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一章 阿·諾貝爾

  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裏德·伯恩納德在斯德哥爾摩北部郊區的一所房子裏誕生。這個小家夥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纖弱多病,他的媽媽隻好拿出她全部的愛來關懷他,以便使這盞明滅不定的生命之燈,能夠點燃下去。當別人全都放棄希望的時候,隻有她自信能夠養活這個孩子,並且取得了成功。

  當他到了上學的年齡時,他進了斯德哥爾摩的聖雅各布高級衛道士小學,於1841年至1842年念了幾個學期的書。這是那個孩子所受的唯一真正的學校教育,而他後來竟成為功成名就的阿爾弗裏德·諾貝爾,並且有著廣泛的一般知識和掌握幾種語言。在這所小學的報告書上表明,他所有的功課以及勤奮和德行,都得了最高分,在全校82個學生中,得過同樣最高分數的,還隻有另外兩名學生。然而,他短暫的學校生活,很快便由於家庭外遷而終止了。

  對於伊曼紐爾·諾貝爾這位善於思考的建築師和承包商來說,試驗和設計比從他的職業中所賺來的金錢更為重要。由於這一原因,加上在其承包生意中的一再背運,他已經落到了困境。為了躲避那些咄咄逼人的債主使他被捕和投進欠債者監獄的威脅,也為了給他的許多設想開辟新的道路,他於一八三七年沒帶家眷離開了自己的故鄉。他自己曾經寫道,他采取這一步驟是“為了實現我的計劃,並且為我的刻苦努力爭取勇氣”,他顯然認為在他曾遭到很多不應遭受的挫折的本國裏,他的那些打算將永無實現之日。

  丈夫離家之後的五年多光景,安德烈特在幾位有同情心的朋友幫助下,在家門附近開了一個小小的牛奶蔬菜店,勉強維持自己和四個孩子的生活。盡管她精神飽滿地埋頭苦幹,卻隻能在貧困的邊緣掙紮。長子羅伯特晚年曾經說過:“我最辛酸的記憶之一是這個時期的一段小插曲:有一次媽媽給了我一個三分錢的小硬幣,要我去買晚飯吃的東西,而我卻把這個可憐的小硬幣弄丟了。”

  但是,對於這對分頭辛勤苦幹並盼望及早團圓的夫婦來說,好日子就要來臨了。在芬蘭的圖爾庫(阿博),伊曼紐爾·諾貝爾作為一個建築師、營造師和這樣那樣的實驗員經曆了幾個辛苦的歲月,圖爾庫的一些當時風格的房子,就是他在那裏活動的見證物。此後,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伊曼紐爾·諾貝爾又到了沙俄的聖彼得堡,拚命地在那裏幹起工作來。

  當他還在瑞典的時候,伊曼紐爾曾徹底實驗過一種發明,即用炸藥裝置的各種地雷和水雷,“在陸地或海洋,將進攻之敵消滅在有相當距離的地方”。他曾將這項發明,連同草圖和樣品,提交給自己國家的武裝部隊,但使他失望的是,他們對此毫無興趣。在聖彼得堡,他又精力十足地恢複了對各種雷的實驗。由於在軍事當局麵前成功的表演,加之得到有影響的頭麵人物的幫助,這項發明引起了巨大的興趣。伊曼紐爾·諾貝爾也收到了一筆獎金。用這筆錢和頑強的精力作為資本,他在一八四二年成為他所建立的一家機械廠——“奧加裏夫與諾貝爾官方準辦的鑄造車輪廠”的老板之一。除了地雷和水雷之外,這家工廠還製造過相當有名的“諾貝爾型輪軸切削車床”,以及炮車和機床。俄國最早的中央暖氣熱水管,也是以諾貝爾的設計為基礎,在這家工廠製造的;後來的各種暖氣係統,都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一旦他的經濟情況好轉,久久盼望的那一天終於來到了,他可以派人去接自己的家眷來了。當時的芬蘭和俄國都還沒有鐵路,人們可以想象這個家庭在一八四二年十月動身的時候,先是乘坐帆船橫渡亞蘭海,接著又坐著公共馬車,走過了從圖爾庫到聖彼得堡這一漫長而崎嶇的道路。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就這樣在他九歲那年來到了俄國;在一個重新團圓的幸福家庭裏,在一種可以設想到的不同於他的故鄉的環境裏,他度過了自己年輕時代重要的幾年。

  在專製統治者尼古拉一世的俄國,官僚主義的行政機構,嚴厲的警察控製和檢查製度,盛行在各個生活領域。一個從西歐來的外國人,在當時那種政治動蕩的局勢下,要想在俄國謀生的話,就必須有特別的東西作為貢獻,同時還要有精力和闖勁,以及在上層有後台才行。他還必須懂得如何謹慎行事。伊曼紐爾·諾貝爾具備所有這些條件。因此,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他的工廠企業的生產穩定提高,產品也不斷增加。一八四六年,他用自己的碾壓機作為設備,建立了一座新的更大的工廠,生產供應蒸汽機、水管及鐵器製品;這家工廠在俄國的國營和私營企業中,都享有信譽。

