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五代曆史的紀傳體史書。一百五十卷。書中敘述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960)共五十四年的曆史。因係五代各自為書,故原名《梁唐晉漢周書》。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命宰相薛居正監修,盧多遜、扈蒙、張澹、李穆、李防等同修。後為區別於歐陽修撰的《五代史記》,故稱《舊五代史》。書中有本紀、列傳、誌三部分。十國中對五代稱臣奉朔各國,如荊南(南平)、楚、吳、越等,入《世襲傳》,餘人《僭偽傳》,契丹、吐蕃等人《外國傳》。人物傳各歸本朝,不再分類,故無類傳名目。有天文、曆、五行、禮、樂、食貨、刑法、選舉、職官、郡縣等十誌。該書取材於各朝實錄及範質《五代通錄》等書,文獻完備;且修史時五代結束未久,編撰人對當時情況多能了解,故史料較豐富。自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明令立歐陽修《五代史記》於學官後,該書漸廢。自明中葉至清乾隆約二百年間,傳本不行於世。今本係清乾隆修《四庫全書》時,館臣邵晉涵等自《永樂大典》中輯出,用《冊府元龜》、《太平禦覽》、《通鑒考異》、《五代會要》、《契丹國誌》等書補充,並參考新、舊《唐書》、《東都事略》、《續資治通鑒長編》、《五代春秋》、《九國誌》、《十國春秋》及宋人說部、文集、五代碑碣等數十種典籍,作為考異附注,大體按原書篇目編排而成,實為《舊五代史》輯本。雖非原書,但仍保留大量史料,與歐史可互相補充。輯本中凡觸犯清朝避忌,及遇胡、虜、夷、狄等字時,多有竄改。近人陳垣著《舊五代史輯本發覆》,敘述甚詳。原印行的輯本共有三種:①乾隆四十九年(1784)武英殿刊本;②1921年豐城熊氏影印南昌彭氏藏本,即《四庫全書》初寫本;③1925年吳興劉氏嘉業堂刻甬東盧氏抄藏四庫原輯本,百衲本即用該本影印。1976年中華書局點校本乃以熊本為底本,並參校其他版本和有關書籍整理而成。