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一、穹台窺象星光璀璨——天文台

  在我國的高台中,有一類是主要用於探索自然、認識自然、研究自然的,如窺星、測景、觀雲……我們的祖先在我們今天稱之謂天文台的這些高台上創造了數十個世界之最,乃至我們今天尋訪這些古代的天文觀象台遺址時,依然感受到那耀眼的光彩。

  €€巍巍阿房宮 尚餘上天台

  陝西省西安市西阿房宮村南阿房宮遺址內有一座土台基,周長310米,殘高約10米,全用夯土築起。基底麵積約6000平方米,遠望好像一座小山丘,當地群眾稱為始皇上天台,這就是秦上天台遺址。村西南另有一個長方形台麵,被稱為郿塢嶺。這兩處同為阿房宮最顯著的建築遺址,也是我國最早的天象觀測台遺存。1974年,在秦上天台遺址曾經發現門和甬道的遺跡,出土過柱礎和下水管道,據說是觀測天象的台子,但遺址已殘毀過甚。

  €€張衡創儀處 靈台存遺址

  《詩經·大雅·靈台》:“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這說的是3000多年前的靈台。據說靈台既是奉神占星的場所,也是天文觀測的基地。在漢魏洛陽故城南郊,即今洛陽東約15公裏偃師市大郊村附近有靈台遺址,考證為漢代天象台“靈台”(見《三輔黃圖》卷五)。這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遺址。

  靈台,是東漢觀測天象的專門建築,建於東漢建武中元元年(56),延續至公元4世紀初,相繼延用250年之久,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曆史,北魏時廢棄。靈台遺址約4萬平方米,東西220米,南北200米,東西兩側有夯築牆垣。遺址中心是一座方形台基,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約8米;台頂已塌毀,略呈橢圓形平台,南北11.7米,東西8.5米;頂部是當時觀測天象的場所;四周有上下兩層平台,下層平台環建回廊,上層平台每麵各有五間,並設有密室,高台周圍建築為觀測人員記錄、整理、研究天象資料的衙署,上下層北麵正中有坡道相通。

  東漢靈台是在太史令下的一個機構,著名天文學家張衡曾任靈台台丞(即天文台長),並先後十餘年兩任太史令,主持天文觀測工作,並進行實際觀測活動和天文學研究。此間,張衡發明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渾天儀和地震觀測器——候風地動儀,寫出了《靈憲》、《渾天儀圖注》等天文著作,第一次正確解釋了月食的成因,明確提出“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這些已成為研究中國古代天文學史和原始唯物史觀的珍貴資料。

  €€最古天文台 畢竟在登封

  東漢靈台雖老,畢竟隻存遺址,中國現存最為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嵩山腳下的觀星台,它位於登封縣城東南15公裏的告成鎮北。告成即古陽城,這裏北望中嶽嵩山,西觀少室諸峰,麵對箕山,南臨潁河,東有石淙河繞流,正位於中原大地之中,傳說古稱“地中”。此處觀星台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天文台觀測建築,也是世界著名天文科學建築物。此台為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距今已700多年。

  觀星台是一座高大的磚石結構建築,台高9.64米,平麵方形,台下各邊長16米多,台上各邊長8米多。有明顯的上下收分,反映了宋元時期的建築特征。

  元代初年,全國共設27個觀測站,登封縣觀象台就是其中之一。運用“高表”測影為郭守敬所獨創,當時全國隻有6處,但從實測記錄和實物看,隻有大都(今北京)和陽城(今登封告成)兩處,保存至今的唯有陽城一處。郭守敬曾在此測繪過晷,還創製了13種天文儀器,“晝參日影,夜考極星,以正朝夕”,掌握了日月和地球運轉的規律。通過細致的觀測和精確的計算,推算出的回歸年長度與現今測定的數值僅相差26秒,3000多年才相差一天,而與世界通行的《格林高利曆》相比則分秒不差。郭守敬據此製定的《授時曆》於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頒布實施,比《格林高利曆》(1582年製定)要早300多年。

  郭守敬由於創建觀星台而成為世界敬仰的偉大科學家,他在科學上的卓越成就和貢獻是中國人民的驕傲。1977年,國際天文學家學會把發現的2012顆小行星以郭守敬命名,1981年又把月球上一座環型山命名為郭守敬山。

  €€周公測景台 曆久已無疑

  在登封觀星台南20米處的周公祠前,尚有“周公測景台”石表一座(表是直立的標杆,古人用來測量日影長度的儀器),為曆代測影、觀星、記時等多功能的天文台遺存。相傳測景台建於周朝初期(約公元前11世紀),西周大政治家周公姬旦在營建洛陽城時曾來到陽城測過日影,“求地中,測土深,正日影,以定四時季節”。這為一說。

  另一說則據清乾隆二十年(1755)碑文記載,周公測景台為東周所建,今已不存。現存測景台建於唐開元十一年(723),天文學家一行(張遂)為改革曆法,曾以陽城為觀測中心,進行天文測景,遂刻石立表書“周公測景台”五個大字。還有一說認為這座“周公測景台”石表由唐天文官南宮於唐開元十一年(723)刻立,其製與《周禮》所記土圭測景之說相符。

  以上三種說法,最遲的一說也證明周公測景台距今已近1300年,無疑是我國建台時間最久的一座測景台。

  €€五百年觀象 八珍寶耀眼

  在北京建國門立交橋的西南側,矗立著一座雉堞整齊、巍峨雄偉的磚砌高台,台上陳列的古天文儀器光彩奪目,蔚為壯觀,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北京古觀象台,也稱為明清觀象台。這座古台元朝建立時叫做“司天台”,明朝改稱“觀星台”清朝稱為“觀象台”,辛亥革命後改稱“中央觀象台”,旋又改名為“國立天文陳列館”,現為“北京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

