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融入歐洲,長路漫漫:曲折前進的俄歐關係

  一、魂牽夢繞的歐洲情結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把歐洲視為其根本利益之所在,與歐盟實現全麵合作的方針在俄羅斯對外戰略中的地位突出。

  (一)與歐關係綿長久遠

  俄羅斯與歐洲曆史和文化源遠流長,俄羅斯一直把自己定位於歐洲國家。從基輔羅斯基督教化開始,俄羅斯就與西方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彼得大帝時期開始的向西方學習,進而達致俄羅斯現代化的努力,更使俄羅斯的發展打上了深深的歐洲烙印。普京就多次從曆史和文化的角度強調俄羅斯文明屬於歐洲文明,他說,俄羅斯一直感覺自己是歐洲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讓我們接近的是共同的、曆史久遠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係。2002年1月,普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又說,從地理角度而言,俄羅斯是一個歐亞國家;但從文明角度而言,俄羅斯是一個擁有歐洲文明的國家。

  (二)經濟戰略的重心所在

  從經濟方麵看,歐洲對俄羅斯的發展至關重要。蘇聯解體後,經濟遭到重創的俄羅斯要複興經濟,重振大國雄風,所需的市場、投資技術和經驗主要來自歐盟。歐盟是俄羅斯主要的貿易夥伴,與歐盟的貿易占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的38%,歐盟東擴後,俄羅斯與歐盟的貿易將占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的50%以上。俄羅斯吸收的外國投資主要來自歐盟國家,占到外國投資總額的50%,其中德國在投資中居首位。

  (三)“三角關係”不能缺席

  從外交上看,在俄美歐三角關係中,俄歐關係受到俄美關係和美歐關係的影響和製約,而俄歐關係的發展反過來也可影響俄美關係和美歐關係,也就是說,對俄羅斯而言,發展與歐盟的關係,有時可以帶動俄美關係的發展,有時甚至可以牽製美國對俄羅斯的擠壓和遏製。在俄羅斯的多極化世界格局的設想中,歐盟是多極化的一極,是推動多極化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冷戰結束後,歐盟和美國在長遠利益上的分歧日益明顯。隨著歐盟一體化進程加快,歐盟對美國的獨立性也越來越強。科索沃戰爭後,歐盟對美國的分歧深化到戰略和價值觀方麵,俄羅斯與歐盟在主張世界多極化、反對美國霸權主義惡性膨脹和肆意主導歐洲事務方麵有共識,也有相互借重的需要。俄羅斯把發展俄歐關係放在重要位置,除促進經濟發展的意圖之外,頗有利用美歐矛盾,聯歐製美的考慮。

  總之,歐洲是俄羅斯的長遠利益所在,俄羅斯發展與歐盟的關係,既可以擴大經濟合作,為俄羅斯經濟複興爭取投資、技術和市場,又可以實現回歸歐洲融入歐洲的夢想,更能借重歐盟以減輕美國的壓力。而歐盟也重視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1999年6月,歐盟製定了《歐盟與俄羅斯關係共同戰略》;與之相對應,俄羅斯也製定了《俄羅斯聯邦同歐盟關係中期(2001-2010)發展戰略》。普京批準的《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構想》明確指出,和歐洲國家的關係是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傳統優先方麵。普京在2002年的國情谘文中再次強調,我們的重點絕對是歐洲。

  二、並非一帆風順的關係推進

  (一)俄歐關係新空間的開拓

  普京執政之初,俄美關係正處於困境,俄羅斯自然而然格外重視發展同歐盟的關係。普京入主克裏姆林宮後就打出了歐洲第一的旗號,並且先後出訪英國、德國、法國等歐盟大國,就歐洲安全、俄歐關係以及雙邊關係等開展對話。幾年來,俄歐關係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主要表現在:

  1.同歐盟的戰略夥伴關係大大加強

  如果說,普京時代的俄美關係一直在夥伴與非敵非友之間徘徊,那麽,俄羅斯與歐盟卻是穩步推進的戰略夥伴關係。2000年4月,在歐盟外長理事會與歐盟—俄羅斯合作理事會期間,歐盟對普京強烈渴望發展俄羅斯與歐盟的戰略夥伴關係表示樂觀。2002年5月,俄羅斯和歐盟舉行首腦會晤,簽署了五項聯合聲明,內容包括俄歐關係、維護歐洲安全、加強雙方政治和能源對話等內容。

