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戰略協作,平穩發展:平和務實的中俄關係

  一、中國——普京“新東方政策”的重點之一

  與中國發展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普京執政後外交的優先方向之一,也是普京的“新東方政策”的重點內容。

  (一)葉利欽的重要修改

  把俄羅斯與中國關係定位於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是葉利欽。1996年4月24日,葉利欽在飛往中國訪問的專機上,把事先擬好的關於俄中關係性質的表述“麵向21世紀的建設性夥伴關係”修改為“平等信任和麵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葉利欽這一重要修改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率性而為,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精心謀略,是俄羅斯調整外交政策實行東西平衡的必然產物。葉利欽對俄中關係的全新定位得到中國領導人的積極回應,“中俄平等信任和麵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最終被載入1996年4月25日發表的《中俄聯合聲明》。

  (二)普京的“新東方政策”

  普京執政後的“新東方政策”仍然延續了葉利欽時代對華政策的主要內容,重視保持和發展同中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普京的“新東方政策”之所以重視保持和發展同中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因為:

  第一,俄羅斯實現強國富民的戰略目標,需要爭取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俄羅斯處在社會的轉型期,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必須致力於國內的改革和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國力,實現強國富民的戰略目標。而國內改革和發展的順利進行需要良好的國際環境,首先是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中俄是毗鄰而居的大國,保持和發展同中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能夠保證俄羅斯的東部和東南部周邊環境的和平穩定。

  第二,加強中俄關係是俄羅斯抗衡美國弱俄遏俄、打壓俄羅斯地緣戰略空間的需要。冷戰結束後,盡管俄羅斯國力衰落,但俄羅斯所具有的發展潛力和能夠對美國構成實質性安全威脅的軍事力量,使霸權主義惡性膨脹的美國將俄羅斯視為主要的潛在對手,利用一切機會擠壓俄羅斯;北約東擴,美國勢力在獨聯體國家的滲透,使俄羅斯地緣政治形勢非常嚴峻。從應對美國弱俄遏俄、擠壓俄羅斯咄咄逼人的攻勢角度看,俄羅斯加強俄中關係,借重中國,保持大國關係平衡,對俄羅斯非常重要。

  第三,保持和發展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俄羅斯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亞太地區是世界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世界經濟重心呈現出東移的趨向,而中國是亞太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經濟連續20多年高速增長,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廣闊的市場前景令人矚目,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便車,獲得本國經濟發展所需的市場、資金,有利於俄羅斯經濟發展;何況,俄羅斯的持續發展有賴於確保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開發與發展,發展俄中關係,對於西伯利亞的開發和遠東地區的發展意義重大,在普京把外交拓展與本國經濟利益相聯係的戰略謀劃中居於重要位置。

  第四,加強俄中關係對世界戰略格局具有重大影響。俄羅斯和中國都是地域遼闊,經濟實力快速增長的全球性大國。兩國都主張世界多極化,反對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主張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經濟政治新秩序。所以說,俄中關係發展勢必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二、互惠互利,理性務實

  基於對加強俄中關係重要性的認識,普京執政後,十分重視發展中俄關係。普京擔任總統後,年均來華訪問一次,頻率之高,遠遠超過他對獨聯體“小兄弟”的出訪。在普京和中國領導人的推動下,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發展,具有實質性內容,成了大國關係中最穩定的關係。

  (一)政治互信不斷加深

  第一,兩國領導人會晤製度化、機製化。除普京任總統以來年均訪華一次,中國領導人也頻繁回訪俄羅斯,2003年,胡錦濤就任國家主席後出訪的第一個國家就是俄羅斯。普京有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五次會見中國領導人的記錄。普京與中國領導人建立了親密的私人關係,2003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俄羅斯,普京就設家宴招待胡錦濤。2003年5月26日,胡錦濤抵達莫斯科,這是他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出訪的第一站。抵達不久,胡錦濤主席偕夫人劉永清就從下榻的飯店驅車30分鍾,來到普京總統的別墅,參加普京夫人柳德米拉精心準備的隻有中俄兩國元首夫婦參加、猶如老朋友聚會的“二加二”式的家庭宴會。普京總統手捧鮮花,和夫人站在別墅門前迎接來家中作客的中國貴賓,在輕鬆親切的氛圍中拉開了胡錦濤第一次以國家元首身份訪問俄羅斯的序幕。席間,普京和胡錦濤都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2004年9月,中俄雙方宣布,在以前開通的中俄領導人熱線電話基礎上,再正式開通俄中兩國總理的直通保密電話,以便於雙方合作中出現問題時能及時溝通解決。

