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萬曆皇帝正在翻閱奏折,讀到了彈劾張居正十四大罪。萬曆皇帝有些激動,馬上批注:“居正騰虛心委任,寵待甚隆,不思盡忠報國,顧乃怙寵行私,殊負恩眷。念係皇考付托,待朕衝齡,有十年輔佐之功,今已歿,姑貸不究,以全始終。”
鄭淑妃進來,萬曆皇帝興奮地說,你快過來看看這個折子。鄭淑妃迅速地看過奏章。萬曆皇帝說,愛妃作何感想?鄭淑妃說,臣妾是婦道人家,豈能談論朝綱。萬曆皇帝說,朕叫你說你就說。鄭淑妃說,臣妾要是說錯了,皇上可別笑話。萬曆皇帝說,你放心,不會的。鄭淑妃想了想說,臣妾以為應該清算張居正了。萬曆皇帝說,為什麽?鄭淑妃說,張居正的威望太高,黨羽眾多,必將給皇上不少壓力,要想消除他的影響,必須對他進行清查。萬曆皇帝說,朕怕此事影響太大。鄭淑妃說,既然馮保可以倒台,張居正又有什麽不可以?萬曆皇帝說,那朕這就下旨?鄭淑妃說,現在還為時過早,可以讓大臣多多上奏,到時機成熟時,皇上順水推舟,豈不是更好?萬曆皇帝說,果然是好辦法。
一切按萬曆皇帝和鄭淑妃的安排進行。早朝的時候,大臣們紛紛上奏。有大臣說,啟稟皇上,已故大學士張居正隱古廢遼府第田土,乞嚴行查勘。還有大臣說,啟稟皇上,張居正鉗製言官,蔽塞朕聰請皇上明察。另一個大臣說,張居正與馮保內外勾結,謀國不忠。正所謂人走茶涼,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說張居正的壞話,末了,萬曆皇帝說,朕有點疲憊,今天就到這兒吧。
退朝後,鄭淑妃在宮裏給皇上按摩。鄭淑妃邊揉邊問,皇上,覺得臣妾手重了嗎?萬曆皇帝說,淑妃可以再用點力。鄭淑妃說,皇上舒服些了嗎?萬曆皇帝說,朕感覺舒服多了。這時,小順子來報,張誠求見。萬曆皇帝說,傳。張誠說,奴才給皇上請安,給淑妃娘娘請安。萬曆皇帝說,免禮。張誠起身。萬曆皇帝問,對張居正的調查有沒有收獲?張誠說,奴才找到一本小冊子。萬曆皇帝說,什麽冊子?張誠說,這是已故大學士高拱臨終時所寫的《病榻遺言》,記錄了張居正與馮保的種種劣行。張誠邊說邊呈上冊子。萬曆皇帝邊看邊大罵,偽君子,真是個偽君子。看完之後,把冊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鄭淑妃說,臣妾以為是時候動手了。萬曆皇帝說,可張居正黨羽眾多,朕怕朝中大亂。鄭淑妃說,皇上所言極是,張居正身前的確黨羽眾多,這些人大多是趨炎附勢之徒,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在他不在了,情況就不一樣了。萬曆皇帝說,朕還是有些擔心,要不,明日上朝時與大臣們商量商量?鄭淑妃說,臣妾以為,萬萬不可。萬曆皇帝說,為何?鄭淑妃說,皇上應該來個快刀斬亂麻才行,否則,皇上就會很被動。萬曆皇帝說,此事關係重大,若有閃失,即可釀成大禍,容朕與母後再商量商量。
萬曆皇帝徑直往慈寧宮趕來,見到萬曆皇帝臉上的怪異表情,李太後問,皇上今天怎麽一臉怒氣?萬曆皇帝說,兒臣這裏有一個冊子,請母後過目。李太後說,什麽冊子?萬曆皇帝說,母後看了自然就明白了。李太後接過來一看,十分生氣,狠狠地摔在桌子上,罵道,真是豈有此理。萬曆皇帝說,兒臣該如何處置?李太後說,哀家現在一心向佛,不想碰這些政事,你自己掂量著辦吧,隻要有利於江山社稷,做什麽都不過分。萬曆皇帝說,可這事太大,兒臣有些下不了決心,還請母後指一條明路。李太後說,皇上還是要自己拿主意才行。萬曆皇帝說,兒臣要誅張府九族。李太後閉著眼睛,過一會兒,慢吞吞地說,凡事不要做絕。萬曆皇帝說,兒臣知道怎麽做了。
萬曆皇帝回到宮中,馬上對小順子說,宣張誠。不一會兒,張誠趕到。萬曆皇帝說,朕命你去張府抄家,連夜起程,不得有誤。張誠說,奴才遵旨。
宮門緩緩打開,張誠帶兵趕往張府。馬在夜色中奔騰。三日之後,張誠來到了江陵,吳知府聽說宮裏來人了,馬上到門口迎接,上完茶,張誠從袖中取出密旨,吳知府看的時候,手不停地發抖,看完後,拿出手絹擦著額上的虛汗,然後,他咬牙切齒地罵道,沒想到張居正竟然是這樣的人。張誠說,還望吳大人多多協作。吳知府說,隻要公公有用得著下官的地方,請盡管吩咐。張誠說,事不宜遲,現在就動手。過了一會兒,吳知府喊,來人啊。有下人進來。吳知府說,馬上帶人封鎖張居正的府第。下官說,大人,你是不是搞錯了?吳知府說,京城剛來的急件。下官說,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吳知府說,算了,還是本官親自帶人去吧。
