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暴戾的溫情

  初二以後,課業日重。代數基礎還沒打紮實,平麵幾何、物理、化學都滾滾而來。我的成績再度一落千丈。爸爸當時的心情也很壞,有失去父親的痛苦無助,亦有事業受挫的壓抑煩悶。他參加一個高考狀元父母報告會後所說的一段話,深深刺傷了我的心:那個家長說,如果是個瓜娃(傻瓜)會叫個爸就滿足了。我不知道爸爸為什麽當麵對我說這些,覺得很受侮辱。

  那時父母也不知從哪兒找來各種報道,盡是釘鞋的、拾破爛的、撿垃圾的小孩兒在逆境中堅持不懈,發奮圖強,終於考上了大學的故事。開始,我很討厭、仇恨這些小孩兒,是他們,讓我更顯得愚笨,朽木不可雕。後來,我怨恨之心漸淡,隻是想,爸媽幹脆收養了他們中的誰,讓我自生自滅算了。

  我和父母的話越來越少,回家越來越變得隻是為了吃飯、睡覺。他們當然也感覺到了這種疏遠,爸爸開始直接跟我要日記看,我必會撒謊說已上交老師,而他常能從我的“秘密地點”搜查出來。爸爸最不能接受我撒謊,之後必是他電閃雷鳴,繼而我暴雨傾盆。

  爸爸那時也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親子教育的文章。可惜,我們都早已不知如何溝通。一天晚上,他把我叫進裏屋,硬生生地劈頭一句:咱們交流一下!我當然不適應這樣的開場白,呆立不語。爸爸很快煩躁起來:你到底說不說!我那不爭氣的淚水再度湧出。

  大概就從那時起,我的“叛逆”逐漸膨脹。現在,目睹電視節目上有些孩子看父母的眼光,真是不寒而栗:冰冷、尖銳、怨毒。愛怎麽就變成了恨?回望當年的自己,雖沒有到這樣的程度,但我想起自己那時麵對父母輕慢、冷漠的麵龐,一定有著鈍刀割肉的殘忍。

  因為過於糟糕的成績,爸爸開始懷疑我是否在醫院抱錯了。他也許是說說而已,我卻再也不能從他那裏感覺到愛。我曾寫過一篇有關台燈的日記。那盞塑料台燈一直伴隨我苦讀,由於時間太久,瓦數太強,靠近燈泡的塑料早已變脆,稍一晃動,碎片撲簌簌而下,用手一撚,即成粉末。我覺得,自己和它是一樣的命運。

  我逐漸開始厭學,連順手拈就的議論文也懶得寫,凡有小測驗就由同桌代勞。初三時候,我開始課上課下看“瓊瑤”。我一直沒有太喜歡她的作品,總感覺“新瓶裝舊酒”,但的確很適合消磨時間。回家後,就給這些書包上書皮,以備壓在習題本下偷看。

  總之,我成了徹底的差生:上課說話被罰站還與同桌繼續話題;上課看小說被沒收、檢查上會寫“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我臨畢業時,班主任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你是個奇怪的孩子,別人敢做的事你往往不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你卻敢。”我不知班主任這番總結是否準確,但我當初定是個叛逆已極的學生。

  以我當時的成績,媽媽不想讓我勉強去讀高中,爸爸也無奈妥協,同意我上民辦院校,參加自學考試,從預科班讀起。作出這個決定的那天晚上,我飛奔下樓,在茫茫黑夜中放聲痛哭。爸爸說的那兩句話在耳邊盤旋不去:別看你們現在坐在一個教室,以後就大不同了。從此,你的路會比別人艱辛很多……

  §§題記

  1995~1999年,可謂我與紙筆最親近的時候,日記、書信、文章盡可以“原汁原味”收錄於此。還是擷取《昨夜星辰昨夜風、舊時心情舊時衣——翻曬濕潤的青春》作為這段時光的引子吧:“感覺中,青春總是濕潤的。即使在燦爛陽光下,匆匆或輕柔地翻曬,隻會感染陽光淡黃色的溫暖氣息。而那最透明純潔的晨露始終在青春的枝頭微微顫著,閃爍奇幻迷離的光芒。”

  我寫東西,潛意識都隻給自己看,為文該有的似乎都很缺乏,有的,大概就是真實包裹下的種種情緒和觸動。別人說自戀自閉都無所謂,隻覺得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故事表象豐富多彩,其中滋味卻無大異。或許都是“少年維特之煩惱”。

  大家也許看不大懂我的故事,卻會在其間觸摸到自己曾經的青春歲月。

  爸爸那時總怪我寫太多信,浪費寶貴學習時間。可我心裏真的很委屈:如果有知心朋友交流傾訴,我又何必這樣麻煩?我的信,則多是“日記之集大成者”。

  大家閱讀時,無論是否有會心的微笑、幽深的冥想、欲淚的衝動,請一定忘記“文學”這個於我而言挺可怕的評估標準。此光環太炫目也太模糊。寫作帶給很多人幸福感,我隻在塗鴉中享受快樂。

  節選抄錄往昔日記前,我必須坦誠言明,由於未讀高中,我心裏充斥著強烈的自卑感。這段時期我除了日記中所呈現的憂鬱、多愁善感,更表現出執拗、偏激,甚至不可理喻的猜疑。那時的我極像一隻刺蝟,別人的好心也常被當做驢肝肺。而青春的殘酷,還在於每人都會有“向死而生”的一念,隻是長短、多少不同罷了。

  而且,令我不知好氣還是好笑的是,當我再翻看這三本日記,發現一些內容竟被人用鉛筆淡淡地畫了圈兒。當然是爸爸所為。他一向以此標誌作為好文章的象征。這麽酷的父親也不易見到吧。雖然多年過去,我自不會為此事嗔怒。可被父親窺見自己的少女心事,還是頗覺尷尬。雖然當年並沒什麽“真刀真槍”,但所謂懷春的情緒還是蔓延紙麵。唉!隻當往事已矣。尚存的日記從1995年開始。我需要交待一下當時的狀況:1993年初中畢業後,我接受父母建議,選擇了一所以英語為特色的民辦高校繼續學習。那所學校地處郊縣,從此我開始了封閉式的住校生涯,基本每周末回家一次。

  1996年,我開始了大專的課程,教學內容當然與自學考試息息相關。我很不適應這種更可稱之為應試教育的填鴨教學。但,路是自己選的,也隻能趕鴨子上架。不過,我的日記很少涉及學習。

  如今回頭看自己的一些文字,才體會到人生許多事,最重要的不是所謂看明白,而是必須理論聯係實踐。人在少年時,對一些社會現象會有種情不自禁的超然,甚至有點隔岸觀火,並不真正懂得“規則”的厲害。所謂人生“正反和”的過程,誰也逃不脫。

  §§1995~1999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