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普京的外交戰略:國家利益至上

  我們的一切決定和一切行動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使俄羅斯在世界真正強大的,經濟先進的,具有影響力的國家中牢固地占有一席之地。

  ——普京

  隨著蘇聯這一紅色帝國轟然倒塌,昔日超級大國的威風變成了曆史,霸權戰略也壽終正寢,灰飛湮滅。然而,俄羅斯民族因曆史所形成的大國情懷卻根深蒂固,難以割舍。作為蘇聯繼承者的俄羅斯急劇的經濟政治轉型,代價慘重,危機深陷,國力大為減弱,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盡管葉利欽也想重振俄羅斯的大國雄風,也時常在國際舞台上語驚四座,讓人不敢小視。但是,葉利欽的努力成效並不顯著。當葉利欽不得不把重振大國雄風的接力棒交給普京的同時,也把一個複雜的外交局麵交給了普京。

  一、從“一邊倒”到“雙頭鷹”:葉利欽的外交戰略演變

  (一)為何“一邊倒”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按照西方模式實施劇烈而深刻的社會經濟文化變革,因此,外交上也與麵向西方的政治經濟進程同步,葉利欽政權毫無保留地與西方合作,並努力融入西方世界,對西方實行“一邊倒”。

  客觀地說,“一邊倒”對葉利欽政權來說是一種策略性成分很大的外交戰略。因為任何社會變革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社會發展效率和福祉的提高,這也是俄羅斯在20世紀90年代社會經濟政治變革的終極追求。然而,在現實操作中,由於改革缺乏足夠的思想和心理準備,加之持續70餘年的蘇聯模式的巨大慣性,更由於結構複雜的利益集團在社會變革中獲利和受控不可能相同,俄羅斯在急劇變革期間,客觀上存在社會轉型、製度變遷被逆轉的可能性。因此,葉利欽政權在社會轉型的最初階段的主旨訴求,實際上是保證製度變遷和社會轉型不被逆轉,保證蘇聯模式不會卷土重來,提高社會發展效率和社會福利倒是後一步的安排了。

  要徹底不讓蘇聯模式死灰複燃,在國際上爭取西方,特別是美國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援助在經濟行將崩潰的條件下,就十分關鍵,“一邊倒”也就順理成章。以前,人們更多地從爭取西方經濟援助來解說葉利欽的“一邊倒”策略,實際上,俄羅斯得到的西方經濟援助並不多。西方的經濟援助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口惠而實不至。1992年,西方承諾援助240億美元,實際上僅兌現150億美元;1993年又提出援助俄羅斯430億美元,結果僅兌現50億美元,占原計劃的12%都不到。

  葉利欽政權實行親西方的“一邊倒”政策,重要的是尋求西方對其保證社會轉型和製度變遷不被逆轉所采取的強硬措施的支持,至少是默許而不是反對、打壓。這方麵,葉利欽政權在政治上得到西方的回報遠遠大於經濟援助。葉利欽炮打“白宮”、強行通過總統製法、頻繁更換總理等種種按西方標準出格的舉動,都沒受到西方過多的指責;相反,在與國內左翼反對派的鬥爭中,葉利欽還常常得到西方政治精英們的支持。

  (二)麵對東方,兼顧西方的“雙頭鷹”

  但是,親西方的“一邊倒”政策並沒能長久維持。激進的經濟政治轉型導致的經濟崩潰、社會無序、政治混亂,再加上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與蘇聯時期相比,俄羅斯淪為對西方一味稱是的“小夥伴”。這種身份刺激著俄羅斯國內反西方的民族主義情緒的抬頭,這種民族主義情緒的滋長顯然妨礙親西方的“一邊倒”策略的推進。何況,俄羅斯正四鄰不寧,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塔吉克斯坦在社會變革中爆發武裝衝突,戰火連連,蔓延至俄羅斯境內,把俄羅斯也卷入武裝;中突之中。俄羅斯對近鄰周邊的政策招致西方的批評,加上1994年底俄羅斯發動了車臣戰爭,以消滅車臣分裂主義勢力,西方更是憤憤不平,說三道四。

