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五章 江西省

  江西簡介

  簡稱“贛”,位於華東西部、長江中下遊以南,麵積16.69萬平方千米。三麵山地丘陵環繞,北側為鄱陽湖平原。江西省東有懷玉山、武夷山。與浙江和福建接壤,南有大庾嶺、九連山和廣東毗鄰。西有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等與湖南相倚,北部以長江為界與湖南、安徽兩省相鄰。江西擁有豐富而燦爛的文化,滕王閣、白鹿洞書院、瓷都景德鎮等地名聲顯赫。被稱為“江南昌盛之地,文章節義之邦”。

  地理概況

  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長江中下遊南岸,與安徽省、湖北省相鄰;東臨武夷山,與浙江、福建接壤,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上通武漢三鎮,下貫南京、上海,南仰梅關、嶺南而達廣州。境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麵環繞有幕阜山脈、武夷山脈、懷玉山脈、九連山脈和九嶺山脈,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水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鄱陽湖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鳥棲息地。

  氣候特點

  江西省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約16.3~19.5℃,氣溫自北向南遞增。全省夏季較長,冬季較短,南北差異很小,極端最高氣溫幾乎都在40℃以上,是長江中遊最熱的地區之一。江西是中國多雨省區之一,地區分布上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山區多盆地少。

  自然資源

  江西素有“鎢都”之稱,江西省的鎢礦資源分布遍及全省,產地數量多,規模大,資源豐富。大餘鎢礦鎢儲量占全國第一位。修水縣香爐山鎢礦床,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鎢礦床,儲量已達超大型。

  交通運輸

  江西省以省會南昌和各區市為中心樞紐。以國省道公路和贛江航道為主幹線,形成上饒—南昌—萍鄉的東西大通道和九江—南昌—贛州的南北大通道構成的十字形交通主骨架。目前鐵路線主要有浙贛線、鷹廈線、昌九線、皖贛線和京九線。公路主要有縱貫全省的206國道和105國道等6條幹線。內河航道有長江、贛江、鄱陽湖區等5000餘千米,全省有港口78個,年吞吐量在600萬噸以上。民用航空在南昌、景德鎮、九江、贛州建有飛機場,從廬山可直達廣東惠陽和北京等地,年客流量逾萬人。

  文化習俗

  江西南昌地區的求子風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時南昌,在西湖區的中心處有一高土橋,橋上有石柱欄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婦女們來到橋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橋兩旁的柱上撫摸,甚至納入懷中,據說如此這便可生男孩。贛南采茶戲是江西地方戲曲之一,是由民間采茶燈和民間燈彩相結合發展演變而成,後又吸收了南昌地區的民間舞蹈特色。

  省會:南昌

  南昌市是江西省省會,是一座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位於江西省北部,贛江下遊,鄱陽湖西岸,境內高山、丘陵、平原相間,江湖縱橫,自然資源豐富。南昌文物古跡眾多,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有70多處,其後更有漢代紫金城遺址、三國孫慮城遺址、久負盛名的滕王閣、兩晉時的玉隆萬壽宮、明代的蜚音塔和洪崖石刻等。南昌還是一座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遺跡,包括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和紀念館。南昌夏季氣溫炎熱,有“火爐”之稱。

  “贛北棉鄉”:九江

  九江市位於江西省北部,西南鄰湖南省嶽陽市,西北與湖北省黃岡市、鹹寧市毗連。東北接安徽省安慶市、池州市。麵積18823平方千米,轄2區9縣,代管瑞昌市。人口約有466萬。是長江中遊南岸對外開放的重要港口。地勢西高東低,幕阜山延伸西北,廬山為其餘脈,九嶺山蜿蜒西南。市內水網交錯,主要河流有修水、潦河、博陽河,東部為鄱陽湖區。九江市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礦產有金、銅、鎢、錫、螢石等40餘種,其中金、銻、錫、螢石儲量居全省之冠。工業主要有紡織、機械等門類。農業主產稻穀、棉花,素有“贛北棉鄉”之稱,是全國商品糧、棉生產基地之一。京九鐵路貫通後,成為與長江交匯的新的水陸交通樞紐。

  “鎢都”:贛州

  贛州市位於省境內南部,麵積39380平方千米,地勢四周高、中間低。中部丘陵綿延,而且河流眾多,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礦產資源有鎢、稀土等80餘種,鎢儲量、產量占世界第一,素有“鎢都”之譽。信豐臍橙是馳名中外的土特產。贛州森林覆蓋率達65.5%,為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名勝古跡有通天岩、翠微峰、贛州古窯遺址、大寶光塔、大聖寺塔和西摩崖石刻等,手工業產品以竹器、皮枕、皮箱最為著名。

  “瓷都”:景德鎮

  景德鎮位於贛東北昌江上遊,皖贛鐵路線上,是中國著名瓷都,市境丘陵起伏。擁有豐富瓷土,尤以質地優良的東港高嶺瓷土素負盛名,故又名高嶺土。並產釉果、煤、鐵、金、石灰石及耐火材料。景德鎮製陶業始於漢代,唐、宋時景德鎮陶瓷進入勃興發展時期。宋景德年間以景德窯而著稱。自南宋至元代,中原戰事頻繁,瓷工南遷,南北瓷工薈萃,景德鎮製瓷工藝日臻精湛,逐漸成為中國瓷都。明、清時景德鎮製瓷業進入鼎盛時期,居中國製瓷業中心地位。現如今全市有大中型瓷器廠20座,年生產瓷器約占全國的20%,品種達千餘種,產品遠銷世界百餘個國家和地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