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古籍形態

  古籍出現於文字產生之後。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古籍的物質載體不同,形態各異,撮其要者,有甲骨文、銘文、石刻文字、帛書、簡牘、紙寫本、紙印本等。

  龜甲甲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書籍。所謂“甲”,即龜甲,也就是烏龜殼;所謂“骨”,指牛胛骨或獸骨。刻在甲或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也有人稱“龜冊”或“甲骨書”。商王朝時,人們非常迷信,不論大事小事,都需求神問鬼,如戰爭的勝負、疾病的輕重、農業的收成、打獵的收獲、婦女的生育、氣候的變化等都要問鬼神。問鬼神的途徑就是占卜,甲骨就是當時占卜的工具,而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當時占卜的記錄,即卜辭或與占卜有關的記事文字。刻劃文字的商代的甲骨文刻片工具主要是玉石或金屬的鋒利刃具。殷商滅亡後,甲骨也被掩埋於地下。它的發現是清朝末年的事。當時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附近,農民耕地時發現大小不同的甲骨,以為這是龍骨,當作一種藥材治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國子監祭酒王懿榮患了瘧疾,醫生給他開了一味藥就是“龍骨”。他發現龍骨上刻有文字,是一種文物,於是就高價收買。此後劉鶚根據這些甲骨進行研究,逐漸認識到它是一種極珍貴的文獻資料。20世紀20年代起,人們在安陽小屯村大量發掘,先後獲得甲骨10多萬片,現不少藏於北京圖書館,也有2萬多片流失日本、蘇聯、英國、瑞土等國家。甲骨上的文字大的長半寸多,小的如芝麻。每片甲骨上的文字多少不等,少的幾個字,多的幾十個字,除去重複,甲骨上共有4500多個字,日前可辨識的隻有1500多字。中華書局1978年開始出版的13冊《甲骨文合集》,集中了甲骨文研究的成果。

  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銘文”,也叫“金文”或“鍾鼎文”。中國在夏末商初即已進入青銅時代,到了商代小期,青銅熔鑄的技術已非常成熟,至商代晚期與周代,青銅器則已步入人了鼎盛時期。青銅器的種類、數量很多,從西漢起,曆朝都有青銅器發現。現已發掘的幾萬件,有銘文的約1萬多件。從器物的情況看,商朝青銅器上刻的文字較少,隻有幾個字。周朝銘刻的文字漸漸多起來,毛公鼎上的銘文長達492個字。初期青銅器上的銘文接近甲骨文字,後來逐漸演變為多種形體,在文字學上稱做“籀文”、“古文”、“大篆”。較早愛好青銅器的人,隻是把它當成珍奇古玩,北宋以來,人們才注意到其中的文字,並把它做為一種藝術字來摹寫。後世學者的研究不斷深入,並寫成專著,如宋代趙明誠的《金石錄》、明代豐道生的《金石遺文》、清高宗敕編的《西清古鑒》、容庚的《金文編》等。就青銅器銘文的內容而言,可分為以下幾類:頌揚祖先美德聖事的銘文;記載祭祀大典活動的銘文;征伐記功的銘文;封賞功臣、貴族及親屬的銘文;關於法律條文、誓約、協定等文件的銘文;對臣民訓告的銘文。銘文內容關係到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麵,記錄著許多重大事件,是一種珍貴的曆史文獻。