  這個家庭現在總算交上了好運,諾貝爾已經有了一所自己的房子。他們又生了三個孩子,但都夭折。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一條堂堂正正的男子漢,他在幾年之內,就把在瑞典欠下的債款還得一幹二淨。這個家庭昌盛的另一個可喜的結果是,從他們到達聖彼得堡的時候起,包括阿爾弗裏德在內的三個大一點的兒子,都能夠受到家庭教師的教育。教他們的大多是些出色的俄國和瑞典教師,其中包括俄國人化學教授尼古拉·津寧(1812—1880),瑞典語言及曆史教員拉斯·桑特森(1789—1853)。這對於諾貝爾兄弟們的前途和廣泛興趣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在他的少年時代及後來在伊曼紐爾的工廠裏當助手時,阿爾弗裏德與他那位精力充沛的父親及其思想財富,有著密切的接觸。通過觀察,他受到父親那種突出的發明精神的影響,並且將它發展到更加廣闊的地步,大量的家庭通信及前麵提到的阿爾弗裏德的那首詩,給這位體質虛弱的年輕人勾劃了一幅畫象:由於勤奮學習與渴求知識,凡是經他耳聞目睹的那些重要學問,統統都被他敏銳地吸收進去。生活本身變成了他的大學,而他清楚的思想所達到的頂點,則是他唯一的考試成績。他曾說過,盡管生活無疑是很艱難與憂慮的,但“我把它看成是一份珍奇的禮物,是大自然這位母親親手賦與我們的一顆寶石,讓我們自己來磨煉它,直到這顆寶石用它的光澤來酬賞我們的辛勤勞動”。

  他的父親伊曼紐爾,是位寡言少語、輕易不肯頌揚別人的人,但在當時寫給他的小舅子路德維格·阿爾塞爾的一封信裏卻說:“我的好學而勤奮的阿爾弗裏德……,受到父母的器重和兄弟們的高度尊敬,這是因為他有著無與倫比的學識和不屈不撓的工作精神。”

  1850年,當他17歲的時候,這位年輕人被送出去進行首次學習旅行;在那個時代,這種旅行還是冒險和困難的。這次旅行長達兩年,除到了他的祖國瑞典之外,還去過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北美。

  在克裏米亞戰爭期間(1853—1856)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已經回到了聖彼得堡,同他兩位哥哥一起在父親的企業裏工作。他父親的企業這時又擴大了,並且改名為“諾貝爾父子機械鑄造廠”。

  1856年由於巴黎和約的簽訂,結束了這場戰爭。沙皇尼古拉一世這時也已經到他的祖先那裏報到去了,新政府撕毀了一切訂貨合同,於是,這家雇傭一千多名工人從事大規模生產的模範工廠,突然遭到了厄運。諾貝爾父子工廠迅速轉向生產蒸汽機這一單項產品。處於困境的伊曼紐爾·諾貝爾,由於為航行於伏爾加河和裏海的首批班輪設計生產了二十台蒸汽機,從而又建立了一項開創性的功績。但是,這家曾在俄國的工業化和國防中起過巨大作用的企業,當時已經到了難以維持的地步。因此,精通外語的阿爾弗裏德在1858年被派到倫敦和巴黎,去見那些可能願意提供貸款的銀行家,但不幸的是,他空手而歸。

  在那些對一個外國人毫不同情的債主擺布下,伊曼紐爾隻好再次宣告破產。1859年他回到瑞典時,同22年前他剛到俄國時一樣窮。同他一起回國的有他的妻子安德烈特,和他們在俄國生的三個孩子中唯一活著的那個最小的兒子埃米爾(1843—1864)。

  熟悉工廠事務的三個大兒子都留在聖彼得堡,試圖盡量挽回一點局麵。此後幾年,當羅伯特和路德維格致力於把企業的財務情況搞好的時候,阿爾費裏德似乎被那些機械和化學試驗吸引住了;這些試驗是他過去進行過的,但由於生病和為他父親奔走而幾度中斷。現在重新開始的這種試驗工作出現的首批成果是,他頭一次獲得了在聖彼得堡三項發明的專利權:一八五七年的氣體計量儀,一八五九年的液體計量儀,以及同年的“改良型”氣壓計或流體壓力計(英國發明專利權,一八五七年第2705號,一八五九年第177號和第556號)。然而,這些發明都沒有什麽巨大普遍的重要性。

  伊曼紐爾·諾貝爾曾多年從事火藥雷的試驗,這時,很自然地立刻轉向試圖發現一種比普通黑色炸藥更有威力的炸藥的研究。那種黑色炸藥,是五百多年來人們所知的唯一炸藥。一八五五年在聖彼得堡時,兩名俄國科學家,即阿爾弗裏德早先的化學教師尼古拉·津寧教授和藥物學教授尤裏·特拉普,都曾提醒伊曼紐爾和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去注意那種異常猛烈的炸藥物質——硝化甘油,說它可能成為引爆雷的材料。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後來關於爆炸物的所有重要發明,都是以這一物質為基礎的,它成為他生活為道路上意義重大的裏程碑。

