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沒有結果的戀情

  1863年8月,陀思妥耶夫斯基決定再次赴歐洲一走,但這次出國已有了新的目的,他將與一位年輕的姑娘阿波利納裏婭・普羅科菲耶夫娜・蘇斯洛娃一起完成他的這次充滿感情煎熬的旅行。

  他與蘇斯洛娃相識於1861年秋天。那時他的《死屋手記》和《被欺淩與被侮辱的》正在《時代》上連載,他的聲譽達到了又一個高峰,青年(特別是文學青年)將他視作崇拜的偶像。一天,編輯部來了一位長得挺漂亮的年輕姑娘,她怯生生地將一篇名為《回頭見》的小說遞給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得出這是篇文筆稚嫩的習作,不過其中能感受到一股追求女性獨立意識的清新的氣息。出於對年輕人的愛護,陀思妥耶夫斯基采用了這篇稿子。這個年輕的姑娘就是蘇斯洛娃。

  自此以後,陀思妥耶夫斯基經常在各種文學晚會上見到她的身影。而且,每當他站在台上朗誦自己的作品時,他總能感覺到有一雙火辣辣的眼睛在注視著他。時隔不久,陀思妥耶夫斯基收到了蘇斯洛娃寄來的一封充滿仰慕之情的大膽的情書。

  蘇斯洛娃出身在一個農奴家庭,“15歲以前一直在普通老百姓中間受熏陶”。農奴製廢除後,她的父親――一個有點文化的農民,設法為自己和家人贖了身,並當上了主人的管家,後來又移居彼得堡,成了一名商人。父親讓蘇斯洛娃和她的妹妹納傑日達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蘇斯洛娃當時是彼得堡大學的學生,一個對未來充滿熱望和幻想的新女性。蘇斯洛娃聰明,單純,有極強的獨立意識和自尊心,她的熱烈的天性和理想主義往往使她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她想得到的東西。她認識陀思妥耶夫斯基時20剛出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一個進入她的生活和使她產生強烈眷戀的男人。她清楚地知道她愛上的是一個40歲的有家室的健康不佳的人,可是在她看來隻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樣的大作家才配得上她的愛,她希望借助於他的天才使自己的個性和人生道路煥發出特異的光彩。

  蘇斯洛娃那封情真意切的情書深深打動了正處在感情饑渴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欣然接受了姑娘的愛情。“在我感到疲憊和絕望的時候,你的愛情猶如上帝的恩賜,突然出乎意外地降臨於我身。你那緊貼著我的年輕的生命使我有希望得到很多東西,而且已經給予我很多很多,它使我重新充滿信心,恢複了原來的朝氣。”這是蘇斯洛娃的中篇小說《陌生的女人和自己的男人》中男主人公說過的一段話,小說是以作者本人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段感情史為基礎寫就的,這段話十分準確地寫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當時的心態。

  1862年秋天以後,他們的關係已不同一般。兩人熱烈地相愛著,一有時間就找地方幽會。陀思妥耶夫斯基沒有向哥哥隱瞞這件事,而事實上米哈伊爾成了這種關係的保護人,他們幽會的地點常常就選擇在米哈伊爾家裏。

  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快發現蘇斯洛娃對愛情有很高的要求,她要求陀思妥耶夫斯基為了她而忘掉一切。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辦不到。不說別的,單單雜誌的事就夠他操心的了,他實在撥不出更多的時間來與她一起分享。蘇斯洛娃在為幸福而陶醉了一陣以後,不滿的情緒漸漸強烈起來。她覺得,陀思妥耶夫斯基對她的迷戀隻是出於一種肉體上的需要,是他事業之餘和家庭之外的一種調劑。她不願使自己的愛情服從於這種需要和調劑。她特別不能容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不願與妻子離婚,甚至他為了重病的妻子的安寧還千方百計地隱瞞他們兩人的關係。蘇斯洛娃感到失望:她為愛情獻出了一切,可陀思妥耶夫斯基呢?他還在忙他的事業,還在照顧自己的家庭,並沒有與她有多少精神上的交流。使蘇斯洛娃失望的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孱弱的身軀似乎難以滿足她那火一般的渴求,可反過來有時他的欲望又使她感到害怕。原來的那種帶有浪漫色彩的崇高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形象暗淡了下來。她生氣地對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我們的關係對你來說是體麵的,你的所作所為都像一個一本正經的忙人。這種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責任,同時又不忘享樂。”

