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十八章 菩提樹下王子成佛——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前565一前486)原名悉達多,意為“成就一切者”或“財官”,他的姓叫“喬答摩”,或稱“瞿曇”。後因達到覺悟,被稱作喬答摩·佛陀,因為是釋迦族出身的聖人,也被稱為釋迦牟尼或釋尊。關於悉達多的出生年月,古印度史籍沒有明確記載。根據我國的佛教傳統認為他生於前565年,圓寂於前486年,與我國的孔子大體同時。

  釋迦牟尼誕生於釋迦族小國,即今天尼泊爾南部與印度毗鄰的提羅拉科特附近一個小國家迦毗羅衛所屬的一個城邦,而當時迦毗羅衛國又臣屬於北印度另一個強盛王國拘薩羅國。釋迦族是古印度著名王族懿師摩王(義鳩王,漢譯“甘蔗王”)的後裔。其父是釋迦族小國的國王名首圖馱那,漢譯“淨飯王”,是迦毗羅衛國的貴族。在全印王侯中,沒有比淨飯王更勇敢更聰明的了。關於他的出生,有神話般的傳說。王後即悉達多的母親摩訶摩耶是與迦毗羅衛王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她有黑蜂似的美發,纖巧的手足,青蓮嫩瓣似的明眸,曲如彩虹的玉臂,相思果似的朱唇,茉莉似的皓齒,弓形的腹,深藏的臍,堅實豐滿的臀部,象鼻似美好光滑的大腿,羚羊似的小腿,玫瑰膠脂似的手掌腳掌。正是“纖纖作細步,舉止世無雙”。在摩耶夫人40歲的時候,一日忽夢到一頭白象自空中下來,從她的右脅進入腹中,夫人由此懷胎。按當時風俗,婦女懷孕後必須回娘家生育,摩耶夫人臨產前回娘家途中經過藍毗尼花園(今尼泊爾南部波陀利那村羅美德寺院處),在園中,忽然陣陣腹痛,於是右手攀住一株無憂樹的樹枝,悉達多自她右脅下出生。

  釋迦牟尼出生後7天,他的母親即去世,由他的姨母摩訶·波閣波提養育長大。悉達多屬印度第二大種姓刹帝利,因此他幼年時生活是富裕舒適的,有宮殿3座,在雨季、冬季、夏季輪換居住,足不下廊,生活奢侈,極盡聲色之娛。淨飯王對王子寄予厚望,從小就讓他接受嚴格而全麵的婆羅門教育,向婆羅門大師學習文學、哲學、算學,跟武士學習兵法與武藝等,期望他能繼承王位建功立業,成為一個統一天下的君王——“轉輪王”。釋迦牟尼15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時娶知書達禮、端莊淡雅的鄰國公主耶輸陀羅為妻,生下兒子羅睺羅,從此在宮中過著稱心如意的舒暢生活。經常是這樣一幅景象:太子安臥榻上,眾美女用種種樂器奏出美妙的音樂來取悅他。然而他卻置身其中,不知其樂趣。鼓樂弦歌之聲已經告訴他三界變幻不定,猶如秋雲,眾生死生,猶如演戲,人世飄忽,如山洪落地,雷火經天。他的父親淨飯王為防備他有這種思想,便有意不讓他看到世上的苦惱景象,因此當有一天悉達多要去遊園時,所有病弱、困頓的人都被逐離道旁,但雖有王命,神意卻仍使他先後看見一個衰朽老者、一個病人和一具死屍——這一切象征性的遭遇猶如無情棒喝,提醒他富貴歡樂的虛空幻滅。他於是來見他父親,請求準許他出家學道。國王原是把本族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悉達多身上,便用盡辦法,想使他回心轉意。但他已經感悟了一切事物的空虛無常,決心要棄離塵世,出家去尋找擺脫生死的“真理”。

  其實釋迦出家絕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有著深刻的時代、社會背景:當時古印度各國之間正在進行互相討伐、兼並的戰爭,小國麵臨著被大國吞並的危險,釋迦族小國也處於即將被拘薩羅合並的形勢。此外,整個社會的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四種姓之問也發生了政治、經濟衝突,階層內部發生了分化,特別是吠舍階層產生出新的富商和自耕農。在階級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的情況下,作為釋迦族的王太子已預感難免覆滅的結局,因之覺得世間無常自是情理中事。再者婆羅門社會規定要經過四個生活階段:即梵行期、家住期、林棲期、遊行期,可以推測,釋迦牟尼當時也是順從這個社會習慣的。最後釋迦牟尼生活的時代,社會上出現了與傳統的婆羅門思潮相對立的“沙門思潮”,產生了許多新的哲學派別和新的宗教。據佛經記載,當時有96種“外道”,主要的有6種,其中就有耆那教。正是在這種條件下,釋迦牟尼在正統的婆羅門經典中尋求不到終極解脫、人生真諦之時,才有可能轉向當時已在社會上產生影響的“沙門思潮”。