  更令俄羅斯氣憤不已的是,西方的反應不僅表現在言辭激烈上,而且迅速把北約東擴提上議事日程。這實際上意味著西方開始轉向排斥、孤立,甚至敵視俄羅斯的政策。西方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逼得俄羅斯不得不改弦更張,重新審視和修改其親西方的外交政策,將“一邊倒”轉變為“雙頭鷹”。

  1996年,普裏馬科夫出任俄羅斯外交部長,標誌俄羅斯既麵對西方又兼顧東方,東西方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基本確定。值得指出的是,葉利欽之所以對親西方的“一邊倒”政策進行調整,除了國際背景發生重大變化、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滋長等原因外,更為重要的是經過激進的改革,俄羅斯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葉利欽政權在政治上倚重西方支持的分量在減輕。何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歡迎俄羅斯西化,但不希望俄羅斯強大的企圖已經越來越明顯。俄羅斯隻要不甘心隻做跟在西方P股後麵亦步亦趨、任憑宰割的“小夥伴”,就不可能忍氣吞聲地“一邊倒”到底。可惜,如果說,葉利欽政權在親西方的“一邊倒”時期,對西方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援助期望過高而往往失意而歸的話,那麽.在東西方平衡、全方位外交的“雙頭鷹”階段,則是對自身實力的期望過高,往往無視國內資源是否可能承受,好大喜功地縱橫捭闔,帝國心態不時萌動,急功近利地去成就大國氣派,結果常常失望大於希望。在內外危機中耗盡人氣的葉利欽精心運作,把普京送上克裏姆林宮的權力之峰,也把在嚴峻的地緣政治環境中重振大國雄風的重擔壓在了普京的肩上。

  二、實力與資源:普京選擇對外戰略的前提條件

  (一)普京執政後的國際形勢

  任何國家製定對外政策,都要對麵臨的國際環境和自身的資源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把握,普京執政後的俄羅斯也不例外。普京執政後的世界正值世紀之交,經濟全球化方興未艾,國際形勢跌宕起伏,錯綜複雜,特別是“9·11事件”以及反恐鬥爭對國際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發生了重大影響。具體說,普京執政後國際形勢主要有以下特點:

  1.美國憑借實力主導世界秩序的傾向進一步發展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20世紀90年代又抓住了新經濟機遇,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到2000年,美國的經濟總量已占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30%。“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為契機,加緊構建自己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美國利用超強實力力圖獨霸世界,給世界的多極化發展帶來困難和曲折,也給國際關係的互動及結構注入強烈的美國色彩。特別是對美國可能對其領導地位提出挑戰的國家的防範和遏製,為大國之間的博弈關係和互動趨勢增添了跌宕起伏的不確定因素。

  2.大國之間對抗色彩減弱,關係進一步調整

  大國之間既合作又競爭,既相互借重又相互製衡,仍然是大國之間博弈關係和互動趨勢的基本特征。大國之間的博弈關係和互動趨勢對國際秩序的形成舉足輕重。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得大國經濟聯係更加緊密,而恐怖主義威脅、地球變暖、環境汙染等全球性問題又加深了安全上的互相依存,增強了大國之間的合作。然而,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利益不同又導致分歧和競爭,大國關係正是在既合作又競爭、既相互依存又互相製約的博弈和互動中進一步調整。

  3.恐怖主義猖獗,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突出,並與傳統安全問題交織在一起

  非傳統安全問題主要包括恐怖主義、武器擴散、全球或地區性經濟金融危機、跨國犯罪、走私販毒、疾病傳播、環境汙染、全球變暖等等威脅主權國家和全人類生存發展的問題。非傳統安全威脅具有不確定性、跨國性、危害的普及性和擴散性等特點。

  “9·11事件”後,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突出,迫使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加以對付。但是,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凸顯並不能,也沒有取代傳統的安全問題,反而與傳統的安全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國際安全形勢更加複雜。就俄羅斯而言,“9·11事件”之前就飽受恐怖襲擊的煎熬;之後,俄羅斯抓住機遇與美國合作,改善與美國的關係,積極參加反恐戰爭,同時借機打擊車臣恐怖勢力,但美國勢力借反恐深入中亞和高加索地區,使俄羅斯的地緣戰略形勢更加複雜,傳統的安全利益麵臨更大的挑戰。