不一會兒,吳知府帶人將張府團團圍住。張府上下慌成一團。肥頭大耳的劉管家出來傲慢地對兵士說,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府第嗎?官兵不理他。劉管家又說,這可是元輔張大人的府第,這裏可有皇上題寫的忠孝字牌。官兵還是不理他。劉管家說,我要見你們大人。帶隊的嚴捕頭走到他跟前,笑著說,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劉管家,對不住了。他的臉色突然陰沉下來,命令道,把他綁起來。
吳知府叫下官給張誠一行接風洗塵。酒足飯飽之後,這才去張府。喝得醉醺醺的張誠開始宣讀聖旨,聖旨駕到,張居正誣蔑親藩,侵占王墳府第,鉗製言官,蔽塞朕聰……專權亂政,罔上負恩,謀國不忠,本當斷棺戮屍,念效勞有年,姑免盡法追論,伊屬張居易、張嗣修、張順、張書都著永戍煙瘴地麵,永遠充軍。你都察院還將居正罪狀榜示各省直地方知道。
抄家開始了,官兵將張府團團圍住,掘地三尺,尋找贓物。幾天之後,有人稟報張誠,不好了,大人,張府餓死人了。張誠吹了吹茶水道,死了多少?那人說,一共十七個,其中一個是張居正的孫子。張誠說,知道了。一旁的吳知府說,這事真要是鬧大了,怕也不好吧。張誠說,嗯,那弄點米湯去吧。
抄到的東西,全放在知府衙門。張誠失望地說,怎麽這麽少?下人說,小人以為,他們肯定是得到了風聲,須嚴刑拷打才行。張誠說,好,讓他們嚐嚐我的厲害。先帶來的是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張誠說,快說,把銀兩都轉移到哪裏去了?張敬修說,你們不都找到了嗎?張誠說,死到臨頭,你還敢嘴硬。張敬修不理他。張誠說,你要是聰明就跟我們好好合作,要不然有你受的。張敬修不理他。張誠說,我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說銀子藏在哪裏了?張敬修說,果真是沒有了。張誠說,沒有?你當我是三歲小兒?來人啊,用刑。一頓鞭打之後,張誠說,你現在想起來了嗎?張敬修仍然不說。張誠說,看來,你是想逼我出狠招了。張誠一揮手,爪牙把他的大拇指吊起來。張敬修一聽,怕了,忙說,我招,我招。張誠說,放他下來。張敬修說,確實還有白銀30萬兩寄在各處。張誠說,快說,在哪裏?張敬修說,在應山李幼滋、嘉魚曾省吾、夷陵王篆三家。張誠拿著清單說,來人啊,馬上啟程去各處。最後,受盡屈辱與疼痛的張敬修,將衣服撕成條,打成結,自縊而死。
萬曆正在與鄭淑妃一起喝酒。首輔申時行拜見萬曆。申時行說,皇上,老臣聽說張府餓死十餘人,慘不忍睹。萬曆皇帝說,朕以為這是罪有應得。申時行說,可張府還有一個八十歲的老母,老臣懇請皇上給張母留空宅一所,田地十頃,以頤養天年。萬曆皇帝說,大臣們會不會說朕是婦人之仁?申時行說,老臣以為,這樣做可以顯示皇上龍恩浩大。萬曆皇帝的耳邊回蕩著李太後的話,凡事不能做絕。他想了想說,既然這樣,那就依申先生所說的辦吧。
馮保正在南京的府上抽水煙,突然來了聖旨,他跪著接旨。小太監宣:聖旨駕到,馮保與張居正狼狽為奸,欺君盜國,發配邊疆充軍。欽此。馮公公說,草民馮保接旨。臉色煞白,在下人的攙扶下,才爬起來。小太監說,馮公公,請吧。馮保說,待我收拾些衣物。馮保走進內屋後,便沒了聲息。小太監說,怎麽這麽久還沒出來?他帶人衝進屋,發現馮保已懸梁自盡。
短短一個月裏,張誠、張鯨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確立萬曆皇帝的權威掃平了障礙。張誠和張鯨快馬加鞭回到了京城,萬曆皇帝和鄭淑妃連夜接見了他們。張誠和張鯨說,奴才叩見皇上,叩見淑妃娘娘。萬曆皇帝說,你們這次做得幹淨利落,朕心大悅,具體的數字統計出來了嗎?張誠說,回皇上,此次抄家,收獲頗豐,共抄黃金2400兩,白銀107700兩,金器3710兩,金首飾900兩,銀器5200兩,銀首飾10000兩等。萬曆皇帝說,果然是一隻欺君盜國的碩鼠。鄭淑妃說,這次,他們可是立了大功。萬曆皇帝說,張誠。張誠說,奴才在。萬曆皇帝說,你此次抄家有功,朕封你做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激動萬分地說,奴才謝皇上恩典。萬曆皇帝又說,張鯨。張鯨說,奴才在。萬曆皇帝說,朕封你為秉筆太監。張鯨說,皇上萬歲萬萬歲。鄭淑妃說,皇上,你也應該給我封一個吧?萬曆皇帝笑著說,那朕封你為德妃。鄭淑妃說,謝皇上恩典。萬曆皇帝說,這下,朕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