  “9·11事件”後,普京大力支持美國的反恐軍事行動,美俄關係急劇升溫,一度讓歐盟大國,特別是法國和德國心存警惕。而美國也推波助瀾,極力提升俄羅斯的地位,希圖以俄美夥伴關係彈壓法、德等歐洲大國,處於歐美爭鬥之間的俄羅斯一時身價倍增。然而,成為美歐爭奪對象的普京並沒有因地位上升而;中昏頭腦,忘乎所以,左右逢源地玩平衡外交,而是仍然冷靜、清醒地堅持歐洲第一,利用美歐分歧爭取回旋餘地。

  普京時代俄歐關係發展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是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俄羅斯和法國、德國結成反戰同盟。俄羅斯、法國和德國與伊拉克有著傳統的關係和現實的利益,美英對伊拉克動武,除了傷害法國和德國的利益,更為嚴重的是美國單邊主義的惡性膨脹將嚴重威脅世界的和平穩定。在美英對伊拉克動武前,普京、德國總理施羅德、法國總統希拉克頻繁接觸,協調立場,反對美英對伊拉克動武,俄羅斯和法國甚至揚言要動用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否決權,否定美英希圖獲得聯合國授權的議案。為了消除美英對伊拉克動武的口實,普京甚至親自打電話給俄羅斯的前總理、資深外交家普裏馬科夫,請他出馬奔赴巴格達,勸說薩達姆出國,答應美英最後通牒的要求。椐普裏馬科夫後來透露,他到巴格達後,與薩達姆進行了一對一的單獨交談,普裏馬科夫對薩達姆說,如果薩達姆熱愛自己的人民和祖國,想保護自己的人民和祖國免受犧牲,就應該離開伊拉克的總統位置,並說明這是普京總統的口信。但是,薩達姆並不聽勸,隻說第一次海灣戰爭時就有人勸他辭職,然後拍拍普裏馬科夫的肩膀走了。美英繞過聯合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並推翻薩達姆政權後,俄法德又聯合敦促美英回到聯合國框架內解決伊拉克問題。雖然俄羅斯、法國和德國最後都對美國做了妥協,但三國聯合形成的衝擊波讓美國心有餘悸,倍增警惕,不得不調整對歐盟和對俄羅斯的政策。

  總之,經過幾年的努力,普京時代的俄羅斯與歐盟的戰略關係發展有了實質性的發展:(1)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已經邁向機製化,因而比俄美關係更為穩定。(2)合作協調的空間加大。經過多年的積極努力,俄羅斯與歐盟確認了四大統一空間:經濟統一空間、自由安全與法製統一空間、對外安全統一空間、科研教育與文化交往統一空間。這種確認表明,俄歐合作協調已是多方位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安全等方方麵麵。

  2.加強與歐盟的經濟貿易合作

  俄羅斯要複興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目標,需要利用歐盟的市場、資金和技術,經濟貿易合作是俄歐關係的重中之重。俄羅斯和歐盟的經濟互補性很強,又具有交通運輸便捷等地緣優勢,雙方經濟合作的潛力巨大,條件優越。普京執政以來,俄羅斯與歐盟在經濟合作方麵成績顯著。

  第一,歐盟和俄羅斯經濟合作的機製保障逐漸完善。在2002年5月召開的“俄羅斯—歐盟”峰會上,歐盟宣布承認俄羅斯是市場經濟國家。2004年,俄羅斯與歐盟達成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此外,雙方還確認建立經濟統一空間。

  第二,雙邊貿易額逐步擴大。歐盟對俄羅斯的投資不斷增加,僅就德國來看,德國總理施羅德提出以現時俄羅斯工業公司的資產來抵消蘇聯所欠的債務的建議。這項建議的實施,會極大推動俄羅斯吸引外資。

  第三,俄羅斯深化與歐盟的能源合作。能源是俄羅斯歐盟經濟聯係的核心。歐盟是俄羅斯能源最大的傳統市場,也是俄羅斯最主要的能源合作夥伴,還是俄羅斯能源設備更新工藝改進的重要來源;俄羅斯是歐盟主要的能源供應國,歐盟46%的石油、41%的天然氣需要從俄羅斯進口。因此,俄羅斯為深化俄歐能源合作進而使雙方經濟聯係更為緊密,提出能源戰略夥伴關係,受到歐盟重視。2000年10月,歐盟通過“普羅迪計劃”,決定強化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11月,俄羅斯與歐盟簽訂《能源戰略夥伴關係協議》,確定能源合作的總體規劃。2002年3月,俄羅斯—歐盟峰會簽署《能源合作聲明》,強調俄羅斯擁有進入歐洲能源市場的特殊權利。在政府的推動下,俄羅斯許多能源大公司在歐洲大量發行能源債券,吸收投資;法國、英國、意大利、挪威等歐盟國家也積極投資俄羅斯的能源工業,比如著名的殼牌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就計劃在2014年之前投資85億美元,以增加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油氣產量。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政府計劃在20年內對歐盟的天然氣出口量翻一番,而2002年11月,俄羅斯開始建設總投資為57億美元的北歐輸氣管道。這條輸氣管道從聖彼得堡開始,經德國北部至英國,不再過境東歐。歐盟能源專家預測,到2020年,歐盟的能源需求在2002年的基礎上將翻一番。其中70%靠進口,而中東局勢動蕩不安,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對於鞏固歐盟的能源安全意義非凡。俄羅斯與歐盟能源合作前景廣闊,也給雙方的戰略夥伴關係增添了實實在在的內容。

