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鳩(1689—1755)出生於法國波爾多附近的一個長袍貴族家庭的拉柏烈德莊園,當時名叫沙利·路易·德·斯貢達。拉柏烈德莊園是他母親當年的嫁妝。孟德斯鳩是他後來承襲的伯父的男爵封號。
1700年11歲的孟德斯鳩被父親送到巴黎附近的朱伊公學(一所著名的教會學校)就學,受到全麵的正規教育。1705年他人波爾多大學攻讀法律。3年後獲法學碩士學位並取得律師資格。1709—1713年他前往巴黎學習,廣泛接觸學術界人士。1713年父喪,孟德斯鳩回波爾多繼承產業。1715年他同一位富有的加爾文教徒拉爾蒂克結婚,生有一男二女。1716年他被選為波爾多科學院院士。不久,伯父逝世無嗣,他繼承了伯父的產業、爵位和官職,成為波爾多高等法院的庭長。1718年他當選為該年度波爾多科學院院長。他研究地質、生物和物理學,發表多篇論文,學術價值不大,很快被遺忘了。
1721年,孟德斯鳩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名著《波斯人信劄》。這部佳作使他一舉成名,對整個啟蒙運動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般學者均把此書的發表作為啟蒙運動的開端。這是一部書信體小說,文筆優美、語句雋永。它寫波斯一位貴族出遊法國,和他的朋友、妻妾和閹奴之間的通信,報道他在巴黎的見聞,同時也穿插描寫波斯貴族後房婦女的悲劇,帶有濃鬱的異域情調。該書辛辣地諷刺法國文明社會、路易十四的統治和社會各階級;評論霍布斯“自然狀態”理論;對人口統計學這一新學科做出獨特貢獻;比較伊斯蘭教與基督教,譏諷基督教的教義,抨擊宗教裁判所和宗教戰爭。全書貫穿批判精神,有力地向傳統挑戰,熱情地抒發對未來的美好理想,反映出法國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與感情。
此後,孟德斯鳩重返巴黎,借助頗有權勢的貝裏克公爵之力,進入宮廷,後結識朗貝爾夫人、德·克萊爾蒙小姐等,得以經常出入文藝沙龍。這期間,他又結識英國政治家、自然神論者博林布魯克,對孟德斯鳩的宗教觀和政治學說的形成頗有影響。長期活動於巴黎社交界,使孟德斯鳩經濟出現困難,1725年他已負債數萬利弗爾。為了擺脫窘境,再加上他對法院工作已不再感興趣,因此,孟德斯鳩於1726年賣掉波爾多高等法院的庭長之職,獲得10萬利弗爾的巨款和每年5200利弗爾定期支付款。1728年,孟德斯鳩在朗貝爾夫人的大力支持下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他決定出國考察,先後到奧地利、意大利、德國、荷蘭和英國等地。在英國逗留時間最長,交遊甚廣。他受到威爾士親王接見,並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參加議會辯論,瀏覽當時的各種政治雜誌。他得以對各種社會製度進行比較研究,形成自己的社會、政治理論(他尤其推崇英國的政治製度)。1731年在巴黎作短暫停留後返回波爾多,潛心著述。
1734年,孟德斯鳩發表《羅馬盛衰原因論》。這是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沒有像《波斯人信劄》那樣受歡迎,有人甚至稱之為“孟德斯鳩的衰落”。但他有關羅馬史評論深邃有力,研究曆史因果關係的方法引人入勝。他力圖使社會曆史的研究擺脫神學的束縛,而從它的本身尋求曆史發展的規律。因此,他的哲學曆史眼光遠遠超過同時代人,是18世紀“越出常規的例外”(普列漢諾夫語)。該書頌揚了共和製度的優越性,對專製製度則深惡痛絕。
為了撰寫法律與政治巨著,孟德斯鳩博覽群書,並做了大量筆記。1748年《論法的精神》問世。這是他數十年嘔心瀝血、辛勤研究的最高建樹,是一部政治理論和法學的巨著。作者全麵地、係統地論述了他的哲學、社會學、法律、政治、經濟和曆史的觀點,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專製製度及其支柱天主教會,反對和抨擊了形形色色的反動的王朝戰爭,為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國家和法學理論奠定了基礎,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思想武器。