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七)奇特的生長過程——變態發育

  被譽為蟲國西施的蝴蝶有誰會想到它的童年是帶角長刺,看一眼都令人反胃的肉蟲子;婷婷玉立的蜻蜓卻是那個讓人脊背發涼的凶神惡煞,從水裏爬出後搖身一變而成的。總之,多數昆蟲從卵變到成蟲,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部結構都會發生極大的變化,這就是昆蟲的變態發育過程。

  受精卵孵化後,昆蟲進入幼蟲期,這是昆蟲取食和生長的時期。幼蟲不斷生長,它必須經過蛻皮才能掙脫老皮對身體的束縛。蛻皮少則3—4次,多則30多次,一般5~6次,每蛻一次皮幼蟲增加一齡。有的昆蟲經過蛹期,有的不經過蛹期,最後發育成成蟲。

  不同的昆蟲變態過程不盡相同。

  少數原始昆蟲無變態。幼蟲、成蟲外形無差異,這種變態發育,幼蟲叫童蟲,例衣魚。

  像蝗蟲與它的幼蟲跳蝻這樣,幼蟲與成蟲外形差異不大,隻是幼蟲無翅,叫若蟲,而且幼蟲、成蟲間無蛹期,這種變態為漸變態。

  像蜻蜓與它的幼蟲水蠆這樣,幼蟲與成蟲外形差異較大,生活習性也不同,且幼蟲與成蟲之間也沒有蛹期,這種變態叫半變態。此時幼蟲叫稚蟲,水生,有鰓。

  因為漸變態和半變態過程中都沒有蛹期,所以這兩種方式合稱為不完全變態。

  像蚊、蠅、蜜蜂這樣,幼蟲與成蟲迥異,幼蟲變成成蟲前必須經過一個不吃不動的時期——蛹,蛹羽化變成有翅的成蟲。鱗翅目昆蟲,像蝶類、蛾類在化蛹前幼蟲還吐絲做繭,起到保護蛹的作用。這種變態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

  在脊椎動物中也有變態發育的種類。最典型的要屬兩棲綱中的蛙類和蟾蜍。它們的受精卵在水中孵化,經胚胎期發育成幼體,即為常見的蝌蚪。蝌蚪體表兩側有側線,有尾,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與魚類很相似,絕不像它的“父母”。經過一段時間的水中生活,蝌蚪漸漸長出四肢,尾慢慢消失,便顯出小蛙的模樣了。小蛙可以在陸地上生活,其鰓消失,用肺及皮膚進行呼吸。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