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0章 李兆麟

  李兆麟是東北抗日聯軍的著名領導人之一。曾曆任抗日義勇軍第二十四路軍副司令、中共奉天特委軍委幹事、抗聯三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委員、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教導旅副旅長、中共東北黨組織特別支部局執行委員會委員等職,在東北地區進行了長達14年之久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武裝鬥爭。

  李兆麟,滿族,1910年11月2日生於遼寧省遼陽縣小榮官屯一個農民家庭。他原名叫李超(操)蘭,兆麟是他參加革命後的化名,此外,他還使用過李烈生、孫正宗、張壽箋等化名。

  李兆麟自幼聰明好學,7歲入小學,14歲高小畢業後又在私塾學習二年,學習成績名列前茅。16歲時因父去世而輟學,在家務農達四年之久。這時,他接觸了張一吼(張國威)、翟樂全等一些進步青年和有新思想的書刊,他們為人正直、憂國憂民的進步思想給了李兆麟極大的啟發,從他們那裏,他懂得了不少革命知識,為以後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他20歲時,在大庭廣眾之下,挺身而出,主持公道,當麵揭發一個村長的勒索民財的霸道行為,為受壓迫的窮鄉親出了一口氣,而被推選為大榮官村的副村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吞並東北三省的“九·一八”事變,國共兩黨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下令東北軍政當局“不準抵抗”。中國共產黨則代表全國民眾武裝起來驅逐日本侵略者。年輕的李兆麟,是非分明,決心走武裝抗日的道路。於是,他同東北的許多愛國誌士和青年學生來到北平,開始抗日救國的革命生涯。

  9月27日,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在北平成立,李兆麟此時認識了馮乃革(馮基平)等人並參加了抗日救國會,返回東北,組織領導抗日義勇軍。11月,他們到達遼西,在抗日義勇軍第四路軍耿繼周所部工作,李兆麟任該部司令部文書處處長,參加了攻打新民城和黑山唐家堡子、曆家窩堡等地的戰鬥,後耿部失敗,李兆麟等又折回北平。

  1931年12月,共青團北平市委的胡喬木根據北平團市委的決定,委派李兆麟等三人返回東北,組織抗日義勇軍,並對如何組織群眾做了許多具體指示。李兆麟、馮基平、楊壽天於1932年初返回遼陽小堡,不久,林鬱青、張一吼等也到達遼陽。於是,遼陽小保一帶的抗日武裝鬥爭便在我黨的直接領導下迅速開展起來了。

  遼陽小堡,位於遼陽、沈陽、本溪之間,三麵環山,日軍在此的統治力量尚屬薄弱,而廣大人民群眾中,卻蘊育著強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李兆麟接受組織上派他出麵同群眾武裝和山林部隊聯絡的重要任務,往來奔走於各抗日團體和部隊之間,反複地宣傳抗日救國,團結起來,共同戰鬥的革命道理。先後說服了“長江”、“燕子”及蘇景陽所屬的部隊,相繼爭取的各隊的首領不下幾十人,組建義勇軍的時機成熟了。

  1932年3月,遼陽義勇軍成立,李兆麟被選為副司令,蘇景陽為司令,下設五個支隊,共有3500多人。遼陽義勇軍成立不久,便被救國會統編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二十四路。在李兆麟的率領下,二十四路軍同日軍和漢奸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在東至歪頭山、西至李大人屯、南至鏵子、北到陳相屯一帶,李兆麟帶領部下活動頻繁,攪得敵人寢食不安。其中比較突出的戰績有:消滅漢奸土匪武裝“洪盛”;圍殲漢奸地主武裝——“南大會”;活捉久留島。

  為了破壞敵人的交通運輸,李兆麟還親率“於誌超”支隊破壞了十裏河至煙台站、煙台站至鏵子溝沿線的路軌和電線,使敵人的運輸和通訊一時之間陷於混亂和癱瘓狀態。

  1932年春,遼陽一帶建立了農民反帝大同盟,接著又建立了“婦女會”和“少年先鋒隊”。在青年骨幹中發展了共青團員,成立了共青團支部。李兆麟當時的主要工作是側重於抓軍隊建設和作戰指揮,並根據黨組織的指示開展“分糧”和“罷鋤”鬥爭。李兆麟積極配合做組織和宣傳工作。大量印製傳單、標語,到處散發張貼,擴大了我黨的影響,增強了群眾的抗日勇氣和勝利信心,引起了敵人的恐懼不安。

  在緊張的抗日武裝鬥爭中,李兆麟經受了考驗和鍛煉,政治覺悟迅速提高,遂於193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旋即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2年8月間,李兆麟所率領的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二十四路軍已發展到數千人。時值日本政府派武滕信義來東北接替本莊繁任關東軍司令兼日本駐偽滿洲國全權大使和關東軍長官,加強日偽對東北的統治。引起各階層群眾極大憤慨,抗日浪潮頗為高漲。沈陽周圍各地義勇軍領導人經串聯,召集會議,決定聯合發動一次襲擊沈陽的戰鬥,參加此次戰鬥的有沈陽附近的各路義勇軍、抗日山林隊、遼陽的義勇軍二十四路軍、鄧鐵梅的民眾自衛軍一部以及沈陽、遼陽等縣區的鄉團武裝共約萬餘人。李兆麟率領指揮二十四路軍的“燕子”、“平日”、“於誌超”等支隊為南線,於8月28日晚發起總攻,不巧的是正趕上天下大雨,天黑路滑,義勇軍官兵不顧艱險,冒雨猛攻,與各路軍密切配合,四處出擊,燒毀敵人的軍事設施,襲擊飛機場,燒毀敵機多架,破壞敵兵工廠的機器和倉庫。沈陽的無線電台被搗毀,日軍的汽油庫被燒掉,繳獲了大批槍支和義勇軍急需的軍用物資等等。這次戰鬥意義並不在此,更重要的在於政治上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使日偽軍親自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鐵拳對他們的沉重打擊。但同時也暴露了義勇軍自己的實力和目標,由於敵人的破壞,李兆麟率部轉向本溪一帶活動。不久,部隊瓦解,二十四路軍的活動便基本上停止了。

  1932年9月,李兆麟根據黨組織的決定潛回沈陽做地下工作。11月,中共奉天特委派他到本溪煤礦在工人中開展抗日救國鬥爭。此時,由於長年的勞累奔波,又參加繁重的采礦勞動,以致於他患了嚴重的肺病,於1933年2月回沈陽治療。病情稍有好轉,他便被派到中共奉天特委軍事委員會工作,任軍委幹事兼共青團青年士兵運動委員會負責人,經常活動在北大營、東山嘴子等偽靖安軍駐地和兵工廠一帶,機智巧妙地進行秘密工作。

  1935年,李兆麟到哈爾濱做軍隊工作,但任抗聯第六軍政治部主任,在黑龍江省的湯原一帶活動,組織指揮了奇襲漢奸於四炮的戰鬥。在以後的歲月裏,他不畏各種艱難困苦,始終戰鬥在抗日的第一線。

  1945年8月15日,經過人民的浴血奮戰,全東北光複了。此後,李兆麟被人民選為鬆江省副省長,還擔任中共哈爾濱市委常務委員的職務,並兼任中蘇友好協會會長。他生活上艱苦樸素,嚴於律己,與人民同甘苦、共患難。

  1946年3月9日,李兆麟慘遭國民黨特務的暗害,年僅36歲。解放後,為了紀念李兆麟將軍,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李兆麟遇難地改為兆麟街,將道裏公園改為兆麟公園,並在公園內修建了李兆麟紀念碑,以永世懷念。

  right(馮秋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