  第二,2001年7月,普京和江澤民在莫斯科簽署《中俄睦鄰友好條約》,奠定了中俄關係發展的法律基礎。條約確定中俄兩國作為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成為指導中俄關係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第三,中俄互相支持對方維護主權和國家統一。在台灣問題上,俄羅斯堅決支持中國政府的立場。2000年7月,普京把葉利欽在台灣問題上的“四不承諾”變為“五不承諾”,即在“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不接受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立場;反對台灣加入聯合國及其他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家組織;不向台灣出售武器”的“四不承諾”上加了“不允許外部勢力對解決台灣問題上加以幹涉”。中國也支持俄羅斯在車臣問題上的立場,認為車臣是俄羅斯的內政,支持俄羅斯圍剿車臣恐怖勢力。

  第四,兩國複雜的邊界問題得以最終解決。2004年10月,普京訪華,中俄兩國簽署了《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議》,至此,中俄兩國4300公裏的邊界線走向全部確定,清除了中俄關係發展的隱患,體現兩國永遠友好下去的決心。

  (二)經濟貿易合作發展勢頭強勁

  中俄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又是毗鄰而居,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但在葉利欽時代,中俄雙方的經貿合作與在政治安全領域的合作相比嚴重滯後。普京執政後,中俄雙方采取措施推動經貿合作,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夯實物質基礎。幾年來,中俄貿易合作發展勢頭良好,成績顯著。

  1.兩國貿易額快速增長以年均超過30%的速度增長。中俄貿易額從2000年的80.03億美元增長至2004年的212.3億美元,增長了165%;2005年增至291億美元,同比增長37.1%。為進一步推動中俄雙邊貿易,中俄領導人提出了到201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要達到600~800億美元的目標。專家預測,此目標可望提前實現。

  2.合作領域不斷擴大

  在2000年9月舉行的中俄總理第九次定期會晤中,順利結束關於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雙方互相承認對方為完全市場經濟國家,為進一步發展雙邊經貿合作創造條件。2004年10月,普京總統和胡錦濤主席批準《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把中國和俄羅斯2004-2008年各個領域的重要合作,以可操作的形式確定下來。

  能源合作是中俄經貿合作的重點領域。隨著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能源供需缺口擴大,進口量不斷增加。而中國能源進口過於依賴動蕩不定的中東,而且運輸通道安全性極弱,極易受製於人。從能源安全角度考慮,中國需要利用地緣優勢,發展與能源資源大國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實現能源進口渠道多元化,增加國家經濟安全。作為以能源工業發展振興經濟的俄羅斯是能源輸出大國,與中國進行合作,既可獲得穩定的市場,獲得開發西伯利亞及遠東油氣資源的資金,還可借重中國,為俄羅斯經濟融入東方打下堅實的基礎。

  然而,由於雙方的利益分歧,在能源合作領域的具體項目和具體方式上出現了曲折,特別是關於鋪設安加爾斯克一大慶輸油管線(安大線)問題,俄方前後矛盾,左右搖擺,舉棋不定,一度對中俄經貿發展造成負麵影響。經過俄中雙方耐心協調與共同商討,中俄能源合作逐漸走出了安大線石油管道造成的陰影。2006年3月,普京訪問中國,承諾俄羅斯將從西伯利亞修建兩條輸氣管道到中國,五年後,年供氣800億立方米。兩國元首還宣布,將啟動修建通向中國的輸油管道支線的投資論證工作,以保證俄羅斯遠東輸油管道一期工程與到中國的輸油管道支線和中國境內段的管道同期完工。

  除天然氣和石油,俄羅斯和中國還加強電力合作。2005年7月1日,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與俄羅斯統一電力公司簽署了長期合作協定,俄統一電力公司總裁丘拜斯在2005年10月31日表示,俄羅斯將在2010年起大規模向中國東北輸電。

  普京2006年3月訪問中國時表示,俄羅斯希望俄中雙方繼續加強在機械製造、交通運輸、航空航天、通訊環保等領域的合作。普京在2006年3月訪華前接受中國新華社記者書麵專訪時說,俄中雙方必須更加付出努力,把俄羅斯的機器設備,特別是俄羅斯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產品,包括核能設備、常用動力設備和礦山機械設備推向中國市場。

  3.兩國投資合作穩步發展

  據普京總統2006年3月訪華前透露,中國已有557個項目在俄羅斯實施。一年一度的中俄投資論壇已舉辦兩屆,初步商定中國19個在俄投資項目,投資總額約20億美元。

  (三)軍事安全合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控製,反而變本加厲,地區;中突和爭端不斷升級,傳統的安全問題依然存在的同時,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跨國犯罪和販毒、走私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更加突出,中俄雙方都麵臨維護國家統一的問題。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統一和穩定,俄羅斯和中國把加強軍事安全合作作為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內容。

