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章 威振北狄李靖

  李靖(571~649年),唐初軍事家。原名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少有“文武才略”。其舅韓擒虎為隋朝名將,常與他討論兵法,曾稱讚說:“可與我討論孫吳兵法的人,隻有李靖一人了。”隋朝煬帝末年,李靖出任馬邑郡丞。公元617年,李淵父子起兵反隋,李靖在長安被俘,李淵欲殺之,在李世民說情下幸免一死,於是隨李世民,在征討王世充的戰爭中立下戰功,被授為開府。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隨趙郡王李孝恭征討盤據長江中下遊的蕭銑。九月,李靖趁長江水位暴漲、蕭銑疏於防備之機,率軍從夔州出三峽,順江東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至江陵城下,迫使蕭銑投降。李靖率軍進入江陵後,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江南各州郡聞風歸附。李靖因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任檢校荊州刺史。接著,李靖率軍南下廣西,派人到各州進行招撫,使嶺南地區96個州,60多萬戶歸順唐朝。於是,李靖又被任命為嶺南道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

  武德六年(623年),輔公袥在江南重新起兵反唐。高祖以李孝恭為元帥,李靖為副元帥前往討伐。李靖出其不意地先攻破輔公袥的水軍,接著率輕裝唐軍直趨丹陽,俘虜了輔公袥,徹底平定江南。之後,李靖先後出任東南道行台兵部尚書、檢校揚州大都督長史。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犯太原,李淵命李靖為行軍總管,領江淮兵一萬北上抵禦突厥,同年任檢校安州大都督。武德九年四月,李靖在靈州與突厥頡利可漢激戰一天,迫使頡利引兵北撤。不久,任靈州道行軍總管。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先後任命李靖為刑部尚書、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

  貞觀三年(629年),太宗決定大舉反擊突厥,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統兵10萬,分六道出擊突厥。貞觀四年正月,李靖親率三千精騎趁黑夜攻下頡利可漢的牙帳所在地定襄。太宗稱讚說:“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書竹帛。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複定襄,威振北狄,實古今未有。”於是進封李靖為代國公。二月,李靖又率一萬精騎突襲陰山,俘虜突厥兵一千餘帳。接著趁大霧向鐵山急進,一舉攻破頡利可漢的牙帳,生擒頡利可漢,為患中原多年的東突厥從此滅亡。李靖因滅東突厥之功,獲加光祿大夫,拜尚書右仆射。

  貞觀八年(634年),西北土穀渾犯境,李靖主動請纓出征,太宗即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大軍征討土穀渾。貞觀九年,李靖在積石山大敗土穀渾軍,土穀渾可汗伏允被殺,其國土盡歸唐朝。貞觀十一年,太宗改封李靖為衛國公。

  貞觀二十三年(649),李靖病逝,享年78歲。唐太宗特命陪葬昭陵,其墳塚修成鐵山、積石山形狀,以表彰他擊滅東突厥,征服土穀渾的輝煌戰功,幷諡號景武,把他的畫像懸掛在淩煙閣裏。

  李靖歸唐後,南平江南,北滅突厥,西定土穀渾,顯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史家稱李靖“臨機果,料敵明”,是戰績與理論俱豐的軍事家。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兵書多部,但大多已散佚,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衛公兵法》等兵書。《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神宗時被定為《武經七書》之一,是中國古代兵學寶典。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