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8日,在重慶直轄8周年之際,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格雷茲夫親臨重慶,為抗戰老兵胡真一頒發“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刹那間,老人的眼睛濕潤了……60年前在東北抗日聯軍和戰友們一起打鬼子的情景在她的記憶深處閃光,那一夜,胡真一老人失眠了。
為哥哥報仇
1920年,胡真一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鳳凰城。七年後,胡真一全家五口遷徙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刁翎鎮。在這塊土地肥沃、人口稀少的地方開始了一個普通農家的平靜生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九・一八”事變,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相繼淪陷,整個東北淪為日本的占領地。日本鬼子在東三省燒、殺、掠、搶,無惡不作,他們到處抓壯丁,修工事。胡真一的哥哥胡寶信被鬼子抓去修堡壘和壕溝,後來聽逃出來的老鄉說,在堡壘修完後,她的哥哥和一起修堡壘的幾十名同胞就被鬼子活埋了。胡真一的嫂子因為思念丈夫鬱鬱而終,兩歲的小孩也沒人撫養被迫送人,從此下落不明。
不久,胡真一懷著對鬼子的家仇國恨,在黑龍江省依蘭縣刁翎鎮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當時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上前線親手消滅鬼子,為哥哥報仇。到1937年秋,東北抗日聯軍已發展到11個軍,3萬餘人,開辟了東南滿、吉東、北滿三大遊擊區,在南起長白山,北抵小興安嶺,東起烏蘇裏江,西到遼河東岸的廣大地區內對日開展遊擊戰爭。
胡真一說:“當時的條件很艱苦,天天都在山裏打遊擊,每個抗聯的戰士隨身帶著一口小鍋和一把小鏟子,餓了就用小鍋煮野菜,晚上就用小鏟子鏟出一塊空地休息,靠吃野菜為生,偶爾有老鄉送來的玉米和小麥,已經算得上是美味佳肴了。口號就叫作‘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在山上野營露宿是家常便飯。”
1938年8月,胡真一由東北抗聯第五軍教導團調到被服廠工作,被服廠設在依蘭縣三道河子的大山裏。次年春天,日本鬼子大舉進行掃蕩,由於叛徒告密,被服廠被鬼子圍剿。當胡真一她們從前方返回時,這裏已被燒成了廢墟,醫院裏的幾十名傷員都被活活地燒死。胡真一的入黨介紹人金枝和她的丈夫被鬼子綁在一起吊在樹上,殘忍地殺害了。為了打破敵人的掃蕩,部隊決定對鬼子兵進行伏擊。有一次在一個叫黃鼠狼溝的地方,有一百多個鬼子正準備從河東過河,得到這一消息後,部隊立即行動,悄悄地埋伏在河對岸,當鬼子的船剛劃到河中央時,指揮員一聲令下,戰士們立刻將手榴彈投向鬼子,頃刻之間,鬼子的十幾條船全部被炸沉河中。有一個未炸死的鬼子想從河裏遊上岸,機智的胡真一立即瞄準他就是一槍,鬼子掙紮幾下就沉到河裏去了。每當回憶起這次戰鬥,胡真一就會自豪地說:“我親手打死了鬼子,告慰了金枝和犧牲的戰友在天感到無比欣慰。”冰天雪地“打火車”從1938年起日寇對東北抗聯采取了更加瘋狂、更加殘酷的“討伐”和封鎖。同時,對當地居民實行歸屯並村,切斷群眾同抗聯的聯係,斷絕抗聯的兵源和供給,致使抗日聯軍的處境十分艱難。
到了1939年底,東北抗日遊擊戰爭進入到極端困難的階段。由於日軍實行瘋狂的軍事“討伐”和經濟封鎖,抗日聯軍的活動地區日益縮小,部隊被迫轉移到深山密林,大多時間以樹皮野果充饑。
