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四章 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任期中下台的總統——尼克鬆

  外交上成就顯著,內政上業績平平,法律上自毀前程。這就是對美國曆史上最有爭議的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鬆的評價。

  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鬆(1913—1994),美國第37任總統,1969年1月20日至1974年8月9日在職,擔任總統2027天。在擔任總統前擔任過12年的國會議員、8年副總統,是共和黨內西部財團的政治代表。他戲劇性的一生,為世界當代曆史的畫麵抹上重重的一筆。

  尼克鬆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郊的約巴林達小鎮。祖先是愛爾蘭人,1753年移民美國東部,後來逐步西遷,定居加州。尼克鬆的父母經營一家小食品店,他從小就在店子裏幹活,在上學以前就要把該幹的事都幹完。這樣的童年生活對尼克鬆的一生是很好的磨練。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是由於經濟條件限製,放棄上哈佛大學的向往,而在家鄉的惠蒂爾學院就讀。在學院裏,尼克鬆十分活躍,是文藝活動的積極分子,特別是在辯論方麵表現出他的辯才,四年級時曾獲加州各大學校際辯論優勝獎。1934年尼克鬆從惠蒂爾學院畢業後又獲得杜克大學提供的獎學金成為該校法學院研究生。這所大學是煙草大王杜克捐資助建的。學校教學十分嚴格,生活條件也比較艱苦,尼克鬆勤奮求學,成績優秀,畢業後回加州順利通過律師資格考試成為開業律師。1940年與一個礦工女兒、中學教師帕特·瑞安結婚。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曾在海軍航空兵部隊服役,戰爭結束時,以海軍少校軍銜退伍。

  尼克鬆的從政生涯從1946年開始,在加州第十二選區以較大優勢擊敗民主黨競爭對手、在職議員沃勒斯而當選第八十屆聯邦眾議員。尼克鬆在國會的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反共反勞工的記錄。他支持反勞工的立法,他是監視蘇聯和美國共產黨對政府機構“滲透”的“非美活動委員會”的成員,並且以這個委員會成員的身份在1948年以所謂“希斯滲透案”進行反蘇反共宣傳。1952年,美國共和黨把這位西部保守派政客選為艾森豪威爾的搭檔參加總統競選,1953年,在他40歲時,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二年輕的副總統。在美國政治中,副總統本是個沒有實權的角色,可是他充分利用艾森豪威爾不關心共和黨黨內事務以及身體欠佳的因素,一方麵極力顯示對總統的忠誠,另一方麵在黨內充當協調折中的角色,而且在艾森豪威爾三次患病期間,尼克鬆在代理總統時的表現深得艾森豪威爾的讚許。艾森豪威爾兩次競選總統都選尼克鬆充當競選夥伴,說明兩人的關係之密切。

  在副總統任內,尼克鬆經常代替艾森豪威爾出訪外國,8年副總統任期中,先後訪問了56個國家,這些訪問有時是十分驚險的。1958年訪問拉丁美洲時,不僅飽受石頭、水果、唾沫之苦,在委內瑞拉幾乎受到生命威脅,委內瑞拉人把對美國的仇恨發泄到尼克鬆身上。尼克鬆後來回憶道:“我一生中最大的危險是在加拉加斯(委首都)時。”美國輿論對尼克鬆拉丁美洲之行大加吹捧,尼克鬆增加了政治資本。1959年尼克鬆去莫斯科主持美國展覽會的開幕典禮。尼克鬆與赫魯曉夫見麵,二人唇槍舌劍,吵得不可開交。在參觀展覽會時,尼克鬆刻意炫耀美國的產品,赫魯曉夫則顯出不屑一顧的姿態,在來到一個標價1.4美元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住房模型麵前時,尼、赫兩人展開了著名的“廚房辯論”。赫魯曉夫麵對尼克鬆對美國住房模型中的現代化設備表現出的得意神態說:“這裏擺的洗衣機不過是樣品,比一般的洗衣機質量要高些,將來我們會比它更好。”尼克鬆說:“爭論洗衣機質量總比爭論火箭力量誰大誰小要好吧?”赫魯曉夫大嚷:“是你們那些將軍非要同我們比賽一下火箭不可嘛!我們還要給你們一點顏色看……”尼克鬆又說,如果戰爭爆發,我們兩國誰也當不了贏家。赫魯曉夫也緩和了語調,說蘇聯願與美國友好。這一場舌戰,被西方輿論認為是冷戰時期一次高水平的交鋒。赫魯曉夫顯得有點火爆,尼克鬆則表現不慍不火。尼克鬆返美時,大受吹捧。1960年,兩屆副總統任滿後參加問鼎總統寶座的競選,以微弱劣勢敗於民主黨新一代政治明星約翰·肯尼迪。經過了幾年的律師兼政客的生活,尼克鬆更為成熟,作為在野黨的領袖,他目睹民主黨的約翰遜總統越來越應付不了複雜的國際問題。1967年,尼克鬆乘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奪回在國會的優勢之機,在3月訪問歐洲和蘇聯,4月訪問亞洲,5月訪問拉丁美洲,6月訪問非洲和中東。這一連串的訪問,是為尼克鬆1968年再次向白宮衝刺作準備,這次全球訪問對尼克鬆來說,他獲得的最重要信息是:美國封鎖、遏製和孤立中國的政策既不合時宜也行不通。