  在釋迦牟尼29歲那年的一天夜晚,他在車夫的幫助下偷偷離宮,別妻離子,舍棄王位,剃除須發,披著袈裟出家修行。他出家後,到處拜師,想了解生死的真諦,尋求解脫苦難之路。悉達多先到跋伽仙人的苦修林修行,以種種苦行折磨肉體,以求得精神解脫。但是,他不滿意這種做法,滯留一宿後離去。以後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得遇沙門師阿羅邏·迦羅摩,按照他的教義和教規過獨身生活,不久悉達多達到了阿羅邏所教導的一切,使他大為歎服,建議兩人合作領導他的沙門團體,然而悉達多不滿足於這種學說,退出了。仍未成道的悉達多去找另一位沙門師鬱羅迦·羅摩子修習禪定,結果也一樣,他仍不滿足而退出。於是又來到伽閣山苦行林,看到尼連禪河,這裏河水澄澈,林木幽深,河岸平鋪,近有牧村景物宜人,正適於苦行靜修。自此開始了長達6年的苦行。傳說他“日食一麻一麥”,盤膝靜坐,磨礪身體,“專心修苦行,節身而忘餐”,後來幹脆絕食,身體衰弱到極點如一具骷髏,但還是一無所獲。他已覺悟到這種苦行的無益,於此並不能發現解脫的正道,便放棄苦行和那些機械的瑜伽行為,決意用明智的方法去尋求真理,而首先要使支持心靈的身體恢複,於是他接受了近村牧女所奉獻的乳糜(牛奶和大米燒的粥),調養身體,恢複氣力,並在尼連禪河中洗去6年積垢,使精神一爽,然後來到菩提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雙腿結跏趺坐,端正身念,靜思冥索,發誓:“我今若不證天上大菩提(覺悟),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經過七天七夜(也有說七七四十九天)修煉,當最後一夜拂曉時分,晨鼓鳴時,悉達多澄思淨慮,內心寂靜,一切煩惱不再從心頭生起,心情豁然開朗,終於覺悟成道,這時他已35歲,成為至上的佛陀(意為真理的覺悟者)。

  佛陀證悟成道以後,為了把他的思想學說能讓別人理解和接受,開始了長達45年的傳教活動。佛陀首先想到阿羅邏和鬱羅迦,但他們已經去世了。於是決定向在他舍棄苦行時離開他的五比丘說法。佛陀來到了波羅奈城(現在的貝拿勒斯)的鹿野苑,向憍陣如等5人宣傳佛法,他最初說法的內容是離開愛欲和苦行的中道,即八正道和四諦,此謂“初轉法輪”;這5人都成為他最初的弟子。以後佛陀吸收更多的人參加他的僧伽團體。波羅奈很多商人子弟出家從學,如此形成了僧伽團的另一分支組織:他們在家修行,布施比丘們的生活所需,成為僧伽團體的正規支持來源。當佛陀有了60個弟子的時候,他派遣他們分別到各地去說法傳道。

  後來佛陀和他的新弟子們來到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國王頻婆娑羅很欣賞他的說法,皈依為俗家弟子,並贈送一座林苑供佛陀師徒們居留之用,這竹林精舍乃是佛教寺院的原型。佛陀在這裏又收了兩個著名的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在他的家鄉迦毗羅衛,他的長大的兒子羅睺羅也受戒人教,他的弟弟難陀也出家為僧。

  佛陀歸鄉後不久,又重回摩揭陀安居。在這裏他會見了拘薩羅國舍衛城的富商須達多,用“黃金鋪地”的辦法把祗多太子的園林買下來,然後兩人合作,“共立精舍,為佛作窟,別房千二百處”,供奉給了佛陀,這就是有名的“柢樹給孤獨園”,佛陀居此處說法達25年。

  佛陀倡導“四姓平等”,不論是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都可以人教,在佛教內部是平等的;他不讚成婆羅門的特權,特別注意提高刹帝利的地位;他還注意維護商人的利益,商人也大力支持佛教。他傳教的方式靈活多樣,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對象,用偈頌、散文、故事、譬喻、問答等各種形式,宣講佛法。他允許弟子們用不規範的梵語和方言進行說法,使佛教思想在社會上廣為傳播。

  釋迦牟尼晚年雖常住在王舍城,但還到處走動傳教,帶領弟子從王舍城出發,經那爛陀渡恒河到吠舍離城接受了富裕妓女蕃摩羅的供養。在南未羅國波伐城,佛陀因食物中毒病情轉重,行至離拘部那迦城(今印度聯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邊娑羅樹下圓寂。在臨終前,他還為婆羅門須跋陀羅說法,收他為最後一個弟子。

  佛陀死後,遺體被火化,遺骨(舍利)據說分配給8個國家,由王族所建的舍利塔內供養。他生前所說的佛法,被弟子們傳誦下來,加以整理,形成佛經三藏。

  綜觀佛陀一生的行跡,可以看到他提出一套係統的精神學說,並建立了宗教組織——僧伽,收了1000多名弟子,創建了不少寺院,經過他與其弟子的艱苦努力,使佛教遍及全印進而傳播到東亞、東南亞以至全世界,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釋迦牟尼對人類精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世界宗教史、哲學史、文化史上有著極其顯著地位。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