  刻在石頭上的文字,稱為石刻文字,或稱石頭書。中國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已經在石頭上畫圖。在石頭上刻字始於何時,無法考證。古代帝王有到泰山祭祀天地的習慣,這種祭祀活動叫做“封禪”。封禪後,還時常在大石頭上刻鑄有銘文的商周青銅器一些記敘功德的文字。據《管子》記載,春秋時期的管仲在泰山上見到70多種封禪石刻,可認識的隻有12種。可見中國很早就有了石刻文字。唐朝初年,在陝西鳳翔發現了10個石鼓,每個石鼓都刻有文字,書體為秦始皇統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內容是記載秦文公(前765~前716)初期的20多年間重大活動的詩句,人們稱它為“石鼓文”。石鼓文原有近700字,因不斷遭到自然和人為的損壞,字跡早已模糊不清,經專家考證,現已征得665字的形、音、義。這些現存最早的石鼓文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春秋時期,刻石風氣相當流行。戰國初期,《墨子》中說:“鑽於金石”,“金”指青銅器,“石”即指石鼓一類的石刻,可見在石頭上刻字與在青銅器上刻字一樣流行。秦始皇促進了石刻之風,他在位期間曾多次外出巡視,所到之處,常記文於石,宣揚他自己的功德。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的刻石有7處,僅有琅琊台刻石的殘石流傳下來,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東漢時期,刻石之風非常盛行,刻石的方法也有發展。直接把文字刻在山岩上稱為“摩崖”;刻在長方形的石頭上稱做“碑”;刻在頭是圓形的長方形石頭上稱做“碣”。為了節省抄寫書籍的時間,減少抄寫中的錯誤,東漢靈帝接受蔡邕的建議,於熹平四年(175)開始把儒家經典刻寫到石碑上,曆史上稱“熹平石經”或者“漢石經”,因為7部儒家經書20多萬字都是用隸書字體刻寫,故又稱“一字石經”。漢石經在當時產生了重要影響,前來觀看摹寫的人絡繹不絕,曆史上一直爭論不休的今古文經學之爭也得到了解決。此後,曆代統治者紛紛效仿,刻石經以確定經文字體和文本。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18世紀,較重要的有七次,其中寫本書時期的4次最為有名。除“漢石經”外,還有“正始石經”,即三國魏齊王正始年間(240~248)用籀、隸、篆三種字體刻的石經,又稱“三體石經”;“開成石經”,即唐文宗大和七年(833)至開成二年(837)刻寫的12種經書;“廣政石經”,即後蜀廣政元年(938)開始刻寫的經書。

  三體石經此外,釋、道的經典書籍也有刻石的傳統,其刻寫形式大略有三種:摩崖,將經文鐫刻在懸崖或洞壁上;經幢,將經文刻在一種有棱的石柱上,如唐代的陀羅尼經;經碑,即把經文刻在一塊塊石碑上,現存最宏偉的是北京房山縣石經山的刻石。帛書道教石刻是受佛教石刻影響產生的,現存最早的道經石刻是唐朝中葉龍興觀的道德經。石刻經書的目的是樹立經文的標準範本,供人們去抄寫、校正和閱讀。六朝後期因石刻興起的捶拓方法,對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起到了啟發作用。

  用帛、素、繒、縑等絲織品作為載體書寫的書籍稱為帛書,也稱素書、繒書和縑書。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植桑養蠶的國家,殷代已有了養蠶和絲綢織造。絲綢品最早是用來作衣料的,何時兼作書寫的材料已不可考。《論語》中有“子張書諸紳”的記載,即孔子的弟子子張曾在束身的帶子上寫字,說明春秋時代已有帛書出現。到戰國時代,以縑帛作為書寫材料更為普遍,《墨子》一書多次提到“書於竹帛”。帛書輕薄柔軟,可以卷舒,便於攜帶,還可隨文字長短截斷,所以在紙發明前的一段較長的時間裏,帛一直是重要的書寫材料。據《史記·高祖本紀》敘述,劉邦起義時,曾經寫字於帛上,用箭射進沛城,簡策號召人民起來造反。西漢末年,劉向在校理皇家藏書時,把整理完畢的典籍抄寫於“素”上。到東漢末年,皇宮裏所藏的帛書已相當可觀。因為帛書易腐爛,不便永久保存,所以古代的帛書實物流傳下來的極少。現在所能看到的帛書是漢代的物品。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發掘出帛書20多種,計12萬多字,字體為小篆和隸書,黑墨書寫,是西漢初年的物品。據帛書實物及文獻記載,帛書的長短依內容多寡而定,裝飾也很漂亮,中間畫有界行,其中用紅色的稱做“朱絲欄”,用黑色的稱為“烏絲欄”。文字都是從右至左豎行書寫,整幅的每行60~70多字,半幅的30多字。帛書一般抄寫在高48厘米的整幅帛上,其高度與2尺4寸的簡相近。在裝訂形式上,絕大多數是折疊著存放在盒子裏,少數卷起來,以卷軸形式存放。隋唐以來,帛書主要用於繪畫;宋代以後用於書寫的專著極為罕見。帛書的前期與簡策同時並用,帛書的後期又與紙同時並用過一個時期。因為縑帛價貴,並非一般讀書人都能買得起,所以始終未能普及,最終被紙所取代。