  蘇斯洛娃一個人獨處時,自己也說不上來是愛陀思妥耶夫斯基呢還是恨陀思妥耶夫斯基。她有時真的想折磨折磨他,可是一旦和他在一起,她又立即覺得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她不可能再愛上別的什麽人。而此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經越來越依戀這位心氣頗高的姑娘,他無法想象她會拒絕他。陀思妥耶夫斯基決定再次出國,希望能與蘇斯洛娃在國外度過一段美妙的時光,以彌補兩人關係中開始出現的裂痕。

  1863年春天,陀思妥耶夫斯基邀請蘇斯洛娃與他一起去意大利度夏,蘇斯洛娃高興地答應了。可是,5月裏出現了《時代》被查封的事件,接著就是一連串極為惱人又極為煩瑣的事務,要辦各種交涉,要清理賬目,要退訂單等等,哪一樣都耽擱不得。出國的事就這樣被拖了下來。

  蘇斯洛娃本來已經有些不快,這一來幹脆一個人在夏初先去了巴黎。陀思妥耶夫斯基答應隨後就趕去與她見麵,然後再一起前往羅馬和那不勒斯。蘇斯洛娃走後,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沒完沒了的事務纏得久久無法脫身。特別是他不甘心因《時代》被查封而結束他的辦刊物的事業,他還在多方努力以求當局允許他們另出一個新的刊物。他知道蘇斯洛娃的脾性,久拖不去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陀思妥耶夫斯基心急如焚,但又難以丟下手頭的工作。

  蘇斯洛娃的信一封接著一封地飛來,她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延誤深感不快,言辭中已經隱隱約約地提到了“斷絕關係”的字眼:“我從不曾為我的愛情臉紅,因為它是美好的,甚至是偉大的。但我可以告訴你,我也從未對你隱瞞過這點,我在出國前曾多次打算斷絕這種關係。”8月初,她的信突然中斷了。三個星期過去了,盡管陀思妥耶夫斯基接連不斷地給她去信,均無回音。陀思妥耶夫斯基意識到情況不妙,於是斷然決定,立即啟程。

  他途中的第一站是威斯巴登。陀思妥耶夫斯基進了賭場,把手頭僅有的一點錢投向了輪盤賭,這種賭博是他早年就迷上了的。他很幸運,一上手就贏得了一萬零四百法郎,可第二天早上又把一大半輸掉了。晚上他又贏到了三千法郎。他及時地打住了,把餘下的錢中的大部分寄給了哥哥,讓他轉交給重病的妻子。

  一到巴黎,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從旅館裏給蘇斯洛娃發出了一封快信。但是,難道還有必要和耐心等她的回複嗎?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嘲地搖搖頭,而後跳上一輛馬車,直奔蘇斯洛娃的住所而去。蘇斯洛娃在日記中記下了他們這次會見的情景:

  ‘你好’,我聲音顫抖地對他說。他問我怎麽了,這使我更加激動,同時也感到不安。我以為你不會來了,我說,因為我給你寫過信。

  ‘什麽信?’

  ‘叫你別來……’

  ‘為什麽?’

