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以計代戰一當萬

  隨著西晉政權的鞏固和國力的進一步強盛,加之孫吳政局的動蕩,滅亡東吳從而實現中國的統一大業被提上日程,這給深諳軍事謀略的杜預提供了一次施展軍事才能的絕好機會。

  晉武帝司馬炎有平定東吳統一全國的誌向,成寧年間(275~280)更是加緊籌劃。但在當時的朝廷上下,大部分人都對此存有異議並加以反對,隻有杜預、羊祜和張華積極支持晉武帝滅吳。這其中以羊祜的資曆最老,又有軍事才能,晉武帝就讓他出鎮襄陽(今湖北襄樊市),積極進行滅吳的軍事準備。後來羊祜病重,便竭力推薦杜預繼任自己的工作。羊祜舉薦杜預,固然因為在朝廷內部的爭論中,杜預始終站在羊祜一邊,積極支持滅吳戰爭,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杜預確確實實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晉武帝讓杜預以本官假節行平東將軍,領征南軍司。鹹寧四年(278),羊祜病死以後,晉武帝又任命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率兵鎮守襄陽。據史書記載,杜預本人幾乎沒有什麽武藝,甚至連騎馬都不會,射箭的技術也很糟糕。但他善於運用謀略同敵人鬥智,所以每當國家有大的軍事行動,朝廷都要讓他出謀劃策,有時還任以將帥之職。滅吳之戰便是杜預一生中軍事謀略充分得以發揮的頂峰。

  杜預所鎮守的襄陽是西晉南部邊境荊州的首府。當時,西晉和孫吳各有一個荊州,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麵。杜預的首要任務便是奪取孫吳的荊州,控製長江上遊,為進一步攻占長江下遊的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做準備。杜預到任後,立即整頓部隊,並加緊訓練,積極加強戰備工作。為提高部隊實戰能力和試探吳軍情況,他製定了偷襲東吳西陵(今湖北宜昌市東南)的作戰方案。西陵是荊襄地區的戰略要地,位於長江北岸,守將張政又是東吳的名將。杜預挑選精銳之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其不意地突襲西陵。東吳守將張政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倉促抵抗,結果很快以慘敗而告終,大量將士被晉軍所俘虜。張政恥於此次無備而敗,又怕吳主孫皓降罪於己,所以沒有把自己的敗績如實稟告於孫皓,並竭力封鎖消息。杜預深知孫皓的暴虐恣意,決定施計離間其君臣關係。於是他寫信給孫皓,告訴孫皓晉軍獲得了西陵大捷,並特地派人將所俘將士歸還給東吳。孫皓果然中計,非常氣憤,立即將張政撤職問罪,另派能力不強的武昌監劉憲(亦作留憲)代替張政鎮守西陵。當時正值晉軍大兵壓境,東吳撤換守邊主帥犯了兵家臨戰易將的大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東吳群臣離心、將士動搖,東吳邊防遂成傾蕩之勢。杜預這次離間計的成功,巧妙地達到了削弱東吳邊防的目的,從而大大有利於西晉伐吳的整個戰爭,為西晉立了一大功,他也因此被增封三百六十五戶。

  東吳的邊將在西晉大軍壓境的臨戰前夕被撤換,其邊防大大地被削弱了,這等於是把西晉滅吳道路上的攔路虎給拔掉了。杜預認為滅吳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來。於是,在鹹寧五年(279)八九月間,他上書晉武帝,請求立即定下伐吳日期。然而,晉武帝雖雄心勃勃,早有滅吳的計劃,卻受到了保守派官員太尉賈充等人的竭力反對和阻攔,因而晉武帝此時沒有立即出兵之意,便敷衍說等到明年再出兵。杜預對此十分焦急,擔心成就統一大業的時機稍縱即逝,遂上書鼓勵晉武帝說:“自閏七月以來,雖東吳多次下令要加強西部的防守,但卻不見吳軍兵船沿江而上。可以推斷,在國力日衰、兵力匱乏的情形下,東吳的長江中上遊和下遊必不能兩相保全,隻有在戰略上采取重下遊、輕上遊的決策,全力保衛夏口(今湖北武漢市)以東地區,以苟延殘喘,而不會輕易抽空其國都建業附近的兵力來顧及西部。我知道陛下是想等到完全有把握的情況下再出兵,但這樣的考慮是沒有必要的。我們不妨現在就出兵滅吳,如果勝利了,天下就統一了;即使失敗了,也不過是鍛煉了一下我們的軍隊,為何不去試一試呢!如果我們錯過時機,說不定以後就很難了。陛下現在可以命我們這些大臣率兵隨界分進,讓各路大軍齊頭並進、東西同舉,密切協同,互為呼應。現在有這麽好的征伐機會,出兵滅吳實在是萬全之策,根本沒有失敗的後顧之憂。如果陛下錯過戰機,放過東吳而留下後患,實在是非常可惜和不明智的。我是不敢將不成熟的意見提出來的,我已經過深思熟慮,還請陛下早下出兵滅吳的決心。”