  伊曼紐爾和阿爾弗裏德,從一開始就深信硝化甘油具有偉大前途的可能性,他們自然不會不在這種怪油上大動腦筋了,他倆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對它進行研究。

  回到瑞典的伊曼紐爾曾在斯德哥爾摩郊外舊區赫勒內堡的家裏,建立了一個小實驗室。然而,他那不穩定的經濟情況,使他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試驗。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在國外學習之後,現在是一位熟練的有經驗的化學家了。一八六三年,他從聖彼得堡被召回斯德哥爾摩他父親身邊。從此之後,試驗和研究才打開了局麵。

  在他回到瑞典的頭幾年,阿爾弗裏德曾緊緊抓住了兩個主要問題:為爆炸油發現一種相宜的控製爆炸方法;以及在不大量損失其爆炸力的情況下,將爆炸油變成一種盡可能安全的形式。這兩個問題,都被他一步步用一種穩妥的辦法解決了。雖然少不了同他那位火性大的父親發生關於優先權的爭論,但是,很快便取得了有利於兒子的公平處理。因為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對硝化甘油問題的解決,不是基於他父親那種將兩種爆炸作用物構成的火藥與硝化甘油混合起來的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想法為基礎,即以硝化甘油的燃燒為基本點,並且創造了讓火藥點燃硝化甘油這項新的原理。

  在他父親的實驗室、赫勒內堡一座搖搖欲墜的外屋裏,經過五十多次準確的試驗後,當時隻有三十歲的阿爾弗裏德·諾貝爾,終於在一八六二年完成了他第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即所謂“諾貝爾專利雷管”。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二十世紀,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仍然不斷把諾貝爾的這項發明,說成是“自從發明火藥以來,在爆炸物科學方麵最偉大的進展”。

  象諾貝爾這樣一個家庭,父子們經常表演某些創始性的技藝,並且是在一個冒險的、幾乎未被開拓的科學領域,進行著不疲倦的活動,發生一些事故、挫折和不被理解,看來是很自然的。這些不幸的情況,對於他們在此後幾年所取得的成功來說,是必不可免的。但是,一八六四年九月三日發生的那場災難,對這個家庭和他們事業的打擊,要算是最可怕的一次了。

  一次意外的爆炸,摧毀了在赫勒內堡新建的硝化甘油試驗車間,炸死了五個人,其中包括伊曼紐爾·諾貝爾的小兒子埃米爾,當時,他隻有二十一歲,剛剛進入大學。埃米爾曾在那裏幫助這項試驗工作,並且表現出突出的才幹的技藝。

  阿爾弗裏德·諾貝爾,通過一八六三年獲得發明專利權的爆炸管,成功地將索卜裏羅的硝化甘油,從它自一八四六年被發現以來就一直處於一種任性狀態的化學珍品,變為人類可以控製的強大工具。通過多次的試驗,例如一八六二年五月他在聖彼得堡工廠運河進行的第一次成功的水下爆炸,一八六三年在赫勒內堡和在瑞典的礦山和防禦工事裏所進行的試驗,這位年輕的發明家深信爆炸甘油是一種取得進步的源泉。它的市場前景,在他看來也是樂觀的。

  一八六四年十月,他在重新進行了幾起大膽的示範表演之後,成功地使國家鐵路建設局對用他的辦法製造出來的硝化甘油表示信任,認為它在爆炸力方麵,遠遠超過了普通的黑色炸藥。硝化甘油被正式批準應用,並且在當時正在斯德哥爾摩進行的隧道爆炸工程中使用了它。

  現在,主要是進行大規模的工廠生產了。但公眾對他的冒險行當所持的敵對態度,使得他一時不可能找到一座廠房或者場地。沒有人肯要這樣的一家鄰居,不幸的是,人們在這方麵還可以找到已公布的法令作為一種借口。整整一個月內,阿爾弗裏德隻好在停泊於斯德哥爾摩建築稠密區以外的梅拉爾湖麵一隻帶有棚蓋的駁船上,利用最簡單的想象出來的儀器,以每磅產品價值兩個半瑞典克朗的成本,製造“諾貝爾專利爆炸油”。這隻駁船很值得保存起來作為一件工業紀念品,因為它雖然簡陋不堪,卻是世界上具有難以想象的重要革命意義的工業的搖籃。

  就這樣,被阿爾弗裏德·諾貝爾馴服的黃色炸藥和硝化甘油,就這樣以它的巨大力量以及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和應用範圍,幹預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在通常情況下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利益,但有時也造成可怕的危害。

  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日,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得了腦溢血症;經努力搶救無效,結束了他那多事與非凡的一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