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簡介
上海市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國最精致的城市之一。麵積6340.5平方千米。它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同時又是重要的經濟、貿易、科技、交通、金融中心和國際化大都會。上海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上海市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目前常住人口1858萬,流動人口大概500萬。
地理概況
上海位於亞洲大陸東沿,太平洋西岸,長江三角洲前沿,長江入海口。她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南北最大縱距約120千米,東西最大橫距約100千米。上海地處長江中下遊平原東端,地勢西高東低,海拔4米左右,最高處天馬山海拔98.2米。地貌以平原為主,河湖縱橫,主要有城西的澱山湖和流經市境的黃浦江。上海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陸地麵積6219平方千米,水麵麵積122平方千米。境內轄有崇明島。
氣候特點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約15.7℃,冬季較同緯度內陸溫和,夏季各月較同緯度內陸涼爽。全年無霜期222~235天。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43毫米,且季節分配較均勻,利於農業生產。6月中旬多台風和暴雨,秋季時有連陰雨。冬春秋偶有寒潮侵襲。
交通運輸
上海市內交通便利,1100餘條線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上海市現有公路裏程約1.04萬千米。共有國道7條。上海的對外交通十分便捷,航空、鐵路、公路、水運可到達國內各個省市及世界各國。目前形成了高架—路麵—地鐵上、中、下三層的立體交通。
外灘
外灘是上海的象征,它的建築色調統一,整體輪廓線協調,因此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外灘的建築具有濃鬱的異國情調韻味,哥特式的尖頂,古希臘式的穹隆。巴洛克式的廊柱及西班牙式的陽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整個建築群璀璨奪目、錯落有致。外灘的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500米。著名的建築有:上海大廈、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北樓、桂林大樓和上海海關大樓。
“亞洲第一高塔”:東方明珠塔
東方明珠電視塔建成於1994年10月1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浦江之畔的陸家嘴,高468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明珠塔以圓形為主要基調,設計者將11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通過3根直徑9米的擎天立柱串聯起來,充滿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詩情畫意,呈現出一種奇異的建築風貌。周圍附屬環境的整體設計也以圓形為基本造型,整個建築渾然一體,華美壯觀。
南浦大橋
南浦大橋是雙塔雙索斜拉橋。橋全長8346米,主塔高154米,塔座是由98根長52米、直徑91.4厘米的鋼管打入地下層,加上4000立方米的承台堅實地凝聚而成的地基,其承受能力為6萬噸;塔柱中間,由兩根高8米、寬7米的上下拱梁牢牢地連接著,呈“H”形。浦東引橋全長3746米,可通向國際機場。兩側又配以馬蹄形的分引橋,分別通向浦東南路和楊高路。浦西引橋全長3754米,呈複曲線螺旋形,有5條分引道,上下兩環分別銜接中山南路和陸家浜路。大橋東西兩側各設4座電梯樓,可供遊人登頂觀光。
黃浦江
黃浦江是長江下遊支流,也是上海境內的主要河流,古稱東江,又稱大黃浦。黃浦江的上遊是攔路港,主源來自澱山湖,過鬆江後始稱黃浦江。現在黃浦江已經成了上海的標誌之一。它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