  1968年總統競選的主要題目是越南戰爭。執政黨民主黨背上了擴大越南戰爭的包袱,共和黨的競選者尼克鬆則許願如果他當選,一定要結束這場戰爭。選舉結果,尼克鬆獲勝。1969年1月20日尼克鬆躊躇滿誌地入主白宮。

  尼克鬆在5年多的任期中,在內政方麵沒有表現出多大成績,除了失業、通貨膨脹、經濟乏力這些經常性問題使他焦頭爛額,1973年的能源危機加劇了美國的經濟停滯局麵。阿拉伯產油國為抗議美國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的石油禁運措施,使美國進口石油從4美元一桶上漲到20美元一桶,禁運雖然隻持續了半年,卻嚴重打擊了美國經濟。尼克鬆為了安撫阿拉伯國家,不得不調整其中東政策。從尼克鬆處理能源危機的措施來看,反映了他在處理對外事務上比應付國內問題更有魄力和遠見。尼克鬆上台後立即著手解決越南戰爭問題,但是他並不是痛痛快快一步到位,而是采取以擴大戰爭壓力來迫使越南作出讓步,直到1972年8月總統競選白熱化的階段,才取得停戰的初步協議,在尼克鬆第二次就任總統的第三天,美越宣布達成《巴黎協議》,從1973年1月27日起停火。尼克鬆終於實現了他向選民作出的諾言,即在他任內結束為時10年的越南戰爭。

  尼克鬆任內另一重大外交成就是改善了同中國的關係。在他還沒有入主白宮以前,1967年10月就曾經提出美國的亞洲政策必須“抓住中國的現實”;在當上總統以後就曾通過不同渠道(“巴基斯坦渠道”、“羅馬尼亞渠道”)向中國傳達出美國調整對華政策的信息。1970年毛澤東主席在會見美國記者斯諾時表示,無論尼克鬆“作為旅遊者還是總統來訪,我都願意和他見麵”。1971年7月尼克鬆派基辛格秘密訪華後,1972年2月17日尼克鬆本人正式訪華,雙方發表了著名的《上海公報》,完成了他在離華前夕所說的“改變世界的一周”的訪華之行,並取得積極成果。

  與改善對華關係幾乎是平行進行的是緩和與蘇聯關係。通過雙方首腦的互訪,美蘇兩國緩和了劍拔弩張的態勢,接受事實上的共處局麵。

  按尼克鬆的政績來說,當滿兩屆總統應是沒有問題的,可是1972年6月18日兩黨競選過程中的一個“三流盜竊案”(尼克鬆語)竟把尼克鬆逼出了白宮,這就是“水門事件”:尼克鬆競選委員會雇用的幾個人偷偷潛入華盛頓水門飯店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竊取民主黨競選情報。這種做法在美國政治活動中屢見不鮮,可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內的反尼克鬆勢力(以東部財團為代表)緊緊抓住此事不放,大造聲勢。尼克鬆本人事前並不知道這一“潛入”行動,但事發後他利用總統地位掩蓋事實,濫用權力,阻撓司法部門的調查,從而使一件司法案件變成了政治醜聞。1974年7月27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以27票對11票通過建議彈劾尼克鬆。麵對彈劾已成定局的形勢,尼克鬆為了避免被彈劾定罪下台,不如辭職而去。1974年8月8日宣布辭去美國總統職務,辭職宣告僅一句話:“我謹辭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之職。理查德·尼克鬆(簽名)。”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總統在任期中辭職的事件。他辭職後回到加州專心著述,1978年又開始在公眾場合露麵,到80年代,他更多地參與一些政治活動。1993年4月他最後一次訪華,受到中國領導人熱情接待。

  1994年4月22日,尼克鬆因中風病逝於紐約,享年81歲。

  蓋棺論定,尼克鬆是一位有戰略遠見和政治勇氣的政治家。美聯社1994年4月23日的一則電訊中寫道:“不論是尼克鬆的老朋友還是敵人,都以友好的言辭緬懷這位前總統。”尼克鬆的國務卿基辛格評論尼克鬆:“實際上是個理想主義者,但他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覺得理想主義並不妨礙他理解世界的本來麵目。他總是耐心地研究世界形勢,然後用自己的思想分析事物。這使他既堅定不移而又具有靈活性。”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