  4.世界經濟重心呈現東移趨勢

  中國的和平崛起,不僅對世界格局,更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環境產生重大影響。20世紀後20年,亞太地區經濟高速增長,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特別是中國的迅猛發展,成為世界經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個人口大國,緊隨中國之後,經濟發展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世界經濟重心東移趨勢,中國和平崛起,經濟迅猛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建設性作用,使得俄羅斯的既向西看、又向東看的外交策略不能隻從玩東西外交平衡角度去把握,而需要結合本國經濟發展去拓展空間。

  5.俄羅斯周邊安全環境和地緣政治形勢相當嚴峻

  首先,北約東擴使俄羅斯傳統的勢力範圍喪失過半,西線兩千多公裏的戰略縱深喪失殆盡。昔日的蘇聯加盟共和國波羅的海國家和東歐小兄弟爭先恐後、迫不及待地投入西方懷抱,成為西方鉗製俄羅斯的戰略力量。北約東擴的重要出發點是防範俄羅斯再度成為擴張性國家,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在軍事和經濟方麵把俄羅斯死死擠壓在其自身疆界內。盡管遏製俄羅斯不是北約東擴的唯一動機,但這無疑是特別重要的因素。

  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消極影響是明顯的:(1)惡化了俄羅斯地緣政治環境,大大擠壓了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空間。北約接納波蘭、匈牙利和捷克為其正式成員,戰略空間向俄羅斯邊境推進了700公裏。隨著北約的進一步東擴,俄羅斯整個西部可能完全處在北約的包圍之中。(2)北約東擴猶如在俄羅斯西部築起一道柏林牆,俄羅斯麵臨被孤立在歐洲和大西洋範圍之外的危險,麵臨被排除在解決與俄羅斯利益攸關問題的中心和機製之外的危險。(3)北約東擴使俄羅斯與北約大國的關係緊張,特別是與美國關係緊張,增加了俄美關係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北約東擴在美國強力主導下推進,俄羅斯無法阻止,俄美關係一度因為北約東擴而陷入低穀。(4)北約東擴沉重打擊俄羅斯所尋求的獨聯體一體化的努力。俄羅斯為抗衡美國為首的西方的擠壓和遏製,積極倡導獨聯體一體化,努力保持在獨聯體國家中的支配地位。隨著東歐各國和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波羅的海三國爭先恐後地加入北約,北約觸角延伸到獨聯體國家,對獨聯體國家積極進行拉攏,從而增加了一些獨聯體國家的離心傾向,威脅獨聯體一體化進程,削弱俄羅斯對其獨聯體國家的控製和影響。

  其次,在俄羅斯傳統的勢力範圍獨聯體中,俄羅斯的影響和控製也今非昔比,離心離德的傾向不斷滋長。烏克蘭與俄羅斯貌合神離,格魯吉亞幹脆打出旗號分道揚鑣,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甚至成了俄羅斯最直接的安全威脅。

  總之,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日益嚴峻的地緣政治形勢,既為普京執政後的外交提供回旋的餘地,也為普京對外戰略選擇帶來種種製約。

  (二)普京繼承的外交資源

  除了複雜的國際環境和嚴峻的地緣政治環境限製之外,俄羅斯的外交戰略選擇還受到俄羅斯可資利用的外交資源的影響。普京繼承的外交資源主要有:

  1.俄羅斯民族的大國訴求

  蘇聯這個不可一世的超級大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沉重打擊了俄羅斯人的帝國意識。然而,曆史形成的大國情懷卻難以割舍,盡管隨著超級大國的塵埃落定,煙消雲散,俄羅斯昔日風光不在,但大國夢仍然是俄羅斯民族情感的支撐點。振興俄羅斯,恢複其大國地位的訴求,依然是俄羅斯民族意識的主流,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礎。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經濟實力急劇下降,國際地位一落千丈,除了讓俄羅斯人倍感屈辱,也更激發俄羅斯民族強烈的大國訴求。普京執政後,選擇對外戰略不能不充分考慮俄羅斯民族的大國訴求,隻有選擇大國定位,才能順應民意,真正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

