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0、龍啟明:飛越駝峰航線

  2005年10月25日,筆者前往重慶市大渡口區采訪抗戰時期空軍老戰士龍啟明,一番對話後,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躍然展現在筆者麵前。

  龍啟明:廣東順德人,1923年農曆九月十四日晚11點多鍾,出生在香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自幼獲得英國國籍。父親龍朝傑於清朝末年移居香港,當豬仔到南洋做苦工,由於會英語,受英國人賞識,將其帶回香港,經過不懈努力進入白領階層,曾任香港郵電司副司長、香港華員會會長。龍啟明家境殷實、衣食無憂,童年、少年生活甚為順暢。6歲時,龍啟明被送入私塾,點燭焚香拜孔夫子牌位,接受四書五經的啟蒙教育,以後進新式學校讀書,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他剛從香港英文學院進入香港工學院機電工程專業一年級學習。

  學業因戰爭被迫中斷。在父親催促下,龍啟明與哥哥和同學一道,經澳門、湛江、廣西玉林、柳州輾轉到達桂林。原聽說廣西大學免費招收華僑學生,結果並無此事。1942年6月,逗留桂林的龍啟明等人,偶然看見中國航空委員會招收留美空軍學員的通知,決定前往一試。報名後進行考試,數、理、化、英文都順利通過,唯有黨義科目無法過關,因在香港讀書時,從未學過三民主義。考試時,龍啟明就在試卷上寫家書,被監考老師逐出考場。他以為沒希望了,誰知雙十節前發榜,他和另兩位香港考生全部榜上有名。

  六天後,龍啟明等被錄取學員,從桂林乘機到重慶。飛機在珊瑚壩機場降落,他們被車運至飛機碼頭招待所住宿。幾天後,龍啟明等人又乘坐兩天大卡車到達宜賓,在此地學習飛行理論一月左右。隨後,學員們全部到昆明巫家壩機場正式開始上機飛行的初級班訓練,規定20個飛行時後必須單飛,達不到要求者將被淘汰。龍啟明飛行5小時6分鍾就達標了。三周後,學員們被運到印度的英國空軍基地進行中級班飛行學習,要求50個飛行時達標。龍啟明用30個飛行時就順利過關。在印度培訓大約三個月後,1943年2月底,全體學員又到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霆鳥空軍基地進行高級飛行訓練,原定六個月的學習期,因戰事吃緊,前方急需飛行人員,遂僅學三個月就提前畢業。1943年6月,龍啟明等22名在美學員全體回國。龍啟明以準尉軍銜編入以美國援華空軍為主的運輸編隊,執行中國――印度之間飛越駝峰航線的空中運輸飛行任務。

  1942年日軍占領緬甸和中國怒江以南領土後,中國從美國獲取援助的海、陸、空通道全部被封鎖。國內抗戰物資到了極其匱乏地步,中國進入抗戰以來極為艱難的時期。為了打破日軍對華的囚籠戰略,支持中國抗戰到底,美空軍冒險開辟飛越地形地貌複雜、氣候條件惡劣、途經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新航線。由於青藏高原地貌起伏不平,個個高峰從空中俯瞰狀如駝峰,故該飛行區被定名為駝峰航線。為了加強中美雙方在空中、地麵及與中國老百姓之間的溝通交流,故飛越駝峰的運輸機,其機組成員大多為中美空軍混編。

  從1943年6月起,龍啟明與美軍機組人員一道駕機頻繁飛越駝峰,運送各種戰略物資。當時國內所需汽油,大部分是由美國海運至印度,再裝機運往中國,故有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說法。為節約汽油,連飛機的用油都采用量出為入的措施。龍啟明駕駛的飛機有8個油箱,總裝油量880加侖,飛機飛行一小時耗油80加侖,飛機從印度――昆明來回一趟約需六小時左右,每次飛機從印度飛抵昆明後,地勤人員都要用卡尺測量油箱存油,然後將理論上認為的多餘汽油抽出。一次龍啟明機組從昆明飛印度,進入印度境內,接塔台電告:日機空襲機場,飛機不能降落。運輸機沒有抵抗能力,隻能躲避,油量指針趨零的時候,龍啟明等人將頭、身上用布包裹起來準備迫降。千鈞一發之際,塔台傳來警報解除電訊,飛機滑翔至機場降落。此一危險後,龍啟明等人向上級反映,飛機被抽油數量遂有所減少。

