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
弗洛伊德生於弗賴貝格(現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維亞)。在中學畢業以前,他曾打算過學習法律。由於受到達爾文當時頗有爭議的理論和歌德的一篇論自然的文章的影響,他決心學醫。
弗洛伊德於1873年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但直到1881年才取得醫生資格。這是因為他有誌於做個教師,因而花費了許多時間在恩斯特·馮·布魯克的生理實驗室裏。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所患的種種疾病都可以從物理的角度來加以解釋,並將使基礎科學有新的發現。布魯克曾斷言:在有機體內,隻有物理和化學兩種力起作用。弗洛伊德開始時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他後來預言精神病能用藥物治療時(正如目前時尚的那樣),他並沒有完全摒棄上述看法。1882—1885年,弗洛伊德在維也納綜合醫院工作,專門研究腦解剖學和病理學,發表了一係列有關神經解剖學與生理學的論文,並被任命為維也納大學神經病理學講師。
1885年,弗洛伊德獲準去巴黎拜訪非常著名的神經學家沙爾科,並隨其進行神經病學研究。沙爾科當時正在進行規模盛大的公開示範,有時還有王族成員在座。他所示範的神經病例中,有癱瘓的、失去知覺的或步履艱難的癔病患者。弗洛伊德注意到,沙爾科能通過催眠術使患者進入一種狀態,這種狀態與這類病人本身所處的狀態完全一致。弗洛伊德還發現,神經錯亂的形式取決於患者頭腦中的想法,並不取決於任何解剖學的原因(如真正的神經損傷)。弗洛伊德由此得出結論,如果催眠術能導致神經錯亂,那麽,神經錯亂也許是由於自我暗示所致,因為它使患者對頭腦中原先並沒有意識到的東西產生了反響。
1886年,弗洛伊德回到了維也納,並於當年結了婚。同時,弗洛伊德開始與生理學家約瑟夫·布洛爾合作運用催眠術研究癔病。1895年,兩人合作發表《癔病研究》一書,標誌著精神分析學的誕生。他們認為,由於人在早年生活中的心靈創傷而導致各種癔病,病人的症狀代表了未被釋放出來的情緒能量。治療的方法稱為“精神發泄法”,即讓病人在催眠狀態下回憶並再現被遺忘了的景象,以達到治愈病人的目的。這種方法在當時遭到醫學界的普遍抵製,並且由於弗洛伊德越來越堅信這種被壓抑的能量本質上即性的能量,布洛爾便很快與其分道揚鑣了。弗洛伊德很快就拋棄了催眠術,而代之以“自由聯想法”,這種方法可使病人把壓抑在無意識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弗洛伊德一生中曾多次嚐試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加以概括。19世紀80年代,弗洛伊德把心理器官簡單地描繪成意識和無意識兩個層次;接著,他在1900年發表的《夢的解析》一書中提出了心理圖式的理論以及意識、前意識與無意識三個領域的學說。
接著,他發現了嬰兒性欲,並先後發表了《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和《性欲理論三講》,強調了嬰兒期的性欲和奧狄普斯情結(戀母情結)在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性,遭到學術界普遍的敵視。
弗洛伊德思想的要點到20世紀初被歸納如下。自我的諸方麵(思想、感情、記憶、本能衝動)的衝突不可能為意識所接受,因為它們會引起焦慮。因此,這種衝突得由多種防禦機製來對付,如通過抑製、克製、投射或轉化為有形的症狀。但是,自我的哪些方麵產生了這種衝突以至於必須處於無意識的狀態之中?對弗洛伊德往往有一種誤解,即認為他把一切問題都歸因於性,這樣就把精神分析和19世紀80年代資產階級化的維也納在文化上掛起鉤來,而不致於泛泛而談。弗洛伊德的確發現,求診於他的許多女性癔病患者都存在著性方麵的衝突。他在1894年論及這一點時所講過的一段話,對我們不無啟發意義。他說:“我所分析的各種病例中,患者都是由於性生活才產生苦惱的……從理論上說,在其他的方麵產生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我隻能說,到目前為止,我尚未發現別的原因。”他的這番話既很謙虛,又頗有預見性。從這以後,我們認識到攻擊型情感的衝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可能反過來使自我感到抑鬱,或者會引起身心上的疾病(如周期性偏頭痛或高血壓等)。
兩重性這個概念一直是弗洛伊德思想中的主要特點,不管人們把這場衝突看成是自我防護與性本能之間的衝突也好,看成是自戀與戀他,還是生本能與死本能之間的衝突也好。不管用哪一種涉及本能的理論來加以闡述,無法為自我所接受的那些方麵的相互衝突卻始終是其最重要的特點,而且也變得多少有點無意識起來了,盡管有的人進行防衛,有的人加以壓製,有的人斷然否定或聲明與之無關。這種看法後來成了種種動態心理療法的理論核心,包括精神分析、集體或個人心理療法,家庭或婚姻療法。此外,對文學與戲劇評論、教育和兒童教養等方麵,它都產生了影響。
1906年布勞斯、榮格和阿德勒加入了精神分析運動。1908年他們合作創刊了《精神分析和精神病理學研究雜誌》。1909年弗洛伊德與榮格被邀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和沃塞斯特大學講學,使精神分析學第一次得到公眾的承認。1910年國際精神分析協會成立,榮格任主席。但弗洛伊德與榮格和阿德勒的合作很快告終,後兩人分別建立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學派,標誌著統一的精神分析運動的結束。
1923年,弗洛伊德發表了《自我與本我》一書,這是他對精神分析的最後研究成果。在該書中他對意識結構進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結構理論以及超自我、自我和本我的概念。自我和本我大致相當於意識和無意識,超自我則相當於良心。貫穿其中的主要思想是不同心理層次的衝突。
此後,弗洛伊德轉向文化問題的研究,把精神分析的理論用來研究各種文化現象,先後寫下了《圖騰與禁忌》、《摩西與一神教》等著作。1938年,納粹分子占領了維也納,他被迫移居英國。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在英國倫敦附近的開普頓去世,享年83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有著廣泛的影響,對人類學、教育學、藝術、宗教、文學、哲學和社會學都有深遠的影響。雖然弗洛伊德的學說一再受到抨擊,但他卓絕的學說、治療技術以及對人類心理隱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卻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由他創立的學說,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人類本性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