  從明正統初年(1436)起,到1929年止,北京古觀象台連續從事觀測近500年。同時,它也是以建築(包括台體和附屬建築群)完整和儀器配套齊全而在國際上久負盛名。

  北京古觀象台原是元代司天台(建於1279年)遺址,它曾安裝了很多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設計製造的天文儀器,是當時世界上技術最先進、設備最完善、規模最宏大的天文台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元亡後,司天台的天文儀器被運往南京,安裝在雞鳴山觀星台上。明正統年間(1436—1449),在元代司天台南建明代觀星台、漏壺堂等;正統十一年(1446)後,又增建了咎影堂,大體已形成今天的格局。明崇禎二年至八年(1629—1635),徐光啟等人又先後製造了紀限儀、平懸渾儀等一批天文設備。清康熙時由傳教士南懷仁、紀裏安參與設計,督造了包括天體儀、地平徑儀、象限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紀限儀、地平經緯儀七件精品在內的一批新天文儀器。乾隆九年(1744),又新添了一件“璣衡撫辰儀”,這就是今天仍然陳列在觀象台上的世界罕見的八件古天文儀器。

  作為明清兩代天文觀測的中心,明清兩代的天文工作者在這裏進行了近500年的連續天文觀測工作,保持著同一地點上連續觀測最久的世界紀錄。天文學家們向蒼天索要了大量的科學資料和數據,逐日記錄了180年的氣象資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資料最完整、保存年代最長的氣象觀測記錄。此中也蘊含著中國人的辛勤與智慧,體現了中國人民探索宇宙奧秘的精神和勇氣。

  €€水運儀象台 北宋顯神工

  在我國古代眾多天文儀器中,不能不提到北宋天文學家蘇頌組織韓公廉等人所造的水運儀象台。此台設計於宋元祐元年(1086),完成於元祐七年(1092),是一個把渾儀、渾象和報時裝置結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儀器。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天文鍾。

  儀象台高約12米,寬約7米,分三層:上層放渾儀,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層放渾象,有機械能使渾象的旋轉周期和天球的周日運動一樣;下層設木閣。木閣又分五層,每層有門。每到一定時刻門中有木人出來報時。木閣後麵放有漏壺和機械係統,漏壺引水升降,轉動輪機,使整個儀器按部就班動作起來。解放後,中國曆史博物館根據《新儀象法要》所記載製造出水運儀象台的模型以供展賞。

  €€鍾山有明珠 近代第一台

  聞名世界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國自己建造的第一個近代觀象台。

  紫金山天文台自1927年籌建至1934年建成,曆時7年。近代天文學家高魯被聘為中央天文研究所第一任所長,親自參與了紫金山天文台的選址、建造等工作。對於紫金山天文台出力最大的是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餘青鬆先生(1897—1978),他於1929年7月任中央天文研究所第二任所長,不遺餘力,不畏勞苦,支持興建工作,親自踏勘,最後確定紫金山第三峰,即天保山為台址。為了使天文台建築與附近中山陵園整體的中式風格保持一致,曾獲建築學碩士的餘青鬆親自承擔規劃設計。紫金山天文台第一批建築——變星室、恒星室、子午儀室,甚至宿舍,都是統一的中式風格,且從牆基、牆石到牆頂的建築材料都是紫金山產的虎皮石,這大大節省了材料和運輸費,又解決了處於山上和森林包圍麵臨的防風防火問題。從而使天文台與紫金山渾然一體,宛若天成。

  建成後的紫金山天文台不僅莊重、美麗、典雅,而且還裝備了當時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德國產60厘米反射天文望遠鏡(該望遠鏡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為紫金山天文台贏得了“遠東第一台”的美譽。就是在這裏,餘青鬆在“八一三”上海事變前夕的1937年8月11日夜,捕捉到了芬斯勒彗星。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後的第三年即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烽火迫使紫金山天文台內遷。餘青鬆先生等利用攜帶的變星照相機、太陽單色鏡等儀器,在昆明鳳凰山興建天文台,繼續從事天文觀察。現在坐落於海拔267米的紫金山第三峰上的天文台地勢高兀,樹木蔥蘢,景色優美,環境幽雅。一幢幢圓頂觀察室緩緩轉動,一台台望遠鏡昂首向天,晝夜注視著宇宙天體的運動變化。紫金山天文台還擁有我國自製的60厘米反射望遠鏡、太陽望遠鏡等許多現代化的測量天體的儀器和設備,成為中國一個綜合性的天文研究機構。

  紫金山天文台至今還保留著部分古代天文儀:其中天球儀、渾儀、簡儀、圭表等八件,係1931年由北京古觀象台移來,大都已有500多年曆史,最晚的也度過了近百個春秋。這些青銅製品,不僅具有很高的科學水平,其造型更可謂巧奪天工,精美至極,是我國珍貴的曆史文物。

  €€觀天六十年 折桂鳳凰山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是中國最大的天文台,位於昆明市東郊鳳凰山,東經102度45分,北緯25度02分,海拔2020米。它是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抗日戰爭時期遷至昆明市郊鳳凰山時建立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後,改為紫金山天文台昆明工作站。1975年起,擴建為綜合性的雲南天文台。現有許多我國最先進的天文儀器,可著重觀測研究太陽活動區物理、觀測和研究人造衛星的運動和定軌、進行世界時的精確測定和進行太陽射電的常規觀測。1979年和1983年又安裝了中國最大口徑1米的反射望遠鏡和口徑最大、精度最高的10米射電望遠鏡天線,可分別用於恒星物理觀察研究和宇宙及太陽的射電觀察和研究,從而成為我國最大的天文台,並出版有《雲南天文台台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