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章 改琦

  改琦(1774-1829)是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著名畫家,亦工詩詞。

  改琦,字位蘊,號香白,又號七芹,別號玉壺外史。回族。祖先本西域人,世居河北宛平(今屬北京市)。他的祖父名光宗,為雍正八年(1730年)武進士,由侍衛官鬆江(今上海鬆江縣)參將,遂為鬆江人。

  他自幼聰敏,喜歡文墨。人稱其“詩畫皆天授。工人物、佛像,筆勢秀逸。山水、花草、蘭竹小品,皆本之前人,而運思迥別”。自嘉慶、道光以後,改琦以工於人物著名。他博采宋代李公麟、元代趙孟、明代唐寅(伯虎)及陳洪綬等諸家之長,“愈絀愈妙,跌宕入古”。其山水花草蘭竹小品,亦“用筆超逸,迥出塵表”,時人比之為“華”。

  他的畫的主要特點在於“落筆潔淨,設色淡雅”,在清代畫壇,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堪稱一派。改琦的畫能於優美中見骨力,平凡中顯情趣,富有生活氣息,給人以美的享受、遙遠的遐想。改琦的兒子改簣,女兒改允綿,繼承家學,都成了著名畫家,而且風格、技巧與改琦近似,故而清代畫壇稱之為“改派”。

  他們作品很豐富,但流傳下來的卻不多。他在23歲時畫的《西溪觀梅圖》、《摹卞玉京小影圖》初步顯示才華,前者是花卉,後者是人像,卻極精致。後又取蔣竹山的詩句,繪《少年聽雨圖》,題詩讚者甚眾。作《紅樓夢圖詠》48幅,能表現人物性格,刻工也精細流暢,為清代插圖版畫中的上品。曾與錢杜、畢簡、汪鴻等畫家,同聚桑連理館,合作《靈芬館圖》。傳世作品還有《仁女圖》軸,《修竹仕女圖》軸、《普天仙女像》、《百美喜春圖》等,他還擅長兒童畫,傳世珍寶的《百子圖》十二幅,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此外,他的書法也很有名氣。

  改琦又善詩詞。因而他所創作的詩畫,就格外傳神感人。他的詩詞,寫得含蓄,深入淺出。且題畫者居多。其次是朋友間的唱酬之作。而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則不夠廣泛深刻。但是他的題畫詩,也往往敘事、抒情兼而有之。如《題洞庭友人畫扇懷真適園紅蕙》詩雲:

  春窗對舊雨,一室生蘭氣。

  借問山中人,紅蕙花開未。

  不僅表達對友的讚頌,而且懷念昔日見過紅蕙之情,油然而生。又如《題一日三秋圖》詩雲:

  曾同喚酒醉紅樓,贈我珍珠字尚留。

  畫取斯圖有深意,分明一日似三秋。

  此詩表達對老友的懷念。特別是結尾一句,一語雙關,道出了彼此懷念的深情。由此可見,他的詩,善於借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思,寫來如行雲流水,自然、和諧、生動,詩情畫意,令人回味。

  改琦30歲以後,主要精力放在填詞上。著有《玉壺山房洞》,今存詞155首,大多是記遊、題畫、抒情之作。詞語精煉優美、意境灑脫,淡雅幽遠。但其所反映的感情柔弱,思想性不強。暮年多住寺院,與僧人過從甚密,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看大千世界,知己太少,孤獨寂寞之情思,縈繞心頭。如他的《長相思》詞雲:“風一更,雨一更,已惜無多鬢上青,僧窗忍再聽。酒初醒、夢初醒,悟激無生證夙生,蒹之一磬清。”就表現了這種空虛、寥落、無可奈何的心情。

  總之,在清代的文化領域中,改琦在繪畫、書法、詩詞等方麵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並有較高的聲譽,時人稱之為“三絕”。

  right(黃庭輝)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