  由於駝峰航線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再加日機時不時的攔截,飛機及機組人員損失極大,中航和央航的飛機在數月內竟全部墜毀或被擊落,美空軍印中聯隊平均每天損失一架多飛機,有關方麵甚至建議停飛駝峰航線。美國總統羅斯福答複:“不,不,絕不!不惜任何代價,通往中國的空中通道必須開放。”美國向中國戰區方麵增撥100多架飛機(包括給央航、中航的飛機在內),投入駝峰航運。最初美國人規定,每個機組飛越駝峰,一個星期隻能一至兩個航班。但軍情緊急,空運任務特別繁重,也就顧不上規章製度了,1943年11月甚至開通了駝峰航線夜航。龍啟明最初一天飛一趟,到後來一天一趟半,每個月大約有二十天都在天上飛行,至1944年4月結束運輸飛行任務時,十個月龍啟明大約飛行二千餘小時。

  1943年,龍啟明在昆明西南聯大的舞會上邂逅了一位上海流亡女青年,龍啟明對她展開強大攻勢,很快俘獲姑娘芳心,三個月後,他們在昆明結婚。婚後,妻子擔心丈夫天上飛行的安全,要求丈夫調換工作。龍啟明向上級申請工作調動,美國人最初不允許,後來同意。1944年6月龍啟明接到通知,竟調他到美國第十四航空隊服役,成為六個進入美國空軍序列的中國飛行員之一。龍啟明平靜且有幾分高興地服從了調動。他駕駛B25轟炸機,將凝聚國仇家恨(1944年龍啟明的父母逃離香港,到大後方尋找子女們時,在貴州逃散失去訊息)的顆顆炸彈投向日本侵略軍。至抗戰勝利,他駕飛機轟炸過東南亞、雲南騰衝、緬甸、漢口等地日軍目標,狠狠打擊了日軍已日漸式微的侵略氣焰。

  1945年8月21日,日本大陸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派出他的副參謀長今井武夫作為其全權代表,前往湖南芷江洽降。8月24日,中方代表冷欣中將、肖毅肅中將與今井武夫達成協議,內有一條:由美空軍地勤部隊首先進駐各淪陷區機場,為隨後中國軍隊的大規模接收作好先期準備。1945年8月25日,龍啟明與美空軍希爾少校連同翻譯共十一人,從梁山(今重慶梁平)機場駕機起飛前往漢口。此行除先期占領漢口機場外,希爾少校與龍啟明等人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美軍從日本的一部戰爭宣傳片中發現,一架美國轟炸機襲擊漢口機場,不幸被擊落,飛行員跳傘降落後,被日軍俘虜。日軍穿上中國人服裝,將美軍飛行員嚴刑拷打遊街示眾後,又澆上汽油將其活活燒死。龍啟明等人必須找出殘害美軍飛行員的直接元凶。當美機在漢口機場降落後,守衛機場的日軍將飛機團團包圍,並將他們十一人全部繳械。隨行翻譯告訴日軍:日本已經投降,我們是根據協議前來接收機場的。日本兵竟說:我們向中國投降,又不是向美國人投降。龍啟明他們叫日軍士兵與日軍上級聯係,一會兒幾輛載有日軍將領的轎車駛來,告訴機場守軍:日軍已向中國在內的整個同盟國投降。日守軍才將包圍撤出,將機組人員槍械發還,並接受希爾少校下達的命令。希爾少校下令日軍從環境優雅的日軍將校俱樂部撤出,由中美空軍入住。平時趾高氣揚的日軍官佐彎腰鞠躬服從。經過幾天清查,美軍從殘害美軍飛行員的日本軍人中甑別篩選出四名罪大惡極的日本人,龍啟明架機將四人送往上海,交美軍總部處理。