  可惜的是,杜預的這一番懇切呈詞仍未打動晉武帝的心,十幾天都沒有回音。杜預心急如焚,便冒險再次上書晉武帝,措詞也更為直率。他說:“羊祜生前隻把滅吳的想法說給陛下一個人知道,而沒有向朝中百官說明,所以大臣們多有異議。現在出兵滅吳,有利因素占十之八九,所剩的十之一二也未必是不利因素,隻不過不那麽明顯罷了。現在朝中反對出兵的官員也說不出什麽真正的理由,他們的用意不過是因為平吳之計不是他們首先提出的,一旦滅了東吳,他們得不到一點好處,還要落得個缺乏先見之明的埋怨。近來朝中無論遇到什麽事情都要爭論不休,隻不過是那些自認為受陛下信任的人妄生異端罷了。今年入秋以來,我軍討伐東吳的跡象已完全暴露。如果現在不抓緊時間及時討伐,吳主孫皓趁此時機緊急動員全國,一麵整理內政,一麵加強邊防守衛,同時遷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並迅速築起堅固的防禦工事,遷移百姓,實行堅壁清野,做好抵抗的準備,等待我軍的征伐,到那時我們再出兵,大軍渡江之後,不僅攻城不下,而且糧食又無處可尋,最後,數十年的滅吳大誌終不能成就,會留下千古的遺恨啊!”

  杜預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連上兩表,逐步堅定了晉武帝的滅吳決心。當杜預的第二次上書送到晉武帝那裏時,晉武帝正在與中書令張華下圍棋,一向積極支持出兵滅吳的張華趁機推開棋盤,勸晉武帝不要再優柔寡斷了,懇求他采納杜預的建議。張華對晉武帝說道:“陛下聖明神武,當今我們晉朝朝野清晏,國富兵強,號令如一。而吳主孫皓荒淫驕虐,隨意誅殺賢能。現在討滅東吳,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啊!”而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反對派賈充、萄勖等人仍在大唱反調。大臣山濤竟然還強詞奪理地說道:“外寧必有內憂。留下個東吳,可以避免內亂,說不定是件大好事呢!”但畢竟晉武帝也早有統一全國之誌,杜預的再三陳諫,已把攻打孫吳的形勢剖析得一清二楚,加之張華的協助,晉武帝終於定下了滅吳的決心。

  鹹寧五年(279)十一月,晉武帝依據杜預提出的“隨界分進”的戰略設想,發兵二十餘萬對東吳發起了總進攻。晉軍共分六路:鎮軍將軍司馬伷出塗中(今安徽、江蘇境內滁河流域),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今安徽和縣一帶),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龍驤將軍王浚、巴東監軍唐彬率巴蜀之眾順長江而下。賈充為大都督,駐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以節度諸軍;中書令張華為度支尚書,統籌軍運。各路大軍,東西並進,同時進軍。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裏,晉軍成功地組織並實施了大規模的水陸協同作戰。在杜預的全力促成之下,滅吳戰爭終於全麵展開了。