  首先,進行安全合作對話,完善國家安全合作機製。2004年10月,俄羅斯發生駭人聽聞的“別斯蘭人質事件”後,俄中兩國元首宣布建立國家安全磋商機製。

  其次,軍事技術合作日益發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中國進行軍事技術合作一直受到俄中高層的重視。1996年4月25日,葉利欽訪華,俄中元首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首次公開涉及了軍事技術合作問題。普京執政後,2001年7月,俄中雙方正式把兩國的軍事技術全作列入江澤民主席和普京總統在莫斯科簽署的《中俄睦鄰友好條約》。這表明,俄中兩國軍事技術合作已經成為一項有合作機製和法律框架保障的行為。2003年12月19日,胡錦濤主席應邀與普京總統通話時指出,軍事技術合作是中俄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高層的推動下,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大量的軍事技術裝備。2002-2004年,中國每年從俄羅斯進口20億美元的武器,截至2003年,中國進口武器的90%來自俄羅斯,采購額占俄羅斯軍火出口的40%,是俄羅斯武器出口第一大國。《中俄睦鄰友好條約》簽訂後,俄羅斯開始向中國提供先進的蘇-30戰鬥機,表明兩國軍事技術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中國加強與俄羅斯的軍事技術合作,大大加快了中國軍隊裝備走向現代化的步伐。

  2005年8月,俄羅斯和中國舉行大規模的“和平使命-2005”反恐聯合軍事演習,把中俄兩國軍事技術合作推向一個新高潮。這次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的目的主要是深化俄中互信,加強兩國軍隊在防務安全領域的合作與協調,提高兩軍共同應對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等新危機威脅的能力。這次演習動用了包括戰略轟炸機在內的兩國最先進的軍事技術兵器,也預示了中俄兩國下一步軍事合作以及戰略合作可能的方向。難怪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在2005年11月11日的俄羅斯國際出口公司成立五周年的慶典上說,中國是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的大國,也是優先合作的對象。

  (四)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推動建立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方麵的合作進一步加強

  首先,針對中亞地區的安全形勢,在中國和俄羅斯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6月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後不斷發展,成為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維護地區安全和穩定的重要合作機製。2001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齊聚阿拉木圖,宣布正式建立組織框架內的總理定期會晤機製。2002年,上海合作組織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元首峰會,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原則和合作方向作出法律上的明確規定。這次峰會還簽署了《關於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明確上海合作組織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的任務。2003年8月,按照計劃,上海合作組織舉行“聯合-2003”反恐軍事演習。2004年1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6月,在上海合作組織塔什幹峰會前夕,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機構宣告正式成立。“顏色革命”之風刮過中亞後,上海合作組織更具凝聚力,更受各方重視。2005年7月,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元首峰會上,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斯坦首先提出的美軍駐軍期限問題,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成員國的響應,明確寫入了《上海合作組織元首宣言》。

  除在維護地區安全穩定方麵的作用外,上海合作組織推動成員國經濟合作的步伐也在加快。2003年9月,各成員國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2004年9月,通過《關於〈多邊合作綱要〉落實措施計劃》,確定具體落實的步驟。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蒙古、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分別成為觀察國,上海合作組織已呈現突破中亞地區,把區域合作擴展至南亞和波斯灣的趨勢。上海合作組織在維護地區安全穩定,推動區域經濟合作方麵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

  其次,中俄攜手共促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維護世界和平。中國和俄羅斯在主張世界多極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公正、合理、民主的國際新秩序,維護聯合國在解決國際爭端的主導作用等方麵有著共識和相一致的立場。2005年7月1日,普京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在莫斯科簽署了《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指出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闡述俄中兩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共同立場,強調中俄兩國為建立國際新秩序承擔著曆史任務,中俄兩國決心與其他有關國家共同不懈努力,建設發展與和諧的世界,成為安全的世界體係中重要的建設性力量。聯合聲明還指出了解決現實國際政治中迫切問題的具體途徑。

  (五)注重發展人文領域的合作

  一般說來,支撐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有兩大支柱:一是物質基礎,二是感情紐帶。如果說相互合作所依賴的經濟關係和共同利益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的話,那麽,文化的溝通和交流是維係和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感情紐帶。

