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一章 宋太祖趙匡胤離世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上台後,大刀闊斧,整頓軍隊,調整了行政機構,集中了財權,從而使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強。同時,他先後平定了南方的一些割據政權。正當他雄心勃勃,大展宏圖之際,做了17年皇帝的趙匡胤卻於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晚上突然離世,年僅50歲。對於他的死,《宋史》等官方的記載十分簡單,不講是什麽原因。數十年後,民間的筆記小說開始談及宋太祖之死。由於談起這件事的筆記小說極為龐雜,不久就越描述越玄乎了。

  北宋僧人文瑩的《湘山野錄》是最早談起的一本書。書中說:十月二十日這天晚上,天剛暗,星鬥明燦,宋太祖滿心喜歡。不一會天氣突然起了變化,陰霾四起,雪雹驟降。宋太祖命人打開端門,將自己的弟弟開封府晉王趙光義召來。趙光義來後,太祖讓他進了寢宮,兩人酌酒對飲,太監、侍婢全部退下。隻見燭影下的趙光義不時地在桌子旁站起來,好像一副不勝酒力的樣子。二人喝完酒,已是半夜三更,殿前的積雪已積到數寸。趙匡胤拿了斧頭刺雪,回過頭來還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之後太祖脫了衣服睡覺了,不一會鼻息如雷霆。當晚趙光義留宿在宮殿內。將近五更時,在宮殿周圍的人一點也沒有聽到什麽聲音,太祖已經駕崩了。當天趙光義在靈柩前即位。宣讀遺詔結束,近臣瞻仰宋太祖遺容,隻見“玉色溫瑩,如出湯沐”。

  很多人認為這條資料不是空穴來風,雖不能說字字準確,但也大致可信,所以習慣上將太祖死的過程稱之為“燭影斧聲”。

  另外,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也記錄了宋太祖死時的一些情景,沒有說宋太宗是殺宋太祖的凶手,卻講到了太宗是怎樣篡位的:太祖剛死時,孝章宋皇後讓內侍都知王繼隆召太祖子秦王德芳。王繼隆知道宋太祖一直有想法要傳位給晉王,所以不到德芳的家裏,而親自一人直接來到晉王家裏。剛近晉王府,見醫官賈德玄坐在門口,問他為什麽來,德玄說:“昨夜二更時,有人到門口來叫我,說是晉王召。到門口一看,卻不見人影。我恐晉王有病,所以就趕來了。”王繼隆覺得很怪,就告訴他太祖已死。叫開門,兩人一塊見到了晉王。聽到宋太祖死的消息,晉王大吃一驚,猶豫再三,不敢前去,說:“讓我和家人商量一下。”跑進內屋後久久不出來。繼隆催促他說:“時間太久了皇位要為他人搶走的。”於是與晉王雪地裏步行至宮門。三人來到寢殿,宋皇後聽說繼隆回來了,問,德芳來了沒有,王繼隆回答說:“晉王至矣。”宋後見到晉王,愕然不知所措,連忙改口稱“官家”,還說:“我們母子的性命,全部托給官家了。”

  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是研究宋代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綜合了上述這些書而錄人,使得“燭影斧聲”這個千古之謎更廣泛地流傳開來。

  曆代很多人認為宋太祖死得太突然了,而且與這些故事的主角宋太宗趙光義有關。宋太祖之死,是宋太宗下毒手的結果。不過宋太宗是怎樣下毒手的,卻有各種不同講法。

  有人認為是趙光義在酒中下了毒。《默記》卷上記載,宋太宗曾以牽機藥賜死李煜。《燼餘錄》說,孟昶和錢也是被宋太宗毒死的。酒中下毒是太宗的慣用手法,宋太宗與醫官程德玄的關係十分特別,可能是德玄用醫術幫助了宋太宗登上皇位。