  2.國家實力

  國家實力是外交的基礎和後盾,也是選擇外交戰略的基本出發點。對國家實力的界定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數人認同國家實力主要包括自然力、經濟力、軍事力、科技力、文教力幾個方麵。俄羅斯的國家實力與蘇聯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已經大為減弱,但是其綜合實力不容小視:(1)從自然力方麵看,俄羅斯國土遼闊,領土麵積為世界之最,而且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其天然氣和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2)俄羅斯還具備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條件,俄羅斯的領土橫跨歐亞兩大洲,處於東西方文明的結合部,疆域連接著幾乎所有當今世界的大國和敏感地帶,不僅連著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也連著日本、擴展的歐盟和正在崛起的中國這些龐然大物,還連接著中亞和高加索這些敏感地區。(3)從軍事實力方麵看,俄羅斯仍然擁有居世界前列的戰略力量。俄羅斯軍事實力與美國相比差距甚遠,但美國人對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不敢等閑視之,輕易也不願意惹翻“北極熊”,與俄羅斯兵戎相見。(4)從科技實力上看,俄羅斯整體實力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小,但在不少領域卻居世界先進行列,比如在公認的70個關鍵技術領域,俄羅斯有17個居於世界先進行列,有22個在短時間就能夠趕上世界水平;何況俄羅斯擁有龐大的科技人才隊伍,科技潛力不可低估。

  但經濟實力是俄羅斯的突出弱項,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激進的經濟政治改革致使俄羅斯的經濟急劇下降,經濟實力一度隻相當於歐洲小國比利時。而經濟實力恰恰是構成國家實力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影響在國際舞台上說話的分量。葉利欽時代在南斯拉夫、北約東擴等重大問題上不得不與西方妥協,皆因實力所限。

  3.積澱深厚的外交經驗

  外交戰略的選擇除了實力的考慮,前人的經驗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俄羅斯從帝國時期起就是國際舞台活躍的大國,外交經驗有著深厚的積澱。冷戰時期蘇聯作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對手,活躍在外交舞台,到處插手國際事務,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盡管後來不堪重負,不得不敗下陣來,但也積累了大量與美國為首的西方打交道的外交經驗。蘇聯解體後,葉利欽從親西方的“一邊倒”到既看西方又看東方的東西平衡的全方位外交,對外政策幾經調整,其中既有沉痛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正是在外交實踐的經驗中,俄羅斯的外交戰略逐步走向成熟。

  除以上三方麵外,俄羅斯具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這也是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可資利用的重要資源。

  三、理性務實的現實主義:普京外交戰略的基本輪廓

  普京執政後,審時度勢,總結曆史經驗,繼承葉利欽時代形成的恢複大國地位,推進多極化進程,爭當多極化世界的一極,東西方平衡的全方位外交的思想,並根據俄羅斯內外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在此基礎上構建俄羅斯的外交戰略。從普京執政後的外交理論和具體運作中可以看出普京外交戰略的基本構想和主要線索。

  (一)現實主義的外交理念

  現實主義的外交理念是外交戰略的理性選擇。現實主義的國際政治的含義就在於主權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和影響力靠實力決定。

  普京的現實主義外交承認俄羅斯落後的現實。普京認為,世紀之交的俄羅斯正處於數百年來最困難的時期,不屬於當代世界最高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國家,首次真正麵臨淪為世界二流國家甚至三流國家的危險,強國富民是俄羅斯首要的任務。

  普京的外交現實主義承認美國在當今世界中唯一的超級大國的地位和西方主導國際關係的現實,俄羅斯無力與之抗衡。但是,俄羅斯決不放棄反對單極獨霸,推動多極化發展,爭取成為多極世界一極的努力。

