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璋(1896-1943.11),字憲廷,四川成都人。他一生清廉,抗戰英勇。抗戰前,任陸軍第2師第9旅275團團長。1938年5月,蔣介石令川軍第44軍軍長王瓚緒組建了第29集團軍,許國璋任該集團軍67軍161師483旅旅長。東出夔門到達湖北蘭溪後,29集團軍受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7月,在日軍兵分五路進攻武漢時,67軍奉令在湖北黃梅、廣濟地區阻擊日寇,與日寇進行激烈的陣地爭奪戰;7月末,退守在合(肥)田(家鎮)公路以西的山地守備,並不斷向合田公路的日寇攻擊。8月中旬,在黃梅、廣濟與日寇決戰的“黃廣戰役”中,67軍攻擊黃梅、廣濟之間的金中鋪,激戰5天,均未攻下,與敵人成對峙狀態。9月,第29集團軍在廣濟龍頂寨與日軍作殊死戰鬥,三次搶奪龍頂寨,犧牲達3000多人,因寡不敵眾,龍頂寨失陷。10月上旬,第29集團軍接到李宗仁命令至浠水和上巴河地區,掩護五戰區轉移時,浠水已被日軍占領,並向集團軍總司令部所在地――張家榜攻擊。總部突圍,44軍和67軍遂與總司令部失掉聯係,無線電也中斷了。此時,黃梅、廣濟方麵的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44軍、67軍進攻,並在上巴河包圍了川軍。各軍旅隻好各自為戰,奪路突圍。10月下旬,各部先後到達當陽整頓,全集團軍清點殘部,人員損失過半。
經過補充整頓後,1938年10月底,許國璋又率部隨軍轉戰於湘鄂邊區,1940年5月,在大洪山與日寇激戰20餘日。由於在這場“宜沙會戰”中,29集團軍損失大量兵員,經蔣介石批準,29集團軍進行整編,撤銷旅部,改為“師團製”,許國璋升任為第44軍150師師長。從1940年9月-1941年底,他率部多次粉碎了日寇對大洪山地區的“掃蕩”,堅守了陣地。
1942年7月,29集團軍調駐湖南桃源地區,許國璋率150師守備石首、公安。1943年2月上旬,日軍調集諸兵種聯合的日軍(炮兵數個大隊、飛機30餘架)達3萬餘人,分別從嶽陽、沙市、宜昌等地,向洞庭湖西岸和長江南岸的第29集團軍所防守的地區進犯。許國璋率150師在公安、石首間的藕池口、高基廟等處,與日軍鏖戰20餘日,擊斃日軍千餘人。在戰鬥中,許國璋每每身先士卒,親臨前線。後又奉總司令部命令,守沙市、澧縣。他號召全師官兵說:“為國捐軀,軍人分也。今日當決一死戰,敢有退者,必手刃之。”全師奮勇抵禦日軍進攻。在安鄉、南縣、公安失陷的情況下,獨許國璋師守住了津市一線。許國璋親自督促修築了堅固工事,與日軍對峙。5月9日,日軍主力向津市一線多次猛烈進攻,許部堅守陣地,利用優勢地形,將進犯的日軍大部擊退、殲滅,打破了日軍深入南下的迷夢,主力乃向西轉進。
1943年10月1日,日軍以10餘萬兵力,兵分三路,向常德、桃源進犯。常桃會戰開始,第44軍遵照第六戰區和29集團總司令部的作戰指示,在南縣、華容、安鄉地區和石首、公安、津市地區,與日寇鏖戰20餘日,將日軍擊潰,繳獲日軍機船3隻以及其他武器裝備50餘件。許國璋率領150師與日軍激戰於虎渡東西兩河沿岸及澧縣、津市間各地區,他率領部隊死打硬拚,擊斃日軍2000餘人。在黃山一戰中,許國璋指揮部隊乘日軍渡河至河中,機槍、步槍一齊射擊,擊沉日軍馬達木船20餘隻,日軍落水淹死100餘人,奪得槍彈甚多。
日軍擔任中間進攻的主力,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繼續南進,於10月15、16日攻占了石門、津市、澧縣、慈利、桃源,臨澧也於11月先後陷落,常德也被日軍圍攻。第44軍遂被日軍隔斷在澧縣、臨澧、常德的東西地區。當日軍迫近桃源第29集團軍總司令部時,桃源已無守備部隊。總司令王瓚緒令150師在常德西北的太浮山地區截擊日軍。但許國璋率部被日軍截擊於常德附近的陬市以外,欲轉守太浮山、衍嗣庵一帶時,全師所屬各團已傷亡過半,實力單弱。他部署初定後,日軍騎兵萬餘人,陸空聯合,分道壓迫。而兩翼友軍,亦遭破敗後退走。許國璋率448、450兩個團在太浮山、衍嗣庵與日軍激戰。在排頭崗150師部指揮所附近,僅有449團約1個營及師部特務連、工兵連各一部。11月20日拂曉,日軍步騎兵1000餘人由潘家鋪進攻排頭崗,激戰至晚,許部官兵死傷慘重。部隊被迫退至陬市北的佘田坪。此時,他又接到王瓚緒下達的向太浮山撤退的命令。許國璋對官兵說:“服從命令,為軍人天職,今若南走,何麵目見我主官。”遂決心北上。左右除副師長、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及幕僚數人外,兵不滿200人,分為兩隊,他與副師長楊自立各領一隊,乘夜進行突圍。許國璋大呼向日軍猛撲,所向披靡。突圍後行軍至天明,日軍又向許國璋官兵合圍過來。他率少數官兵與日軍激戰,連中兩彈當即休克。部屬誤認為他已陣亡,遂將他移到沅江南岸。次日,他蘇醒,問及戰況,心焦如焚,急呼:“我是軍人,應戰死沙場,運我過河是害了我!”遂舉槍自戕,壯烈殉國,時年46歲。被軍委會追贈為陸軍中將。
許國璋在犧牲前的11月8日寫給他的13歲兒子許應康的遺書中,可以見到他一生清廉,為國殺敵,不以家事為念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品德。原信如下:
應康吾兒:年來家事艱難,餘固知之,但軍旅事忙,實無瞬顧及也,餘連年毫無積蓄,汝子學費,概由家中負擔。近來倭寇又來大逞蠻威,向我陣地猛撲,我師正待命反攻中。餘曾告各級官兵,大家吃國家一份糧錢,非拚命殺敵,爭取勝利不可,話畢見官兵非常興奮,餘甚歡喜……縱赴湯蹈火,更不容辭,如此次上陣,萬一不幸,汝勿以餘為念。汝務遵母訓,努力讀書,繼續餘誌,至要至要。
父憲廷十一月八日於玉泉鋪
(唐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