這部著作的發表,轟動了歐洲,兩年之內連續印行22版,並很快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把社會看做是各種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綜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對各類社會曆史現象進行精心的比較,試圖把握社會曆史發展的規律性。所論述的3個問題尤其精辟獨到。一是他把政體分為三類,並為每一政體規定一個原則,認為共和政體基於道德,君主政體基於榮譽,專製政體則基於恐怖。他對專製統治極為憎惡,稱專製君主為暴君。他認為在專製國家中,沒有任何基本法律,也沒有法律的保護機構。暴君可以任意將人處死,而人民則毫無權利可言。君主們僅靠無數軍隊維持政權,否則他們的江山一個月也難保。孟德斯鳩的理想政體是君主立憲製。其二是三權分立說,他繼承了洛克的分權理論,參照英國的政製,提出了這個資產階級國家學說。他將政權分為立法權、行政權與司法權,認為三權必須分授不同的人或團體,獨立行使,使之互相製衡,才能最有效地確保公民的政治自由。他主張由貴族團體和由選舉產生的平民團體共同擁有立法權;由國王掌握行政權;由選自人民階層的人員組成一個法院依據法律行使司法權。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說,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參與政權的具體要求,資產階級分享立法權和司法權,行政權仍留給封建貴族。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憲法均受此學說的啟示。其三是地理環境說,他強調氣候影響人體結構,從而影響人對社會的看法,立法者的責任是消除這種影響;但他又認為氣候僅為次要原因之一,其他因素(尤其法律、宗教及政府準則)對政治影響將隨文化發展而逐漸增大。孟德斯鳩還從自然神論觀點出發對基督教教義及其神學作深刻批判。他承認上帝的存在,但這個上帝已不是天主教的上帝,也不是基督新教各派的上帝,這是自然神論的上帝。上帝必須按照“確定不移”的規律創造和管理宇宙。在《論法的精神》開頭就指出:上帝、人類與世界萬物均有各自的“法”。他的“規律”與“法”同上帝並列甚至高於上帝。他還指出:人有了房子,才給神蓋宇。人是根據自己形象創造神的,他風趣地說:如果三角形也要創一個神,它們一定給它們的神三條邊。孟德斯鳩否定了“三位一體說”、“原罪說”和“靈魂不滅說”等基督教的核心教義。他提倡宗教寬容、信仰自由,這正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自由競爭經濟觀念在宗教領域中的反映。但孟德斯鳩沒有摒棄宗教,他認為宗教可以束縛君主、維係人心,主張將基督教予以改造使其適應資產階級的需要,不過他筆下的基督教已是自然神論的宗教了。
《論法的精神》出版後得到各界讚譽。英國哲學家休謨認為該書定將世代受到讚揚;法國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稱其為世界上最偉大、最傑出的著作;瑞士科學家博內認為孟德斯鳩發現了思想領域的規律正如牛頓發現物質世界的規律一樣;孟德斯鳩的一位意大利朋友塞拉蒂讀此書後讚不絕口,並告誡說:暴風雨將向他的著作襲來。果然不久,耶穌會士、詹森派教士紛紛發表文章和小冊子攻擊孟德斯鳩反宗教和反對政體的正確準則等。孟德斯鳩於1750年2月寫了《為(論法的精神)辯護》,文筆犀利,內容深刻,說理嚴謹。聲明維護自己全部觀點,不作任何修改或撤回,體現出他的大無畏的鬥爭精神。1751年羅馬教廷將此書列為禁書,但已無損於作者的聲譽。
1753年孟德斯鳩因聲譽日隆,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長。晚年他依然筆耕不輟。他曾為《百科全書》撰寫“趣味”這個條目,這是一篇關於美學的論文。
1755年2月10日孟德斯鳩因病逝世於巴黎,啟蒙思想家狄德羅參加了葬禮,《百科全書》第5卷卷首,刊有主編達朗貝爾撰寫的對孟德斯鳩的頌詞。
孟德斯鳩是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社會學家、資產階級國家和法學理論的奠基人。他的學說和理論曾給伏爾泰、愛爾維修、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等人有所影響,他以自己的筆為武器推動啟蒙運動向高潮發展。他的論著與思想成為資產階級革命及建立和鞏固政權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