  普京的外交現實主義要求俄羅斯徹底摒棄帝國心態,回歸民族國家的大國心態。蘇聯是傳統帝國的延續,紅色帝國對外戰略的核心是維護帝國地位和安全。隨著蘇聯的解體,多民族的紅色帝國變成俄羅斯民族占85%的民族國家。作為傳統帝國,變成與其他國家平起平坐的正常的民族國家,對有著幾百年帝國曆史的子民——從精英到平民——來說,並不是件輕鬆之事。盡管人們明白蘇聯的土崩瓦解使帝國舊夢已然成過眼雲煙,重振帝國威風是不現實的,但從帝國式外交到大國民族國家式外交的轉型仍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葉利欽時代竭力要保持傳統的勢力範圍,控製獨聯體國家,極力參與各種各樣的國際進程,謀求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上擁有與西方同樣的發言權,仍然表現出強烈的帝國心態的慣性。普京執政後,必須依據現實實力,放棄葉利欽時代全方位外交追求的過高目標,徹底摒棄帝國心態,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心態來處理對外關係,製定對外戰略。以正常的民族國家來處理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相鄰國家的外交關係,這是對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相鄰國家平起平坐的民族國家真正而現實的回歸。

  普京的現實主義使國家利益成為外交的最高原則,徹底拋棄了外交的浪漫情懷和理想主義,即拋棄用意識形態來支撐外交理論和實踐的做法。普京執政後,明確指出俄羅斯應該根據國家利益決定外交的優先方麵。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也強調,俄羅斯對外政策應基於國家利益而不是政治意識形態之上,確保國家利益是俄羅斯對外關係的最高原則。以國家利益為原則,就必須徹底拋棄以意識形態畫線的做法。外交上以意識形態畫線是冷戰的產物。冷戰時期,不論是蘇聯還是西方,外交上盛行以意識形態畫線,並樂此不疲。意識形態是支撐蘇聯外交理論和實踐的基礎,蘇聯解體後,冷戰思維並沒有隨冷戰結束而銷聲匿跡,以意識形態畫線在國際舞台上不時若隱若現。普京執政後,明確表示要徹底埋葬冷戰思維,把對話合作作為俄羅斯處理國家關係和國際問題的準則。正是在這種原則指導下,普京放棄了葉利欽執政後期帶有反美主義或者以美國色彩畫線的外交做法,超越意識形態分歧,積極發展與中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同時修複與古巴、北朝鮮、越南的關係。

  (二)俄羅斯外交的戰略目標

  普京入主克裏姆林宮,俄羅斯社會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結束混亂,建立秩序,提高社會發展的效率和人民的福利的根本訴求,成為俄羅斯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正是這一根本任務,決定了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1)為俄羅斯國內的社會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和周邊環境;(2)在國際舞台上保持並加強俄羅斯全球性大國的地位。二者相輔相成。

  普京執政後,根本任務是發展國家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俄羅斯的國家實力,為此,普京打出強國富民的旗幟。而要實現強國富民的目標,既需要有利於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也需要促進俄羅斯發展的廣泛的國際聯係。於是,為俄羅斯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建立廣泛的國際聯係,理所當然地成為俄羅斯對外戰略的首要目標。俄羅斯民族具有根深蒂固的大國情懷,越是國力衰退、國際地位下降,俄羅斯民族的大國訴求就越集中、越強烈,越期盼自己國家迅速崛起。普京執政後,順應民意,把重振大國地位作為製定對外戰略的支撐點。在2003年的國情谘文中普京明確指出,“我們的一切決定和一切行動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使俄羅斯在世界真正強大的,經濟先進的,具有影響力的國家中牢固地占有一席之地。”

  值得指出的是,俄羅斯外交的兩大目標是互相聯係,相輔相成的。快速發展經濟,迅速提高國家實力,是加強俄羅斯全球性大國地位的基礎和條件;反過來,俄羅斯全球性大國地位的加強又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更好的國際和周邊環境以及更加廣泛的國際聯係。

  (三)俄羅斯外交的基本原則

  在現實主義的外交理念下,圍繞俄羅斯外交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普京政權在總結曆史經驗的基礎上,在外交理論和實踐中堅持和發展了以下基本的原則。

