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9、程君禮:給“飛虎隊”當後勤官的日子

  1943年夏季,中國遠征軍策劃反攻滇緬,急需大量知識青年入伍,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下,大後方短短數月就有近10萬大中學生報名參軍。正在複旦大學外文係讀書的程君禮毅然投筆從戎,走上抗日戰爭前線。不久,他隨著四五十名戰地服務團的成員乘車,經貴陽輾轉抵達昆明,參加了為期三個月譯員訓練班的學習。

  譯訓班設置在昆明西郊的昆華農校,采取的是輪訓製,一批接一批,每期上百人,大都來自各學校的學生。他們住在一棟具有雲南民族建築特色的大屋頂房子裏,睡雙人床,每人發了兩套卡其布的軍便裝和一頂軍帽。授課者除美國教師外,主要是西南聯大的教授,水平都很高。

  教學以典型的美式強化訓練方式進行。先介紹美國曆史地理概況、人文背景、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然後在此基礎上學習簡單的軍事術語和日常會話,著重是口語練習,讓大家熟悉聽懂不同“品牌”的英語語音,同時改掉學員們發音帶有“湖南英語”、“浙江英語”、“重慶英語”的地方發音。他們還開設了英語航空詞匯、氣象詞匯、以及社交禮儀和體育等課程。

  1942年底,戰局突變,譯訓班的學習才一個月就提前結束了。學員們被分成兩批,一批分配到空軍部隊給“飛虎隊”擔任譯員;一批去招待所,負責對美軍人員的接待工作。程君禮被分配到昆明巫家壩飛機場美軍招待所。半年後,表現優異的程君禮被提為招待所主任。

  這個招待所專門接待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生活實行免費製,食品來源為美軍“SOS”後勤供給部隊所提供,多為罐頭,西式菜品較多。那時,20多名職員每一輪要擔負起200多名美軍將士的飲食起居服務工作。

  程君禮回憶道:“最有幸的是,在此我結識了陳納德將軍。他的公館就緊靠在我們招待所的後麵,我們時常往來。記得當年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的記者陳香梅女士來采訪陳納德將軍,就是通過我們招待所辦手續,並在我這裏登記的。”“一天,陳納德將軍執行任務回來,滿麵喜悅寫在臉上,不用說就是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他路過招待所門前看見我喊到:‘Mr。Cheng(程先生)今天我要送你一件禮物,感謝你們後勤服務所付出的辛勤工作,保證著我們有旺盛精力投入了高空的戰鬥’,說罷,走進公館。不一會兒他拿出一張12英寸(1英寸=2.45厘米)的照片讓我看。這是將軍自己身著威武少將軍服的近照,圖麵上那兩顆銀色的星徽閃亮雙肩,與他胸前佩戴的幾排勳章交相輝映,耀眼奪目,充分顯示出將帥風度和軍人魅力,留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他順手翻過照片,以十分流利的筆觸很快寫出‘victory is alwayswith us(勝利同我們常在)’,並簽上大名,贈送給了我。我當時異常激動,因美國航空誌願大隊共編三個中隊――一中隊為‘亞當與夏娃隊’,該隊機身上有亞當圍著蘋果樹追夏娃的圖案;二中隊為‘熊貓隊’,機身上有飛行員的漫畫圖案;三中隊為‘地獄天使隊’,機身上有姿態各異的裸體圖案,這些都是我早就心儀的寵物,而陳納德將軍更已是我心目中的崇拜者。後來此張照片被我裝進精美的鏡框,在自家客廳懸掛了幾十年,直至‘文革’被抄家,當作了‘裏通外國’的現場證據。今天,我還能回想起將軍那英俊的容貌,幽默的神情,結實的體態。他眉宇間放射出一種膽識過人極富穿透力的目光,兩片嘴唇緊閉著,頑強、堅韌、果斷,一副西方典型鬥士的模樣。”

  程君禮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得到“上峰”嘉獎。其獎勵就是從普通招待所轉調到高級休養所。從1943年下半年起,他被委派到陽宗海美軍高級休養所當主任。

  程君禮常和他莫逆之交的複旦校友曹越華(校長吳南軒推薦到滇的戰地譯員、後為愛人的姐夫)、和曹的女友王德懿(國立交大畢業,後為愛人的姐姐)、還有自己最親愛的女友王德芬,以及非常要好的重慶南開中學同學蒲躍高(後在國家公安部)、周家騮(後在國家教委、我國著名的橋牌理論專家)、謝邦敏(後在北京中級人民法院任院長)、謝邦傑(後居美國)兩兄弟、楊鬱文、楊小捷(楊森的兩個女兒、後居美國)等一批西南聯大的學生相聚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研討抗戰前途。有趣的是他們都在西南聯大校外的附近租房居住,先在“金雞巷”,後在“先生坡”。閑暇時,便時常三五成群,迎著朝陽,送走晚霞,穿過昆明的標誌性建築“金馬”牌坊與“碧雞”牌坊去曉東街“趕場”遊玩;還暢遊聞名遐邇的翠湖,沐浴安寧溫泉的龍氣玉液,登高五華山、聽圓通寺的暮鼓晨鍾,上大觀樓眺望“五百裏滇池”,吃“過橋米線”、“燉牛奶”、“燒餌塊”,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享受青春歲月難得的一點偷閑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9月9日,在這寓意天長地久的吉祥日子,程君禮與西南聯大學生王德芬喜結良緣,並在昆明巡津街美軍禮堂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校長梅貽琦親臨證婚。前留影新婚燕爾,他們決定尋求或製作一種能見證結婚的信物,以示永恒的紀念。通過商量,想到了著名的聞一多教授。

  那天,他們去西南聯大,恭請聞教授治印。聞教授常年身著一件灰色的長袍,俊雅麵容的兩頰略蓄絡腮,頷下飄曳著一綹美髯,一表學者風範,使人頗感親和。在聽他們說明情況後,立即滿口答應,還說了兩句祝福的話語。不幾天,聞教授就在一枚象牙質料圖章上用擅長的鍾鼎文雕刻“百年好合”四個大字,同時還刻上邊款,以“甲申歲晏”結尾,贈給了他們。距今一個甲子過去了,程君禮仍然終身難忘。

  程君禮的後半生融入了有“火爐”之稱的重慶。新中國成立後,他一直在重慶市商業儲運公司工作,曾任行政科長、教育科長、電大校長;長期擔任市中區政協委員、民建支委委員、重慶市工商聯谘議。退休後,他還創辦了重慶建興財經培訓學校,任第一任校長。此後,還參加了全國政協副主席胡子昂先生創辦的重慶市工商經濟開發公司,出任聯絡部經理,為重慶的建設和發展奉獻餘熱。

  (曹龐沛趙大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