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彩斑斕話蝶翼蝴蝶屬鱗翅目昆蟲,它以其特有的色彩、精美的圖案,婀娜的體態,被人們譽為“會飛的花朵”。你看:大閃蝶彩斑閃爍,像飄忽的彩雲,璀璨斑斕;紅珠娟蝶翅白似雪,猶如白娟上嵌著星月的紅寶石;大尾鳳蝶後翅尾突如孔雀開屏;地圖蝶翅脈縱橫交錯,像地圖上的經緯線;藍鳳蝶則是蝶類中少見純色,綠色鱗片反光能力強,甚至是粘製山水畫、古典建築畫極好的顏料。……當它們翩翩起舞,彩翼在陽光下產生的閃光,更使人尤然而成一種神秘。人們喜愛它,讚美它,珍藏它,許多國家的博物館收藏的世界罕見的蝴蝶甚至被看作國寶。
蝴蝶的彩衣何以如此絢麗呢?奧妙就在它身體和膜質的翅上密披著扁平細微的粉狀鱗片上,這也就是鱗翅目名稱的由來。每個鱗片是由體毛特征化而成的,像屋頂上的瓦片一樣,一片壓著一片排列十分整齊。色彩就是由這些鱗片產生的,一種叫物理色,一種叫化學色。化學色是由鱗片表麵的多種色素顆粒混合而成;物理色是由鱗片上的特殊結構脊紋產生的。若把鱗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鱗片表麵凹凸不平,形成脊紋,每一條脊紋又有許多薄片狀結構,來自不同角度的光線發生幹涉,反射,折射便顯示不同閃光:藍閃蝶光下閃出藍光,紫閃蝶陽光下呈現閃爍的紫光,金裳鳳蝶在陽光下飛舞時則金光閃閃,蘭嶼黃裙蝶逆光下則放射出珍珠般的閃光。而且這種物理光不會褪色,是鱗片上的永久性色彩。
2.真正的空中主宰—
—鳥鳥類是唯一披有羽毛的動物。與哺乳動物一樣,它們是恒溫的動物。它們的前肢特化成翼,除少數種類的鳥(如走禽、企鵝、駝鳥等)不會飛翔外,大多數都會飛行。
鳥類在人類發明飛機以前,主宰天空。無論是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的上空都有鳥類在飛翔。有的鳥能直上九霄,鵬程萬裏,有些鳥能翱翔於萬裏碧空。
鳥類在空中飛行,依靠兩種方式獲得留在空中的升力。第一種方式是滑翔,通過向下滑翔過程中的氣流運動獲得升力。第二種方式是通過翅膀有力的扇動獲得升力。多數鳥類采用兩種方式混合使用。既滑翔,滑翔過程中也有拍翅。
有兩個指標可揭示鳥類的飛行能力,一個是翼載,一個是展弦比。翼載是鳥翅的麵積與之所負載的重量比。展弦比表示翼的長度、寬度和高度之比。
輕翼載的鳥如禿鷲,是完美的典型,巨大的翅膀與體重之比很大,展弦比越高,鳥類的滑翔能力越強。但展弦比與翼載對任何一隻鳥來講都有聯係。信天翁是鳥類中最美的滑翔運動員,它們依靠這雙翅膀,可以飛越近千公裏的大洋。
你要是想了解鳥類的飛行,隻要走出家門,觀察闖入你視線的第一隻鳥,不管它是鴿子、麻雀或海鷗,比較它們的翅膀,比較它們的體型、飛行方式,這樣,你就容易了解鳥類飛行的奧秘了。
3.飛行的哺乳動物—
—蝙蝠蝙蝠屬翼手目,蝙蝠科,蝙蝠屬。白天隱居於屋簷、建築物下或樹洞和岩洞中,將身體倒掛而棲息。它們是夜行性哺乳動物,夏季,從黃昏開始活動,單獨或結群生活。
蝙蝠具有高超的飛翔技能,前肢也特化成翼,因此有人誤認為它是鳥類,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的翼與鳥翼不同,沒有羽毛,隻是前肢、後肢與軀幹之間的皮膚構成的皮膜擴展而成的飛膜。膜內有伸長的掌骨和第二、三、五的指骨支撐,前肢第一指短小,具爪長在翼膜之外便於攀緣。後肢短小,足伸出翼膜之外,指趾端具鉤爪,可倒掛身體。
蝙蝠主要以葉蟬、稻螟蛉、玉米螟、菜粉蝶等昆蟲為食,它的捕蟲本領非常高超,一隻蝙蝠一個夜晚可捕獲數千隻蚊子、蒼蠅等。夜晚它們的視力較差,它靠回聲定位術(聲納係統)來確定方位,避開障礙,捕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