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八章 湖北省

  湖北簡介

  簡稱“鄂”。位於長江中遊,東鄰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省會在武漢。麵積18.59萬平方千米,地形西高東低,江漢平原素稱“魚米之鄉”,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湖北省是中國著名的淡水湖泊密集分布地區之一。湖北省糧、油、棉在全國占重要地位。鋼鐵、電力、汽車、輕紡工業居全國前列。湖北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有保存完好的神農架原始森林。

  地理概況

  湖北位於我國中部,長江中遊,全省可以劃分為江漢平原、鄂西山地、鄂北崗地、鄂東低山丘陵四個地區。其中,江漢平原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號。湖北境內有1193條河流,這裏還分布著眾多的大小湖泊。其中洪湖為湖北省最大的湖泊。

  氣候特點

  湖北省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從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季,利於農業生產。年平均氣溫為15~17℃,7月平均氣溫為27~29℃,江漢平原最高氣溫在40℃以上。為中國酷熱地區之一;1月平均氣溫3~4℃。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

  自然資源

  湖北省礦產、水能、生物等資源都比較豐富。其中礦產136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中,磷、金紅石、矽灰石等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水能是能源資源的突出優勢,湖北省是豐水區,可開發的水能裝機容量達3310萬千瓦以上,居全國第四位。全省動物資源達700多種,約占全國動物種類的1/4.其中屬國家規定的珍稀保護動物有白鰭豚、金絲猴、江豚(江豬)、大鯢、小靈貓、大靈貓等50多種。全省種子植物有3700多種。神農架為中國中部最大的原始森林,被譽為華中林海、天然動植物園,世界觀賞名木金錢鬆、中國特有的“鴿子樹”珙桐、名貴綠化樹白皮鬆、活化石水杉等珍稀樹種就生長在這裏。

  交通運輸

  湖北公路運營有9條國道、90條省道,全省各縣和絕大部分鄉鎮已通汽車;形成了以武漢和各地區中心城市為樞紐。連接省、市、縣、鄉和主要港口鐵路樞紐的公路網。鐵路運輸方麵,除了京廣線。還有漢丹、武大、焦枝、襄渝等線路;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全國最大的內河港口之一,也是省內最大的航空中心。

  文化習俗

  我國著名的漢繡主要生產於荊州、武漢、洪湖一帶,漢繡是以楚繡為基礎融合地方特色的新繡法,它的用針有別於四大名繡。追求充實豐滿、富麗堂皇的熱鬧氣氛。清末民初漢繡進入鼎盛時期,鹹豐年間,漢口設有織繡局,集中各地繡工繡製官服和各種飾品。

  省會:武漢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位於省境東部,漢江與長江交匯處。由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地組成,俗稱武漢三鎮。麵積8483平方千米,轄13個區。市境位於江漢平原東南部。北為大別山地,南為幕阜山地。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河湖密布。農業主產稻穀、小麥、棉花、油菜籽。盛產鮮魚、蓮藕。水運以長江、漢水為主。市內有黃鶴樓等風景名勝。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黃鶴樓

  唐朝時,黃鶴樓與嶽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位於武昌蛇山西端的黃鶴磯上。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最初用於軍事,後來成為人們登高覽勝的地方。曆史上黃鶴樓屢毀屢修,現在的黃鶴樓建成於1985年,樓分五層。

  神農架

  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部,地處大巴山脈的東段。主峰神農頂有華中第一峰的美譽,為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最高峰。相傳,神農氏(炎帝)曾在此遍嚐百草。他為采一株珍貴的藥材。砍倒古樹搭成架梯,神農架由此得名。神農架可說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天然植物園和動物園。主要樹種為冷杉,還有楠木、青岡櫟、供雕刻用的黃楊木,以及世界上稀有的植物,如花片潔白、外形似白鴿、號稱中國鴿子樹的珙桐等。神農架的動物資源豐富,其中最為珍貴的是金絲猴,此外還有黑熊、白熊等。神農架還以產藥材著名,天麻、黃連等分布很普遍。神農架是湖北省以科學考察和探索大自然為主的著名風景旅遊區。

  “湖北首刹”:歸元寺

  歸元寺位於武漢市漢陽翠微街20號,始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由一位叫白光的和尚在原明代王章甫的葵園舊址上創建,素有湖北首刹之稱,也是湖北四大佛教禪院之一。歸元寺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院落,占地4.7萬平方米,建築麵積達2萬平方米。其中羅漢堂供奉有500尊泥塑全身羅漢,是該寺院的重要特色之一。歸元寺的整個平麵布局呈袈裟形狀,這是它在建築布局上與其他佛寺的主要區別。歸元寺大雄寶殿前的供桌。是由一整塊柏木雕刻而成,長3.6米,雕有五龍戲珠圖案。此外,大多數寺廟的銘牌,均橫書懸嵌於寺廟三門之楣。而歸元寺的銘牌是直匾。這在中國寺廟建築史中是較罕見的。堪稱“叢林一奇”。

  赤壁遺址

  長江流過武漢,在其上遊赤壁市和下遊黃州。各有一處赤壁,分稱文、武赤壁。上遊的赤壁,一般認為是三國赤壁之戰的古戰場,而下遊黃州的赤壁則是因蘇東坡《赤壁賦》而揚名,故稱文赤壁。武漢上遊,長江南岸一山飛峙江心,其拔空昂立的崖頭如戰馬揚蹄。踏破萬頃煙波,奮然北馳,直指江北烏林。這裏便是赤壁之戰古戰場。周圍還有翼江亭、拜風台以及龐統夜讀所在的金絲山等景點。武漢下遊的黃州赤壁又叫東坡赤壁,蘇軾被貶黃州之時,經常約請友人到此遊覽。蘇軾曾在此寫下著名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兩篇美文。黃州赤壁已是一處著名的旅遊勝地。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