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章 布衣元帥徐向前

  徐向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徐向前,原名徐象謙,1901年11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五台縣永安村。他十歲入私塾,後入高小,15歲時因家庭困難而失學,當過學徒。1919年,他考入有準軍事化特點的山西省立國民師範,在校內受過軍訓,並接觸到“五四”運動傳來的新思想。畢業後,他當過小學教師。1924年初,他考入黃埔軍校,先後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和東征作戰。此後,他到北方的馮玉祥國民二軍任教官、參謀、團副等職。由於深深厭惡部隊的軍閥習氣,北伐戰爭開始後,徐向前回南方,到中央軍校武漢分校任學兵隊長。

  1927年3月,在革命形勢危急之際,徐向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他把名字由“象謙”改成“向前”,表明自己對革命忠貞不二、永不回頭的決心。廣州起義中,他受命指揮工人赤衛隊,與敵浴血奮戰,最後時刻才撤出廣州城。起義部隊整編為紅四師後,開往海陸豐地區。徐向前任師參謀長,同彭湃等同誌一起戰鬥。形勢惡化後,他又任師長,帶領剩下的一二百人在深山密林中與敵人周旋,最後奉上級命令撤出。

  1929年6月,徐向前被派往鄂東北任紅三十一師副師長,此後任紅一軍副軍長、紅四軍軍長等職。這支隊伍於1931年秋發展為紅四方麵軍,徐向前任總指揮。在他的指揮下,紅四方麵軍從鄂豫皖轉戰川陝,又進行長征,後進入甘肅走廊。西路軍失敗後,他脫險回到延安。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出席了中共中央在洛川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被選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會後同周恩來赴太原與閻錫山談判,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8月,任八路軍第129師副師長,參與指揮廣陽、神頭嶺、晌堂鋪等戰鬥和晉東南反“九路圍攻”。1938年4月他率第129師和第115師各一部進入河北省南部。他提出要在平原地區依靠群眾建立“人山”,開展遊擊戰爭,同時提出具體的戰術要求和實施計劃,積極組織和發動群眾,擴大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建立統一戰線和抗日民主政權,采取正確的政策,收編和改造各色舊式武裝,反對國民黨頑固派挑動的武裝磨擦,創建了冀南抗日根據地。1939年1月起,他參與組織和指揮冀南春季反“掃蕩”。同年6月他奉命調往山東,任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統一指揮山東和蘇北、皖北八路軍部隊,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多次挫敗日偽軍的“掃蕩”;與此同時,堅持統一戰線中獨立自主的原則,積極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普遍組織各種群眾性抗日救亡團體,並對國民黨頑固派進行有理有節的鬥爭。1940年底返回延安。1942年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後任抗日軍政大學校長。1945年6月被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先後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後改為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7年6月,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率主力進軍大別山後,他負責主持軍區的工作,並指揮留下來的少量部隊和地方武裝,於同年年底進行了運城戰役。1948年3~5月指揮臨汾戰役,針對多數部隊剛由各分區地方武裝升級編成,新戰士多、裝備差、缺少攻堅經驗等情況,提出“邊打邊建”的方針,狠抓戰前戰中的訓練和教育,使部隊戰鬥力迅速提高,攻克了設防堅固的臨汾城。6~7月指揮晉中戰役,以巧妙的戰法調動敵人,連續作戰,分批殲敵,以六萬兵力殲國民黨軍十萬,解放縣城14座。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初,他帶病組織指揮太原戰役,任太原前線司令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太原前線總前委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徐向前任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54年起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5年起任第三、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66~1987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他曾與劉伯承共同負責戰略研究工作,並主管空軍、防空軍及民兵工作。在人民解放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國防建設中,他堅持毛澤東建軍思想,堅持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重視部隊和民兵的政治建設,注重軍隊中的人才培養、軍事科學研究和武器裝備的改善。“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鬥爭。1969年夏受毛澤東、周恩來委托,在陳毅主持下,他與葉劍英、聶榮臻一起,全麵深入研究了國際形勢,為打開對外工作的新局麵提出了戰略性的意見和建議。1978~1980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1983~1987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強調要加強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國防建設要服從國家建設的大局並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以及實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是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八屆(十一中全會補選)、第十一、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90年9月21日於北京病逝。

  徐向前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北方人,他戎馬一生,不僅戰功卓著,軍事理論上也頗有建樹。他到鄂豫皖不久,便於1929年末和其他同誌一起提出了遊擊戰術的七條原則,包括“集中作戰、分散遊擊”、“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等,與毛澤東等在井岡山鬥爭中創造出的遊擊戰“十六字訣”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在川陝蘇區,他運用的“收緊陣地”與中央蘇區反“圍剿”作戰的“誘敵深入”也有相似之處;在冀南平原遊擊戰中,他曾創造性地提出“人山”的思想,意即平原雖然沒有山區那樣的地形條件,但可以動員人民群眾使之成為遊擊隊的“人山”——這些,無疑都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寶庫的重要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