  抗戰勝利後,龍啟明將家小全部接到上海居住。1945年,中央航空公司在美國貸款50萬美元,買了十一架二手客機,其中四架作維修零件配備,七架作營運。央航要發展,就需要更多飛行員。10月,龍啟明在上海碰見中央航空公司副總經理陳文寬,陳知道龍啟明有飛行國際航線資格,就叫龍到央航上班,工資1000多美金一月,又遠離戰爭,龍啟明欣然接受邀請。遂完全脫離軍界轉入民航工作。

  龍啟明到央航工作不久,遇到一樁趣事,那就是“上海馬路上飛機遊行事件”。抗戰勝利後,美國政府不願將美軍駕駛的援助中國抗戰的150多架飛機交給國民政府,但若飛回美國,一是機型已舊屬於淘汰範圍,不能再用於飛行。二是如果進行報廢處理,還要耗費錢財。於是幹脆就地處理。

  1946年7月,美軍方在上海江灣機場舉行飛機大拍賣,每架飛機起拍價五千美金,中航、央航前去拍買大批飛機。國民政府軍方非常生氣,向兩航提出規定:戰鬥機不許買。龍啟明他們將機上儀表拆卸,不能動彈的飛機軍方拿去無用,軍方遂罷手。兩航共拍買了150多架飛機。經修理後,可使用的C-46和C-47型飛機就有48架。由於江灣機場到龍華機場飛行空程僅幾分鍾,起飛降落汽油耗量大,劃不來,幹脆用汽車將飛機從江灣機場拖運至龍華機場,上百架飛機在馬路上行駛,上海市民觀者眾多,狀況蔚為壯觀。

  1949年5月24日,上海解放前夕,龍啟明機組輪值飛香港。第二天準備返回時,得知上海已國共易手。龍啟明被迫滯留在香港。中共地下工作人員策動兩航起義,對龍啟明作起義的動員工作,龍啟明離家數月,非常想念居留上海的妻子兒女,同時他也認為新中國建立後,同樣需要航空公司,需要飛行人員,盡管那時他工資已升至3000美金一月,他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參加起義。1949年11月9日,起義組織者將隔天飛行的龍啟明機組工單改為當天起飛,並將有所覺察的美國上司押到機場中的一間房內關起來。中航總經理劉敬宜、央航總經理陳卓林率龍啟明等部分起義者駕駛十二架飛機回歸大陸。

  龍啟明回歸大陸後,仍在央航工作。1952年龍啟明被分配至西南民航管理處工作,旋即被轉業到重慶鋼鐵廠上班,當過計劃員、燒窯工、運輸工。1964年重鋼夜大培訓技術幹部,需要英語教員,龍啟明又操教鞭當起外語教師。

  文革爆發,龍啟明與億萬受難的中國人一樣遭罪,他被打成美國特務、偽軍官,被抄家、駕“噴氣式”批鬥。1967年3月9日,被“造反派”抓去關押了19天。1971年,相濡以沫的妻子撒手人寰,悲傷地離他而去。龍啟明說,那時他真是悲痛萬分。直到1972年8月25日,軍管會為他平反,燒掉了那些無中生有的特務材料,他才過上基本的正常生活。對於過去的冤屈,龍啟明以一種平和心態對待。他說:曆史如過眼煙雲,我不再抱怨。他不後悔抗戰中為國家民族的付出,因為那是每個有血性的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他並不認為自己是英雄,隻承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2005年是抗戰勝利六十周年。5月7日,中共中央以文件形式在所有報上發布2005年舉行慶祝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活動。重慶市政府王鴻舉市長召集相關部門開會,要求關心、幫助抗戰老兵,王市長還給龍啟明老先生寫慰問信一封,並委托市政協副主席辜文興上門慰問龍啟明。重慶鋼鐵集團還以每平米1100多元的優惠價,賣給龍啟明90多平方米房屋一套。因他參加了兩航起義,重鋼還為他辦理了離休手續,時間從1942年算起。9月3日,受國家統戰部邀請,龍啟明到北京參加了由胡錦濤主席主持的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並獲紀念章一枚。

  (張仲)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