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酶如何折疊而如此準確地形成活性中心的問題又來了。剛才我們是用一個模擬實驗來說明酶活性中心的形成的,可是在酶的空間結構形成過程中,並沒有細線拉力和佛珠重力之間的平衡作用。我們已經獲悉,酶空間結構的形成在體內是迅速的,這樣一個奇跡一定有一種完美的機製在起作用。我們已經把酶比作天使,那麽這種促成天使誕生的機製隻有比作“上帝之手”才是相稱的。
上帝之手有兩種作用。第一是準確識別不變單位,這猶如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些誌趣相投的人。第二種作用是使肽鏈迅速折疊起來,使相距很遠的不變單位迅速靠近,猶如把誌趣相投的人集結起來。
麵對第一種作用,我們不禁想到現代生活中的種種方式,如廣告、電話、電報等通訊信息手段;聯係我們下一章將講的“遺傳密碼”的方式,我們可能更容易想到不變單位之間可能存在一種“空間密碼”的電報聯係方式。現在,一些科學家正在尋找這樣的空間密碼,遺憾的是,目前尚無著落。我們期望未來的日子裏會有積極的結果。
麵對第二種作用,我們會想到,可能存在另外一種分子來幫助完成蛋白質的迅速折疊。現在,這種分子找到了,也是蛋白質,被形象地稱為蛋白質折疊的分子伴娘(有譯稱分子伴侶)。伴娘在英文中的詞源是,貴族女孩在成年時要進入社交場合,因為初涉人世,尚不懂世道深淺,也不知必要禮儀,於是由一個叫伴娘的年長婦人陪伴引導。這個概念形象地說明,處於睡姿狀的天使尚無活動能力,隻有在分子伴娘的作用下才能產生活性。
目前,蛋白質折疊正成為分子生物研究的一個熱點。
§§第五章 遺傳學的“聖經”
從遺傳基本麵貌所得出的異常簡明的結論使我們對最終完全了解生命的機能寄予希望。這也再次證明,過分宣揚它的不可知論,是由於我們無知而產生的錯覺。同時這對我們也是一種鼓勵,因為,這個世界如果像我們的一些朋友描述的那樣複雜,我們對生物學真正能夠成為一門科學也就完全失去信心。
――摩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