  3.俄歐安全領域的合作進一步開展

  “9·11事件”後,歐盟的安全關注點從傳統的安全向非傳統安全轉變,俄羅斯在反恐、防核擴散、打擊跨國犯罪、毒品販運和走私等非傳統安全領域與歐盟有共同利益,容易找到共識。“9·11事件”後,俄羅斯加強了與歐盟在反對國際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隨著歐盟一體化進程加快,歐盟的共同安全和獨立防務也被提上議事日程。俄羅斯認為,歐盟獨立防務和共同安全政策有利於抗衡美國對歐洲安全和其他事務的主導。因此,對歐盟的獨立防務加以支持。

  (二)融歐之路雄關漫道

  當然也應該看到,地緣的接近,使得俄羅斯與歐盟有著更複雜的交往條件,也使俄歐多了一些曆史和文化的糾纏,再加上利益上的不一致,因此,盡管俄羅斯和歐盟都極力發展相互的關係,但矛盾仍然不可避免,存在重大的分歧。2003年以來,俄歐雙方在以下問題上齟齬不斷。

  1.歐盟不滿俄羅斯國內政治和經濟改革的進程

  歐盟國家從西方的標準和價值觀念出發,對普京加強中央權力、強化對媒體和非政府組織活動的管理、出重拳打擊金融寡頭、加強國家對能源控製的一係列做法也和美國一樣,評頭論足,說三道四,認為俄羅斯式的可控式民主與真正的民主背道而馳。俄羅斯對來自歐美的批評毫不接受,甚至對自詡的民主衛道士經常反唇相譏。如英國曾跟在美國後麵對俄羅斯內政說三道四,2006年7月中旬,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上,普京就毫不客氣地反擊英國。7月15日晚,有記者問普京,如果英國首相布萊爾質問俄羅斯的民主狀況,普京將怎麽辦時,普京回答,他將會和布萊爾討論反腐敗問題。他對英國反腐敗方麵的經驗很感興趣,包括利維的案子。利維是布萊爾的親信,幾天前因為涉嫌工黨賣官籌資醜聞被警方逮捕,布萊爾也因此麵臨警方的調查。第二天一早,又有記者去問布萊爾會不會和普京談及利維。不明就裏的布萊爾毫無準備,隻簡單地說了一聲“不會”,就陷入了沉默。

  2.歐盟東擴

  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後,歐盟積極推行東擴,接納脫離蘇聯控製的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歐盟東擴本質上是對中東歐國家的一項製度性安排,從製度上把中東歐國家納入統一的歐洲政治和經濟空間。

  進入新世紀,歐盟加快了東擴步伐。2004年5月1日,歐盟接納波蘭、捷克、匈牙利、波羅的海三國等10國加入歐盟,歐盟成為擁有25個成員國的國家集團。而獨聯體國家格魯吉亞、烏克蘭已經提出加入歐盟的申請,歐盟下一輪東擴也在準備之中。俄羅斯麵對北約和歐盟雙東擴,兩害相較取其輕。相對於北約東擴,俄羅斯對歐盟東擴的態度是積極的,因為歐盟主要是政治經濟組織,其東擴不會直接對俄羅斯的領土安全構成威脅。2004年底烏克蘭總統大選,俄羅斯和美歐鬧得冤冤不解之際,普京總統還說,俄羅斯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但是,對俄羅斯而言,歐盟東擴也有負麵影響。

  首先,俄羅斯最擔心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的前華約國家結成反俄聯盟。中東歐國家作為前華沙條約國,在東歐巨變和蘇聯解體後普遍與俄羅斯關係不和諧,他們積極加入歐盟和北約的基本出發點,是謀求安全保護傘和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以抵製俄羅斯的影響。如果這些所謂的新歐洲國家結成反俄聯盟,甚至膽大妄為地與格魯吉亞、烏克蘭等俄羅斯周邊國家聯合,對俄羅斯的戰略地位的損害將無可估量。因此,俄羅斯對中東歐國家與獨聯體國家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苗頭十分警惕,更是堅決反對,這對俄歐關係的前景增加了變數。