  ‘因為太晚了。’

  他垂下了頭。經過短暫的沉默後,他說,‘波利婭,我應該了解一切,咱們隨便走走,你把一切都告訴我,否則,我非死不可。’

  我建議到他下榻的地方去。

  我們一路上都沒有說話。他隻是有時絕望和不耐煩地朝車夫叫喊‘快,快’。車夫困惑不解地偶爾回頭看看。我盡力不看費多爾・米哈伊洛維奇,他也不看我,但一路上都握著我的手,時不時地緊緊握一下,身上一陣陣痙攣。‘平靜些吧,我不是在你身邊嗎?’我說。

  我們走進他的房間後,他跪倒在我跟前,緊抱著我的雙膝說:‘我已失去了你,這我知道。’他平靜下來後,就開始盤問我,他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也許是個美男子,年輕,又能說會道。我好久都不願意回答他。

  ‘你已經完全委身於他了?’

  ‘別問了,這多不好。’我說。

  ‘波利婭,我不知道什麽好和不好。他到底是哪國人,是俄國人還是法國人?’

  我告訴他,我非常愛這個人。

  ‘你幸福嗎?’

  ‘不。’

  ‘居然有這種事?你愛他,可又不幸福。這怎麽可能呢?’

  ‘他不愛我。’

  ‘他不愛你!’他絕望地抱著頭,喊了起來。‘但你不是像女奴一樣地愛他吧,告訴我,我需要知道這點。你真是要跟他遠走天涯海角嗎?’

  ‘不,我要到農村去,’我聲淚俱下地說。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蘇斯洛娃來到巴黎後不久,認識了一個名叫薩爾瓦多的醫科大學學生。此人原籍西班牙,年輕漂亮,精力充沛,言談和舉止充滿自信。薩爾瓦多身上的奇異的魅力很快將孤獨沮喪的蘇斯洛娃俘虜了。蘇斯洛娃覺得,與他相處似乎沒有那麽多令人感到壓抑和痛苦的東西,一切都顯得隨意和輕鬆。正當蘇斯洛娃準備以整個身心擁抱他的時候,薩爾瓦多卻躲開了。他已經意識到這個熱情似火的俄國姑娘正在把事情引向他所不願達到的境界,在他看來這隻是他的許多豔遇中的一次罷了。薩爾瓦多找出種種借口,不見蘇斯洛娃,有一次還說是得了重病,可第二天蘇斯洛娃卻見到他在大街上快快活活地走著。這對於蘇斯洛娃來說,無疑是一場悲劇,受到傷害的蘇斯洛娃甚至想殺了他。就在這時陀思妥耶夫斯基來到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雙手抱頭,極為懊喪和痛苦地聽完了蘇斯洛娃的陳述。此時的他還能說什麽呢。一切都晚了,一切都已麵目全非。絕望之餘,他又極力安慰起她來,勸她把過去的事情忘掉,說經曆這場痛苦後心靈將變得更純潔。這些話也許也是對自己說的吧。是啊,原來盼望的甜蜜的戀人之旅,如今隻剩下了痛苦的回憶。

  “我們不是說好了要去羅馬和那不勒斯的嗎?”

  “可是,如今怎麽還能……”

  “沒關係,我做你的哥哥好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決心扮演保護人的角色,再作一次自我犧牲。當然,他的內心深處仍存有一絲重新開始的希望。

  9月初,兩人來到了巴登,後來又去了日內瓦。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那兩個地方一直狂熱地玩著輪盤賭,直到把最後一個子兒扔進了賭場為止。他們連去都靈的路費也沒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當了懷表,蘇斯洛娃當了戒指。他隻好寫信讓哥哥把他寄去的錢再寄回來。哥哥很生氣:真像開玩笑一樣,剛寄來的錢又讓寄回去。他更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與心愛的人一起旅行時怎麽會把錢賭得精光?

  究竟是什麽促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此迷戀輪盤賭呢,或許是為了尋找一種精神解脫?或許是為了獲得飛來的橫財?或許是真的被賭博的惡魔給纏住了?或許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還有其他的什麽誘惑?

