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炎黃二帝之謎

  根據《國語·晉語》,少典氏娶有嬌氏之女,生下黃帝和炎帝,而少典究竟為氏族名還是父名,則眾說不一。習慣上稱中華民族為炎、黃子孫,而炎、黃是列為五方天神的五帝中的二位。

  炎帝和黃帝,過去被說成是像夏、商、周三代的天子或秦、漢以後的皇帝那樣的遠古時期的帝王。《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國語》的說法有所不同,說黃帝在姬水邊長成,因而姓姬。《史記集解》說黃帝號有熊氏,可能是以熊為圖騰而得名。《龍魚河圖》說“天遣玄女”。下援黃帝兵信神符,製伏蚩尤,……以製八方。在早期部落之間的戰爭中,黃帝對於中華民族的形成是有功績的。功績還不止於此,《史記正義》說:“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教民江湖陂澤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時,用之有節,令得其利也。”為什麽稱他為“黃”帝?據《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東方木也,其帝太皋,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即祝融),執衡而治夏;中央土地,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製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也就是說,黃帝為五天帝之中央天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領,又因專管土地,而土是黃色,故名“黃帝”。

  至於炎帝,也為少典之子,與黃帝兄弟相繼,但《帝王世紀》認為炎黃之間凡隔8帝500餘年。漢高誘注《淮南子》,說赤帝就是炎帝,少典之子,號神農,南方火德之帝;或說炎帝是生活在薑水一帶的部落首領。《世本·帝係篇》把炎帝和神農氏連到了一起,認為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班固說炎帝“教民耕農,故號曰神農氏”,對古老的農業生產作出了貢獻。

  傳說最初炎帝做了華夏族的帝王,黃帝隻是炎帝屬下的諸侯。關於炎帝的事跡,古書中有一些不同的記載,一般多把炎帝與神農氏說成是一個人,如《帝王世紀》即說“炎帝神農氏”,因此,像教民食五穀、創製耒耜等農業發明的功績,也就自然歸於炎帝身上了。據說炎帝一族傳了八代,共530年,“無製令而民從”,完全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傳到了第八代炎帝榆罔時期,“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可是榆罔卻不能阻止,而且後來榆罔也開始不斷“侵淩諸侯”,於是,諸侯紛紛脫離榆罔,歸順於黃帝。黃帝修明政治,整頓兵力,鼓勵生產,安撫百姓。經過一番準備,率領諸侯在阪泉(相傳在今河北涿鹿東南,一說在山西運城)與炎帝榆罔交戰,經過三次大戰,終於打敗了榆罔,黃帝遂取而代之,做了帝王。也有人說黃帝與炎帝本是兄弟,所以雙方的部落聯盟很快融合為一,後世稱炎黃子孫,即來源於此。之後,黃帝又經過一係列南征北討,製服了不順從的諸侯,天下複歸於太平。黃帝采取無為而治的政策治理天下,得到了人民的擁戴,農業生產得以發展。傳說黃帝還創造發明了舟楫、杵臼、弓箭、房屋、門、棺槨、文字,為華夏文明的發展立下了卓越的功勳。

  有關黃帝神話傳說的主要部分,莫過於黃帝與炎帝、黃帝與蚩尤之間的戰爭了。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中,黃帝“帥熊、羆、狼、豹、虎為圖騰的部落為前驅,以雕、鷹、鳶為旗幟”,戰爭的規模顯而易見。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則異常慘烈,“血流漂杵”。在這場戰爭中,雙方都施出了神功魔法。起初,蚩尤施展法術,即刻大霧彌漫,人馬相對而人影莫辨。黃帝便令風後製造出指南車,識別了方向,將蚩尤打敗。隨後,蚩尤又請來了風伯、雨師,一時間,風雨大作,急風暴雨把黃帝的人馬攪得人仰馬翻。黃帝又請來了天女“魃”,止住了暴雨,指揮大軍以雷霆閃電之勢,衝亂了蚩尤部下的陣形,乘勝捉住了蚩尤並把他殺掉,將其頭顱埋在涿鹿。至今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東南的涿鹿縣,還有一座蚩尤墳。

  炎帝、黃帝作為功績卓著的賢明帝王,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尊敬。炎帝、黃帝死後,黃帝的一些後代子孫如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等,又先後做了帝王,他們不忘炎帝、黃帝對於華夏文明的開創之功,把炎帝、黃帝奉為始祖,率領臣民依時節祭祀、供奉。這樣,炎帝和黃帝就成了華夏族的共同祖先了。後來,由華夏族發展而成的漢族、中華民族,也繼承了這一傳統,一直尊奉炎帝、黃帝為始祖,於是也就自稱為“炎黃子孫”了。

  從現代曆史科學的觀點來說,炎帝、黃帝的時代,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父係氏族公社時期,階級和國家還沒有產生,也沒有如後世那樣的帝王。當時,中華大地上分布著許多氏族和部落,這些氏族和部落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聯係,有相互通婚的姻親關係,有祖族與支族及支族之間的血緣關係,有生產生活中的睦鄰友好關係,也有相互爭戰的敵對關係。由此而形成了幾個大的部落集團,其中中原部落聯盟(即華夏族)最為強盛,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都屬於這一部落聯盟,炎帝和黃帝還先後擔任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根據古史記載的內容來看,有專家認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都是少典氏族中分化出來的支族。這種祖族與支族的關係,由於後人不理解,故在古書中記載為父子關係。炎帝族從祖族中獨立出來後,很快便興盛起來,成為中原部落聯盟中頗有影響力的骨幹族,他們的首領炎帝也就成了部落聯盟的首領。這種局麵持續了很長時間,先後繼任的幾位炎帝族的首領也都擔任了中原部落聯盟的首領之職,並且承襲了“炎帝”這一稱號。因此,這時期可稱之為炎帝時代。幾百年以後,炎帝族漸漸衰弱了,黃帝族卻強大起來。這個時候的炎帝榆罔利用部落聯盟首領的職權,欺淩一些弱小的部落和氏族,這些部落和氏族便逐漸脫離了炎帝族,黃帝遂取代炎帝做了新的部落聯盟首領,從此開始了黃帝時代。

