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介紹的兩條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主要用在中期預測方麵,現在再介紹兩條用於短期降雨預測的看雲識天氣方法。在農業生產中,長期、中期的農業預測固然重要,但有些農事活動也十分需要短期預測。例如,收割、晾曬小麥、水稻等穀物需要晴好天氣,但夏季多陣雨,雲雨常常匆匆來去,如能在短期內(24小時以內)作出準確的晴、雨預測,對這些農事活動就能有很大幫助。
“烏雲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是短期預測雷雨的諺語。“烏雲接落日”是指在晴天傍晚太陽將落時,有烏雲自西方上漲與太陽相接。這種現象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天氣久晴出現這種現象是天氣變陰下雨的預兆。特別是在初夏季節,一旦出現這種現象,24小時左右,常出現雷雨天氣。運用這條諺語測天準確率較高,但必須分清以下兩種不同情況。
一種情況是天氣本來晴朗無雲,傍晚太陽快落山時有烏雲自西方上漲與太陽相接,使人們看不見太陽下山,雲層比較厚黑,而且又連著地平線。這種雲層自西北方移來,到夜晚隨著天氣係統東移到達本地,布滿天空。天空布滿雲,地麵的熱量在雲層遮蓋下不易散失,因而雲底溫度也不易下降。可是在雲的上部由於熱量能夠迅速向高空散發,溫度卻容易降低。這樣就造成雲頂溫度很低,雲底溫度較高,促進冷、暖空氣的對流,使空氣層不穩定,從而產生降雨。有時,接日的烏雲本身就是容易產生陣雨天氣的“積雨雲”,它們到達本地後,一般在當天夜間或第二天白天就要產生雷陣雨。因此,就有了不是落在今天,就是落在明日的說法。根據江蘇省建湖縣的觀測,用這種方法預測陣雨的準確率能在84%以上呢!
另一種情況是太陽快落山時,接日的雲層不厚不黑,而且不繼續長高長大。這種雲一般都是與地平線不連接的脫腳雲,雲層比較高,稀稀落落的出現以後又較快消失,這種類似“烏雲接日”的現象不是下雨的征兆,一般第二天仍將是晴天。因此又有“烏雲接的高,明日曬斷腰”的說法。兩種不同的情況,可要分清呀!
預測短期陣雨天氣還有一個看雲識天的好方法,那就是:“早上炮台雲,午後風雨臨”。
夏日的清晨,空氣新鮮,清涼宜人。如果我們早些起床,到鳥語花香的野外散散步,那可別有風味呢。善於觀察的少年朋友們,有時會突然發現天邊有一些獨特形狀的雲出現。這些雲底部似乎都在一個高度上,平平展展拉得很長很長,而雲的頂部卻凸凹不平,有的高聳形如城堡;有些疙裏疙瘩像城牆上架著許多炮台。這些雲就是我們所說的炮台雲了。在氣象學上稱為堡狀高積雲。它的出現,一般是下雷陣雨的征兆。
堡狀高積雲是由高積雲內上升氣流穿破雲頂的逆溫層(大氣溫度一般隨高度而降低。如果有一層空氣,它的溫度隨高度上升而增高,氣象學上就稱它為逆溫層)後形成的。它的出現說明早上或上午空氣對流作用已很旺盛,到了中午,由於太陽烤曬,近地麵層溫度升高,這種對流更加加
劇,因而使天空的雲塊迅速地增厚擴展,最後發展成為積雨
雲,像小山一樣聳立在天空,於是很快就將下起雷陣雨。這
就是“早上炮台雲,午後風雨臨”的道理。
現在我們又掌握了兩個看雲識天氣,做短期農業天氣預測的方法。“看雲識天氣”的方法不僅簡單易行,每個人都能掌握,而且運用得當還能有很好的效果。隻要我們經常留心觀察,注意體會裏邊的要點和關鍵,加上在運用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大家都能成為業餘農業預測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