  普京執政後,俄羅斯與中國在文化教育等人文領域的合作逐漸加深,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發展提供著文化認同的土壤,兩國政府決定2006年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俄中兩國在兩年時間內舉辦幾百項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雙邊交流活動。普京總統在2006年3月到北京訪問,與胡錦濤主席共同參加了中國的“俄羅斯年”的開幕式。普京總統在訪華前接受中國新華社記者的采訪時表示,兩國在人文領域的合作,以及在開展信息交流方麵有廣闊的合作前景,使兩國公眾近距離地了解當今俄羅斯和中國的現實生活,了解近年來取得的巨大積極成就非常重要;雙方共同做出關於互辦“國家年”的決定,完全符合這一任務的要求,舉辦“國家年”的主要目的是使兩國人民更加接近,用新的理念和行動來豐富俄中創造性合作的內涵,並最終使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到更高水平。

  總之,隨著中俄經濟實力的增強,影響國際和地區形勢的外交能力的增強,中俄關係在普京時代,似乎少了點為朋友兩肋插刀式的利益犧牲,但多了平和務實的心態,給雙方也帶來了更多的實惠。

  三、不和諧音符——“中國威脅論”

  盡管俄中兩國走上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軌道,但是俄羅斯和中國畢竟是兩個國家、兩個民族,曆史和文化傳統有著較大差異,現實利益也不可能總是一致,兩國之間也存在這樣那樣問題和矛盾,兩國關係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俄美關係和中美關係的製約;而且,隨著中國和俄羅斯的快速發展,兩國開始相繼進入經濟摩擦期。二者相遇,摩擦難免,雙方既有長期性合作,又有經常性的競爭。兩個接壤大國容易自覺和不自覺地把對方視為潛在的對手,加以防範。因此,在中俄關係發展過程中也不時出現不和諧音符。

  2002年年底,中石油被迫退出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股權競標,2004年,遠東石油管道改線在表現俄羅斯國家利益至上的同時,折射出俄羅斯對中國發展的諸多困惑。隨著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中國威脅論”的幽靈在俄羅斯成為中俄關係發展的不和諧音符,揮之不去,在俄中關係中若隱若現。比如在2004年5月底6月初,俄羅斯的一些地方電視台播放一部名叫《中國占領俄羅斯》的四集電視片,這是一個叫做葉蓮娜,馬休克的記者拍攝的。電視片采用貌似公正的偷梁換柱手法,竭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對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對中國的現狀進行歪曲誹謗,極力想說明其引用的美國著名思想庫蘭德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的觀點:2020年以前中俄戰爭不可避免。無獨有偶,同年8月21日,俄羅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共青團真理報》登載了一篇采訪文章,題目為《亞曆山大·列賓:2040年以前濱海邊疆區將變成中國領土》。列賓號稱是遠東地區的最知名的星相家,他聲稱在他的遠東星相圖上出現了大量的中國幼兒園和學校,並顯示出2040年濱海邊疆區將被中國占有。

  這些“中國威脅論”的鼓噪炒作,雖不值一駁,但不時沉渣泛起,擾亂人心,影響惡劣。這也說明中俄人民之間互相了解、溝通不夠,人民互相信任還有待促進。

  值得指出的是,盡管“中國威脅論”帶來一定負麵影響,但同中國保持睦鄰友好的關係在俄羅斯始終是輿論的主流,中俄兩國政府始終把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置於重要地位。盡管前進道路並不平坦,畢竟中俄關係的戰略框架已經構建完成,中俄合作的基礎已經夯實,隻要雙方堅持不懈努力,就能保證中俄關係持續穩定的發展。

  第五節有進有退,不斷調整:

  互利互惠的俄獨關係

  一、根本利益所在

  (一)“近海外”——重要而又敏感的地區

  獨聯體國家是俄羅斯的近鄰,被俄羅斯人稱為“近海外”,是直接關係到俄羅斯安全和國家利益的地緣戰略區。維護和發展與獨聯體國家的關係對俄羅斯的複興大業,重振大國雄風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俄羅斯要實現強國富民的戰略,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獨聯體國家緊鄰俄羅斯,獨聯體地區的領土爭奪、民族衝突、地區動亂,既直接損害俄羅斯在當地的利益,也威脅俄羅斯的周邊地區穩定;而如果獨聯體國家實行敵視俄羅斯的政策,俄羅斯就休想獲得國內建設和發展所需要的穩定和安全的周邊環境。

  第二,從地緣政治看,俄羅斯爭取獨聯體國家,就是增加抗衡美國遏俄弱俄、全麵打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砝碼。隨著北約、歐盟雙雙東擴的步伐加快,美國勢力加緊向獨聯體國家滲透,在美國遏俄弱俄、全麵打壓的戰略下,俄羅斯麵臨的地緣政治形勢更為嚴峻,戰略空間逐步縮小,獨聯體地區對於俄羅斯的安全和戰略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出來。

