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次大陸,是一個民族和語言最多歧異的國度。有人統計說,印度的部落民族有550支,語言與方言超過150種,但事實上並不準確。這一問題目前還在困擾著印度人,他們打趣說:“我們印度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語言,印度各邦惟一統一的語言就是國歌。”
這個事實反映,次大陸古往今來的確就是一個種族和文化的漏鬥和熔爐。通常人們認為,它最早的居民可能就是近代仍居住在印度的丘陵和叢林中的尼革利陀人。他們頭發卷曲,鼻子扁平,身材較矮,膚色黝黑,與今天仍生活在安達曼群島的熱帶黑人種有密切的關係,操的是澳-泰語。
在雅利安人的著名史詩《羅摩衍那》中,曾描寫王子羅摩和他美麗的妻子悉多受陷害,被放逐到森林中去修苦行的故事。羅摩親自給悉多披上用樹皮布做的衣服。他們砍伐樹木,采集樹枝蒿草,搭成棚屋,居住在鳥獸出沒的叢林中,過著采集狩獵的生活。他們還屢遭磨難,悉多一度被十頭魔王羅波那搶走,麵臨被吃掉的危險。羅摩在援救悉多的曲折過程中,得到了智慧和英勇善戰的神猴哈奴曼的幫助,戰勝了吃人魔王,最後在臣民的歡呼聲中登上了王位。
羅摩的故事,實際上是曲折地反映了早期入居次大陸的雅利安人與土著原始部落民的接觸與爭鬥。森林中的苦行生活是再現了原始部落民的生活方式,吃人生番是對熱帶雨林土著民盛行獵人頭風俗的追憶。神猴哈奴曼的原型是來自原始人的圖騰崇拜。今天神猴在印度可說是家喻戶曉,受到狂熱的崇拜,不少地方猴廟林立,裏麵還有猴子。這種風俗和文化之源,無疑要追溯到史前原住民的時代。這些原住民要麽被征服同化,要麽就被驅趕到邊遠的高山叢林區中。
學者中大多數人認為,印度河早期城市文明的締造者是達羅毗荼族人。他們說的語言,就像泰米爾語一樣,與印度-雅利安人的梵語截然不同,而且他們可能最初也是次大陸以外的移民,他們也是以優勢的力量把原住民擠走,占據了河流平原的大部分土地。後來雅利安人的入侵,前一故事又重演在他們身上,許多達羅毗荼人因此而喪生,更多的人被征服,成為征服者社會中的下層人民。另一些人則遠避偏僻地區和叢林才得以免遭前者的命運。最後這些人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他們遠祖的體征、語言和習慣,他們中的大部分今天仍居住在印度半島的南部。
達羅毗荼人的麵部和體征,同地中海沿岸的居民比較相似,兩者都有相同的埋葬習俗。
然而,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達羅毗荼人,都有許多混血分化的特征了,如皮膚黑,長頭型,手臂長,鼻子扁平,個子矮小,他們形成了很多分支。
此外,達羅毗荼人的祖先究竟是從何時何地入居印巴次大陸的,至今仍是個謎。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亞地區掀起了移民潮,雅利安人的一支進入歐洲,成為今天歐洲人的祖先;另一支則向南,越過興都庫什山和喀喇昆侖高原,最終成為伊朗和印巴次大陸的主人。
雅利安人在梵文的意思是“自由出生”或“高貴”。他們金發碧眼,皮膚白皙,體毛多,身體高大,鼻梁挺聳,自認為是最優秀、最高貴的人種。
可是十多年前,人類學家在克什米爾的印、巴停火線的讚斯卡穀地發現了米納羅人,就把上述的說法動搖了。
這個穀地正處喜馬拉雅山南麓,印度河上遊。由於山高穀深,人跡罕至,外界對其不甚了解。當人類學家仔細觀察,發現他們都是純粹的雅利安係白種人,鼻子又高又尖,並呈鷹鉤狀,皮膚白皙,藍眼睛。米納羅人男子如同歐洲男子一樣,很早就開始禿頂;女子身材苗條,麵容秀麗,年輕姑娘尤其體態豐盈,楚楚動人。其語言明顯屬印歐語係。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所處的生產力充其量是在新石器時代的水平。米納羅人用弓箭作武器,主要靠獵取野山羊為生,用燧石取火,在岩壁上繪畫,采集野杏、野葡萄等,捕撈河裏的鮭魚,種植大麥和少量穀物。
米納羅人的婚姻家庭結構還處於母係氏族社會階段,實行一妻多夫製。丈夫多數是兄弟們,婦女對男人實行強有力的統治,男子對女家長俯首貼耳,地位低下,孩子們隻尊敬母親,並不尊敬男性長輩。
米納羅人的發現證明白種人(包括雅利安人)的確是起源於中亞,而且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一部分遷入了印巴地區,這是後來雅利安人大舉入侵印度河流域的前奏。說不定在遙遠的過去,中亞入居印巴地區的原始部落早已同當地的土著民融為了一體,米納羅人不過是這些部落移民的孑遺。
當然,也有人持相反觀點,認為米納羅人是留居中亞草原的最後原始部落民,他們是在遠遠晚於雅利安人入侵時代的歲月裏入居印度河上遊穀地的。
不管怎麽說,上述事實都反映,印巴次大陸的確是多民族及其文化擁擠碰撞的漩渦,而且這種移民浪潮撲朔迷離,令人莫衷一是,難辨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