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就以自己是委員長的心腹愛將而躊躇滿誌的杜聿明便陡然產生了一種懷才不遇的強烈情緒……孫立人萬萬沒有想到,齊學啟這一去,生死搭檔,竟成永別……越往前走,屍體越多,姿態各異,慘不忍睹。有的躺著,有的趴著,有的靠著大樹坐著,有的蹲著……
#####
英軍脫離險境後,兵分兩路,迅速脫離了戰場。而孫立人的新38師則成為了英軍的後衛,保護英國人平平安安地退卻。到4月25日,英軍已退到了曼德勒和甘高、夢內瓦一帶。亞曆山大則帶著少數幕僚留在梅苗,同史迪威一起指揮中國遠征軍繼續和日本人作戰。
日軍占領同古後,第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立即將司令部前移至此,部署“瓦城(曼德勒)之戰”,希望通過這次部署,肅清緬甸全境的盟軍。
4月20日,飯田下令追擊:“部署各兵團猛烈果敢地突進,把敵人壓向曼德勒附近的伊諾瓦底江集中殲滅!”
曼德勒,又名瓦城,是一座緬甸東南著名的古城,也是緬甸古都。1857年,緬甸最後一個王朝“雍笈牙王朝”在此建都,當時的敏東國王,讓這裏擁有了近30年的輝煌歲月。敏東國王的皇宮至今仍保存完好,紅磚宮牆護城河,104座大小殿宇宏偉壯麗金碧輝煌,甚至可以和中國的故宮媲美。曼德勒的名字來自城內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山。當年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路過此山,指著山下廣袤的土地,預言2400年後,這裏會出現一座繁華的大城。曼德勒果然不負所望,在敏東國王的統治下,30年的繁榮景象在曆史中點綴成不朽的一頁。聞名於世的緬甸玉大都在這裏集中加工,然後流向世界各地。
曼德勒在軍事上的位置也極其重要,它位於緬甸正中央,從古至今,均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座城市與同古一樣,正處於緬甸的中軸線上。緬甸唯一的一條貫穿南北的鐵路幹線,上麵像掛著一串葡萄一樣,依次由南向北掛著仰光、同古、平滿納、曼德勒、密支那,再往北,那就是中國至緬甸的門戶畹町了。
同古、平滿納失守,已成緬甸戰時首都的曼德勒便立即成為了抵擋日軍向北進犯的又一戰略要地。
就在仁安羌大捷之前的4月3日上午,同古失守後,中、美、英三國將領在曼德勒城裏的雲南會館大廳裏召開軍事會議。這個情況被緬甸義勇軍的地下人員獲悉,他們用電台通知了日軍。從同古克永岡機場起飛的60架日軍轟炸機悄然降臨,沒有任何雷達偵察設施的盟軍,一直到炸彈落下來四處炸開,才知道日機飛機已經到了頭頂上。第一串炸彈炸得滿院一片煙火灰塵,第二波轟炸時,雲南會館四處中彈,陷入了火海之中,等到第三波攻擊時,會館全部被夷為了平地。
對曼德勒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來說,完全是一個悲慘的日子。全城遭到了日機毀滅性的狂轟濫炸。
曼德勒的民居多為木瓦結構,著火即燃,大火燒了兩天兩夜,全城幾乎全被焚毀,炸死1700多平民。伊諾瓦底江邊的油庫和碼頭也被炸毀,燃燒的汽油流到伊諾瓦底江裏,使寬闊的江麵也熊熊燃燒起來,水陸交通,徹底癱瘓。曆史悠久的皇宮籠罩在烈火濃煙之中,數日不散,最終變為一片廢墟。聞名於世、有“天下最大的書”之稱的曼德勒碑林佛塔群也嚴重被毀。
平民僧人被炸死無數。
退守到曼德勒的英軍狼狽不堪,根本無心救助災民與維持治安,全城呈現無政府狀態。“緬甸義勇軍”若幹小股武裝,也趁機向英軍與中國遠征軍發起襲擾,全城一片混亂。