  簡牘是中國古代和帛書並行的一種書籍形式。其中寫了文字的竹片稱為“簡”,寫了文字的木板稱為“牘”。一根竹片叫做“簡”,相當於現代書籍的一頁;許多簡編連在一起叫做“策”,策與“冊”通;編簡成策的繩子或皮條叫做“編”。編時間久了就容易折斷,造成脫簡錯簡,所以後世對於殘缺不全的書稱“斷簡殘編”。一尺見方的牘叫“方”,通信一般用方板,所以後人把印成書稿的信件叫做“尺牘”。簡牘起源於何時,目前還沒有定論。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冊”和“典”字。冊字象征著一捆用兩道繩子編起來的簡,典字則象征著把冊擺放在桌子上。《尚書·多士篇》中記有周公對殷代後人的講話,“惟殷先人,有典有冊,殷革夏命”。可見簡牘在商殷時代就已經使用了。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刪定六經,諸子百家著書立說,都是以簡為書寫材料。秦始皇執政時,每天批閱的寫在簡上的公文,有120多斤重。漢代,簡牘是主要的書寫材料,皇家圖書館的一萬多卷書,大部分是簡牘的。此後,紙的發明逐漸取代了簡牘,東晉桓玄稱帝時(公元5世紀初)下令“以紙代簡”。以商殷時代到公元4世紀,簡牘時代長達1600多年,其中從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3世紀的800年間,是簡牘的盛行時期。古代的簡牘,曆代都有出土。漢武帝時從孔子舊宅牆壁夾層中發現了戰國時期用古文書寫的《尚書》等竹簡,由此引起了古文經與今文經之爭。晉武帝時從魏襄王墓中發掘了數十車的竹簡,經過學者整理,用當時文字譯出的書有16種,現存的有《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兩種。近年來,簡牘不斷被發現。1972年,在山東省臨沂銀雀山漢墓中出土了4942枚竹簡,其中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管子》等先秦古書。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睡虎地古墓中發掘出1000多枚秦代竹簡,其中有我們所能見到的最古的法律——《秦律》18種,以及秦編年史的《編年紀》等。這些簡牘實物的發現,大大豐富了人們對簡牘知識的了解,對考證古代典籍製度有重要價值。簡的製作方法有一套工序。首先要把竹子切截為竹筒;然後再劈開竹筒成為竹片(牒);因新竹有水分,容易生蟲腐爛,所以還需在火上烘烤,這道工序口叫“殺青”或“汗青”,這一術語一直沿用至今,表示寫作完成或書籍定稿;最後按照不同的文字內容,分別寫在大小規格不同的“牒”上。牘的製作首先是把整根的樹木鋸成許多節,然後解剖成一塊塊木板,把木板刨平,即可以寫字。策的開頭常有兩枚簡不寫字,叫“贅簡”,以保護有字的簡。一種書常有許多篇,為了便於保管,還要加上一層用竹或帛製成的書衣。版牘主要用來寫官府公文、記錄戶口物件、通信及畫圖,偶爾用來寫一些短小文章。竹木資源豐富,取之方便,而且比青銅石頭刻字容易,比帛的價格低廉,所以使用廣泛,中國的許多古籍之所以能流傳至今,簡牘起了重要作用。