  如果說青年時代他也賭過幾次的話,那麽他對賭博的興趣在謝米帕拉金斯克強烈地表現了出來。他曾給朋友描述過他對在那裏親眼見到狂賭後的印象:“嘿,賭得真帶勁!可惜我沒有錢。這種非同小可的賭博,簡直是一個旋渦,我看到並意識到了這種可怕的嗜好的卑鄙與下流……然而它是那麽吸引人,真想讓它給卷進去。”

  當然,真正作為賭徒的經曆還是從這一次開始的,其後這種狂熱幾乎控製了他十年之久。就在那年9月8日,他給哥哥的信中這樣寫道:“無聊極了,雖然和阿・普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獲得幸福也不愉快,因為我與至今為我所愛的人,與我多次為之感受到思念之苦的人分離了。為了尋求幸福而拋棄一切,甚至拋棄我可能能起些作用的事業是自私的,這種想法給我現在的幸福(如果它確實存在的話)蒙上一層陰影。”內心的痛苦無疑是促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次旅行中把注意力轉向輪盤賭的一個因素。他在信中繼續寫道:“我需要錢,為了自己,為了你,為了妻子,為了寫小說。在這裏贏幾萬法郎根本不算一回事。是的,我來這裏的目的是要幫助你們大家並使自己免遭不幸。”陀思妥耶夫斯基確實太想改變自己和親人們的處境了。經濟的拮據,常常使他為還債為滿足基本的溫飽而寫作而奔走,為此他看盡了那些文學掮客、債權人和高利貸者的臉色。而在這裏,在賭場上,似乎幸福唾手可得,他“怎能不入迷”呢?自然,賭博的魔力也真的纏住了他。他在信中又寫道:“我突然忘乎所以,不能自製,結果便輸得精光。從巴登給你發出一封信後,我又帶了僅剩下來的錢去賭了,在半個小時之內用4個拿破侖金幣贏了35個金幣。非凡的幸運迷住了我,我用35個金幣去冒險,結果全部輸光。”他親身體驗到了所有賭徒共有的悲劇,輪盤賭並沒有給他和他的親人帶來任何幸運。

  不過,作為藝術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又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賭徒,賭場上那不祥的輪盤強烈地刺激著他的神經,激發起他的創作欲望。他的中篇小說《賭徒》的構思就在這時出現了。作品的主人公身上顯然有著作者自身的影子:“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汁液、力量、狂暴的熱情和勇氣都傾注在輪盤上了。他是一個賭徒,但並非一般的賭徒,他是一個具有豐富想象力的發明家,問題在於他自己也為這種想象力感到羞恥,因為他深感這種想象力是卑鄙的,盡管對冒險的渴求使得他自以為變得高尚起來。”陀思妥耶夫斯基自信,這部小說“一定會以其對輪盤賭的鮮明和極其詳盡的描寫而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它像《死屋手記》那樣“描寫的也是地獄般的生活,也是監獄中的‘澡堂’”。事實上,如果沒有作家的那段親身經曆,也許也不會有這部以光怪陸離的賭場為背景的,寫得如此生動、細膩和真實的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蘇斯洛娃被迫困居在都靈,等待著米哈伊爾從彼得堡給他們寄錢來。這時,兩人的關係一度出現了轉機。蘇斯洛娃在日記中寫道:“我對費多爾・米哈伊洛維奇又產生了溫情。有一次我數落了他一通,但事後覺得我錯了。我很想彌補這一過失,便對他溫柔起來。他是那麽高興,使我深受感動,於是我加倍地對他溫柔。當我坐在他身旁,含情脈脈地看著他,他說:‘這才是我熟悉的目光,我已經好久沒有見到它了。’我倒在他懷裏抽泣起來。”可是,蘇斯洛娃的柔情很快就過去了,她遭受過的痛苦已使她難以再向陀思妥耶夫斯基開啟心靈的窗戶。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蘇斯洛娃終於到達了他們預定的目的地羅馬和那不勒斯。在羅馬,他們參觀了聖彼得大殿、古羅馬廣場和科洛西姆鬥獸場。在那不勒斯,兩人在船上與赫爾岑一家不期而遇。“在他們麵前他待我就像親哥哥,”蘇斯洛娃這樣寫道。而後兩人又來到了柏林,這是他們約定分手的地方。蘇斯洛娃雖然對這樣的旅行已提不起興趣,但是臨別時她仍有些傷感,她事後寫道:“與他離別使我感到遺憾。”10月下旬,她獨自去了巴黎。其實,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已經清楚,這樣的尷尬的相處隻能增加雙方的痛苦,這一路走得夠累的,這是一種精神上的煎熬。而家裏又有多少事情在等著他,申請辦新雜誌的事是否有了消息,妻子瑪麗婭的病不知是否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特別是一種強烈的創作欲望又在他的心頭升騰起來。“非常想回彼得堡”,他這樣寫信對哥哥說。