  太康元年(280)正月,杜預統領荊州軍馬,陳兵於江陵城下。江陵為東吳荊州的治所,是東吳長江中上遊與下遊聯係的樞紐,它與南岸的樂鄉(今湖北鬆滋市東北)隔江相望,共同控製著長江中遊水麵,直接關係著東吳的整個西部邊防。杜預率兵包圍江陵的軍事行動,立即引起了整個長江中上遊東吳守軍的恐慌和混亂。吳軍誤認為杜預即將攻打江陵,於是從附近各地抽調兵力,加強對江陵的防守。而這又恰恰中了杜預之計。杜預趁東吳江陵守軍緊張恐慌之際,派兵遣將,命參軍樊顯、尹林、鄧圭、襄陽太守周奇等人率兵沿長江西上,一路之上戰無不勝,與從巴蜀沿江而下、受杜預節製的王浚水軍一起東西夾擊東吳江陵以西江麵水軍,十來天的時間,相繼取得了克西陵、破荊門(今湖北宜都市西北)、夷道(今湖北宜都市)等戰鬥的勝利,占領了江陵以西的沿江據點。為徹底孤立江陵,杜預將下一步的進攻目標指向了與江陵隔江相望的樂鄉。樂鄉西靠巴山(在今湖北鬆滋市西北),北臨長江,防守非常嚴密,而且外圍還有對岸江陵水軍的增援,易守難攻。杜預經過反複思考,決定采取奇襲智取的戰術,他令將士在樂鄉四周沿江要地遍插旗幟,在樂鄉側後的巴山一帶遍燃烽火,造成強大聲勢,派衙門管定、周旨、伍巢等人率領八百勇士,乘輕舟夜渡長江,對樂鄉發起偷襲。樂鄉守軍聞之喪膽,以為四麵皆為晉軍所包圍,守將都督孫歆急忙寫信給江陵守將伍延說:“北來諸軍,恐怕是飛過長江的吧!”於是吳軍倉忙迎戰晉軍。攻克樂鄉的戰事完全依照杜預的精心安排進行著。王浚率水軍從江麵猛攻樂鄉,誘孫歆出城廝殺,交戰不久,孫歆果然抵抗不住,大敗而還。這時,率兵喬裝埋伏於樂鄉城外、專待孫歆兵敗回城的周旨、伍巢等人,遂依杜預之計率伏兵隨潰軍進入城內,而隻顧逃跑的孫歆及其將士卻根本沒有察覺到。就這樣,周旨、伍巢等人尾隨孫歆直至其軍營中。當孫歆還沒有明白是怎麽回事時,已經被晉軍所俘虜。杜預的巧妙謀算,使晉軍以非常小的代價便攻克了東吳苦心經營了數十年的戰略要地樂鄉。由於杜預足智多謀,出奇製勝,軍中將士深受鼓舞,欣喜地稱讚杜預“以計代戰一當萬”。

  杜預攻克樂鄉,等於拔掉了東吳設在江陵外圍的一顆釘子,致使東吳江陵守軍陷入了孤立的狀態。東吳江陵守軍都督伍延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企圖玩弄詐降的陰謀。他一麵派人出城詐降,暗地裏卻把精兵埋伏在城樓上的矮牆裏,企圖在晉軍進城時進行突襲。杜預識破了他的陰謀,不為其所騙,但也不揭穿他的陰謀,指揮軍隊繼續猛攻江陵。很快,晉軍便攻克江陵,陣斬都督伍延。晉軍占領了東吳長江上遊最重要的城市江陵,這使得吳軍上下為之震撼,杜預率晉軍所至,東吳官兵爭相歸降。沅湘(今沅江、湘江)以南,直到交廣(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等地),東吳的各個州郡都望風歸命,紛紛將印綬送給杜預,表示歸順晉朝,杜預隨後便奉晉武帝之沼對之進行安撫。這次戰役,共斬首和俘虜東吳都督、監軍一類的高級官吏十四人,牙門、郡守一類的中級官吏多達一百二十餘人,其他人員更是不計其數。同時,西晉的其他幾路大軍也按照預定計劃攻占了東吳的沿邊城池,消滅了東吳軍隊的大量有生力量。自此,晉軍完全控製了武昌以西的長江中上遊地區。在整個戰役中,由於杜預的精心策劃,並施以計謀,使得晉軍迅速地奪取了滅吳戰爭的階段性勝利。

  杜預的軍事才能令吳人聞風喪膽,談“預”色變。相傳在杜預進攻江陵時,東吳將士非常害怕他的足智多謀,他們聽說杜預脖子上長了一個腫瘤,便在狗脖子上係上一個葫蘆,以宣泄對杜預的怨氣。吳人還把那些樹幹上長有疙瘩的大樹砍去樹皮,在上麵寫上“杜預頸”三個大字。從此可見,吳人是多麽的怕同時又是多麽的恨計謀多端、為西晉滅吳出謀劃策的杜預。

