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1章 刀安仁

  刀安仁,字沛生,傣族,生於1892年(即清同治十一年),光緒十七年承襲了騰越府幹崖(即今盈江縣新城、舊城、弄章一帶)第二十三代土司的世職。他從小聰穎、剛直、性格活潑勇敢,思想比較開明,有正義感,受到其他土司家族的敬重。

  青年時代,他眼見清王朝腐敗無能,對英帝國主義侵略緬甸和中國,痛心疾首不已。甲午戰後,他曾悲憤地說:“堂堂大國,反敗於東瀛小邦。喪權辱國,竟至於此!”中緬劃界時,清朝界務大臣劉萬勝(邊境人民稱為“劉賣界”),貪婪受賄,出賣國土,把幹崖(盈江)、盞達(蓮山)、南甸(梁河),以及隴川、遮放諸土司地帶劃出千餘裏,刀安仁據理力爭,反遭申斥。英軍越界,幹崖的各民族守兵阻擋不準其前進,雙方發生衝突。刀安仁飛報求援,劉萬勝不僅不予支持,還下令不準抵抗,否則“軍法從事”,以致造成弄章哨哨官張輔仁等數十名官兵被英軍俘去的事件。刀安仁眼望數百年駐守的邊界被英軍占去,悲憤莫名,痛哭一場,率兵而回。時隔不久,刀安仁聯絡了一些抗英誌士反抗英軍的侵略。入侵中國的英軍,仗恃自己精良的洋槍洋炮,射程遠殺傷力強,無論陣地對壘和攻城摧堅,他們都具有很大優勢。其所短者,是懼怕近戰肉搏與夜間偷襲。因此他們認為白天是他們的天下,手執長矛大刀的遊擊隊在光天化日之下是絕對不敢去闖他們駐紮的軍營的。所以他們在白天除了在營內外布置崗哨外,所有官兵都聚集營帳內尋歡作樂。一天,正當英國侵略軍玩得忘乎所以時,突然轟!轟!轟!無數巨石飛墜營帳。侵略軍猝不及防,死的死,傷的傷,血肉橫飛,一片狼藉。原來是刀安仁率領抗英人民武裝,潛入英國侵略軍駐地山頭林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居高臨下把一塊塊大石頭猛擲英軍營帳,英軍遭此打擊,感到白天也未必保險,整日驚恐不安,“銳氣”大減。刀安仁率領小股力量雖給敵以重創,但是力量畢竟有限,加上清廷腐敗,對他還進行打擊。刀安仁十分氣憤,立誌反帝反清。他托疾出國就醫,隻身去日本。

  1904年春,他繞道緬甸去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讀書,認識了革命家吳玉章。同吳老相處甚篤,常求教於吳,受吳老影響頗深,吳老鼓勵他尋求真理,“驅逐韃虜,重建中華”。解放後,刀的兒子刀東版赴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吳老曾多次接見他,稱讚刀安仁的為人,對刀安仁最後冤死表示同情和憤慨。1905年8月13日,刀安仁在東京聆聽了孫中山先生對中國留學生的長篇演講,深受感動。他認為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很好,堅決要求加入同盟會。孫中山表示歡迎,知道他是西南邊境少數民族加入該會的第一人,特別器重,勉勵他在西南邊境少數民族中宣傳革命,組織力量。他很快約了十幾個留日的少數民族學生加入同盟會,並積極籌措經費,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當時,刀安仁曾寫信給他的管家刀靜安約同張向政,聯絡和順鄉的財主許和、寸勳元等,借貸款項寄給東京,為同盟會提供活動經費。

