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章 丁拱辰

  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軫。字淑原,號星南。嘉慶五年(1800年)出生於福建晉江縣陳埭鎮岸兜村。回族。元代留居泉州的阿拉伯人後裔。幼入私塾,立誌攻讀。11歲時因家道中落,隻好輟學務農,於掛角負薪之餘仍刻苦自學,窮搜字義,研習兵法、天文曆算、地理。17歲時隨父去浙東、台灣經商。後又隨叔父到廣東經商。於商務之餘,頗涉群書。“尤善天文、算學,間有所得,便欣然忘食”。常於“靜夜仰觀星象,由璣玉環(指上古以玉為飾的天體觀測儀器”,悟出一器,製造成象限全周儀,“測量度數,推算時表,頗知梗概”。

  他一生曆經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四朝,正是清代政治日益腐敗,西方殖民者加緊向中國侵略的時期,在這民族危難關頭,一些覺醒的知識分子,如魏源等,提出了“師夷人之長技以製夷”的主張,並致務於研究西方的科學技術,以圖抵禦外侮,振我國威。丁拱辰深受其影響,毅然放棄了殖貨之道,專心致力於研究西方火器製造和演放技術。道光十年(1830年),年方30歲的丁拱辰隨商船出洋,遊呂宋諸島,隨帶所製象限全周儀,沿途測試水程之遠近、北極之高低,以計算抵岸之日期,皆能有準。並發現西洋量天尺與中國的環璣玉衡之理暗合。從而悟出炮法的要領。於是進一步研究西洋火炮製造和演放的方法。後經波斯、阿拉伯等地,他主要留心考察兵器。回國後,寫成《演炮圖說》,意在敦促當政者注意改進火炮的製造演放技術,以鞏固國防。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國侵略者挑起了鴉片戰爭。丁拱辰的《演炮圖說》,引起了林則徐的重視,將他調到廣東麵試。丁拱辰遂將該書和所製象限全周儀進呈。第二年英國侵略者加緊向我進攻,丁拱辰奉命在廣東燕塔,日夜招軍演練炮兵。自己指揮製大炮40門,其中小的有3000斤,大的達5000斤,略仿洋式。並運用象限全周儀對火炮進行演試。因其急公盡力,訓練有方,累立戰功,清廷賞以六品軍功頂戴,以示獎勵。

  鴉片戰爭結束後,丁拱辰根據實踐經驗在同胞僚丁守存、鄭複光的幫助下,對《演炮圖說》修訂再三,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刊問世,定名為《演炮圖說輯要》合全書分四卷,50篇,附圖110多幅。對各種炮式、火箭、炮彈及輕船、戰艦的製法和運用,加以說明並繪圖表示。對加強國防、鞏固海疆,大有裨益。當時中國人留心研究外國火炮者,都以此書為權輿。丁拱辰無意於功名,見海氛已靖,便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挈眷回到家鄉,築“還圃”為居室,一邊教子弟讀書,一邊仍潛心研究科技、測影推步。過著幽靜自適的生活。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丁拱辰應欽差大臣賽尚阿之聘請,才請胞侄丁金安,帶鑄炮工匠,在廣西桂林監製大炮。得廣西參謀戎事的丁守存的協作,鑄造大小火炮共106門。全部演示合格。因而被晉升為知縣衙,並留原省補用並賞給五品花翎頂戴。根據這一時期鑄炮和演練炮兵的實踐,丁拱辰又寫成《演炮圖說後編》,二卷64篇,附圖81幅。於鹹豐元年八月在桂林刊印。時人丁守存在其《後識》中對他:“每事躬親,必求實效。”“精於火器”“賞罰分明”的抱負和才華,大加讚許。應當指出此次廣西之行是為清廷鎮壓太平天國革命運動而效力的,這是一個汙點。但他的著作,具體論述的製炮、鑄彈、配藥、瞄準諸方法,文詞簡練、圖文並茂,便於操作,這對兵器科學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之後,他又回到了原籍。

  同治二年(1863年)丁拱辰應倡辦“洋務運動”的李鴻章的聘請,赴上海辦理洋務炮器。他年愈花甲,但愛國熱忱不減當年。又寫成《西洋軍火圖編》六卷約10萬餘言,附圖150幅,呈獻軍門,受到表彰。他還編者了《增補則友錄》一書,對前人的疏漏,舛誤加以訂正和補充。此書為我國近代製造大炮奠定了理論基礎。又著有論文《西洋火輪、火輪船圖說》,並設計了中國第一輛銅火車和蒸汽機車模型。他是近代中國第一位刻苦自學出身的,全麵發展的愛國兵器製造家。實為近代科技製作的先軀。可惜,由於清朝腐敗,且推行投降賣國路線,未能在抗擊列強的戰爭中,發揮其應有的威力。此外,他多才多藝,還是一個文學家,不但有詩文集問世,而且還寫過一部著名的戀情小說《荔境西廂》呢!

  right(黃庭輝)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