這裏發起進攻。但紅軍總參謀部最初卻認為,德軍肯定在登陸場當麵做了充分準備,與其在這裏硬碰,不如向基什尼奧夫發起突然襲擊,或許能把德軍打個措手不及。但經過更周密的偵察,俄國人發現,德軍的設防重點並非基茨坎,卻正是基什尼奧夫(這個偵察結果沒錯:德第6集團軍主力正是展開在基什尼奧夫地區)。於是,由基茨坎發起主攻的意見最終還是占了上風。

  基茨坎登陸場概況:

  1944年4月被蘇軍攻占。威脅著德第6集團軍(第30軍)與羅第3集團軍(德第29軍)的結合部。登陸場正麵寬18公裏,縱深6—10公裏,總麵積150平方公裏。為了將這個地盤有限的登陸場變成進攻出發陣地,蘇軍在德國人眼皮底下大興土木,修築了大量工事和道路,使之成為密度極大、宛如馬蜂窩般密密麻麻的大屯兵場!平均每一公裏正麵內有:15公裏長的壕塹和交通壕;670個掩蔽部所;600個炮兵發射陣地。整個登陸場可以容納5個步兵軍,1個機械化軍,51個炮兵團和近30個專業部隊。這樣一來,基茨坎就變成威脅德第6集團軍右翼安全的一把鋒利的“匕首”。

  經過一番謀劃,紅軍的進攻方案最終成形了:烏克蘭第2、第3方麵軍的百萬大軍將從相距很遠的兩地發起進攻。首先用猛烈炮火轟開羅馬尼亞人的防線,然後投入坦克部隊迅速突向德軍後方的瓦斯盧伊(位於伯爾拉德河)、胡希和弗爾丘(均位於普魯特河),奪取上述渡口和樞紐據點,切斷德軍重兵集團(主要是第6集團軍)的退路,隨即圍而殲之。如果這一方案得到實現,頂著在斯大林格勒覆滅軍團番號的德國第6集團軍,將麵臨和前身一樣的下場,而且是在非常類似的情況下。

  蘇軍進攻計劃的具體分工為:

  烏克蘭第2方麵軍將主力(一線第27、第52集團軍;預備隊和機動部隊為第53集團軍和坦克第6集團軍)集中在雅西西北地域,以瓦斯盧伊、弗爾丘總方向為主突擊目標,力求切斷德軍向西退卻之路;同時實施一個輔助突擊,以保障主力部隊的右翼。為此將動用近衛第7集團軍和騎兵機械化集群。這些部隊將沿錫雷特河進攻。

  烏克蘭第3方麵軍主力(第57、第37集團軍和第46集團軍右翼)集中在基茨坎登陸場,主攻方向指向胡希;另外,還將以第46集團軍一部實施輔助突擊。任務是經德涅斯特灣向阿克爾曼方向推進。為了配合這次行動,多瑙河區艦隊(司令戈爾什科夫海軍少將)將向阿克爾曼西北和以南派出登陸部隊。該艦隊未來還將配合方麵軍強渡多瑙河。

  在合圍行動中,蘇軍各機械化軍團分工如下:

  第2方麵軍的第18坦克軍,將與第3方麵軍的第4近衛機械化軍、第7機械化軍一道,衝到距離前線比較近的胡希等地切斷德軍退路,建立起內層包圍圈。而第2方麵軍最強大的第6坦克集團軍,則繼續向更深遠的縱深發展,形成一個不斷“移動”並擴大的對外包圍圈!這樣一來,德軍將陷入兩道“鋼鐵”包圍圈的重圍,根本無法脫身!而紅軍還將利用對外“移動”包圍圈繼續擴大戰果:當德軍陷入包圍後,烏克蘭第2方麵軍將留下左翼一部構成對內包圍圈,主力則繼續向福克沙尼總方向推進,一麵構成對外包圍圈,一麵向羅馬尼亞內地發展;烏克蘭第3方麵軍則向列尼、伊茲梅爾總方向發展,以阻止漏網之敵逃到普魯特河和多瑙河對岸。

  除了陸軍部隊外,還將投入空軍第5、第17集團軍的大量飛機。黑海艦隊(司令奧克佳布裏斯基上將)也將參與行動。總的來說,蘇聯海軍承擔的任務依然很保守,僅限於為沿濱海推進的蘇軍(烏克蘭第3方麵軍)提供火力支援;破壞德方的近海海上交通;再就是出動飛機轟炸對手的海軍基地。至於大規模敵後登陸之類的事情,他們根本不敢奢望。

  為了盡快突破德羅軍陣地,蘇軍竭力縮小突破寬度,從而在這些地段集中了67%2%的步兵、約61%的火炮、85%的戰車和幾乎全部飛機。炮兵密度達到每公裏正麵240—280門!

  兵力分布上,為了增大突破威力,提高進攻速度,烏克蘭第2方麵軍采用了大縱深戰役布勢,其部署為:

  第一梯隊:5個集團軍,總計38個師。

  快速機動梯隊:第6坦克集團軍,2個坦克軍和1個騎兵軍。

  預備隊:第53集團軍和2個步兵軍,總計13個師。

  相對來說,烏克蘭第3方麵軍兵力較弱,也沒有太多的坦克部隊,其布勢也相對“單薄”。

  第1梯隊:4個集團軍總計34個師。

  快速集群:第7機械化軍和第4近衛機械化軍。

  預備隊:第10近衛步兵軍。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