胡真一所在的第五軍遭到日軍6000餘人的輪番“討伐”,有一部分被打散了,有的戰死了,也有的開小差了。中共吉林省委根據當時的情況,決定抗聯退出遊擊區進行遠征,第五軍軍部分別向鏡泊湖地區轉移。在鏡泊湖地區,抗聯第五軍在柴世榮軍長的精心組織指揮下,通過交通員偵察到的情報,運用扒鐵軌,埋炸藥的辦法,多次伏擊日本鬼子從沈陽到牡丹江運送軍需物資的火車,殲滅了押車的50多個日本鬼子,繳獲的大量軍用物資裝備充實了我們的抗日武裝。到1940年,日本鬼子的報複和“討伐”更加頻繁殘酷,根據這種情況,抗聯領導人為保存抗日力量,決定采取逐漸收縮、保存實力的方針,一部分繼續堅持對敵鬥爭,一部分向蘇聯轉移。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東北抗聯的一部分抗日武裝撤到蘇聯境內,編為蘇聯紅軍第88特別旅,並發給蘇軍裝備和軍服。在蘇聯,胡真一和她的戰友們參加了蘇聯紅軍組織的軍事訓練和救護工作,為救護從反法西斯前線受傷的蘇聯紅軍作出了貢獻。
抗日戰友金日成
胡真一丈夫柴世榮早年曾在吉林省合龍縣警察局任職,他為人仗義,說一口流利的朝鮮話,曾經幫助營救過朝鮮共產黨員,結交了不少朝鮮朋友,其中一位便是日後成為朝鮮人民領袖的金日成。當時金日成在吉林上學,比柴世榮小18歲,但二人卻十分投緣,金日成喜歡柴世榮的仗義豪爽,柴世榮佩服金日成見識不凡,膽略過人,兩人遂成莫逆之交。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後,金日成與朝鮮的共產主義者崔庸健、金策等一起參加了中國東北地區的抗日救亡鬥爭,金日成和柴世榮在1937年就開始在一起並肩戰鬥,柴世榮任東北抗聯第五軍軍長,金日成任第一師師長。他們組織和領導抗日武裝,在中國和朝鮮境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成為親密戰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蘇聯境內休整期間,金日成家和胡真一家住在哈吧羅夫斯克的同一棟木屋裏,中間用木板隔著。工作之餘,兩家就聚在一起,互相關照,金日成還經常教兩家孩子唱朝鮮民歌。
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胡真一隨蘇聯紅軍收複東北,金日成一家也踏上了歸國的征途。臨別之際,金日成贈送給她一個金戒指和半小瓶金子作紀念。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為了援助朝鮮人民抗擊美帝國主義,胡真一賣掉了金戒指和金子,將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給了朝鮮人民。1994年5月當金日成得知她還健在時,熱情地邀請胡真一和她的兒子王遼寧參加朝鮮國慶慶典,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金日成主席高興地用漢語對她說:“老戰友,我找了你50年,我想你呀!”這一句飽含戰友深情的話,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熱淚盈眶。金日成又和王遼寧握手,還記得他當時在蘇聯的名字:“這就是沃洛佳?我抱過你,我要好好的看看你,你太像你父親了,太像了!隻是你的個子沒你父親高大!”王遼寧激動地說:“金主席,我們也非常想您!”
這次相隔50年後的重聚,胡真一深切地感受到金日成那一如既往的親切,同時還感覺到他平易近人的作風以及他在朝鮮人民中的崇高威望。1994年5月30日,金日成在他的別墅裏設宴為胡真一母子歸國餞行。胡真一看到金日成一如當年,身體很棒,精神也挺好,還是那樣爽朗健談,喜歡放聲大笑。然而,就在他們回到重慶之後的一個多月,突然從電視裏傳來金日成逝世的消息。胡真一如聞晴天霹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第二天,她和兒子一起前往北京朝鮮大使館吊唁。金日成逝世後,朝鮮每年還在節日期間給胡真一寄來賀卡。胡真一和東北抗聯第88旅健在的戰友幾乎每年都要聚一聚,重溫那冰天雪地裏的烽火歲月。
(李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