  其次,歐盟東擴也讓俄羅斯受到經濟貿易的損失。中東歐新成員國加入歐盟後,執行歐盟統一的規則和標準,抬高了俄羅斯產品進入這些國家的門檻,同時降低了他們出口到俄羅斯的門檻。據估算,一進一出,俄羅斯每年損失三億歐元;同時,老歐盟國家的投資可能轉向新成員,從而減少俄羅斯的外國投資。麵對可能的經濟損失,俄羅斯要求歐盟補償東擴帶來的經濟損失,但遭到歐盟的拒絕。

  再次是人員往來受到限製。一些中東歐國家曾與俄羅斯達成公民簡易過境或互免簽證協議,但加入歐盟後,實行統一標準,對俄羅斯公民實行嚴格的簽證製度。2003年5月,在聖彼得堡建市300周年的慶典時,普京曾向歐盟提出互免簽證的要求,歐盟擔心簽署協議後會使大批難民湧入而拒絕。簽證製度影響最大的是俄羅斯加裏寧格勒州這塊俄羅斯的飛地。該州2006年4月27日普京總統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俄羅斯托姆斯克市與市民交談與波蘭和立陶宛接壤,而離俄羅斯內地100公裏,一旦波蘭、立陶宛嚴格簽證製度,勢必嚴重限製俄羅斯同加裏寧格勒州的人員往來和物資交流。經過一年多的協商,俄羅斯和歐盟才在2002年11月達成折中協議:俄羅斯公民往返該州使用通行證而不需簽證。

  3.車臣問題

  歐盟對保護人權非常重視,常以人權衛士自居,更怕車臣事件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大規模難民潮波及歐洲。因此,從第一次車臣戰爭起,車臣問題就是歐洲國家批評指責俄羅斯的一個焦點。“9·11事件”後,普京抓住機會支持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也“搭便車”地把國內對車臣分裂主義勢力的戰爭納入反恐軌道。在這之後,俄羅斯在車臣問題上爭取了主動,歐盟減少了對車臣問題的批評。

  但阿富汗反恐戰爭結束後,隨著車臣問題的複雜化,歐盟國家對車臣政策的疑惑和批評又逐漸多起來。在迅速平息“莫斯科人質事件”後,歐洲國家先是質疑解決人質事件中出現人質大量死亡的問題,進而質疑俄羅斯的車臣政策,並且行動上給予車臣流亡分子以支持和庇護。

  在車臣問題上;中在前麵與俄羅斯叫板的是丹麥政府。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質事件”尚未化解,流亡海外的車臣人就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世界車臣人大會,這是得到丹麥政府許可的。後來,丹麥又允許車臣武裝頭目紮卡耶夫離開丹麥。2002年12月12日,歐盟委員會負責對外關係的委員彭定康對外表示,歐盟正在車臣問題上向俄羅斯政府施加壓力。2003年11月,英國政府拒絕俄羅斯要求引渡前車臣文化信息和新聞部長紮卡耶夫的要求,向紮卡耶夫提供政治避難。對於歐盟在車臣問題上的指責,俄羅斯主要是以反恐相回應,並反擊歐盟國家在車臣問題上搞反恐雙重標準,隻要俄羅斯堅持對車臣的主權治理,堅持堅決打擊車臣恐怖勢力的立場,俄羅斯與歐盟國家的關於車臣的爭論就會繼續下去。

  俄羅斯與歐盟之間存在的種種分歧表明,俄羅斯要融入歐洲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俄羅斯與歐盟關係的發展比起俄美關係來更深入、更紮實卻是不爭的事實。當然,俄羅斯與歐盟關係的發展也受製於俄美關係和美歐關係,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中俄羅斯、法國和德國結成反戰同盟讓美國頭疼不已,也讓美國意識到俄羅斯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美歐關係的命運,對美俄歐三角關係決不能掉以輕心,處理不慎,那將是美國全球戰略的災難。因此,伊拉克戰爭後,美國調整政策,對歐洲懷柔而對俄羅斯進一步擠壓,力爭在俄美歐三角關係中進一步掌握主動。目前看來,美國的舉措已經見了效果。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歐盟實力增強,獨立性進一步提高,勢必拉近俄羅斯和歐盟的關係;而俄羅斯為實現強國富民的目標,會把長遠利益的視角轉向歐洲,俄羅斯和歐盟關係的良好發展是肯定無疑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