  第三,蘇聯解體後,獨聯體國家盡管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經濟製度和社會秩序,但是與俄羅斯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緊密關係仍然延續下來,特別是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緊密的經濟聯係對國家關係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獨聯體國家作為俄羅斯的原料來源和商品市場,對於俄羅斯的經濟複興更是至關重要。

  出於對獨聯體國家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重要性的清醒認識,普京執政伊始就表示,同獨聯體國家的合作過去、現在、未來都將是絕對優先發展的方麵。

  (二)熱風吹雨灑江天

  然而,普京從葉利欽手上接過來的是一個並不成功的獨聯體國家政策。葉利欽當政初期,一心倒向西方,基本忽視獨聯體國家。俄羅斯倡導成立了獨聯體,但主要是把它作為蘇聯解體後處理蘇聯遺產和債務等問題“文明離婚”的過渡性組織。直到1992年,獨聯體還缺乏規範成員國的組織章程和協調成員國行動的機製,元首會晤不斷,通過決議不少,但得到執行的微乎其微。實際上,獨聯體處於聯少獨多、離心離德的鬆散狀態。“一邊倒”的親西方政策碰壁後,葉利欽政權開始重視獨聯體國家,但仍然抱著重振帝國地位的包袱不放,把獨聯體看作是不容他人染指的特殊利益區。為達此目的,俄羅斯不惜在經濟和政治上向獨聯體國家做過多的讓步。盡管也取得一定成效,比如解決了與烏克蘭的邊界問題和一度僵持不下的黑海艦隊問題等,但並沒有擋住美國和歐盟對獨聯體地區的滲透,更難以抵抗北約東擴的影響。更為糟糕的是,政治和經濟上盡義務不少,得到的隻是名目繁多的不見成效的協議,而不是名副其實的回報,獨聯體國家離心離德的鬆散情況依舊,經濟上得俄羅斯的好處,政治上卻追隨西方,力圖擺脫俄羅斯控製的傾向在獨聯體國家內不斷發展,俄羅斯的影響日益減弱。

  針對這種情況,普京執政後,以現實主義的靈活務實態度來處理獨聯體地區的事務,必須麵對更加複雜和嚴峻的地緣政治局麵。

  北約歐盟正式把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三個昔日的蘇聯加盟共和國接納為成員國,北約歐盟的邊界直抵俄羅斯的國門。北約歐盟東擴的步伐並未因此而停止,下一步接納的目標瞄準了烏克蘭、格魯吉亞等獨聯體國家。北約東擴咄咄逼人的態勢說明,美國並不承認獨聯體地區是俄羅斯的特殊利益區。

  “9·11事件”後,美國勢力借阿富汗反恐戰爭之機,進入中亞的獨聯體國家。阿富汗戰爭結束後,美國繼續屯兵中亞,強化在中亞的軍事存在,力圖將其長期化、永久化。這表明,美國不會放過任何弱俄遏俄的機會,美國向獨聯體國家滲透,打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是既定方針。

  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先後發生“顏色革命”,靠西方支持上台的格魯吉亞和烏克蘭領導人變本加厲實行親西方的外交政策,與俄羅斯分道揚鑣,兩國甚至激活古阿姆集團,與摩爾多瓦、阿塞拜疆成立“民主選擇共同體”,後又改為“古阿姆民主與發展組織”,與俄羅斯分庭抗禮,大有瓦解甚至埋葬獨聯體之勢。

  古阿姆集團成立於1996年,最初由烏克蘭、格魯吉亞、摩爾多瓦和阿塞拜疆組成。“古阿姆”是四國國名頭一個字母合在一起的拚音。1999年4月,古阿姆集團吸收烏茲別克斯坦加入。普京執政後,通過與烏克蘭的頻繁首腦外交,僅2000年,普京就與烏克蘭總統庫奇馬會晤六次,建立親密的個人友誼,改善俄烏關係,刹住了烏克蘭的離心傾向。“顏色革命”後,格魯吉亞和烏克蘭領導人換馬。由於他們都打著民主旗號奉行親西方的政策,誌同道合,於是,在古阿姆集團基礎上,於2005年12月2日在基輔正式成立民主選擇共同體,原古阿姆集團成員除烏茲別克斯坦外,都成了民主選擇共同體的成員。2006年5月23日,烏克蘭、格魯吉亞、摩爾多瓦和阿塞拜疆四國首腦齊聚烏克蘭首都基輔,決定把民主選擇共同體更名為“古阿姆民主與發展組織”,並宣布該組織是一個開放性的國際組織。實際上,阿古姆民主與發展組織從一開始就有與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分庭抗禮的傾向,它的出現表明,獨聯體國家在選擇發展方向上的裂痕凸顯,俄羅斯麵臨的地緣政治形勢更為嚴峻。“顏色革命”表明獨聯體國家多元化趨勢不可逆轉。

