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帕爾呆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高軍武最大的收獲就是率領特務大隊參加了在印度首府新德裏舉行的一次盛大的盟軍閱兵式。
中國軍隊雖然名聲不佳,但新38師因為仁安羌一役對英軍創下的豐功偉績,以及進入印度後嚴整的軍容,嚴謹的風紀,以及在全軍戰敗後依然保持著的強大的戰鬥力,深受英國人的敬佩,所以特地致電孫立人將軍,請他派一支隊伍代表中國軍隊參加。
孫立人把這一殊榮,給了訓練有素並且在戰鬥中表現不俗的高軍武的特務大隊。
兩天的準備時間,高軍武沒有用在隊列的操練上,他對自己這支早就經受過特殊訓練的戰士充滿信心,完全用不著臨時抱佛腳,每天的例行訓練雷打不動照樣進行,餘下的時間就是讓被挑選出來的250名戰士自己動手補軍裝。
6月3日一大早,孫立人帶著師部的長官們前來為參閱部隊送行。
當他一走進特務大隊的駐地,禁不住發出一聲讚歎:“啊,真是奇跡!”
這位在戰場上率領千軍萬馬衝鋒陷陣的大將軍,竟然被眼前的場麵強烈震撼了。
一麵嶄新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在清晨淡淡的晨霧,涼爽的清風中獵獵飄揚。掌旗的是一個精壯敦實的軍官,他向他投去一個讚許的微笑。
他認出來了,那是特務大隊的小隊長古良。
長長的旗杆杵在地上,古良一手掌旗,一手叉腰,渾身洋溢出英武剛勇的氣概。
國旗下,整齊地排列著他的這支也算是日本人手下的殘兵敗將組成的隊伍。兩日之間,他們忽然變得讓他感到了陌生。今天,他們一個個顯得幹淨利索,英姿煥發,以往的倦容、病容、苦容也蕩然無存。連那個大家都叫他麻哥的老兵油子,也抖擻起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地挺立在清風薄霧之中。一瞬間他感覺到了他與士兵們所共同具有的相通之處——那就是深沉無比的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
“我的好小夥子們!”身披美式軍用風衣,腳蹬長統皮靴的孫將軍大踏步走到隊列跟前,以一種從未有過的充滿熱情的聲音喊道,“我和你們朝夕相處,已經兩個多月了,可是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觸摸到了你們跳動的靈魂。一個國家要有國魂,一支軍隊要有軍魂,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才永遠不可戰勝!從你們臉上煥發出的熱情光輝,使我對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充滿希望!我相信你們會把檢閱場當成戰場,會給中國軍隊掙回新的榮譽。出發吧,我的最出色的戰士!”
看到戰士們匆匆登上大卡車,高軍武心裏一跳,低聲問道:“師長,你不帶隊嗎?”
孫將軍笑道:“你們去的可是大場合、國際大舞台,我這師長的級別低了,上不了台麵。”
高軍武陡然有了一種失落感,他原以為帶領中國軍隊前去參閱的長官無論怎樣也應當是英國人印度人眼中的英雄孫立人,沒想一串大卡車把他們送到新德裏後,才知道獲此殊榮的是中國遠征軍的司令長官羅卓英。
當然,英國方麵的級別也是最高的,韋維爾上將、亞曆山大上將,斯利姆中將全都身著戎裝,站在檢閱台上。他原以為史迪威將軍也必然會出現在檢閱台上,可最終也沒能看到史迪威的身影。他當然不可能知道,此時的史迪威已經扶病飛到重慶,正在上清寺德安裏官邸和蔣介石談話。
那一天是6月4日上午,中國的青天白日國旗和英、美、澳、印等同盟國的國旗,並排高高地飄揚在印度首都姆拉斯廣場的天空。當高軍武帶著特務大隊趕到各國受閱部隊集中的火車站大樓外麵的廣場上時,薄霧已經消散,天氣晴朗,陽光燦爛。
一支支軍隊,正源源不斷地從四麵八方會聚攏來,整隊進入廣場,然後被手執三角小旗的士兵引導到指定地點列隊。他們中有身穿黃卡其布軍裝的澳大利亞人,穿折疊短裙的蘇格蘭高原師士兵,頭纏大包頭猶如黑炭團一樣的錫克兵,皮膚微黑的印度兵,還有跟著英國人逃到印度來的馬來西亞兵、緬甸兵、新加坡兵。每一支部隊,都穿著簇新的軍裝,而且除了國旗,還有自己的團隊旗幟和銅管樂隊。
高軍武的特務大隊和其他國家的正規軍比起來,確實顯得過於寒酸。
他們軍裝陳舊,而且打了不少的補丁,雖有軍旗,卻沒有團隊旗和銅管樂隊,雖有德式鋼盔卻無鋥亮的皮靴。
但是,他們有足夠充足的理由自豪,來到閱兵現場的每一個同盟國的將軍士兵以及進入現場的老百姓,都知道這支代表著中國軍隊形象的隊伍是從孫立人將軍的新38師裏選派出來的,而僅有這一點就足夠了,沒人不知道正是這支英雄的隊伍創造了奇跡,以少勝多,冒死挽救了7000多英國官兵的性命的經曆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一則當代神話!
