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形形色色的口和齒

  在種類繁多的動物界中,由於生活環境、食性、取食的方式各不相同,不同動物的口和齒也有著極不相同的結構特征。這都是長期進化和不斷適應的結果。

  1.昆蟲的口器“昆”謂之眾多。的確,整個動物界能配得上“昆”字的,非昆蟲莫屬。目前有文字描述的昆蟲已有78萬種以上,占已知動物種類的3/4~4/5,並且不斷發現新種,估計全世界每年新記載的種類約在一萬種以上。僅昆蟲最大的一目——鞘翅目就超過其他所有動物的總和。昆蟲的適應範圍也非常廣泛,除海洋還未涉足之外,地球的任何角落它無所不在。昆蟲是地球最高等的無脊椎動物,無疑它是演化最成功的類群之一。

  昆蟲不僅種類繁多,它的種群密度也高得驚人,一群蜜蜂通常3~5萬,一窩非洲螞蟻有24萬,逐飛的非洲沙蝗種群個體甚至能達幾億~十幾億,遮天蔽日,所過之處寸草皆無。

  如此多的種類,如此大的數量,食物之爭豈不成了地球上嚴重的問題?其實不然。由於昆蟲口的結構不同,取食的食物各異,地球上便有充足的資源供昆蟲生存。昆蟲的取食工具叫口器,由於食性各異,造就昆蟲不同的口器。蝗蟲以及許多食用固體食物的昆蟲,它們的口器叫咀嚼式口器,這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口器,其他種類的口器是由它特化而成的;像蟬、雌蚊那樣刺入動、植物體內,吸食生物體內液體的口器,叫刺吸式口器;像蛾、蝶類昆蟲那樣像鍾表的發條一樣卷曲於頭下,吃食時伸長,能探入花心吸食花蜜的口器,叫虹吸式口器;像蒼蠅一樣可舔吸液體食物的口器叫舐吸式口器;像蜜蜂那樣既能咀嚼固體食物又能吸食液體食物的口器叫嚼吸式口器。

  2.魚類的口

  像其他動物一樣,魚類也是靠口來攝取食物。但由於魚類棲息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口的形狀和位置也多種多樣。

  現存的魚類多為硬骨魚類,它們口的內部都由上下頜支持,口位於頭部的前端。但較低等的魚類其口便比較簡單。如圓口魚類的八目鰻、盲鰻,口呈吸盤狀,沒有上下頜的分化。屬於軟骨魚類的鯊魚,口位於頭的腹麵,呈半月形。頭的前端向前延長形成吻部。

  隨著不同魚類習性及食性的區別,其口也有較大差異,大部分肉食性的魚類口較大,上下頜堅硬有力,易於捕獲並撕裂、咬食肉類的食物。而也有些魚類的口發生特化,如生活在海洋中的秋刀魚和顎針魚,生性凶猛,它們的口上下頜延長,形成長“¹”,口內生有尖銳的利齒,常常快速用“¹”攻擊魚類,刺穿它們的身體或眼睛,然後慢慢享用,也有些魚類的口呈管狀,靠吸食小動物為生。楊枝魚在尋找小甲殼類動物的時候,常常是把管狀的口伸入藻類等有食物的地方,把食物吸入口中。海馬的口也呈管狀,其食性和攝食方法與楊枝魚相同。

  如果你仔細觀察魚類的口,會發現它們的形狀、位置、取食的方法,以及食性都是有所區別的。這是長期進化的結果。

  3.蛇的進食方法和毒牙

  蛇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構造適於吞食捕到的獵物。蛇能夠吞食比它們的頭大許多倍的食物,比如蟒蛇能把鹿整個吞下。蛇沒有咀嚼齒,它用牙齒咬住食物,同時用身體肌肉把食物整個推向胃裏。

  蛇在吞食的時候,看起來十分困難,上下頜如同脫臼一般。其實,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並未愈合,而是靠韌帶鬆弛地連在一起;齶骨、翼狀骨、方骨和鱗骨彼此形成能動的關節,因此口可以張開到130度(人的口隻能張到30度),食物入口後,分泌大量唾液,潤滑食物。上下頜包住食物,靠一些骨的交替運動推動食物下移。蛇的肋骨腹端是遊離的,食物可暢通無阻地被送到胃中。

  蛇的可怕在於它的毒牙,在上頜骨上生有大型管狀或溝狀的毒牙,當蛇咬其他動物時,依靠毒腺外圍的肌肉收縮,毒液沿溝或管注入被咬動物的體內。而蝰蛇和響尾蛇的毒牙設計十分巧妙,毒牙平時向後倒放在口中,張口時隨上頜骨而直立。還有的蛇的毒牙有噴射毒液的功能。蛇毒準確地射入獵物的眼中,起到殺傷的作用。

  4.鳥類的

  鳥類的上下頜骨伸延構成鳥,外套以角質鞘,用以啄食。現代的鳥類無齒,其功能一部分由來代替,一部分由砂囊代替。

  鳥類的多種多樣,這與食性有著密切的關係。食種子的麻雀其粗短,呈圓錐狀;空中飛捕昆蟲的家燕,短基部寬廣;食魚的雁、鴨類,扁平具缺刻,可在水中濾食;食魚遊禽鵜鶘,大而長,頜下發達的喉囊適於捕魚;腿長、頸長的鷺類,長而扁直,常涉水捕食;而犀鳥,嘴形巨大略向下彎,上有大型的盔突;森林醫生啄木鳥的堅硬、有力,像錐子一樣敲開樹皮捕捉害蟲;鳥類中的稱霸者該是食肉的鷹隼類,其尖銳而鉤曲,可凶猛捕食其他動物。

  鳥類不僅具有色彩豔麗的羽毛,同時也具有形態各異的。它們的形狀反映著鳥類的食性以及它們本身的特色。

  5.食草哺乳動物的牙齒

  食草動物口內的牙齒與食肉動物的牙齒不同。兔形目動物屬食草動物,它們上頜有二對門齒,前後二排著生,前排門齒大,後排門齒小,下頜隻有一對門齒,門齒發達,可終生繼續生長。口腔內沒有犬齒,在門齒和臼齒之間有空隙,便於將隨草食入的雜物溢出去。牛的上頜隻有六枚臼齒,沒有門齒和犬齒,在犬齒和門齒的部位與下頜門齒緊密閉合,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結構,即齒板,用很硬的齒板代替了門齒。牛吃草時,先用舌頭卷起飼料,放在上頜齒板和下頜門齒中間,將草切斷,不嚼碎就吞下去了。

  6.老鼠磨牙的秘密

  老鼠的門齒能終生生長,而且生長的速度還很快。這與老鼠牙齒的結構有關。形成牙齒的主要物質是堅硬的齒質,每個牙的齒質中都有一個空腔,即齒髓腔。剛長出的牙齒髓腔的下端是開放的,血管和神經從此通入。牙齒一旦生成,下端就封閉起來,齒質不再分泌,則牙齒也停止生長。老鼠牙齒的齒髓腔底部是不封閉的,可終生生長,這就使老鼠產生了經常磨牙的習性。否則牙齒太長它們將無法吃東西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