  以紙作為書寫材料寫成的書稱紙寫本。中國人民最早發明了造紙術,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傑出貢獻。造紙術發明初期,由於紙的質量不高,產量有限,很長一段時間是紙、簡、帛三者並用。東漢以後,隨著造紙術的不斷改進提高,紙的優越性不斷地顯示出來,到兩晉南北朝時,紙逐漸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寫本書取代了簡帛。至隋唐紙寫本進入全盛期,它有力地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發展。唐代雖然使用印刷術,但紙寫本與紙印本共同存在。五代以後,印刷術的普及,紙寫本進入末期,並被紙印本所代替。紙寫本的廣泛出現,使書籍的形態發生了一次重大革命,產生了書籍史上的卷軸裝、經拆裝和旋風裝。卷軸裝書籍是紙寫本的最早裝訂形式,來源於帛書的束卷。它把若幹紙張粘連成長幅,用一根竹竿或木棒做軸心,粘於紙的一端,以此為軸心由左向右卷成一束。因為紙寫本書主要采用卷軸形式,所以紙寫本書又稱做“卷子”。卷子的長度根據文章篇幅而定,長的4米左右,個別的有14米多。紙上用墨畫成直格,分為許多行,四周稱“邊”,中間稱“界”。為了保護卷子,在卷子露於外邊的右端粘上一塊紙口叫“裱”或口叫“褾”、“包頭”、“玉池”。為了顯露豪華,帝王貴族的書用綾絹綢等絲織品作裱。裱的首端適中處係上一條絲織品的帶子,以防散亂。帶的尾端係上一個長尖形的別子,普通的別子用獸骨,佛、道經書上多用竹簽,玉石簽。一部書往往有許多卷,為了集中保存,就用書衣(絲織品)包上,稱為“帙”。在收藏及利用中,為了便於抽出、插入和識別,就在軸頭上卷軸裝掛一塊牌子,上麵寫明書名、卷次等記號,這叫做“簽”。簽用牙、骨、玉等不同材料製成,並用不同顏色區分不同門類,如唐代的經書用鈿白牙軸、黃帶、紅牙簽;史書用鈿青牙軸、縹帶、綠牙簽;子部書用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簽;集部書用綠牙軸、朱帶、白牙簽。裝飾卷軸的方法稱為“裝治”,包括作軸、褾、帶、簽等。為了保護紙卷不致損壞,需要通過裝潢加以保護。所謂“裝”,係指裱裝而言,所謂“潢”,是用黃柏染色,使其不受蟲蛀,又稱“人潢”。卷軸製度到唐代已非常完善,但是卷軸一般都很長,閱讀時邊讀邊展開,還要邊卷起讀過的部分,非常麻煩。特別象《初學記》、《北堂書鈔》等大部頭的類書以及《切韻》、《唐韻》等工具書,閱讀和查檢更加不便,於是產生了經折裝和旋風裝兩種形態。經折裝又叫梵夾裝,它是把已抄寫好的卷子左、右反複折疊成為一疊,形成一個長方形的折子,再在前後分別加上兩塊硬紙片作經拆裝為保護書籍的封麵和封底,其外形酷象印度的梵文佛經。封麵通常是厚紙,或者裱上一層縑帛或彩紙。至今佛教經書還常采用這種形態。經折裝雖然革除了展卷等麻煩,但厚厚一疊書閱讀時容易散開扯斷,於是人們又進一步改進經折裝,出現了旋風裝。它與經折裝相似,也是將卷子左右折疊起來,不同的是將前後封麵粘連在一起,使其首尾相連。閱讀使用時從第一折頁翻起,翻到最末一折頁,又可以接連翻到第一折頁,循環翻閱,如同旋風。唐代把經折裝和旋風裝都稱為“葉子”,是書籍從卷軸向冊葉過渡的形式。