  1.量力而行的原則

  葉利欽執政後期,雖然提出東西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思想,卻追求過高的對外戰略目標,竭力謀求與美國等西方大國平起平坐,甚至在一些熱點問題上對西方毫不相讓,這與俄羅斯本身具有的國家實力反差很大,結果也常常事與願違。比如科索沃戰爭,俄羅斯起初反對的調門很高,頗有與西方對抗的色彩;但後來又不得不妥協,致使俄羅斯形象大為受損。普京執政後,放棄過高的對外政策目標,強調俄羅斯的對外戰略隻能在俄羅斯國家實力和外交資源基礎上運行,俄羅斯外交在國際社會中謀求與俄羅斯實力相稱的地位和利益,對國際事務的介入量力而行,不過度關心和介入遠離俄羅斯或與俄羅斯無關的國際事務。普京執政後,從巴爾幹撤出軍隊,放棄維護巴爾幹勢力範圍和保護斯拉夫兄弟的責任,並且先後撤除了在古巴的軍事設施和在越南的軍事基地。

  2.避免對抗原則

  基於對世界形勢的現實主義把握,普京明確指出,對抗的時代已經過去,下決心不以美國這個頭號超級大國為敵,提倡與所有國家合作,不與任何國家對抗。在規避對抗的前提下,在對話合作中力爭加強俄羅斯全球性大國的地位,確保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中獲取與實力相當的利益。

  3.經濟優先,國內目標高於國外目標

  普京執政之後的根本任務是加快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而強調內政優先,國內目標高於國外目標,外交為內政服務;而內政又是經濟發展優先,因此又強調對外政策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4.東西並重、平衡

  東西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是葉利欽時代提出而被普京繼承的。但普京不隻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發展。如果說,葉利欽既看西方、又看東方的策略側重於玩外交平衡,普京東西並重的“新東方政策”卻有著促進國內經濟發展的深謀遠慮。隨著世界經濟重心向東轉移的趨勢日益明顯,而俄羅斯的持續發展依賴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開發,這一宏觀趨勢使得普京把在東方的外交拓展與本國的經濟發展的現實緊密聯係起來。無論是積極發展與中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還是加強同印度的傳統友好關係,以及積極介入東北亞事務等都表明,普京東西平衡不僅僅是玩一把的外交權謀,更帶有促進俄羅斯發展的經濟色彩。

  值得指出的是,普京東西平衡的“新東方政策”充分體現了“世界穩定弧”的新地緣戰略。“世界穩定弧”戰略的主要內容是:以俄羅斯—北約新機製、獨聯體集體安全體係和上海合作組織為支撐,構築一條以俄南部為中腰,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穩定地帶。“穩定弧”旨在為俄羅斯營造穩定的周邊環境,在實現地緣政治穩定的同時,推動地緣經濟合作。實施“穩定弧”戰略的經濟內涵在於俄羅斯西可與歐盟加強全方位經濟合作,中可主守裏海能源開發,東可密切與中國、日本、韓國的經濟合作,促進遠東及西伯利亞的開發。

  (四)國家利益至上的實用主義的外交策略

  普京執政後,在現實中推行靈活務實的實用主義外交。普京時代的俄羅斯對外政策更多理性和務實,手段運用更為多變和靈活,在實用主義的縱橫捭闔中謀求俄羅斯的最大利益。2000年6月30日,普京總統批準俄羅斯對外政策新構想,俄羅斯外交部長伊萬諾夫就強調,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是俄羅斯對外政策新構想的重要因素。普京也指出,俄羅斯將執行建立在實用主義、理性思維和可靠保證俄羅斯安全基礎上的外交政策。采用實用主義外交策略,既是俄羅斯對外戰略的總目標所決定的,又是在國家實力衰落的背景下最現實的策略選擇。也就是說,俄羅斯國力衰退、缺乏硬資源的現狀使普京隻能以積極的行動、靈活機巧的手腕、務實理性的策略來實現外交目的,即最大限度地利用軟資源來彌補硬資源不足。

