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章 薩布素

  薩布素,清初寧古塔(黑龍江寧安縣)人,姓富察,隸滿族鑲黃旗。其生年不詳,卒年也記載不一。一般認為卒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薩布素在八九歲時就開始挽弓習射,十二三歲時就能分擔父親勞務,幫助牧馬,並和大人一道參加圍獵,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薩布素生活的時代,正是沙皇俄國瘋狂侵占中國北方領土時期,俄國殖民主義者將魔爪伸進黑龍江流域,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慨和反抗。當清朝順治皇帝得知俄兵已兵臨祖宗發祥地大門口時,在黑龍江地區各族人民強烈敦促下,開始調兵遣將,組織抗擊。自幼熟讀《三國演義》、《孫子兵法》,立誌做名軍人、報效國家的薩布素,此時年近20,恰值披甲服役年華,踴躍應征,並順利通過各項檢查、測試,注冊從軍。

  薩布素入伍後不久,便開赴前線,經受戰爭的考驗。從1653年秋季至1658年夏天,他隨沙爾虎達轉戰各地,參加了曆次抗擊沙俄入侵的戰鬥。戰鬥中,薩布素不畏強敵,十分驍勇,深得沙爾虎達讚許。順治十六年(1659年),胸懷抗俄壯誌的老將沙爾虎達病故,朝廷命其長子巴海繼任寧古塔昂邦章京。從此,薩布素逐漸成為巴海手下一名得力將領。康熙三年(1664年)5月,巴海組織兵力圍殲入黑龍江下遊的一股俄軍,薩布素率隊參戰,由於敵人躲藏在密林中,難以找到進攻的目標。值得慶幸的是,5月天下了一場大雪,薩布素乘大雪天發現了敵人的腳印,順著腳印窮追不舍,終於把敵人團團圍住,全部殲滅,又一次立下抗俄戰功,遷升防禦。

  康熙十年(1671年)冬,為了督勵黑龍江軍民抗擊俄國入侵,康熙皇帝親到東北閱邊,檢查防務。令寧古塔將軍善布教化,以民為民,招撫沿邊各族內遷吉林。薩布素等積極推行康熙的移民政策,使很多人免遭沙俄蹂躪,寧古塔地區抗俄士氣更加高漲。康熙十七年(1678年),薩布素晉升為寧古塔副都統,為他施展抗俄抱負進一步創造了條件。

  康熙二十年(1681年)。沙俄繼續出兵。侵占額爾古納河地區,強行在中國境內修築城堡,搶劫毛皮、牲畜,掠奪銀礦等。二十一年(1682年),又從雅克薩城出兵侵犯黑龍江下遊地區,大肆燒殺搶掠,為患日烈。康熙皇帝決定嚴懲入侵者。二十二年(1683年)春,巴海不同意“建城永戌”向康熙建議“速行征剿”,無視以往我進敵退、我退敵進、用兵不已、邊民不安的經驗教訓。深謀遠慮的康熙看到巴海的奏報,立刻覺得巴海有負重托,不堪當此重任。於是更改前令,讓巴海留守吉林,由薩布素全權統兵,前往黑龍江。清軍進抵璦琿、額蘇裏以後,薩布素按康熙意圖,督勵將士,日夜修建城堡,構築工事,一切從“永戌”方針出發。二十二年(1683年),朝廷開始設置黑龍江將軍,由康熙欽定,任命“為人甚優”的薩布素為第一任黑龍江將軍。自此開創了東北劃分為盛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個行政區的格局。