  在攻克以江陵為中心的東吳西部地區以後,滅吳戰爭已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這時,西晉朝中的賈充等人不讚成繼續對東吳用兵,怕杜預等人消滅了東吳,而自己沒有立功,便出來反對說:“孫氏立足江東已近百年,估計短時間內是不會很容易被消滅掉的。現在夏天快要來到了,江南地區的雨季即將到來,那裏空氣潮濕,我們的將士都是北方人,不服南方水土,一旦軍中疾疫流行起來,我們將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不如等到冬天再繼續進軍。”杜預則主張乘勢滅吳,針對那些反對繼續進軍的言論,他尖銳地指出:“戰國時期,樂毅憑借濟西一戰而打敗了強大的齊國。如今,我們晉軍雄威已振,一鼓作氣去消滅東吳將會勢如破竹,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在杜預合情合理的分析和主張之下,晉武帝下令乘勝進軍,徹底平定東吳。隨後,西晉的滅吳作戰轉入了對長江下遊的攻取,各路大軍浩浩蕩蕩向吳都建業進軍。

  在滅吳戰爭的這一新階段,晉武帝詔令杜預去鎮撫原屬東吳的零陵(治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區)、桂陽(治今湖南郴州市)、衡陽(治今湖南湘潭市西)等荊州南部各郡,隻承擔戰爭後一階段的出謀劃策工作,而不再隨軍征戰。同時命王浚、唐郴與胡奮、王戎率軍隊共同攻占夏口和武昌,進而順江而下以攻取東吳都城建業。在滅吳戰爭的最後階段,杜預雖未親自率軍作戰,但他時刻關注著戰爭的進程,適時謀劃乘勝進攻直至奪取建業的每一步作戰方案。東吳境內河湖眾多,根據這種與北方完全不同的地理特點,杜預建議以王浚的水軍作為進攻建業的主力,並賦予其相應的指揮處置權。晉武帝認為杜預的這一建議非常合理,便予以采納。

  西晉大軍順江而下,王渾、周浚所率部隊與東吳丞相張悌所率的三萬將士交戰於版橋,大獲全勝,斬張悌及其部將孫震和沈瑩,並傳首京師洛陽。東吳方麵因忙於北麵陸路的抵抗,而放鬆了長江水麵的防禦,使得都城建業一帶守備空虛。為了抓住這一有利戰機,杜預為王浚謀劃了一個乘虛而入、輕取建業的策略,他寫信對王浚說:“將軍已經攻下東吳西部的半壁江山,理應順長江而下,一舉攻下吳都建業,去征伐東吳這個幾代的叛逆,以拯救那裏的老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將軍如果能夠攻下建業,我們晉朝就完成了統一大業。滅吳之後,將軍可以率領軍隊自由自在地從長江經運河進入淮河,然後通過泗水和汴水,最後溯黃河而上,凱旋京師洛陽。這可是千古傳頌的大功大德啊!”王浚得計後非常高興,將杜預的信呈交給晉武帝,並立即率水軍浩浩蕩蕩直逼建業,以實現杜預乘虛輕取的戰略意圖。杜預在這作戰的緊要關頭,又分自己所統領的部隊一萬人給王浚統轄,以增強其作戰能力。當王浚的水軍快到建業時,坐鎮江北的王渾怕王浚搶了自己的功,還想阻撓其東下攻城。王浚以風大不能停船為由拒絕停留,繼續向建業進軍。

  太康元年(280)三月,王浚統帥的八萬水軍攻克吳都建業,東吳皇帝孫皓感到大勢已去,被迫到王浚軍營投降。至此,在杜預的精心安排和策劃之下,西晉的滅吳統一大業終於完成。自東漢末年以來近一個世紀的分裂局麵遂宣告結束,中國又重新恢複了統一局麵。西晉滅吳戰爭是魏晉南北朝四百年間唯一成功的一次統一戰爭,也是中國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爭。

  整個滅吳戰爭的過程表明,晉武帝建立的這一千秋功業,與杜預的傾心努力和多謀善斷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在關鍵時刻,杜預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使滅吳戰爭能夠繼續順利進行。杜預的軍事才能在滅吳戰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他的足智多謀使西晉朝野上下無不歎服。特別是在平吳戰爭後期的作為,更體現了杜預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寬廣眼界和胸懷。太康元年五月,杜預以平吳之功晉升爵位為當陽縣侯,增加封邑加上原來的共九千六百戶,其子杜耽也被封為亭侯,食邑一千戶,賜絹八千匹。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