  紙印本書是隨著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書籍形態。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它主要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種。根據文獻和實物考證,中國早在唐代就出現了雕版印書,早期印的書大多與人民生活有關,如曆日、詩歌、韻書及陰陽占卜和佛教書等。唐鹹通九年(868)印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刻印時間的印刷品。1953年在四川成都市東門外望江樓附近發掘的《陀羅尼經咒》,上刻有“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卞家印賣咒本”一行字,這是中國國內現存最早的印刷品。到了五代,民間和佛教寺院的刻書事業更加發展,刻書的範圍、地域也有所擴大,刻書地區除蜀、旋風裝江寧、浙江、梁、瓜州、沙州外,又有青州、福建等。五代時期的印刷品現存的已非常稀少,僅存的幾種都是在敦煌發現的,而且都是殘本,如《唐韻》、《切韻》。雕版印刷術到了宋代已極為昌盛,這主要因為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手工業和商業經濟已很發達。宋代刻書可分為官刻、家刻、坊刻。官刻即官府刻印的書,其中又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中央所刻的書以國子監為最有名。宋代編輯的《太平禦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冊府元龜》四部類書,均由國子監刻印流傳全國。國子監刻印的書,稱為“監本”,在當時是讀書人的標準本,流傳至今,是珍貴的善本書。地方刻書機構主要有各州、軍學、郡學、縣學、漕司、茶鹽司、提刑司。家刻又稱私刻,是指士大夫們刻印的書籍。據葉德輝《書林清話》記載,宋代私家刻書的有40多家。坊刻指一般書商刻印的書籍。書坊刻印圖書以營利為目的,他們自己有寫工、刻工和印工。著名者如建安餘仁仲的萬卷堂、臨安陳氏經籍鋪、杭州的榮六郎書籍鋪、建寧黃三八郎書唐金剛經鋪等。宋代刻印書籍的字體分肥瘦兩種,肥者為顏體(顏真卿),瘦者為歐體(歐陽詢)與柳體(柳公權)。浙江刻印的書多采用歐體,苗條玉立,秀麗俊俏;福建刻印的書多采用柳體,橫輕豎重,挺拔有勁;四川多采用顏體,肥勁樸厚,間架開闊,疏朗悅目。元代繼宋代遺風,官刻、家刻、坊刻都得到了發展。國家冊頁出資撥款,選用上等紙墨及技術熟練的刻工雕印書籍。元刻書籍的特點一是字體多用趙體(趙孟頰),婉柔秀媚,二是使用簡體字,三是版式字大行疏,寫刻認真,疏朗醒目,版心多作黑口,雙魚尾,版心所刻字數、卷數和頁數,多用草書。明、清兩代雕版印刷的書籍數以萬計,刻印的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雕版印刷的書籍,因刻印的機構、地點、時代不同,所以有許多不同的稱謂,如,官刻的書籍有監本、經廠本(司禮監刻印書)、內府本(皇帝宮廷刻印書)、殿本(武英殿)、局本、藩刻本等;因時間不同,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因地區不同,有浙刻本(杭州本、越州本、嚴州本、明州本等)、閩刻本(建陽本、麻沙本)、蘇刻本(金陵本、無錫本、蘇州本、昆山本、揚州本、常熟本)等;因刻印先後,有原刻本、翻刻本、仿刻本等;因刻印情況,有精刊本、百衲本等。由於印刷術的廣泛使用,書籍製度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唐朝末年到宋朝初年,印本書逐漸取代寫本書,冊頁製度逐漸代替了卷軸製度。雕版印刷使書紙變成一葉一葉的單葉,然後再將每一單葉裝訂成冊,人們把圖書的這種形式稱為冊葉製度。冊葉是世界上書籍的普遍形式,也是世界上最為通行的書籍裝幀形式。冊葉製度最初的裝幀形式是蝴蝶裝。蝴蝶裝就是將單麵印成的書葉使有文字的一麵,麵對麵的折疊,並將中縫處粘貼在一張用於包背的紙上,每葉的兩端猶如蝴蝶的雙翅向兩邊伸開。這種裝幀形式的缺點是版心在內,左右邊欄分別向外,閱讀起來接連翻兩葉空白才能讀下去。為了避免經常見到無字的紙背,人們將書葉改為正折,使有字的一麵向外,版心成為書口,這種裝幀形式就叫包背裝。包背裝流行於元代,明清不少書也采用這種形式。包背裝版心變書口,不便象蝴蝶裝豎立排架,所以改為平放,封麵也由硬紙改作軟紙封麵。在包背裝的基礎上,明代又產生了線裝。線裝的方法基本同包背裝,隻是不用整張書衣包背,而改用前後各加書衣,然後加工穿線,直接裝訂成冊。一般線裝書打4孔,稱為“四針眼線”;線裝開本較大的在上下角處再各打一眼,就成了“六針眼線”。為了保護較為珍貴的書籍,有的采用綾絹包角,稱為“包角裝”。為了保護線裝書籍,人們還製作了各式各樣的外套。外套又稱函套,其種類很多,主要有木匣、布匣、紙匣、夾板、書套等。木匣多采用楠木、樟木等硬木製成書匣;紙布匣一般以硬紙作胎,裏襯白紙,外糊藍紙或藍布;夾板主要用木板或纖維板作材料,製成平麵尺寸與書籍大小相等的板,板的上下左右各鑿一個長方形小孔,用於穿係帶;書套主要以硬紙板為材料,裏麵裱襯紙張,外粘以布或絲綢作套麵。因為書籍采用了保護措施,函套的“函”便成為書籍的數量單位,如說某一種書有多少函多少冊。雕版印刷的書都是單麵印刷的,每一印刷麵稱為一個版麵,每個版麵主要由以下七部分組成:①邊欄,又叫欄線,指版框四周的黑線。四周單線印的叫單邊或單線;四周雙線印的叫雙邊或雙線,雙線一般是一粗一細,故又稱文武雙邊欄;欄線用紅色印的叫朱絲欄,黑色印的叫烏絲欄。②界行,又叫邊準,指版麵內分行的直線,如有些書不分界行,被稱為白文。③天頭,指上邊欄以外的空白餘紙。④地腳,指下邊欄以外的空白餘紙。⑤版心,指版麵中心較窄的一行。版心中印有黑線的稱黑口,不印黑線的稱白口。黑線較粗長的稱大黑口,細窄的稱小黑口。版心中間刻印有書名、卷數、刻工姓名等文字者稱為花口。⑥魚尾,指在版心中間距離上邊約四分之一的地方刻的象魚尾的圖形,有時版心下方與上方對稱的地方也刻有魚尾。隻刻有一個魚尾圖案的稱單魚尾,刻有兩個圖案的稱雙魚尾。⑦書耳,又稱耳子,指刻印在版框兩邊邊欄外上角的小方格,方格內多記有篇名或卷數。