  薩布素肩負黑龍江將軍重任以後,按照康熙意圖。加固舊瑗琿城,作為將軍官署,築起土牆,開掘深壕,成為一座較有抗禦能力的城堡。當清軍在璦琿站穩腳跟以後,為了促進攻打雅克薩俄軍匪穴的時機早點到來,薩布素指揮清軍,配合黑龍江兩岸各族人民,開始掃蕩雅克薩周圍各個據點的俄軍。俄軍節節敗退,清軍士氣大振。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4月,彭春、薩布素率領清軍自璦琿開拔,水陸並進,直向雅克薩而來。五月中旬,薩布素指揮前鋒騎兵部隊,逼近雅克薩城下,迅速將散落在雅克薩城外各處的哨兵全部俘虜,掃清了外圍。隨後,彭春統率大隊人馬也來到城下與薩布素會師,並釋放三名戰俘,使之往城裏送信,再次命令俄軍立即撤離,還我領土。侵略成性的俄軍頭目恃強頑抗,激起清軍更大憤慨。彭春與薩布素立刻按原計劃下達總攻命令。指揮清軍水陸布陣。將雅克薩層層包圍。當天夜裏,清軍萬炮齊發,猛烈攻城,在炮火掩護下,清軍奮力衝殺,經過數天激戰,城中俄軍死傷慘重,亂作一團,陷入絕境,被迫向清軍投降。彭春、薩布素立即召見敗降的俄軍頭目托爾布津,命令他退回本土,立下保證,不許再來侵犯。托爾布津點頭稱是,乞求饒命,對天發誓,絕不再來。彭春、薩布素輕信了托爾布津的諾言,當即將他及俄軍俘虜釋放。至此,這場戰役以清軍大獲全勝而告終。

  但俄國侵略者又卷土重來。托爾布津敗回尼布楚後,督軍符拉索夫不甘心如此慘敗,於同年8月重新任命托爾布津為雅克薩督軍,率領殘兵敗將,重返雅克薩。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6月,清軍在薩布素統領下進抵雅克薩城下。發起猛烈進攻,在激戰中,托爾布津為挽回敗局,親自出陣督戰,被清軍擊中,結束了罪惡的一生。清軍對雅克薩城圍了五個多月。城中俄軍奄奄一息。眼看城中俄軍一天天死光滅絕之際,沙俄政府自知靠武力暫難取勝,於是開始玩弄議和花招。派人通知清政府同意談判,乞求清軍撤除雅克薩之圍。對沙俄尚存一絲幻想的康熙皇帝竟然接受了沙俄政府的乞求,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使薩布素等前線將士的浴血抗戰,功虧一簣。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夏,薩布素奉命率領1500名清軍,駕駛百餘條木船,從璦琿出發,前往尼布楚,作為清朝談判使團的重要成員,參加中俄邊界談判。8月下旬,談判開始,經過近20天的討價還價,清使團一再讓步,而俄使團得寸進尺,並以武力相威脅,但有薩布素在場,率領1500名將士,頂住了俄使團的武力要挾,確保清使團安然無恙,使談判得以進行下去。同時,在談判中,薩布素向清使團提供了黑龍江流域各種自然和曆史的準確情況,以及沙俄入侵的罪惡行徑,爭取了主動,最後終於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迫使沙俄暫時停止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

  康熙三十五(1696年)春,為了平定噶爾丹叛亂,康熙掛帥,指揮東、西、中三路清兵,同時進擊。任命薩布素為東路總指揮,統領東三省八旗兵及科爾沁蒙古兵,自索嶽爾齊山進剿,攔截叛軍東竄。戰鬥打響以後,噶爾丹見到東部薩布素銳不可擋,轉而向西逃竄,被西路軍擊潰。噶爾丹在清軍追擊下,日暮途窮,服毒自盡,叛亂平息。薩布素再次立下戰功。

  康熙四十年春(1701年),以康熙為首的一些人認為薩布素已經年邁力竭,不堪繼續擔當黑龍江將軍重任。同時薩布素日益增長的聲望,也使一些人產生忌妒,都在極力主張易人。最後以莫須有罪名,將薩布素革職。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朝廷追念薩布素昔日功勞,賜予禦物,給他被革職後的淒涼悲楚的晚年,增添一絲安慰。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昔日在疆場上轟轟烈烈拚搏一生的薩布素,在京城裏默默孤獨地死去了。

  right(黃承敏)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