  總之,以上事件強烈地衝擊著獨聯體國家的地緣政治現狀,也給普京處理獨聯體國家的關係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

  二、自身的調整和關係的調整

  針對複雜的局麵,普京以實用主義方針引領外交,認真調整對獨聯體國家的外交策略,其基本思路是:(1)徹底放棄帝國夢想,放棄獨聯體是俄羅斯的特殊利益區不容他人染指的這一不切實際的傳統觀念,以現實主義態度,不再排斥其他勢力進入獨聯體地區,承認美國和歐盟利益在獨聯體國家的存在和獨聯體國家多元化的態勢;(2)俄羅斯不謀求對獨聯體國家的控製,既然獨聯體國家都已經獨立為主權國家,俄羅斯就極力按照主權國家的國際準則行事,沒有必要繼續盡不對稱的政治經濟義務;(3)在互利互惠基礎上,靈活利用經濟杠杆處理與獨聯體國家的關係。在這種思路下,普京實行更為靈活務實的政策來爭取獨聯體國家。

  (一)提出獨聯體新政策

  隨著獨聯體“文明離婚”職能的結束、獨聯體成員國多元化趨勢的發展和獨聯體裂痕逐漸擴大,獨聯體作為俄羅斯主導的國際組織,麵臨棄之可惜、存之沉重的現狀。為了應對挑戰,把獨聯體建設成為真正符合俄羅斯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國際組織,俄羅斯提出了獨聯體新政策,力圖把獨聯體建設成為維護獨聯體國家關係的組帶,合作的平台。

  第一,力圖保持獨聯體的存在。獨聯體由俄羅斯主導,利用獨聯體來發展與獨聯體國家的合作,對於維護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和安全大有好處。何況格魯吉亞等國的“顏色革命”引起未發生革命的獨聯體國家的警惕,使得大多數獨聯體國家願意借助俄羅斯和獨聯體來防範“顏色革命”,即使發生“顏色革命”的格魯吉亞和烏克蘭,也由於經濟、文化、曆史等原因,西方輸出的民主短時間難以生根、開花結果,雖然很想自立門戶,但因情況並不美妙,也不得不暫時留在獨聯體內。因此,獨聯體也有存在的現實條件。2005年3月,普京訪問亞美尼亞,明確表達了維護獨聯體的意願。2005年8月26日,在俄羅斯的曆史名城喀山舉行了獨聯體國家首腦峰會,這是獨聯體發展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會議,會上達成了保存獨聯體的共識。

  第二,力促獨聯體改革。普京清醒地看到,獨聯體重新煥發活力的關鍵在於改革,使獨聯體成員國真真切切地享受具體的安全和經濟合作的機會,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2005年初,普京總統頻頻會見獨聯體國家領導人,互相交流對獨聯體改革的想法和看法。在喀山峰會上,與會的獨聯體國家首腦在改革獨聯體問題上達成共識,通過了《關於完善獨聯體機製的決議》,一致認為,獨聯體必須改革,必須提高效率。喀山獨聯體國家峰會結束後,普京宣布,將在“最短時間內製定出符合獨聯體國家共同利益和各成員國當前發展重點的一體化模式”。

  第三,把獨聯體作為保證獨聯體地區穩定、獨聯體各國安全合作的平台之一。由於曆史原因,獨聯體國家內部存在民族衝突,國家間存在領域爭端,嚴重地影響到獨聯體地區的安全和穩定。俄羅斯獨聯體新政策的重要內容就是繼續把獨聯體作為解決各成員國之間衝突的重要平台,讓;中突各方在獨聯體框架下坐下來談判。2005年8月的喀山峰會簽署了一係列文件,為進一步保障獨聯體地區的穩定,加強安全合作提供了法律和組織基礎。

  第四,不再用過多的政治經濟讓步來換取獨聯體成員國聽從或尊重俄羅斯的意見,保住俄羅斯在獨聯體的主導地位。俄羅斯明確表示,獨聯體成員國經濟上得俄羅斯的好處,使用廉價能源,政治上卻追隨西方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俄羅斯不會以犧牲本國利益來維護獨聯體的完整,盡管獨聯體解散對俄羅斯不利。