  從雕版圖書的整體來看,其結構包括下麵十個部分:①書衣,又稱護封、書皮,指書前後的封皮,它一般采用硬紙。古代藏書家對書衣的顏色和質量很講究,一般用黃色和鐵青色紙作書衣,清代《四庫全書》用綠、紅、藍、灰四色書衣,以別經、史、子、集。②書簽,指書衣上所粘貼的用以題寫書名的紙簽。③護葉,又稱副葉,指書衣內所加的一張空白襯紙,是為了保護書頁而加的。④封麵頁,指護葉後的第一頁,即今天的書名頁,也叫內封麵,或內封大題,上麵常有名家題寫的書名。⑤牌記,又稱刊記,指在書名頁的背麵刻印的刊行時間、地點及刊行人姓名、堂號等事項。⑥書脊,指書的背脊,即一本書裝訂的一端,也稱書背。⑦書口,與書脊相對的一邊。⑧書腦,指線裝書打眼穿線的地方,今精裝書串線訂口處也稱書腦,因為打孔穿線是裝訂中關鍵性的工序,故有此稱。⑨書首,也稱書頭,指書籍最上端的切口。⑩書根,也稱書足,指書籍下端的切口,因線裝書是平放在書版式架上的,為了便於檢閱,常在書根寫上或印上該書的書名、卷數、冊數及冊次等。

  繼雕版印刷術發明之後,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據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畢昇發明的活字,是先用帶有粘性的膠泥製成一個個四方形的薄片,在上麵刻上單字,每個字一個印,然後用火燒硬。這種活字因為是用膠泥做成的,所以稱為泥活字。此後,元代忽必烈的謀士姚樞教學生楊古用畢昇泥活字法印過《小學》、《近思錄》等書;清代李瑤於道光十年(1830)“仿宋版泥板”印成《南疆繹史勘本》等書;道光二十四年,安徽涇縣的翟金生以30年心力,造泥活字10萬多個,印成《泥版試印初編》、《水東翟氏宗譜》等書。泥字上釉再燒,便可成為磁版。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山東泰安徐誌定以磁版印成《周易說略》和《蒿庵閑話》兩種書。繼泥活字、磁活字之後,中國又發明了木活字。元朝大德二年(1298),農學家王楨用自己造的木活字印成《旌德縣誌》,並寫了一篇《造活字印書法》。王楨造木活字的方法,是先在木板上刻字,再用小鋸把每個字鋸開,使每個字成為單獨的活字,然後用刀把它四麵修光。排版時,把木活字一個個排到木盤裏,行間用竹片隔開,塞緊空隙後即可印刷。王楨還創造了轉輪排字架,把木活字按韻和型號排列在兩個木製的大轉盤裏,排字人員坐在轉盤旁,隻需轉動輪盤,就可以揀到所需要的字。木活字發明後,使用非常廣泛,明代蘇州、南京、福州、雲南、四川等地用木活字印刷的書籍,有名可考者約100種。崇禎十一年(1638)起,開始用木活字排印朝廷《邸報》,這可視為中國報紙印刷業的開端。清代乾隆年間,用木活字排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00多卷。古典小說《紅樓夢》120回本,第一次印行就是排印的木活字本。直至本世紀初,不少書店還繼續使用木活字印書。除泥活字、磁活字、木活字等非金屬活字外,中國還創造有金屬活字,如錫活字、銅活字、鉛活字。元代王楨在《造活字印書法》中說“近世又鑄錫作字,以鐵條貫之”,可見在王楨造木活字前,就已經有了錫活字。無錫華燧也鑄過錫活字。清道光三十年(1850)廣東佛山鎮一姓唐的書商用錫活字排印了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348卷,共19348頁。銅活字在金屬活字中最為流行,明代無錫、常州、蘇州一帶不少富家鑄銅印書,其中著名者有無錫華燧的會通館、華堅的蘭雪堂、安國的桂坡館。清代雍正四年(1726)用銅活字排印了《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印了六十五部。鉛活字早在明代文獻中就有記載,弘治正德初年(1505~1508)陸深的《金台紀聞》載:“近日毗陵(今常州)人用銅、鉛為活字,視板印尤巧便”。可見,早在現代鉛合金活字傳入中國之前,已經有人用鉛做活字了。中國印刷術發明不久,就傳播到了國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