  有人根據《燼餘錄》甲編的記載,認為宋太宗調戲花蕊夫人而被宋太祖發現,一時性起殺了太祖。該書說:宋太宗平日裏在太祖麵前多次稱讚花蕊夫人費氏很有才能。幾個月後,蜀主孟昶死。太祖很想看看費氏長得怎樣,就馬上召費氏入宮。由於費氏十分敏慧,宋太祖十分歡喜她,把她留在身邊長達十年之久。這天晚上,太祖因病臥床。到了半夜,太宗就叫他,見太祖不應,就乘機調戲費氏。太祖醒過來看到後,用玉斧砍趙光義,於是兩人扭打起來。等到皇後和太子來時,太祖已經奄奄一息了。趙光義砍傷太祖,感到十分羞愧,慌慌張張地回到自己的府第。第二天早上,宋太祖崩。有關專家認為,太宗戲妃直接導致了“燭影斧聲”的發生。宋太宗好色,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他曾經強搶過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霸占了李煜的後妃小周後,還掠奪北漢嬪妃。

  有學者認為調戲花蕊是偶然事件,太宗要殺死太祖的真實原因是二人之間權力分配不均。趙匡胤隻知道防範大臣,卻放鬆了對弟弟的防範,致使他權力坐大,超過了皇族集團內部任何人,因此自然地引起趙光義早日登上龍位的欲望。二人在軍事、遷都方麵主張都不一樣,矛盾激化的結果使趙光義最後決定幹脆一不做二不休。

  一般人認為是宋太宗殺了宋太祖,但也有不同的意見,認為宋太祖並非死於暗殺,他的死與太宗無關。明清時期已經有許多人提出了“斧聲燭影”的事不可信,在抗日戰爭時期逝世的宋史專家張蔭麟撰文,也說太祖不是死於暗殺。另有人認為宋太宗殺宋太祖事實上不太可能,《湘山野錄》是一部筆記,出現已是數十年之後,最多隻能說宋初有這樣的傳聞。

  日本有個學者叫荒木敏一,他認為趙匡胤很愛喝酒,可能是得了高血壓腦溢血之類的急病,搶救不及,才一命嗚呼的。這個觀點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認為宋太祖的確是喜歡飲酒,但事實上他早在建隆二年(961)就對近臣說:“沈湎於酒,何以為人?朕或因宴會至醉,經宿未嚐不悔也。”他對飲酒早已有所節製,所以不可能死於飲酒過度。

  另有學者發現趙宋宗室有家族病,主要是由躁狂憂鬱症引起的暴亡、早亡、精神病,這些病都會遺傳。趙氏家族第一代趙匡胤五人,善終者隻有太宗一人,其餘不是早亡就是暴卒。第二代太祖四子中,憂死和早亡各占一半,宋太宗九子,得盡天年的隻有一人。趙氏一、二代共28人,其中夭死4人,一個年齡不詳,餘23人平均年齡隻有41歲,比宋代上流社會平均62歲小得多。在《湘山野錄》等書中,作者毫無暗示太祖死得不明不白,到是後人在疑神疑鬼。而且當時夜宴在皇宮內進行,太祖召太宗進宮,太宗根本無法預作準備。宴會間左右不曾離人,太祖入睡時也無異狀,又有侍寢守護,說是太宗謀害簡直不可思議。趙匡胤的死因是遺傳性家族病,是由於躁狂憂鬱症愈後,又患了腦動脈破裂症,即通常說的腦溢血。史書中記載趙匡胤死前的許多情形,都是腦溢血的典型症狀。

  趙太祖死於非命,這是許多人都能夠接受的,但到底是病死還是被殺死,目前仍然沒有確鑿無疑的證據可以使大家都加以信服。但就太宗在此後心安理得地登上帝位不是讓給太祖長子德昭,及此後將具有資格可能承襲皇位的皇族全部借故翦除來看,太祖之死應該與太宗有關。《湘山野錄》上的記載多少有點吞吞吐吐,說明了早在宋代就有人開始疑神疑鬼了。自明代程敏政的《宋紀受終考》以來,特別是進入20世紀,研究此事的文章層出不窮,認為這一事件純屬篡弑性質,似已作為定論。至於案情的某些細節,卻因年代久遠,證人證物早已灰飛煙滅,根本不可能再作出確切的判斷,仍可稱之為千古之謎。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