  應該說普京提出和推行新獨聯體政策,抓住了獨聯體的主要問題,並積極努力遏製獨聯體的分裂傾向,力圖保持俄羅斯在獨聯體的主導地位。

  (二)推進經濟合作和區域一體化

  即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積極發展同獨聯體國家的經濟合作,在擴大經濟聯係的基礎上推進速度各異、層次不同的區域一體化。

  首先,俄羅斯力促歐亞經濟共同體的發展。2005年3月24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國舉行歐亞經濟共同體總理級會議,會議決定建立國家間投資銀行,對夥伴國進行投資。會議還簽署協調政策,建立發展共同體運輸走廊的協議;討論建立自由貿易區和統一關稅問題;達成建立跨國銀行的協議,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為跨國銀行首期注資15億美元。在歐亞經濟共同體成員國關稅統一方麵也取得了很大進展。會議決定從2006年起歐亞經濟共同體成員國開始實施統一關稅製度。

  2005年10月6日,中亞合作組織通過決定,把該組織並入歐亞經濟共同體。2006年1月,歐亞經濟共同體接納烏茲別克斯坦為成員國,由此接續上歐亞經濟共同體在歐洲和亞洲地區共同市場和統一運輸係統的重要一環。歐亞經濟共同體的發展大大促進了成員國經濟合作貿易往來,僅2004年,歐亞經濟共同體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就達到28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40%。

  其次,積極推進組建統一經濟空間。2003年9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四國領導人在雅爾塔簽署了《關於建立統一經濟空間的協議》。建立統一經濟空間是普京精心謀劃的結果,希望以此加強四國的經濟聯係,實現經濟一體化,進而實現政治和軍事一體化。對統一經濟空間,俄羅斯、白俄羅斯態度積極;但烏克蘭從統一經濟空間提出之初就有很大保留,而讚同在統一經濟空間的框架內建立自由貿易區,以掃清烏克蘭商品進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的障礙,並低價獲得俄羅斯的能源,促進經濟發展。但烏克蘭對建立政治聯盟沒有興趣,其最終目的是加入歐盟。烏克蘭“顏色革命”後,尤先科當權,采取親西方戰略,把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追求的目標,在是否加入統一經濟空間問題上搖擺不定。2005年8月27日,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統一經濟空間計劃的峰會上,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宣布,在2005年12月前簽署29項有關建立統一經濟空間的文件,2006年3月1日前還將簽署15項有關文件。在需要簽署的93項文件中,烏克蘭隻同意簽署29項。後來,經過再三猶豫,尤先科表示烏克蘭有可能作為全權成員國加入統一經濟空間。實際上,統一經濟空間的建立,對參加四方都是利大於弊,有著共贏的前景。但由於各成員國在統一經濟空間的最終發展方向上存在較大分歧,隻能不斷協調立場,互相妥協。因此,其建成尚需時日。

  (三)加強與獨聯體國家在安全領域的合作

  恐怖主義、民族分裂勢力、極端勢力的威脅以及跨國犯罪,毒品走私,再加上“顏色革命”的傳播等等,是獨聯體國家麵臨的共同的安全問題。俄羅斯在葉利欽時代就一直想在獨聯體地區建立軍事一體化。在獨聯體也活躍著各種軍事合作機構,在雙邊和多邊合作及維和等方麵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沒有一種長效機製。普京執政後,考慮到俄羅斯直接的安全威脅已經移至高加索和中亞,因此,為加強與獨聯體國家在安全領域的合作,特別是與中亞諸國在反恐、反核擴散和緝毒等方麵的合作,俄羅斯把重點放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上,希圖建立一種軍事安全合作的長效機製。

  2002年5月,由俄羅斯主導,把獨聯體部分國家簽署的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改組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亞美尼亞;10月,上述六國總統簽署了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章程及法律文件。2003年4月28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首腦會議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召開,就該組織內的軍事和政治合作機製達成共識。會議一致決定成立集體安全條約聯合司令部和快速反應部隊,任命尼古拉,博爾久紮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長。會議通過的聯合宣言表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將推動成員國間的外交軍事政治合作,在鞏固歐亞地區和各成員國的安全方麵發揮主導作用。2005年6月23日,集體安全條約六國首腦在莫斯科舉行峰會,通過了在軍事技術、打擊非法毒品交易、對空防禦等方麵加強合作的11個文件。