  回國前他又專程去了一次漢堡,那裏有幾家著名的賭場。幾天後,蘇斯洛娃接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封信,說他又輸了錢,請無論如何設法給他寄些錢來。蘇斯洛娃從別人處借了350法郎寄給了他。10月底,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到了彼得堡。

  二十多年後,蘇斯洛娃這樣解釋她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分手的原因:

  “你們為什麽要斷絕來往呢?”蘇斯洛娃當時的丈夫羅紮諾夫問她。

  “因為他不願意跟妻子離婚。他說:要知道她是一個身患重病的女人啊!”

  “她當時不是快死了嗎?”

  “是的,快死了。她是半年以後去世的。可是那時我已經不愛他了。”

  “為什麽不愛他了?”

  “因為他不想離婚。我已經把自己的愛情奉獻給他,對他沒有任何要求和期望。他本來也應該這樣做。可是他沒有這樣做,所以我就把他甩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對蘇斯洛娃的情感顯然要複雜得多。蘇斯洛娃的性格是極為矛盾的:堅毅果斷但易於衝動,充滿自信但愛走極端,為人善良但過於自私,有時甚至表現得十分冷酷。她一生的悲劇實際上是注定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總覺得她身上的某些氣質與他頗為相像。兩人柏林分手後,陀思妥耶夫斯基並沒有減少對蘇斯洛娃的濃濃的情意,可蘇斯洛娃已日漸與他疏遠。她在孤獨和冷漠中已經走上了一條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完全不同的道路。盡管日後她部分地實現了自己的事業,但由於她在情感上開始放縱自己,生活得並不幸福。陀思妥耶夫斯基愛莫能助。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給蘇斯洛娃的妹妹納傑日達的信中這樣解釋她的姐姐對他的指責:“阿波利納裏婭是個非常自私的人。她的自私和虛榮厲害極了。她要求人們獻出一切,完美無缺,她不會尊重別人的優點而原諒一個缺點,她自己則不願對人們承擔最起碼的義務。她至今一直教訓我不配享有她的愛情,不斷地抱怨和責怪我……我至今還愛她,非常愛她,但我真想不再愛她。她是不值得這樣愛的。我可憐她,因為我預見到她永遠不會幸福。她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朋友和幸福。誰要求別人獻出一切,而自己不承擔任何義務,他就永遠不會有幸福。”

  陀思妥耶夫斯基與蘇斯洛娃的通信保持了較長一段時間。1865年,兩人的關係還出現過最後一次波瀾。那年8月,兩人在德國的威斯巴登有過一次短暫的並不和諧的會麵;10月底,蘇斯洛娃回到彼得堡,陀思妥耶夫斯基去見她,“我們總是爭論不休,互不相讓。他早就向我提出過求婚,至今仍在為此事生氣”,蘇斯洛娃在日記中寫道。次年春天她離開了彼得堡,他們的戀情就此悲劇性地結束了。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卻願意把她稱為“永恒的女友”,在他後來不少重要作品的女主人公形象上,可以清晰地見到蘇斯洛娃的身影。

  §§第六章 危機與轉機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