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嶽飛式的悲劇將領,他既有嶽飛一般的軍事才略,也重複了其悲劇的命運。更為不幸的是,嶽飛雖然蒙冤被害,但畢竟青史留名。而袁崇煥的清白,直到他被害百年後才得以昭雪。在一個戰亂紛飛的年代裏,平凡人與英雄所受的苦難原本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普通人選擇了默默的忍受,英雄選擇了奮戰一場,以孱弱的身軀在曆史的黑夜裏擦出點點燦爛的火花。袁將軍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壯懷與忠烈,他的苦心與努力,在經過了百年歲月的洗滌之後,依然在我們的胸膛裏,激蕩起無比壯闊的波瀾。
袁將軍的悲劇,不在於他被冤殺,也不在於他曾遭到世人誤解。他的悲劇在於,這樣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卻生在一個腐敗無可救藥的國度。他本是一棵參天大樹,足以支撐萬裏河山,生與朱元璋時代,足能北追蒙古,鼎定山河。生於滿清朝廷,也可馬踏中原,成就萬世功業。卻不幸在崇禎朝成了一根擀麵杖,苦苦支撐長城防線。皇帝的猜忌和朝廷的不信任都不算什麽,最大的悲哀是壯誌未酬,山河淪陷。他臨終的遺囑是,死後,把我埋葬在山海關,我活著是忠臣,死了也是忠鬼。我要守在那裏,讓胡擄永不敢犯我中華。他最後連個屍骨也沒留下,隻有個空蕩蕩的衣冠墓。胡擄也終於還是進來了,但他的敵人還是尊敬他的,為他昭雪了真相,修繕了墓碑,隻把那這無盡的悲哀,留與後人憑吊。
今人對袁崇煥的軍事才能頗多爭議。但是事實是,在他活著的時候,他始終是女真人難以逾越的萬裏長城。寧遠一戰擊斃敵人可汗,連霍去病衛青等都沒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不過那是守城戰,女真人敗的不服。寧錦戰役,剛剛整頓不足幾月的明朝新軍就大破滿清八旗,還是在女真人所驕傲的野戰裏。誰說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戰?女真人還是不服,畢竟明朝還有火器的優勢。好吧,北京戰役,袁崇煥九千騎兵成功阻擊了滿清八旗十萬大軍,這一回女真人沒有什麽話說了。他們承認不是袁將軍的對手。什麽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戰,這話應該倒過來說:袁家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戰。女真人服了,於是才有了那個謀害袁將軍的陰謀。
但袁將軍雖死,他留下的寧錦防線依然牢不可破。女真人始終沒有打下山海關,最後還是靠了吳三桂的賣放才得以打進來。
袁將軍的悲劇,不止是他個人的悲劇,或者是一個皇帝的悲劇,這是中國曆代忠臣良將共同的悲劇,甚至這是中國專製製度和中國民眾劣根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