  為了檢驗應對恐怖襲擊的能力,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於2004年8月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了“防線-2004”的軍事演習;2005年4月,又在塔吉克斯坦境內進行了“邊界-2005”陸空軍聯合軍事演習。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俄羅斯開始籌建一支強大的軍事集群,主要用於應對可能出現的軍事衝突,保衛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的主權。應該說,俄羅斯通過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促進與成員國的安全合作的成效顯著,既鞏固了俄羅斯在中亞的主導地位,以抗衡美國勢力對中亞進一步滲透,又提高了成員國走向區域一體化的意識。

  (四)重視發展與獨聯體國家在人文領域的合作

  由於地緣和曆史的原因,俄羅斯文化對獨聯體國家的影響依然深刻,就在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爭吵摩擦不斷,甚至到劍拔弩張的時候,格魯吉亞電視台仍然使用俄語,俄羅斯的電影仍在到處放映。發展人文領域的合作,有利於擴大俄羅斯在獨聯體地區的影響;發展人文領域的合作,建立統一的文化空間,在獨聯體國家特別是各國文化和科學界也容易得到支持。獨聯體國家之間人文領域交流的空間和資源遠沒有充分開發和利用,各國也有這方麵合作的意願。因此,俄羅斯把發展與獨聯體國家人文領域的合作作為重要的交往形式,乃是增強俄羅斯在獨聯體中影響的明智之舉。

  (五)國際法規

  經濟杠杆

  按照國際法和國際準則來處理與獨聯體國家的雙邊關係,並且靈活運用經濟杠杆、能源武器來調節雙邊關係。

  葉利欽時代,俄羅斯向獨聯體國家提供經濟優惠,以使他們聽從俄羅斯的意願,但是投入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政治回報和經濟好處。比如2004年,俄羅斯僅取消向烏克蘭出口能源增值稅一項,烏克蘭就從中受益八億美元,更不說俄羅斯以遠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向烏克蘭提供天然氣。然而,俄羅斯的舍己為人換來的是烏克蘭的離心離德,分道揚鑣,甚至分庭抗禮。自格魯吉亞、烏克蘭“顏色革命”後,俄羅斯進一步反思自己的獨聯體政策,決定不再不加區分地向獨聯體國家提供經濟優惠,而是致力於主權國家關係正常化,靈活運用經濟杠杆,在互利互惠基礎上發展關係。2005年獨聯體首腦會議前夕,俄羅斯外長格夫羅夫就表示,今後獨聯體國家政府間的關係將越來越以國際慣例為基礎。

  比如對烏克蘭,既然尤先科通過“橙色革命”上台後一心倒向西方,追求加入北約和歐盟,俄羅斯也不想枉費力氣地去恢複在烏克蘭的影響,因為隻會浪費俄羅斯的金錢和天然氣。2005年末,俄羅斯突然宣布把輸往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從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到每千立方米230美元,一下子漲價近4倍。讓烏克蘭氣憤不已,難以接受,俄羅斯方麵則以斷氣相威脅,逼烏克蘭就範。烏克蘭盡管極不情願,但苦於主動權在俄方,自己無計可施,至少回旋餘地不大。最後,雙方經過討價還價,烏克蘭基本上按俄方價格購買俄羅斯天然氣,每年在天然氣上要多支出幾十億美元。盡管俄羅斯用能源作武器教訓“小兄弟”引起種種批評甚至指責,但其效果在2006年的烏克蘭議會中表現明顯:橙色聯盟被;中得四分五裂,已難以左右烏克蘭議會。

  值得指出的是,俄羅斯要建設天然氣王國,控製獨聯體國家的輸氣管道是重要一環。大幅提高輸往烏克蘭天然氣的價格,除了對依靠“橙色革命”上台的尤先科在獨聯體另立中心、分庭抗禮當頭棒喝之外,重要原因就是烏克蘭終止了與俄羅斯、德國達成的成立三方天然氣財團的協議,使俄羅斯控製烏克蘭天然氣管道的想法落空。由此可見,俄羅斯在處理獨聯體國家的關係時已經更為務實,更多的是考慮利益的回報;而作為正常的民族國家,利用經濟杠杆謀利益,也讓人無可厚非。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在與獨聯體國家打交道時,也在拋棄陣營歸屬的膚淺認識,不再固守隻與現政權打交道的傳統做法,而是兩麵下注,盡可能地支持在國內角逐中可能勝出的力量。

  由於“顏色革命”帶來警醒,未發生“顏色革命”的獨聯體國家需要借助俄羅斯、需要借助獨聯體維持穩定,再加上普京對獨聯體國家的外交政策更為務實、靈活,所以,俄羅斯在對獨聯體國家的關係中也遊刃有餘,頗有建樹。

  §§第五章 有實力更有親和力:全國人民的偶像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