在無數投射過來的驚奇與羨慕的目光中,高軍武和他的戰士們高傲地挺立著,努力把中國軍人的英武之氣透射在臉膛上。這支獨特的隊伍威風凜凜,堂堂正正,恰似方方正正的鐵板一塊,堅不可摧,從側麵看,是一排森林般寒光閃閃的刺刀,從正麵看,是一張張英勇無畏的麵龐,從後麵看,是一副副小山一樣堅實的肩膀。
上午10點正,閱兵儀式終於開始了,各國軍隊代表隊向著姆拉斯廣場進發,依次從檢閱台前麵以整齊的隊列式接受檢閱。
印度宗主國軍隊的地位自然至高無上,代表英國軍隊接受檢閱的是被稱之為“天才怪傑”的奧德·查斯·溫蓋特上校指揮的大名鼎鼎的“欽迪特”突擊隊。300名“欽迪特”突擊隊員以19世紀最好的隊列形式首先進入廣場。隊列前端,是一麵飾有數條金黃色穗子的國旗下的軍樂隊。一大片嶄新的銅管樂器在燦爛陽光的輝映下,閃耀著奪目的金色光芒。軍官們一律戴著雪白的手套,每個人的胡須都修飾得非常漂亮。士兵們則穿著光潔堅實的黃卡其布上衣和褲子,腳下是擦得鋥亮的高統皮靴。
“英國軍隊萬歲!偉大的女皇萬歲!”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萬歲!”
興高采烈的英國僑民在為自己祖國的軍隊大喊大叫,為自己大名鼎鼎的英勇之師淚流滿麵。而印度老百姓也為自己統治者的軍隊發出最熱烈的歡呼。
但是,真正的高潮卻在後麵。長期嚴酷訓練取得的成果讓高軍武的特務大隊士兵在閱兵中得以完美的體現。整齊的步伐,威武的軍容,能讓人看到這支隊伍嚴明的紀律和堅強的意誌。他們穿著因作戰而弄得破舊不堪的灰布軍裝,背著已經沒法洗幹淨然而捆紮得很整齊的背包,許多人頭上的鋼盔被打凹打扁,身上的軍裝打著補丁,臉上還留著戰火硝煙的痕跡,大踏步從檢閱台前走過時,歡呼聲霎時變得如湧如潮如滾滾驚雷如山呼海嘯。
“中國兵萬歲!”
“我們偉大的中國盟友萬歲!”
在這巨大磅礴的歡呼聲中,中國士兵們在高軍武的口令聲中,莊重地邁動著整齊有力的步伐,人人眼中淚光迷蒙,心潮激蕩。
在享受巨大榮譽的時刻,走在掌旗的古良後麵的高軍武卻有一點慚愧,他知道英國人和印度人把他和他的部隊當成了英雄,而讓他深感遺憾的是,中國軍隊中真正的大英雄孫立人將軍今天並沒有來到新德裏。
高軍武和他的士兵不辱使命,檢閱結束後,英國閱兵官講評,認為參加檢閱的11國軍隊中,以中國代表隊的步伐最整齊,精神最飽滿,軍容最壯盛,理當榮獲第一。溫蓋特上校的“欽迪特”突擊隊則名列次席。
當晚,英國當局在高聳於新德裏中心地帶山丘之上的維多利亞宮舉行盛大酒會,招待各國軍隊的長官。唯有獲得閱兵式前兩名的中國軍隊和英國軍隊的全體隊員受到特別邀請。
維多利亞宮(印度獨立後的總統府)是一座氣勢雄宏的宮殿式建築,坐西向東,采用紅沙石建造,半球圓頂明顯反映出莫臥兒王朝的遺風。總統府內有一處十分有名的花園,是仿照莫臥兒王朝時代的花園格調而建,故名“莫臥兒花園”。花園分為形態各異的方園、長園和圓園,種有成千上萬種名花異草,每年開放期間,來此觀賞的人絡繹不絕。維多利亞宮大門外,正對著寬闊筆直的“國家大道”,直通印度門。印度門看起來很像巴黎的凱旋門,巍巍雄壯。它是為紀念一戰中英國和印度的7萬名陣亡戰士所建。
酒會在莫臥兒花園舉行,寬闊的草坪上遍布鋪著雪白桌布的餐桌。韋維爾總司令首先致歡迎辭,他作為英國在遠東的最高軍事長官,對中國軍隊的精神意誌和戰鬥素質大加讚揚!
被高軍武的特務大隊壓了一頭的溫蓋特上校表現得非常大度,這位長著一臉濃密的絡腮胡子的上校端著一杯紅葡萄酒專門找到高軍武,以軍人的坦率說,他很敬佩高率領的這支中國軍隊,希望和他交個朋友。
第二天,印度各報一致認為中國軍隊初到印度,這是一支久戰的疲師,並沒有經過同盟國的任何補充,在受檢閱的11個國家當中,竟能技壓群雄獨露鋒芒,實在是無上的光榮。那一天新德裏氣候毒熱,室外氣溫在攝氏40度左右,士兵多因為難耐毒熱而鼻腔流血,甚至還有人中暑倒地。但中國士兵仍然能夠保持著旺盛的精神,為自己的祖國爭得榮譽,使盟邦人士立刻改變了對於皮膚和種族的歧視觀念。
特務大隊從新德裏回英帕爾經過加爾各答時,加城僑胞,舉行盛大遊行,狂熱歡迎這支為中國也為他們爭得榮譽的英雄部隊。而在此之前,英國殖民當局規定華僑在街頭行走時不準結集到10人以上,否則以圖謀不軌、聚眾鬧事定罪。但這一次卻例外的得到當局特別準許,竟然集合了9000多名華僑——也就是說,加城凡能走動的華僑都參加了——組成的龐大行列整隊遊行。英國警方還派員為遊行隊伍維持秩序、導引遊行路線,開創了英人優待印度華僑的新紀元!這一切,更讓中國士兵和華僑深深地感覺到,軍隊是代表國家權威的象征,也是保障人民自由幸福的堅強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