  1907年秋,孫中山親自到越南河內指導雲南河口起義以後,刀安仁奉命返回騰越幹崖。他約了同盟會員秦鼎奕、王仰恩二人回幹崖,同楊振鴻、林春華一起,組建了同盟會支部,請秦到拖角,王到片馬,向各族人民宣傳革命,聚集力量,準備武裝起義。後來,居正、黃子和、呂誌伊等30多人先後經仰光到幹崖,還有四位日本工人,協助指導刀安仁開辦土民學校,興辦農場,開發邊境經濟。在騰越,他同楊振鴻先後聯絡和介紹劉輔國和張文光加入同盟會,開展了一些組織活動。這些對發展少數民族武裝力量,團結邊境各民族人民反清反帝,起了一定作用。

  1907年至1908年間,孫中山和黃興到仰光,刀安仁曾會見並接受開展騰越、滇西革命工作的指示。1908年,楊振鴻回騰越,同刀安仁共同籌備滇西起義。刀安仁在幹崖還組織了“敢死隊”,派他們跟隨楊振鴻去保山突襲永昌府,不幸失敗。在這期間,刀安仁和張文光在騰越繼續開展了許多宣傳和組織工作。由於武裝鬥爭需要經費,他還毅然獻出了部分家產,兌成黃金,購買槍械彈藥,以應革命之需。

  騰越起義前夕的9月4日,張文光到幹崖向刀安仁等同盟會會員傳達了武昌起義的消息,大家認為騰越起義的時機已到,決定立即舉事並分別準備了兩批援軍。9月6日晚,張在騰越城中舉事,刀安仁率援軍趕到,遂成立滇西軍都督府。張文光為第一都督,刀安仁為第二都督。第一都督府設在鎮台衙門,第二都督府設在道台衙門,由陳天星任前衛都指揮,刀厚生為後軍指揮。當時抄錄書寫的許多文告,都是張文光和刀安仁一起商訂的,都體現著安民保境、加強軍紀、不準擾害百姓的精神。

  起義後,張文光和刀安仁就組織軍隊進攻滇西和大理,並曾行文到大理,敦促大理投降。義軍東進途中,因擴軍較猛,陳天星領導有錯誤,難免混進一批雜勇兵棍,違反軍紀,但義軍采取的反封建行動,總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昆明軍都督府中一部分軍閥勢力,嫉恨騰越起義在先,並站在“安撫”維護封建官僚遺老的立場,采取了排斥和鎮壓滇西起義軍民的行動,取消騰越軍都督府,除張文光保留虛職外,其餘均被削職,刀安仁亦不例外。在此之前,刀安仁曾到昆明要求支持騰越起義及軍政府,但一些軍閥勢力及代理人,懷著大漢族主義的情緒,以“正統”自居,竟散布輿論,攻擊刀安仁要2000兩黃金、槍械等,是妄圖“謀反”。騰越起義之後,刀安仁與張文光盡管在領導和帶領軍隊方麵,曾有過一些分歧,但對執行孫中山指示,以及對昆明軍都督府排斥騰越義軍的不滿,態度都是一致的。

  刀安仁去職回幹崖後,接到孫中山來信,召他去南京。他啟程去南京後,曾向孫中山要求讓他回幹崖搞農業,開發邊境,還訂購了一批機器運往幹崖。孫中山很高興,還鼓勵他繼續為革命工作。誰知時隔不久,辛亥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昆明都督府中的軍閥勢力怕刀安仁受孫中山重用,誣陷他“謀反”。以叛國罪將刀安仁逮捕入獄。孫中山得知後,致電袁世凱,為刀安仁證明擔保,強烈要求釋放他,袁迫於形勢,不得不釋放。誰知刀安仁釋放出獄後,卻立即死亡,死因十分可疑。他的骨灰由其弟刀安文護送回幹崖,各族群眾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追悼會。孫中山得知刀安仁之死,十分悲痛,曾寫一幅挽聯,感情深沉,句句啟人深思:

  二十年革命功成,憂患與同,安床莫共,鳥盡弓藏,檻車就擒悲鄧艾。

  三百日縲囚初釋,奇冤雖雪,沉鬱已深,豹死留皮在,疑疏誰為頌陳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