  不可否認,俄羅斯的對外戰略有著總體布局和實施重點。比如,俄羅斯的對外戰略重點是西方,美國是優先考慮的因素,歐洲則是俄羅斯命運所在;而與獨聯體國家的關係則是關係俄羅斯國內安全和發展以及國家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不容忽視;中國、日本、印度、韓國等東盟亞洲國家對俄羅斯的安全與發展的意義越來越大,也是俄羅斯外交的重要方麵。但是,在這些重要外交關係的發展中往往充滿了矛盾和不確定因素,拘泥於外交布局和構想,有可能顧此失彼,成本大於收益;而采用務實靈活的實用主義策略處理這些重要外交關係,盡管可能被國際看作政策搖擺不定,甚至權宜之計,但往往能夠事半功倍,收到奇效。比如,普京執政後,俄羅斯加快了接近和靠攏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步伐,因為俄羅斯經濟複興所需要的市場、投資、人才、技術主要都來自於美國以及西方。甚至可以說,無論俄羅斯是否能夠得到美國多少具體而實在的回報,至少背負一個不甚融洽,甚至充滿敵意的俄美關係的沉重包袱,顯然不利於俄羅斯的複興大業。

  然而,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雖然歡迎俄羅斯的西化,卻並不希望俄羅斯強大,對俄羅斯總是懷著警惕心理,特別是美國為確保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導地位,把俄羅斯作為主要的潛在對手加以防範。因此,俄羅斯與美國和西方的關係也總是起起伏伏,磕磕絆絆。而俄羅斯從國家利益至上出發與西方打交道,不論是抗爭還是妥協,都是要同西方交換利益,所以,靈活務實的實用主義策略大派用場:既能動員一切外交資源,利用一切機會爭取自己的利益和發揮自己影響的空間,又隨時可以在局麵與己不利時作出不損體麵的妥協。相應地,則是有時順應,有時說不,在順應的時候不是一味迎合,必要時也表現逆反;說不的時候,把握分寸,極力避免對抗升級,絕不魚死網破,為日後關係緩和留有餘地。總之,靈活務實的實用主義主旨在於以退為進,以妥協求合作,在互相博弈中交換利益,在利益交換中獲取預期的好處。

  普京執政後,打出“歐洲第一”的旗號,大張旗鼓地重返歐洲,積極發展與歐洲的關係。俄羅斯利用能源作為發展俄羅斯與歐洲合作的杠杆,使俄羅斯與歐洲的經濟聯係發展上了一個台階。而俄美關係則處境困難。“9·11事件”讓全世界震驚不已,普京敏銳地抓住時機,第一個打電話給美國總統布什,堅決支持美國的反恐戰爭。俄羅斯在阿富汗的戰爭中向美軍提供軍事情報,為美軍在中亞讓開大路,允許美軍進駐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插足中亞是美國在20世紀夢寐以求而不可得之事,意想不到借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竟美夢成真。美俄關係借反恐合作之機迅速升溫,普京甚至與布什建立了較為親密的個人關係。布什說,我從普京的眼中就能看出這是一個可以與之打交道的人。布什甚至毫不掩飾地用“我喜歡他”這樣的語句來表達對普京的欣賞。然而,俄美關係好景不長,反恐行動打垮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美國人又動手實施改造中東的計劃,對伊拉克動武。此舉遭到德國和法國的反對。這一次,普京又堅定地站在德國和法國一邊,直言不諱地抨擊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俄羅斯與法國、德國堅決反對聯合國通過對伊拉克動武的授權決議,致使美英借聯合國名義進行伊拉克戰爭的希望落空。一時間,普京、德國總理施羅德、法國總統希拉克三架馬車的形象讓世人矚目,令美國、英國氣惱不已。俄羅斯外交左右逢源,搖擺不定,讓眾多歐美精英疑竇叢生,俄羅斯是否是西方可靠的夥伴的追問不絕於耳。然而,正是這種靈活務實的搖擺不定,彰顯出的卻是實用主義外交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本色。

  (五)集中外交決策權

  這是普京執政後外交方麵的一大特點。葉利欽時代的外交政策過多受到政治利益集團和寡頭集團的影響,政出多門,常常出現混亂和矛盾,即“外交私有化”現象。普京加強中央集權,把外交大權集中在總統手中,一是為了克服政出多門,保證俄羅斯對外用一個聲音說話;二是為了保證外交政策的可信性、連續性和可預測性。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