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2.“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冬至”出現在陽曆12月23日前後,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因此,古代人稱“冬至”為“日短”、“日短至”。

  “冬至”之日起,隨著地球在繞日軌道上運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逐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正如俗語所說的“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許多少年朋友們喜歡杜甫的詩句。杜甫在《冬至》詩中有“刺繡五紋添弱線”之句,說的是冬至以後白天漸長,刺繡時每天都有多添一線的功夫,把“日漸長”的自然變化描繪得細致入微。

  “冬至”這天日照時間短,地麵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少,是不是這天就最冷呢?不是。這是由於地麵過去長期積累的熱量,還在繼續散失,近地層氣溫尚未降至最低,再加上大氣環流的原因,一般在冬至時,還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雖然晝漸長,夜漸短,但是在一定時期內仍然是晝的實際時間短於夜,地麵每天吸收的熱量還是比散失的熱量少,因此,氣溫並沒有立即回升之勢。還要延續較長時間的低溫階段。在農曆中,習慣從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麵積蓄的熱量最少,

  一般這時天氣最冷,群眾中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我國多數地區平均氣溫早已低於10℃了。但在華南部分地區及川西南低海拔河穀地區,

  即使在當地最冷月份,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來全年無冬了。

  冬至時節全國多數地區農事活動以積肥、整地、興修水利、越冬作物田間管理等為主,是相對的“農閑期”。每逢冬至時節,人們滿懷興致地觀賞那大地霜凝,臘梅傲然盛開的獨特風情,迎接即將到來的又一個新年。

  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兩個是“小寒”和“大寒”。寒即表示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故雲,月半則大點”。二十四節氣開始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河流域一帶,當時小寒和大寒的氣溫變化可能與上述說法類似。但是,根據近代氣象儀器觀測記錄,我國除了沿海少數地方外,卻是小寒比大寒冷。比如,北京小寒節氣的平均氣溫約為零下4.9℃;大寒為零下4.4℃。開封地區分別為零下1.1℃和0℃。成都、重慶小寒分別為5.3℃和7.3℃,是全年最冷的一個節氣,大寒則分別漸升為6.1℃和8.1℃。俗語所說的“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到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當然,這些是一般規律。在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更冷。甚至有的年份氣溫最低的節氣竟是“大雪”呢!

  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征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說:“大寒為中者,

  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大寒”時節也確是非常冷的時段,個別年份及個別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因此,“小寒”和“大寒”兩個節氣,都預示著天氣的寒冷。在農業預測中的含義,都是著重防寒、保溫。另外,趁寒冷的季節田裏的農事活動尚不繁忙之時,抓緊時機積肥、造肥,興修水利,搞好農田基本建設,搞好副業,這些都是冬季重要的農事活動。

  “爆竹聲中除舊歲,張燈結彩迎新春,”“大寒”節氣一出現,少年朋友們最喜愛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春節雖然在陽曆的月、日中是不固定的,但它卻一般都在大寒和立春節氣內。春節期間,從北方的哈爾濱冰燈晶瑩綺麗,到南方的廣州花市萬紫千紅,遼闊的祖國大地,氣象更新,人們將歡慶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

  到此為止,二十四節氣這本農業預測的“天書”就讀完了。二十四節氣又有用,又好記。知道它呀,我們可以提前很長時間就能比較準確地作出什麽時候播種、什麽時間收獲;各地的農作物在什麽時候應是怎樣的狀況,農民伯伯需要安排哪些農事活動等等農業預測。

  但是,還有一點需要告訴少年朋友。以上所介紹的是各地一般情況的概括。在多數年份中是適用的。可是由於在一個大區、省區,甚至在一個地區或縣的範圍內,各節氣預示的農事活動仍有差異;同時,在不同的年份中,氣候狀況也不盡相同,因此必須根據當地、當時的具體情況加以分析,

  必要時還應參照長期氣候預測的內容,才能利用二十四節氣準確而具體地作出農業預測,合理安排農業生產,提高效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