  一些學者指出,炎帝和黃帝的時代,相當於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這是中國中原遠古文化取得大發展的一個時期,原始農業文明繁榮,還有許多重大的發明。這些成就是當時人們共同創造的,可是在曆史的傳說中,往往把這些成就歸之於時代的代表人物,即當時的部落聯盟的首領炎帝和黃帝身上,因此他們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聖人,受到普遍尊敬。早在進入文明時代之前,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就形成了華夏族、苗族以及當時被華夏族稱之為蠻、夷、戎狄的許多兄弟民族。說華夏族為黃、炎之後,這實際上反映了華夏族是由黃帝、炎帝為代表的兩個有血緣親屬關係的氏族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所謂帝,隻不過是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期軍事首長的稱謂。

  有人認為這個傳說中的黃帝是個神,但也有人認為黃帝是真的存在過的一個曆史人物。黃帝究竟是人還是神?其實學術界至今仍無定論。

  我國一些著名的神話研究專家認為,黃帝為一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起於雷電,最初之神職為雷神,後以雷神崛起而為中央天帝。相傳他長有四張臉,能同時顧及到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無論什麽地方發生了事情,總逃不過他的眼睛。最後,黃帝戰勝了其他四天帝,從而建立了自己的神國。

  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並後,統稱為華夏族,成為今天中華民族的前身。黃帝統一了黃河中下遊地區之後,便教導人們伐木築屋,他發明了舟車、弓箭,還造字製樂、編曆法醫學;他的妻子螺祖則教民眾種桑養蠶,縫衣作冕,創造了中華的原始文明。直至今天,人們常用“炎黃子孫”來稱呼中國人,這也反映了人們對中華民族炎帝和黃帝的追溯與尊奉。

  另有專家認為,黃帝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曆史人物。據《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生下來就很神奇靈異,繈褓中就能說話,顯示了其與眾不同的稟賦。而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則是各部落間戰爭紛起的年代。黃帝以其聰明才智,將他周圍的部落團結起來,結成部落聯盟,並成為他們的軍事領袖。他修明政治,整頓武備,征伐四方,最終戰敗蚩尤,兼並炎帝部落,統一了黃河流域的大片土地。統一後,他製禮儀,施教化,創立法規典章,作為治世準則,並遣官員到各處治理天下。實際上,他是以戰爭手段結束了各部落聯盟間的長期混戰,建立了早期國家的雛形,從而開始了中華文明曆史的新統一,成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

  黃帝部落聚居的地方,曆史記載也各有不同。有記載說,他曾居住在河北涿鹿縣,史稱涿鹿之野;又有記載說,他的部落居住在今河南新鄭一帶,名曰“軒轅之丘”。這說明當時部落大約還沒有完全定居,經常遷徙。黃帝部落大體活動於今天陝西、河南、河北沿黃河一帶。

  更有學者認為,“黃帝”的名稱實際上反映了原始農業文明時期,人們對黃土地崇拜的一種特殊感情。黃帝所處的時代,我國華北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已普遍進入農耕時期。黃帝征服各部落後,非常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他命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大撓造幹支、容成造曆法,並按天時,審地利,播種百穀草木,並教民節用水火材物,他還專門設立土地種植之官“後土”。這一切都使得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古史記載他為“以土德而王”,因土地為黃色,故而稱為“黃帝”。這種因對土地的崇拜而衍生的黃色崇尚,在後代的曆史中得到進一步發揚。後世的帝王們都要依據黃帝的故事,“數用五,服尚黃”,從而逐漸將黃色演變成為一種權力和尊貴的象征。

  炎黃二帝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功不可沒。在他們的身上,同時凝聚了許多神話傳說的影子。關於黃帝之死,曆代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據說,黃帝並沒有死,而是乘龍升天了。現在陝西黃陵的圍牆正麵,還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四個大字。這也反映了人們對他的一種尊敬和愛戴,對他的部族和後代們的美好祝願。

  著名學者馮天瑜指出,中華民族的遠祖,可大致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東夷集團的活動區域,大致在今天的山東、河南東南和安徽中部一帶,即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青蓮崗文化江北類型分布區。傳說中的太皋、射日的後羿及與黃帝惡戰的蚩尤,都屬於這個集團。苗蠻集團主要活動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帶,即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分布區,東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歸於此集團。著名的伏羲、女媧及三苗、祝融氏,都屬於這個集團。華夏集團發祥於黃土高原,後沿黃河東進,散布於中國的中、北部部分地區,大約相當於今仰韶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分布區。華夏集團以黃帝和炎帝兩人為主。這三大集團之間,既有和睦共處的安定,也有大動幹戈的戰爭。後來黃帝兼並炎帝部落,統一其他各部,黃帝、炎帝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華夏集團也因為其連續的勝利,鞏固了自己的主流地位,成為中華民族的古老代表。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