這時,孫立人將軍率領新38師從國內沿滇緬公路匆匆趕到,中國官兵們眼中的曼德勒已是滿街碎瓦,漫天大火,遍地死屍。孫立人立即下令部隊撲滅大火,搶救災民,並在廢墟中清除道路汙垢瓦礫,掩埋屍體,控製瘟疫發生。
新38師司令部和師部直屬部隊,全部駐紮到了受損相對較輕的皇宮裏。皇宮建在市區北部一座古老的城郭中央,為貢榜王朝的敏東國王所建。四周高牆環繞,呈正方形,單邊長2公裏,東南西北均有正門一座,側門兩座,城堡八座。城牆四周有護城河環繞。皇宮內有皇帝上朝召見群臣的大殿,居室,嬪妃居住的一大片後宮,金瓦紅牆,都是緬式風格。藍天白雲、古城宮闕和青綠的遠山倒映於清清碧水之中,風景極為優美。
4月9日,蔣介石夫婦與羅卓英趕到了曼德勒視察。針對英國人已完全放棄對曼德勒管理的狀況,蔣介石立即任命孫立人為曼德勒衛戍司令。
當日,曼德勒全城的斷垣殘壁上,便貼上了衛戍司令部用中英緬三種文字印製的布告:
“本司令奉命衛戍是問,保此土,安斯民,職責所在,茲特與全城民眾共約四事:一、放火者殺無赦,二、殺人越貨者殺無赦,三、充當日人間諜偵探者殺無赦,四、造謠惑眾擾亂治安者殺無赦。其餘僧侶人等生命財產均在本司令保護之列……”
中國將領在外國地方擔任軍事長政長官發號施令,在近代中國的曆史上,這是第一次。
但即使孫立人下了四殺令,蔣介石到達曼德勒的消息仍然被德欽黨人偵悉,並立即報告給了日軍。日機加緊前來轟炸,但是蔣介石夫婦已經在兩個鍾頭以前轉移到了梅苗。
不管是日本人還是遠征軍,都充分認識到曼德勒在戰略上的重要意義,日軍洶洶北上,決心一舉拿下曼德勒。緬甸盟軍統帥部立即接招。
這一次英國人表現得一反常態的積極,亞曆山大首先拿出了“曼德勒會戰”的方案。其戰略要旨是:防禦西線,破當麵之敵,確保曼德勒。
實際上,英國人是有自己的主意的:大敵當前,他們希望利用中國遠征軍的主力來保證英軍的安全,因為緬甸的亞曆山大和新德裏的韋維爾兩位總司令都一致堅定地認為,中國人目前對日軍展開的一切行動都有利於他們的軍隊平安地撤往印度,所以他們應該積極主動地創造出讓中國遠征軍和日本軍隊正麵交手的機會,而且要讓他們打得越厲害越好。
這一方案要求以曼德勒為依托,集中中國方麵第5、第6兩個機械化軍,英國方麵則以3個整師的優勢兵力與日軍展開一場決戰。
自接連丟失同古、平滿納之後,史迪威和羅卓英已經感覺到了肩上擔子的沉重,認識到這一仗中國遠征軍無論如何要打勝,絕對不能再退,再退,就退到中國的南大門畹町了。
一想到有可能退到畹町,所有遠征軍的各級長官,就連士兵都會感到羞愧得無地自容——這簡直不可想象,當初他們踏出國門時,雲南各族人民敲鑼打鼓,敬酒焚香,盼望他們能打勝仗,能為國爭光,他們也大都口出豪言壯語,這次如果真是大敗而歸,退回畹町,還有何麵目見江東父老鄉親?
中國遠征軍士氣高昂,求戰心切。史迪威和羅卓英也積極地支持亞曆山大的作戰方案。
隻有杜聿明反對亞曆山大的方案。他認為“防禦西線”,骨子裏是企圖以犧牲中國遠征軍來保全英國人的安全。他認為:既已放棄有準備的“平滿納會戰”,那就必須集中兵力保全臘戍的兩大門戶——棠吉和梅苗,不應再作無準備的“曼德勒會戰”。
但是,他的意見被比他權力更大的史迪威和羅卓英一致否定了。
史迪威和羅卓英此時對亞曆山大深信不疑,仍在調兵遣將,積極謀劃部署“曼德勒會戰”。
他倆計劃將第5軍和第6軍分布於長達300餘公裏之平滿納至曼德勒的公路上逐次抵抗日軍的進攻。杜聿明認為這樣分散兵力,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但他的這一意見同樣未被采納,而且還必須按史、羅二人的命令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